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二章 進香
天剛蒙蒙亮,允楊宮裡的王公公就起了個大早。
今日是太子殿下帶著太子妃微服出遊的日子,自昨日一早太子吩咐自己之後,他便上了一百二十個心。
他先是重新取出了那件「百寶衫」,層層疊疊地添了許多東西進去,這可不比昔日里,現在王公公要伺候的是倆人……哦不,是仨人了,隨時取用的物件自然是要翻一番不止。
一想到將來那位胖胖的小麒麟,王公公就喜得心裡笑開花,覺得往百寶衫里揣多少東西都不嫌多。
拾掇停當之後他又跑到宮門口查看了出遊時的車駕。太子妃這懷著龍裔,絕不可有失。小到車上的暖爐軟枕是否齊備,大到出行的路上可有顛簸不平,王公公都仔仔細細地勘驗詢問了一遍,確認無誤之後才放心。
今天一早天還沒亮,他就趕到了御膳房,查看了早先吩咐備下的各色點心。太子妃吃不到碧海的鮮魚,那麼仿製些碧海的點心總還是能做到的。王公公精通糕點的手藝,他特意尋了五種上好的陳皮,將太子妃在雙泉亭中曾做給太子吃的「五味雜陳餅」仿了出來,以博兩人一喜。
哎,為了兩位殿下……和那位小殿下,老奴花多少心思都是心甘情願。
王公公心情愉悅地在宮裡奔波了一大圈,正打算回允楊宮去,估摸著時辰該是兩位殿下起身的時候了。
不遠處有幾個小太監聚在常青門前竊竊私語,似是有些不安。
王公公認得那幾個是侍奉於常青殿的小太監,是李公公的人。
宮裡幾個有頭有臉的大太監之間,都是彼此井水不犯河水,恪守甚嚴,所以那幾個小太監再怎麼偷懶聊天,王公公也懶得去管,只裝作沒看見。
不料那幾個小太監瞧見王公公射門前過,卻齊齊奔了過來。
王公公一皺眉,只得開口問道:「你們不在殿前當差,尋我來作甚?」
其中一個伶俐點的小太監回道:「王公公,我等入宮年頭不長不經事,眼下有好幾件要緊的事兒不知道該如何是好,還望王公公能教教我們。」
「你們都是常青殿的人,不去尋李公公,如何來尋我?這宮裡的規矩你們師父沒和你們提么?」
「我們正是見不到李公公,無奈之下才來問您……」
「嗯?李公公去哪兒了?」
小太監們面面相覷好一會兒,才支吾道:「前日里,太子殿下說讓師父回海定庄去養病,說是聖上不在宮中無需人伺候。」
「噢,那是殿下寬仁,不挺好的事兒么?」
「往日里師父腰不好,聖上也有讓師父回莊子上養幾日的,可好歹我們幾個還輪流去海定莊上跟著,主要是宮裡有什麼拿不定主意的可以讓師父替著定奪。可這一次,不僅被派去的太監都被趕了回來,就連殿下派去守莊子的宮中禁衛也一併給趕回來了。如今我們想要尋師父,但消息又遞不進莊子里去,也不知裡面是個什麼光景……」
王公公「咦」了一聲。
這事兒好生奇怪。不過就
是去養個病,太子怎麼還派了禁衛去守莊子?而且天底下還有誰敢把禁衛給驅回宮的?
「誰把禁衛給趕回來了?」
「聽說是……龍鱗軍。」
龍鱗軍?
王公公納悶了。
派去守庄的禁衛自然是太子的意思,可龍鱗軍的曹飛虎也是太子的人吶,難不成太子閑著沒事兒干自己左手和右手打架?
王公公向來一心侍奉太子,既不願摻和李公公的事兒,更不願摻和大臣們有牽扯的事兒,當下呵斥道:「你們師父不過就是回莊子住幾日,大驚小怪些什麼?連養個病都不安生!聖上不在宮裡,能有什麼事兒就是要天塌下來的?都乖乖地等幾天,等你們師父回了宮再說!我這兒還忙著呢。」
說完便打算要走。
小太監們見王公公只是推託,急得申辯道:「實是不得已才來尋王公公,且這事兒也是太子殿下下的令,前日里殿下連砍了兩個小太監,我等懼怕不已,擔心再有什麼差池丟了性命……」
「住口!」王公公怒目一喝:「你敢再提前日之事,我先讓人杖斃了你!」
太子砍人的事王公公早已知曉,雖然那一日太子性情大變讓人驚懼,但王公公始終認為那是太子任了監國以來過於操勞心神俱疲所致。
可憐的孩子,聖上忽然就把這麼重的擔子交給他,擱誰都誠惶誠恐憂心憂思,怎麼能怪他脾氣暴躁呢?
