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射義節
清華城外的清河發源自萬里之遙的天柱山,直通大海,長有一萬七千多里,水量充沛,河面最寬的地方達到了近十里,自古以來,沿岸的人民就利用這條大河來打漁、運輸以及灌溉農田,可以說這條母親河哺育了無數的生命。
每年的八月中旬,有一種叫龍鱗魚的魚類會從海中逆流而上,到上游數千里處進行產卵,而清華城外的明珠湖因水流平緩,湖底多石,也是產卵的目的地之一。
明珠湖成形於一千六百年前,當時連長風學院都還未成立,有一位分封於清華城的大乾朝王爺,花費了十年時間和大量的人力物力,在城外的一段清河江面上進行了一項浩大的工程,先是在江面隔開十五里,修築了兩條藏在水底下的暗壩,然後擴寬了江面,開出一個方圓十多里的人工湖,並在江面中心堆起了一個很像眼睛模樣的鳳眼島。
說是湖,其實就是清河上一段較寬的江面,不過這湖中的水位平均只有三四丈,較之其它的地方動輒就是數十上百丈的水深,可謂是淺灘,而且湖面水流較緩,這些都限制了龍鱗魚的活動。
龍鱗魚因蘊含了一絲靈力,其肉質之鮮美流傳天下,它的魚子更是千金難買,這種魚一旦離了岸,用水也養不活幾天,有些人為了口腹之慾,不惜萬里之遙,也要趕來品嘗,不過這種龍鱗魚卻不是凡種,身上的細鱗青中泛紫,堅愈鋼鐵,口中更有利齒,能咬斷鋼絲,根本無法用尋常的漁網來捕捉。
於是一些人想到了用特製的箭支,立足於船上,各憑能力向水下的龍鱗魚開弓放箭,而且一段時間后,附近的靈禽也知道了此處很容易捕捉到蘊含靈力的龍鱗魚,在每年的八月十五的這兩三天里,也紛紛趕到聚餐。
久而久之就在明珠湖上形成了習俗,每年特定的這兩三天,都會有無數的人到清河上去射魚或射鳥,有能力的是以此業炫耀自己,其他的人也會去瞧個熱鬧,這種特定的習俗,就是射義節。
作為清華城地主的長風學院,又是以武為尊的地方,自然不會錯過這種機會,而數百上千年下來,在學院內也形成了一些慣例,那就是每個社團都會在射義節的時候,租下一艘船,到河裡去開弓射箭,並以收穫的多寡來作為衡量一個社團實力的標準之一。
七星社雖然才剛剛成立,但也有了七八十人,實力穩居學院前十五名,自然不會錯過這場熱鬧。
杜濤是地頭蛇,他家又是開商會的,有陸路的商隊,自然也有水路的商船,他早早就準備好了一條可乘載上百人的五百石大船,只待下游的消息一到,七星社的人就上船出發。
十五號這一天,清華城中有人收到了下游城市的飛禽傳書,說是魚潮將在明天清晨就到達明珠湖,這個消息一傳開,頓時整個清華城都沸騰了起來,不管是本地的居民,還是從外地專門趕來的人,都開始摩拳擦掌,準備在明天大展身手。
第二天一早,七星社的七十多人在駐地略一集合,便一同出發了,隊伍里還有一個特殊的成員,哪就是俞小柔,孟雪和俞小玲早就加入了巾幗社,現在與岳靈等人在一起,俞小柔見有熱鬧可看,自然不會錯過,不過她並未跟隨自己的姐姐,而是找上了陳子寧,要求同行。
杜濤和陳子寧在院門口準備了七十多匹馬,以備眾人乘用,長風學院離清河碼頭還有十多里路呢。
不僅七星社的人出動了,幾乎所有的學生也結伴而行,向明珠湖行去,這些人有的信心十足,自備弓箭,有的則是去瞧個熱鬧。
到了碼頭上,眾人將馬匹寄存了廣通商會的貨棧里,在泊船處見到了一艘刷了白漆的三桅大船,在船頭上還寫有「伏波」兩個藍色大字。
「小濤,這就是你家的船?」苗舒方問道。
杜濤點了點頭,道:「大家都上去吧,能用上的東西,在船上都有準備。」
眾人依次上了船后,杜濤打開船艙的門,指著裡面排成一排強弓和箭壺,道:「裡面有八十張好弓,弓力從三石到九石的都有,另外特製的透骨箭、三棱箭、鐵羽箭和倒鉤箭等都有準備,大家自己挑吧。」
俞小柔抬頭向他問道:「我的呢?有沒有給我準備?」
杜濤聽了,額上冒出了幾條黑線,道:「大小姐,我今天早上才見到你的人,哪裡能預料到你會來?你才武生第三重,連一石的弓也未必能拉開,而且就算能拉開了,哪裡能射到龍鱗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