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三章:收購土地
「不過,萬一我未來老泰山也要一輛怎麼辦?」
張正書有點頭疼了,「要不以出廠價給他吧,送是不可能的了,曾家船隊都要我給錢才能用,我收他一個出廠價也很合理吧?在商言商,更何況這馬車的工藝那麼『高端』,沒理由送人啊……」
心中有了定計的張正書,便吩咐那馬車夫掉頭送他們回李家村。
就這麼一會,馬車已經跑出了老遠一段距離。
感受著類似漂移的轉彎,張正書感慨道:「科技改變生活啊!」
「小官人,那舊馬車怎生是好?」
那些工匠問道,他們現在是動力十足,知道了自己製造出來的東西是這麼有用,還能賺大錢,他們豈能不興奮?小官人賺錢了,才有錢給他們發工錢啊!要說他們有嫉妒嗎?估計是沒有,因為沒有人比他們清楚,賺這個錢的前提,首先是投入幾萬貫錢去弄一個彈簧,一個車輪,還有什麼輪胎。就算是馬車車廂,也要數十貫錢去訂做。這麼高昂的成本,不是他們能負擔得起的。所以他們也很清楚,為什麼張正書是東家,而他們是工匠了。
「舊馬車?留在技校了,讓那些學童好好對比一下,新式馬車和舊式馬車的區別。如果可以改進的話,我重重有賞!」張正書跟他們揮手告別,「快些再造出多幾輛馬車來,再琢磨一下,容易壞的地方,盡量用鋼鐵代替。這輛馬車,我先拿去用了。」
心情大好的張正書,似乎已經看到了大宋工業崛起的跡象。不過他也清楚,這是因為有他這個穿越者在,提供了創意和經驗。不然的話,即便是小小的彈簧,估計沒個百十年都不一定能弄得出來。工業崛起?言之尚早啊!
「小官人,如今去哪?」
馬車夫放慢了車速,行走在還算寬敞的官道上。
「去中牟縣。」張正書淡淡地說道,他在來之前就看過開封府地圖了,知道中牟縣在金水河附近,也算是交通便利之處。關鍵是離開封府也不算遠,在那裡建起作坊,進而弄成一個衛星城,似乎也大有可為。
「小官人,這天色已晚啊?」
馬車夫有點驚訝地說道,確實,如果從李家村趕到中牟縣,那怕是在日落前是趕不回來了。
「沒事,莫非你怕星夜趕路?」
張正書在車廂里,毫無擔憂地反問道。
「這倒不是……」作為一個馬車夫,星夜趕路那是家常便飯的事。
很明顯,這個馬車夫還是小覷了驅動到極致的四輪馬車,有了輪胎的車輪,再加上合理的設計,這四輪馬車的速度簡直達到了駭人聽聞的地步。中牟縣離李家村,路程有五十多里地。可在馬匹疾跑、慢跑了不到一個時辰,就已經趕到了中牟縣。
「小官人,這馬車……實在是……太快了罷?」
馬車夫有點驚訝地看著坐下的馬車,不敢置信地說道。
張正書卻早在意料之中,要是沒能提速,那他為何要弄四輪馬車?
「不用進縣城了,去鄉間問問,這裡的土地可以出售嗎?」
張正書又使出了以往的招數,因為黃河定期泛濫,所以沒有人願意買河邊的田地。哪怕會肥沃一點,可沒人頂得住天天河水倒灌帶來的損失。再者,黃河泛濫之後,帶上來的泥沙其實也不算太肥沃,更多的情況,反而會把原先土地的肥力給帶走了。畢竟黃河沿岸的植被稀疏,水土保持不了。金水河雖然不屬黃河水系,可也在開封府的漕運系統里。歷史上,金水河名字幾經更迭,《水經注》稱其為「不家溝」,還有一個難登大雅之堂的俗名——泥河。因為多泥,開封府百姓俗稱金水河為泥河。在多雨季節,山洪泛濫成殤,挾裹著泥沙奔騰而下。
在開封府一帶水網縱橫,舟楫雲集,溝通東西南北,物資源源不斷運送至汴梁城。金水河與開封境內的惠民河、五丈河、汴河合稱為「漕運四渠」,形成了以京師開封為中心的龐大水運交通系統。因金水河水質清澈而甘甜,又被引入皇宮、王府當做「自來水」使用,成為皇城內生活用水的主要水源之一。
張正書想要弄一個工廠系統,就只能借水運之利,而不能排污到金水河之中。當然,張正書也沒喪心病狂到那種地步,直接把污水排入河中。最起碼,張正書要用水泥弄一個排污池,再弄一個過濾系統,比如用明礬等物過濾一遍之後,才開始排污。
最方便的,還是直接弄一個沒污染的工業體系,畢竟中牟縣是在開封府上游,弄一個有污染的產業,就連張正書都覺得有點傷天德。不過,在這裡建起一個蜂窩煤作坊,好像也能行啊。只要管理到位,蜂窩煤作坊是沒什麼污染的,除了看起來有點烏漆嘛黑之外。嗯,生產之時必須要戴上防毒面罩才行,最不濟也得帶口罩……
不過,規劃的事,就留待日後再考慮吧,現在首要的事,就是把地拿下來。
找到了牙人,也聯繫到了買家。
議定了價錢簽了契約,張正書一日之內居然買下了三百多畝土地。
當然,錢銀還沒付清,地契也沒到張正書的手中。約定了明日到張家莊結賬,那買家也同意了。到時候,一手交錢,一手交地契。
「小官人,你打算在中牟縣開作坊么?」
馬車夫也品咂出味道來了,他算是摸清了張正書的套路。畢竟,第一次到李家村,也是他在趕車的。「喲,眼光不錯嘛!」張正書也承認了,「李家村的土地還是太小了點,其實這三百畝土地,也只能算是勉強。在我看來,沒有千畝土地,辦不成什麼事……」
「三百畝還不夠啊?!」
馬車夫驚得眼珠子都有點瞪出來了。「給小的三十畝,小的都能笑死了……」
張正書無奈地看了他一眼,搖了搖頭。人與人的追求是不一樣的,有的人喜歡老婆孩子熱炕頭,有的人喜歡冒險,有的人喜歡經商賺錢……而張正書的追求,則是帶起大宋的工業浪潮。要他像這個馬車夫一樣「不思進取」也可以的,但那好像也太容易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