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帶血的麻糖> 第449章 高層決定

第449章 高層決定

  癩子心滿意足地返回碉堡,得意地拍了拍那挺重機槍,眼光向外看了看,旋即一屁股坐在牆腳,踏實地靠在牆上,衝著重機槍手柴鐵城喊道:“鐵城,盯著一點,俺歇息一下。”


  10月6日,國聯開會通過了《遠東谘詢委員會的決議》,主要內容有三個方麵:一是指責日本對華軍事行動違反了國際公約;二是駁斥了日本提出的中日衝突第三國不能介入的觀點;三是給中國以道義支持,決議提議召開《九國公約》簽字國會議討中日衝突問題。10月16日,比利時向有關19國發出了邀請,初步定於10月30日在布魯塞爾召開會議。


  對於國聯的決定,國民政府高層寄予了極大的希望。為此,蔣介石委員長不僅要求堅守上海,並且希望在會議召開之際,上海戰場能有較好的戰績。正是因為如此,才有了桂軍10月21日的大反攻。就在大反攻的第二天,蔣委員長通電全軍將士:“……九國公約會議即將召開,全體將士尤當特別努力,加倍奮勵,於此時機表示我精神力量,以增加國際地位與友邦同情。”


  11月1日晚,南翔鎮戒備森嚴。晚上十時,蔣介石委員長乘坐專車來到鎮子附近一所小學校,陪同人員有副總參謀長白崇禧、第三戰區副司令官顧祝同。在眾人陪同下,蔣委員長走進一間教室臨時布置的會議室。


  會議室裏,坐滿了淞滬戰場師以上高級軍官。環視了一下會場,蔣委員長便落座在中央的椅子上。會議剛剛開始,他便讓第三戰區集團軍以上高級將領匯報戰況。


  在聽取匯報後,蔣委員長簡短地概括了“八一三”以來敵我雙方作戰的經過,通報了國際反映,對前線將士英勇作戰的精神進行了表揚和鼓勵。說過這些以後,蔣委員長微微停頓,再次環視會場,而後一臉正色地說道:“九國公約會議,將於11月3日,在比利時首都開會。這次會議,對國家命運關係甚大。我要求你們作更大的努力,在上海戰場再支持一個時期,至少十天到兩個星期,以便在國際上獲得有力的同情和支援……。上海是政府的一個很重要的經濟基地,如果過早地放棄,也會使政府的財政和物質受到很大的影響。”


  說罷,蔣委員長便和陪同人員離開了會場。


  會場一眾高級軍官目送蔣委員長一行離開,耳邊仍然回響著他剛才堅定的語氣。


  張發奎、陳誠等高級將領把蔣委員長一直送上了專車。看著專車消失在夜色裏,張發奎臉色愈發沉重。


  這一刻,他不由地想到了十幾天前的那次短會。


  那次會議是在臨時停靠鬆江的一列火車上召開的高級軍事會議。在一節火車車廂裏,布置了一個臨時會場,出席會議的有財政部長宋子文、白崇禧、顧祝同、陳誠、張發奎、薛嶽、孫元良等一眾高級將領。在等候蔣委員長到來的時候,會場上十分熱烈,大家都在小聲討論當前上海的戰局。幾乎每一個高級將領都讚同統帥部之前擬定的持久戰戰略方針,從上海到南京利用永久國防工事梯次阻擊消耗日軍,都認為在上海這個狹小的區域大規模投入部隊作戰造成了大量的傷亡,國軍已經到了無法再抵擋日軍火力優勢的時候,這與持久戰的方略背道而馳,都希望能夠布防國防工事,讓部隊及時有序地撤離上海,保存抗戰的有生力量。


  而在此次會議之前的一段時間,最高統帥部主管作戰的高級將領和第三戰區顧祝同、陳誠、張發奎等高級指揮官,都曾建議按照持久消耗戰的戰略方針,迅速將上海戰場的主力部隊有計劃地逐步撤退至吳福線及錫澄線兩條國防工事上進行整補。這個建議最初也曾獲得了蔣介石委員長的同意並已經開始實施,但是,隨著西方列強態度微妙地轉變,讓國民政府高層看到了國際幹預的希望,執行持久消耗戰略的態度出現了搖擺不定,直到發生了徹底改變。


  當蔣委員長進入車廂的時候,氛圍由熱烈頃刻變成寧靜。會議剛剛開始的時候,蔣委員長聽取了與會高級軍官的意見,大家依次提出了報告。


  輪到右翼作戰軍張發奎總司令發言,他自忖:“不知道還能夠活多久,不用介意蔣先生知道了會發怒”。因此,他說道:“整個淞滬戰場的國軍,都在日軍重炮、艦炮射程範圍之內,加上日軍海軍航空兵的火力支援,國軍傷亡日益嚴重,已經到了不能再守下去的時候。說實話,我們要堅持執行最高統帥部當初定下的持久戰方略,現在上海再也不能這麽守下去了,其實上海再也守不下去了。因此,我建議從淞滬前線轉移十個師到蘇嘉、吳福國防要塞工事,這樣我們便能夠重新集結部隊梯次後撤,以便確保淞滬戰場的國軍有計劃地撤出淞滬戰場。”


  張發奎的發言講出了整個淞滬戰場的實情,也講出了諸多高級將官的心聲,得到了大多數人的讚同。這時,車廂裏出現了小聲的議論。之後的發言,與會的高級將領大都是讚同張司令的提議,圍繞減少傷亡、撤出戰場進行了簡短的發言,算是一個個附議。


  聽到張發奎的發言後,蔣委員長眉宇間掠過一絲難以察覺的不快,但他並沒有說什麽,仍然靜靜地傾聽。就在張發奎的意見得到大多數人讚同的時候,車廂裏進來了一個人,吸引了所有與會者的目光。


  蔣夫人宋美齡身著毛皮大衣風采不凡地走進了車廂,剛才她已經聽到了大家的發言。宋美齡還沒有落座,臉上便露出了自信的微笑,淡然地環顧會場。這種微笑足以給在座的每一個人一份安寧一份自信,足以融化大家這段時間內心積聚的緊張與擔憂。


  “各位將軍,如果我們能夠守住上海,最多十幾天,中國將贏得國際同情,國際聯盟將幫助我們抑阻日本的侵略。”


  宋美齡並沒有說更多的話語,但是她的到來和話語恰逢其時,頓時扭轉了車廂裏的氛圍,氛圍了車廂裏的話鋒。會場上,少數將官表示同意她的觀點,隨即跟著附議,但是會場並沒有人提出反對。當然,即使是內心持不同意見,誰也不會再次說出個人的反對意見。


  這次會議結束時,蔣委員長果決地說了一句話:“……上海必須不惜一切代價堅守!”


  看著蔣委員長和夫人從車廂離開的背影,張發奎暗暗歎道:“蔣委員長!我的蔣委員長!這次你犯了一個重大的戰略錯誤,蔣夫人的願望是美好的,但她的願望是一種錯覺,她太天真了!委員長,你怎麽能夠聽從一個婦人之言去指揮一場百萬人的大戰役呀!”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