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圖書館
對比起靖靈殿的冷冷清清,莊嚴肅穆,這裏這圖書館變得熱鬧了很多。
李適的造紙廠初建,紙張供應除了議事廳和錢莊以外,最主要的供應地點就是這裏了。
而且相比較起來,在圖書館供應的紙張,雖然質量一般,但數量算是最多的。
理由也非常簡單,李適研究的雕版印刷雖然這東西就跟印章一樣,隻要見過大家都知道是怎麽回事,但對工匠們來說,想要雕刻起來可不是容易事。
而且現在的紙張也沒多到能夠無限量供應,那自然而然沒必要用到活字印刷。
而雕版印刷的話,哪怕是道德經,詩經這種字數不算多的文章,也不是短時間內能輕鬆雕刻出來的。
所以李適雖然讓王陵盡快的把秦國收斂的典籍進行再版,把竹簡轉化成書籍,但這個過程中印刷行業卻也不可能輕輕鬆鬆就趕上來啊。
所以王陵便是想到一個主意,直接對鹹陽的各個流派的士子公布,每人隻要提供一卷書籍,如果這份書籍是圖書館內有的,那圖書館會提供一部分的書籍,你從中選擇兩卷允許你進行抄錄。
抄錄的紙筆費用自費,抄錄兩份後,由圖書館人員進行挑選後,剩下一份屬於你的,可以帶離圖書館,屬於你自己。
如果是圖書館內沒有的書籍,那就允許你一換五,並且紙筆由圖書館提供,圖書館內所有書籍進行自行挑選,而且也沒有必須要抄兩份的要求,你抄錄一份就可以帶走了。
可以說,王陵弄出這個規矩來,就是為了快速的把秦帝國內藏儲的竹簡快速的轉化成書籍,同時也有著想要查漏補缺,補齊經典的想法。
也正如此,許多士子若沒來到鹹陽也就算了,但隻要來到鹹陽的士子,誰不想要補全自己流派的經書,三教九流這個世界最全收集典籍最齊全的怕就是在秦皇宮了。
現在李適建立了圖書館,更允許士子們進入之後超越書籍,對士子們來說,全天下哪裏還有這般好的地方。
這也是鹹陽湧入了很多士子,哪怕去幹著賬房,代理寫信,花魁教師等等對於士子們算不得體麵的職業,他們也還是願意在這裏待下去的重要原因。
因為對這些士子們來說,雖然李適開放的圖書館的條件依舊算是苛刻,但對三教九流自認為有著經典傳世的學派弟子們來說,圖書館真的是天堂了。
當然,對這些士子們來說,圖書館館長的職務也就算了,但下麵圖書管理員的職務一個個的卻是爭先恐後的想要任職。
因為圖書館之中的圖書管理員,除了包三餐,給工錢,算編製以外,最重要的是圖書館中的紙張筆墨是不限量供應的,這對士子們的吸引力相當大!
而孫叔通靠著自己曾經在秦國做過博士的資曆,成為王陵麾下的一個圖書管理員。
王陵也發現了孫叔通為人機巧,很多事都能出到主意,便帶在身邊。
說實話,孫叔通自己的本事自己知道,儒家亂世無用,所以隻是單純的打算先找一份工作先混著,等到了李適統一的時候,就是自己儒家學說發揚光大的時候。
畢竟,儒家講究的禮,是階級,是穩定。
現在在亂世中去向李適推薦,要麽像是孔子那般成為喪家犬,要麽如孟子那般徒勞無功。
所以等自己在李適這裏躺贏後,再向李適自薦自己,自然也就事倍功半。
而自己現在,需要的不是時不時的在李適麵前晃蕩,因為自己在這亂世真沒本事。
自己現在要把自己身上大秦博士的政治烙印給洗幹淨,而從圖書管理員開始做起,慢慢養望幾年,以王陵為跳板,等到天下平定,自己就能順利見到李適,然後推薦儒家學說了!
這就是孫叔通給自己定下的計劃。
而既然有了這樣的準備,孫叔通第一件事情就是苦下決心練字,然後每天都多留出一個時辰的時間抄寫典籍博覽群書,盡可能的提升自己的涵養與底蘊。
而就是這麽不經意間,李適與陳知白兩人來到了圖書館。
看著一大排的士子此刻正低著頭,拿著筆在不斷的抄寫著書籍,李適看著這些士子們抄寫著書籍,心中多少也有一種天下高士盡入吾彀的自豪感。
李適擁有了關中之地,倒也沒在這時候開始什麽馬上開始進行科舉考試。
雖說這是條哪怕用到現代,依舊還在用的人才選拔體製,但李適非常清楚,現在的環境還真不適合這一種方式的人才選拔。
因為識字的人太少,別說百姓,就算是寒門韓知兵,陳知白這種寒門人才都太少了。
進行所謂的考試,到最後能夠選拔出來的絕大多數都是貴胄子弟。
而科舉反而會成為阻礙百姓進入朝廷的渠道,這不是李適想要見到的。
所以,李適的選擇是建立圖書館,並且讓士子們幫忙教育青樓花魁識字,但其中也夾雜了許多普通人家的孤女,讓這些士子們去軍隊中教學,讓更多的伍長能夠識字。
實際上,李適是想要通過這些三教九流的士子們,幫助自己積累足夠多識字之人,為自己對整個國家進行掃盲做好足夠的人才儲備。
同時,李適也希望除了醫生與花魁,女性在這個世界還有別的能夠受人尊敬的職業。
比如女教師,畢竟在啟蒙教學上,女老師比男老師要更細心,也更耐心。
來到這個世界,李適並沒有要強行提出男女平等的意思。
但作為現代的人,李適也願意為女性找到一條受人尊敬,能靠自己努力就能抬頭挺胸生活的道路,醫生如此,教師也如此。
李適走馬觀花的在這些士子的身邊略過,而一路走過來,來到了孫叔通的身邊,不由停下了腳步。
因為孫叔通的字寫得很是不錯,字體修長對稱,筆畫停勻如一,用筆起收不露痕跡,體態端莊而妍美,幾乎把小篆的婉而通的特性展現得淋漓盡致。
“好字!”李適輕聲的讚美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