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清初情緣> 第224章琬瑜推薦沈文奎治水,

第224章琬瑜推薦沈文奎治水,

  李承毅“愛新覺羅琬瑜你鬧夠了沒有,我哥怎麽會是繡花枕頭?”琬瑜“我可不是胡鬧,我覺得他並沒有真才實學所以才假詞效忠明朝,不信我們可以試試?因為明朝崇禎年間也發生過大水他都沒有什麽作為所以呀他很可能是個不懂水利和地理的人隻會誇誇奇談”李斯毅“我怎麽隻會誇誇其談?”琬瑜“提問什麽人掉進水裏麵不會濕透頭發?”李斯毅“神經病這個又和地理,水利無關再說了隻要是人就會濕頭發,,”雅圖:“錯,有兩種人不會濕頭發一種是已經受戒的比丘僧一種是皈依紅塵的比丘尼比丘僧和比丘尼都是全部剃發的“李承毅:“我哥又不參加額駙海選玩什麽腦筋急轉彎“琬瑜:“這個腦筋急轉彎非常簡單我們府裏麵奴仆生的小孩子才五歲就會答了你哥答不上來說明他的腦子不是很靈光的“李承毅:“你不覺得你這樣玩腦筋急轉彎很無聊嗎?“琬瑜:“好玩腦筋急轉彎是不能測試你是不是專業那麽我就從專業入手再問你一個問題青海湖和鬆花江有什麽本質的區別?“李斯毅:“青海湖在青海鬆花江在黑龍江這麽簡單還要問嗎多此一舉“琬瑜:“這題你以為答對了嗎?我說你沒有答對,青海湖的水是鹹水,而鬆花江的水是淡水鹹水是不能被飲用的淡水則是可以飲用的你連鹹水和淡水都不分如何說得上是水利專家呢?“聽到這個雅圖公主直接笑了


  李斯毅:“我就沒聽說水利還包含鹹水淡水之分“雅圖:“水利當然可以包含鹹水和淡水之分如果連水的種類都分不清如何談得上治水呢“李承毅:“聽起來有點道理啊,“李斯毅依然是不服,琬瑜:“我再考你一條,裏下河位於哪個城市哪個村子從順治元年至今發過幾次水災?“李斯毅:“我不知道“琬瑜:“裏下河位於江蘇蘇北,流經江蘇的淮安,南通,泰州,揚州,鹽城五個城市從順治元年至今已經發了九次水災所以我說李斯毅不肯為大清效力不是因為他是明朝遺民而是因為不懂水利不精通地理更加沒有把受水災困惑的百姓放在心上,我看公主您要是把治理水利的責任給這位李斯毅承辦恐怕時效見不到什麽吧不如我推薦一個人給你治理水利啊“李承毅“瞎說,順治元年遷都到今年才五年還不到如何發過九次次水災,“琬瑜:“那是因為順治元年發生了一次,順治二年發生三次,順治四年分別在揚州,泰州,南通,淮安,鹽城,各發生了一場水災所以是九次水災,“李承毅:“這些鄉下地方的水災誰能記得清楚?“琬瑜:“當然是真正關心百姓了解水利的人呀我呀在北京從未去過江蘇的那我是怎麽知道,裏下河地區的百姓連連遭受洪水侵襲的呢,因為我阿瑪麾下有位沈文奎沈先生他對那個地方的水利和地理做了測試丈量,如果要徹底治理好裏下河沒有幾萬民夫沒四五年的時間是治理不好的所以我今天給雅圖公主推薦的治水人才他叫沈文奎,他在先帝在時候就為了百姓歸順了咱們但是順治二年他私自開庫放糧給災區百姓吃被朝廷誤解免去了官職如果朝廷再次啟用沈文奎相信治理洪水定會有效果的比這個滿嘴大明閉口辱清的李斯毅強多了“李承毅:“那麽你們快快啟用沈文奎別耽誤了治水,哥咱們回天津去“李斯毅:“好咱們回家“於是三天後多爾袞以皇父攝政王的詔令恢複了沈文奎的官職,李斯毅回家之後不甘心被一個小格格嘲笑不懂水利地理於是回家苦讀前人的地理,水利的書籍以補上自己因為驕傲沒有認真學習的知識。跟人學習丈量測繪。其實,琬瑜的目的不是嘲笑李斯毅而是讓李斯毅自己的知識也是有缺陷的不能因為自己曾經學習過的知識而驕傲目中無人。讀萬卷書還要行萬裏路不能因為民族偏見而抵觸別人的民族。


