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章 不能
聽到這話,綠萼有些敏感的立刻抬起頭,看了嫻太妃一眼,心中十分自責,只覺得因為自己的所作所為連累了她,叫她承受這種污衊。
察覺到她的自責,嫻太妃平靜的回看過去,眼神裡帶著幾分撫慰,沖著她微微搖了搖頭。
她們主僕之間的互動被柳笙笙看在眼裡,卻覺得這更加證明了她的猜測沒有錯,面上的得意根本不做遮掩,咄咄逼人的詰問道:「本宮猜的對不對,嫻太妃娘娘?」
看她這副模樣,寧詩婧有些好笑。
在外人面前,嫻太妃還是那副清清冷冷,猶如不食人間煙火的神仙妃子模樣,聽到質問表情也仍舊是冷淡的,彷彿無動無衷。
只開口道:「這些小衣裳是出自本宮跟綠萼的手上沒錯,但是這並不是為了本宮的孩子準備的,本宮也沒有身孕。」
她入了宮之後,在看著整個後宮里的女人為了爭奪一個男人,明爭暗鬥、勾心鬥角,無數花兒一樣美麗的女孩子在這腐朽的宮廷中死亡或者只能漸漸地衰老,早就心生了忌憚。
名正言順地為先帝生孩子她上前不願意,這會兒又怎麼可能會平白無故地生孩子呢?
生來做什麼,叫孩子跟著她感受著宮廷的黑暗嗎?
嫻太妃從來沒有為先帝守節的想法兒,她只是不在乎,也不想而已。
她說的字字平靜,陳述的是事實,語氣里幾乎沒有什麼情緒波動。
然而已經認定了的柳笙笙卻不願意相信她說的話,毫不猶豫地嗤笑一聲:「嫻太妃還真是嘴硬的厲害……那嫻太妃娘娘倒是解釋一下,為何突然之間求了太後娘娘建小廚房?」
「本宮恰好去看了一眼,小廚房裡可不是只有素菜,還擺著不少雞鴨魚肉。」她抬起一雙凌厲的眼,步步緊逼:「嫻太妃娘娘不如給本宮講講,為了慣來喜歡吃素的你,竟然備了這樣多的葷腥?」
綠萼雖然已經出了月子,但是生孩子畢竟傷身體,嫻太妃心疼她,一直沒斷了給她補身子的湯湯水水。
聽到質問,嫻太妃卻仍舊是那幅無動於衷的樣子,道:「本宮突然改了胃口,不行嗎?」
「笑話。」柳笙笙只覺得她是已經無從狡辯,大笑道:「嫻太妃不覺得這些事情也太巧了嗎?」
原本靜悅宮的這兩個主僕,整日里閉門不出,安安靜靜的沒什麼存在感,活像後宮之中沒這兩個人似的。
嫻太妃膝下沒有兒女,又這樣安守本分,她本不放在心上,並不打算對付她們。
誰能料到,之前寧詩婧跟鍾玉珩遇刺的時候,一向與世無爭的嫻太妃竟然會突然站到她的對面,固執的守著小皇帝保護他,叫柳笙笙頓時含恨在心。
可惜那段時間她事情頗多,更多的心思還是放在皇位的爭奪上,一時沒有騰出手來好好教訓她。
直到前些日子,她手下的人回來稟告,說是見到寧詩婧往靜悅宮來的頗為勤快,她這才上了心,叫人仔細查查靜悅宮。
這安安靜靜的靜悅宮竟然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成了鐵板一塊,具體的消息任她怎麼費盡心思也難拿到,只是從一些在外面伺候的宮女嘴裡掏出來不少消息。
又是改了口味,又是整日里閉門不出,穿著寬鬆柔軟的衣衫,打扮也格外簡單,還縫製這麼些孩子的小衣服,不是她懷了野種又是什麼?
寧詩婧有鍾玉珩護著,她如今動她不得,就拿著這靜悅宮的一對主僕好好出出氣才是。
之前因為兩個孩子在,害怕傷到他們嬌嫩的肌膚,才傳了寬鬆舒適衣衫,不肯再多戴釵環的嫻太妃萬萬沒料到這些信息給了她錯誤的信號,聞言也沒說什麼,只是抿緊了唇。
她本身清清白白,自然是不怕這樣的指摘的,她只是擔心自己多說多錯,到最後護不住綠萼。
看了這樣一齣戲,寧詩婧的心裡已經有了底,終於不再沉默下去。
她將茶盞擱在了桌上,冷聲道:「貴太妃,夠了。」
柳笙笙驀得轉頭看她,眼底帶著惡毒,笑道:「太後娘娘,您執掌六宮,自然是該依照規矩辦事兒的,萬萬不可因為遠近親疏,就特意包庇啊。」
否則,她可要找朝臣和皇室宗族的人仔細說說這件誰人。
看清楚她的威脅之意,寧詩婧只輕微地皺了下眉,道:「貴太妃放心,哀家並不打算包庇誰。」
「只是,同為四妃之一,貴太妃未免也太咄咄逼人了些。」她冷冷的警告道:「事情還沒有成為定局,嫻太妃又不是貴太妃宮中的小宮女,貴太妃失禮了。」
要說柳笙笙這輩子最不願意被誰指責,自然是非寧詩婧莫屬。
聽到她說自己失禮,她幾乎咬碎了一口銀牙,想到今日的目的才強自忍耐,道:「本宮也不過是想求個真相,一時心切。既然太後娘娘覺得本宮逾矩,本宮就請太後娘娘,給秉公執法,查明真相了。」
「這是自然。」寧詩婧無所謂地應了一聲,看她臉色難看,這才道:「只可惜,貴太妃的指證只怕是子虛烏有。因為……」
她笑了一聲,抬眼看著柳笙笙,一字一頓道:「這證據,根本不能作為證據呀。」
柳笙笙猛地抬眼,沉聲道:「你這是什麼意思?!」
「哀家說的很明白了吧?」寧詩婧微笑著指了指地上的小衣裳,道:「這些小衣裳是出自嫻太妃主僕之手,而且不止這兩件,還有其他的很多。」
「只可惜這並不是為了什麼未出世的孩子準備的,而是——為了哀家收留的一些無家可歸的孤兒籌備的。」
「難不成貴太妃竟然不知道,哀家憐恤宿京許多流浪乞兒衣不蔽體、食不果腹,開了一家孤兒院收容他們,教他們他們讀書練武和吃飯的本事?嫻太妃心善,除了給了哀家一筆錢財支持,還額外帶著綠萼親自動手,做了許多小衣裳捐獻出來。」
「考慮到這件事情的影響,哀家本不欲聲張,嫻太妃的善舉該得到的褒獎都不曾給予,心中正十分愧疚。只是朝中大人但凡有些消息,就該都知曉這件事兒。」
她笑眯眯地托住腮,問道:「柳尚書竟然不曾告知貴太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