不過就是兩個不懂事的小太監,宮中辦不好差被打死的宮人數得過來么?反倒是這事兒切不可讓聖上知曉,不然為了仁德之名太子少不得要挨聖上一頓罵,那多不值當。
什麼樣的事,都沒有太子殿下來得要緊。
王公公的一聲喝,頓時嚇得那群小太監再不敢言語,草草行了一禮便逃遠了。
「不識輕重的東西!」
王公公罵了一句,想到再不快點回去便要誤了殿下起身的時辰,轉身急匆匆地向允楊宮趕去。
昨夜颳了一整夜的大風雪,今早便放了晴。陽光普照之下,整個萬樺帝都銀裝素裹晶瑩剔透,亮堂得讓人有些晃眼。
太子妃一反常態早早地便起了身,看著如此晴朗之日,心情大好。
想到來了蒼梧國那麼久,終於可以出宮好好透透氣,昨夜還擔心今日天候不佳,沒想到天公作美,不僅止了雪,連風都息了。
太子李重延見她高興,也跟著高興。
總算能補償她一些。
「今日我便好好陪陪你,什麼朝堂的事,都待明日再說。」
「那妾身可真是罪過了。」朱芷潔笑道。
忽然廊下一隻綠皮鸚鵡跟著叫道:「罪過!罪過!」
朱芷潔轉頭皺眉道:「真是個斷章取義的。」
兩人說笑間,王公公已回到宮中,自將一切安排得妥當。
於是李重延帶著朱芷潔換了輕便的衣服,驅車一路奔西郊的玉佛寺去。
正值寺外紅梅盛開,披雪一襯顯得分外精神。
梅花乃是寒物,碧海國並不多見,且郊外的紅梅一連數頃甚是壯觀,將朱芷潔看得讚嘆不已。
倆人看罷梅花,入了寺院去進香。那玉佛寺早先得了消息,已將尋常香客一概拒在門外,又將香花鮮果燭台華幡里裡外外換了個新,尤其是送子的觀音像前,特意點了十八盞大海燈,以圖二位殿下心悅,多賞些香油錢。
江山社稷的皇裔子嗣,這點香油錢算什麼?
李重延笑吟吟地揮揮手,王公公早命人將數盤的金錠子端了出來。燦燦生輝處,看得那方丈心花怒放,嘴裡一車車的吉祥話往外倒,卑躬屈膝地卯在後頭親送了太子和太子妃出了觀音殿。
剛出門,李重延瞧見殿前的百年銀杏樹邊站著倆人,一男一女,衣著華貴,皆是五十開外的年歲。
那倆人也瞧見了李重延,忙上前叩拜。
李重延這才看清,是戶部尚書裴然,身邊的那婦人正是他夫人。
「臣不知殿下到此進香,真是偶遇啊。」裴然又驚又喜的模樣。
王公公立在在太子身後看了一眼玉佛寺的方丈,方丈卻低眉斂目只作不知。
這個老禿驢……
太子進香,寺院早就將閑雜人等清了個乾淨,能在這當口候在觀音殿前的,必有蹊蹺。
王公公心裡清楚,帝都西郊的寺廟大小過百,皇室中人獨獨愛來這玉佛寺,定是這裴然暗中使了銀子曲通了玉佛寺的方丈,一有什麼風吹草動便來報信,才能這樣不動聲色地潛過來與太子套近乎。
李重延眉頭略蹙,今天是他想陪太子妃的日子,除了晚上去葉知秋家中吃羊肉,他並不想與這些大臣們糾葛。
然而裴然就是裴然,怎會不有備而來。
「二位殿下,大雪初晴,也算是喜人的吉兆,既然已進完了香,臣的家又離得不遠,何不去寒舍小憩片刻?臣家中有幾株臘梅也開得很好……」
李重延有些不耐煩,伸手止言道:「不必了。」
裴然熱臉貼了個冷屁股,笑容卻連半點都不僵,悄悄朝妻子遞了個眼色。
裴夫人立時會意,熱情洋溢地朝朱芷潔拜道:「哎呀呀,太子妃殿下果然是天家儀容,名不虛傳,今日有幸得見,方知我那表弟媳婦說得絲毫不差呀!」
朱芷潔一怔,「你家表弟媳婦?」
裴然立刻接了話頭道:「內人的表弟娶的是碧海望族的女兒,是太液人氏,所以知道殿下,也會與我們提及。」
「哦?不知她尊氏是……」朱芷潔一聽是碧海太液人氏,不禁追問了一句。
「她姓秦。」
朱芷潔知道太液國都有四大望族:陸、魯、秦、潘,她想了想問道:「不知碧海禮部的秦道元與她是……?」
裴夫人似是候著這句話般立刻點頭應聲道:「秦侍郎正是她胞弟。先前秦侍郎病沒了,她回碧海陪伴老娘呆了些時日,剛回蒼梧不久,這幾日正好串門在我家中住著呢。」
「哦,果真?」朱芷潔被說得大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