  林芝恒回到家把他成為豫親王府,準額駙的消息告訴了父母,林鬆嶺“兒子,你說的是真的?豫親王肯定是和你開玩笑的吧。”林芝恒“是的爹,我參加了和碩格格的額駙大選被他們選中了。”林夫人“兒子你去參加額駙的選拔怎麽沒和我們商量一下就自己做主了?大明近三百年來駙馬都是不能當官不能納妾的,你為甚參加大清郡馬的選拔呢?”林芝恒“娘親有所不知大清的額駙是允許當官允許納妾的,而且郡主兒子見過人品端正,聰明開朗因為我早就打聽過這英俄爾岱不僅僅做了多羅格格的額駙而且掌握了天聰,崇德16年的經濟權和外交權,所以爹娘即使希望兒子當官也是有希望的。”林鬆嶺“這大清的額駙不是給蒙古人和滿人準備的嗎?你怎麽就當上了?”林芝恒“爹您是道聽途說,這劉愛塔劉將軍就是遼東漢人他就做了太祖的駙馬了,還有先帝皇太極和從明朝投誠的漢人將領劉子業結拜兄弟了還把東海格格嫁給他。這豫親王的三郡主的額駙是石豪善也是漢人,是石廷柱將軍的兒子。”林夫人“這三位是大將軍都是能打仗的人咱們林家什麽時候出過武將呀,就是你和二格格結婚了那些其他的額駙能和你玩成一片嗎?”


  林芝恒捏著林夫人的肩膀“娘,您就不用擔心了雖然他們幾個都是武將但是兒子也是敏而好學,而且用真誠友好對待別人即使文武不同也不成大礙。既然那麽多人參加就兒子被和碩格格選上了那麽就是月老主姻緣好事成雙,來年生個大孫子。”林夫人“好說不過你娘沒意見了,老頭子你有意見嗎?”林鬆嶺歎了口氣說“兒大不由父哦我得和張媒婆,王媒婆說下讓她們別給我兒子找了。”這時候王媒婆走了進來,王媒婆“林老爺,林夫人我給你們說下這宋家的姑娘模樣可俊了那皮膚可以掐得出水來。”林芝恒“不好意思王姑姑,我們林家不可以娶宋姑娘”


  王媒婆“怎麽還沒見過就不合意還是什麽事由不方便啦?”林芝恒“我下個月就要迎娶叔德豫親王的格格為妻。”王媒婆“啊?林老爺這是真的嗎?我們小民百姓也可以娶皇親的女兒嗎?”林芝恒“是的,我的婚期定在二月初六。”林鬆嶺“這王爺也挺急的這今天是正月十六婚期不遠了我得趕緊準備才行。”王媒婆“哎呀林老爺恭喜啊我雖然沒有保媒但是我可以證婚呀我還是很適合的證婚的。”這時候宮裏司禮官來宣旨“林芝恒接旨”林家全家和王媒婆一起跪在地上聽旨司禮官“林家有子芝恒聰慧仁義與朕的堂姐和碩格格琬瑜佳偶天成朕心悅,賜爾二月初六黃道吉日成婚,賜爾六品待詔之職而八旗與民間習俗禮儀不同為避免日後生嫌隙,命額駙明日起進禮部學習蒙滿習俗禮儀而朕之堂姐也去女學學習民間禮儀而你二人共同進步百年和美欽此。”林鬆嶺“司禮大人怎麽謝恩需要三呼萬歲嗎?”


  司禮官“哦大清承宋元之禮不必山呼萬歲雙手接住聖旨妥善保存就可以了。”林芝恒“哦好。”於是林芝恒雙手接了旨。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