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五章 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說道深情處的時候,載洸猛地站起身來,深深吸了一口氣,胸口起伏,脖子爆著青筋,對著眾人熱血沸騰地說道:“而這一個偉大夢想的起點!就在旅順!就在咱們每個人的腳下!
在場的每個人,都是中國新時達的先驅者和見證者!我們今日所做的事情,將會被載入史冊,讓後世所傳頌!因為,我們將先進文明的火炬在旅順點燃,又前仆後繼般地接力,用自己的生命,將這象征著希望的火炬完整地傳遞了出來。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將來,這個火炬所散發出來的光明,將會照亮中華大地的每一片角落!這才是我們這一代人的使命!這才是我們存在的意義!
所以!這場戰,用發展的眼光看,我們勝利了!是一場光榮而偉大的勝利!而我們接下來的目標,就是將這場戰爭進行到底!直至取得最終的勝利!中國必勝!”
眾人的熱情都被點燃了,盡管除了慕容湛以外,其餘人還沒有那樣的覺悟,去理解載洸內心的理想。但他們至少清楚地知道,這是一件救亡圖存、富國強兵的大事,而在實現這個理想之前,就必須先將日本人趕出去,這是一個軍人的使命,是他們所能理解的,於是他們紛紛振臂高呼,跟隨著載洸一起呐喊:“中國必勝!中國必勝!”
載洸這一番言語,將大家的信心跟鬥誌給找了回來。這個目標達到以後,接下來就要製定相應的作戰計劃了。他先是大手一揮,止住了眾人的呼喊,接著說道:“雖然咱們經曆了一場惡戰,九死一生之後才從旅順撤回來。但是現在還不到可以停下來歇息的時候。
這場戰爭還遠遠沒有結束,日寇的野心絕不僅於此!還有更大的考驗在前方等著我們,我們現在要判斷日寇的戰爭計劃,才能做到未雨綢繆,先取得先機。”
聽完載洸的話,眾人都陷入了沉思當中。載洸拿出了一張地圖,貼在牆壁上,拿起一條樹枝,像是老師在上麵講課一般,指著黑板說:“我們站在日寇的角度上去思考,猜猜他們下一步會進攻哪裏?誰先發言?”
“我知道!”十一郎像一個急於表現自己的孩子一般,迫不及待地喊了出來,剛想站起來說話。
載洸一揮樹枝,打斷了他的陳述,“要發言先舉手。這是咱們這裏的規矩。”
眾人都哈哈大笑了起來。
“哦……”他舉起來手掌。
載洸:“有請十一郎發言。”
十一郎站起身來,“我知道!日寇接下來的戰爭計劃,是往北,進攻山海關,再打進北京!”
載洸不置可否,又掃視了一眼眾人說:“還有沒有人持其他意見的?”
載洸掃視了一眼眾人,“還有誰有不同想法的嗎?”其餘人還在思考,畢竟這是一個宏觀的問題,要考慮的因素太多,隻有十一郎剛剛不假思索地說了出來,載洸見沒有人繼續發言,便開始對剛才發表的觀點進行點評。
“首先,日軍要想從北麵陸路進犯北京,就必須先拿下山海關。但是攻打山海關,難度不亞於攻打旅順。山海關地勢險要,自古便有‘天下第一關’之稱。
我們在旅順一戰之中已經積累了大量的陣地戰經驗,如果真的要將山海關一帶作為戰場的話,我軍絲毫不懼他日寇。
我想日軍也意識到了這一點,他們在旅順一戰的過程中,也意識到了我軍打陣地防守戰時善於利用地理優勢,所以我斷定,日軍不會選擇這樣一個地勢險要、地形複雜的關隘作為戰場。”
十一郎:“雖然攻打山海關會付出巨大的傷亡,但是,以日寇的作戰風格來看,他們是不會在乎這一點人命的,為了取得勝利,他們會像攻打旅順那樣,喪心病狂地朝我軍發起自殺式衝鋒,直至把整個山海關全部拿下。”
載洸:“十一說得有幾分道理,但是日軍雖然可以承受傷亡的代價,但是他們卻承擔不起因為作戰時長帶來的財政困難。我們都知道,日本是一個島國,土地貧瘠,資源匱乏,無法承擔長時間大規模的戰爭消耗。
如果真的要走山海關這樣一條路的話,沿途必將會遭受到我軍層層阻擊,我們在旅順都能擋住他們一百多天,沿途這麽多城池關隘,我們少說也能拖他個一年半載,這是現在的日本難以承受的。”
眾人思慮了一會兒,覺得有道理,便點了點頭。馮子材又說:“我想,他們會先攻下整一個東北三省之後,以戰養戰,待到蓄力完畢之後,再進攻北京。”
載洸:“攻占整個東三省,以戰養戰,這對麵現在麵臨財政、資源困境的日本來說,不失為一個良好的策略,但是我們好好想一想,日本有這樣的戰爭實力,能夠吞並整一個東三省嗎?
如果我們抵抗到底,且不論他們在這個過程中會付出多大的傷亡代價,單純是想要保住他們的戰爭成果,就需要派出大量的兵員鎮守占領地,壓製叛亂與可能出現的敵後遊擊軍隊。
而日本現在能支持跨海作戰的部隊數量,撐死不過二十萬。否則他們的財政以及運輸補給都會出現極大的困難,就像一個在高原上攀登的人呼吸不上氣一樣。而如果他們沒有足夠的兵力,就無法守住這片廣袤而人口眾多的土地。”
在場的許多人多日本這個國家的了解並不深刻,還停留在三島東夷,蕞爾小邦的概念上,雖然在戰爭開始後因為日軍強悍戰鬥力有所改觀,但是也僅是知道日軍的武器要比我們好,打起戰來不怕死。對於此時日本的實際狀況了解並不全麵。
而現場當中的人,唯有載洸一人對日本了解得透徹。長久以來,他都知道中日之間必定會有這樣一場戰爭,所以在戰前就花了大量的功夫在收集日本的相關情報,對於日本的戰爭潛力、戰爭目的以及戰爭思維已經有了全麵的了解。因
此,他說出來的話,即便是有些將領還無法理解,但是他們卻能心服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