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九章:廣州城
再次出海的曾瑾菡,顯然放開很多了。
也不顧別人的眼光,與張正書站在甲板上眺望著海景。
雖說宋朝的海船,大多不敢離岸邊太遠,怕有什麼意外。其實在航海技術沒有大跨步發展的時候,從來都是近海航行的。即便是遠洋,那都是摸著岸邊過去的。哪怕是這樣,都不時有船隻遇上大風大浪、觸礁而沉沒。相比較來說,坐海船是需要勇氣的。
但是,不坐海船,又怎麼看得到如此壯觀的海景呢?
輾轉了幾日,才從明州到了廣州。廣州的名字,是從唐代就有了的,唐朝時稱廣州都督府;到了宋朝之後,廣州的地名就沒改過了。
廣州,是珠江的出海口,有天然的良港,也是大宋海上絲綢之路的補給點之一,也是海上絲綢之路起點之一。宋朝第一個設置市舶司的城市就是廣州,甚至可以說廣州就是大宋第一大港。即便是在護城河上,也是舟楫往來的,水運十分繁忙。
張正書看著這熟悉又陌生的城市,畢竟是宋朝的廣州城,與後世的國際大都市幾乎沒有什麼相似的地方。唯一相似的,是廣州城的地位,依舊是國際大都市。
甚至在客船上,張正書就看到了不少阿拉伯外商說著純正的漢語,與商家打交道。只見廣州城中,風光旖旎,珠江邊楊柳依依,朱樓十里,管弦絲竹,不絕於耳。這活水繞城過,儼然一副圖畫,繁華不輸汴梁城!
當然了,廣州城裡的人口也不算多,只有十幾萬人罷了。
可是在宋朝這會,已經是第一等的大都市了。在人口數量上,也就比
汴梁城少而已,甚至杭州、洛陽、揚州、福州等大城市人口也不過相差彷彿罷了。
但是有海貿之利的廣州城,船來舟往,人流量之大,也絕非一般人能想象的。甚至不少外商都在廣州定居了,以阿拉伯人為多。
「郎君,好多番邦人啊!」
曾瑾菡一度懷疑到了外國,畢竟廣州的方言也好,還是阿拉伯人的語言也罷,都與中原漢話有很大的區別。這裡的歷史原因很複雜,大抵上是因為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原漢話隨著民族融合而傳入粵地,然後與秦漢時期形成的古粵語混合而形成的語種,再到唐宋時期,古粵語與中原漢話再一次融合,才漸漸形成後世的粵語。但是呢,現在宋朝還沒變成南宋,中原漢話和粵語還是挺大區別的,甚至連張正書這個穿越前曾經在廣州待過的人都聽不太明白。
好在,此時的廣州百姓也大多懂中原官話,交流起來也不算太困難,畢竟讀書人也不少嘛。再加上張正書有點粵語基礎,連蒙帶猜都能大概知道意思。
張正書帶著曾瑾菡他們,走入了宋朝的廣州城。
這時候的廣州城,當然比不上後世的廣州城那麼大,甚至還比不上後世一個地級市。但是,繁華程度卻也不輸多少。
只見廣州城裡西城、子城、東城依次排開,城池之間以小橋相連,狹窄的街道兩旁,商鋪鱗次櫛比,熱鬧得不得了。有意思的是,每一條街上的商鋪,做的幾乎是同一種生意,米店聚在一處,成了「米市一條街」,織布繡花的聚在一處,成看「繡衣一條街」,此外,還有「象牙一條街」「玳瑁一條街」「玉器一條街」「書房一條街」……數也數不過來。張正書甚至發現,像米市街、絨線街、雨帽街、瑪瑙巷、象牙巷、繡衣坊……這樣地名,居然是廣州後世一直保存下來的。
「怪不得說保留宋朝文化最多的是廣州,原來是這麼個意思啊……」
張正書恍然大悟,他還一直以為那些地名是清末民初留下來的,殊不知已經穿越了差不多千年時光。
最讓張正書感慨的是,廣州人還是那麼喜歡喝茶,沿街市兩旁,林立著不少的茶肆茶樓。高談闊論的聲音傳來,直如再次回到後世一樣。
「這裡是南濠街?」
這個地名,張正書在後世沒聽過,可能是改名了吧。但是這條街上的茶樓太多了,多得讓張正書有點吃驚。
曾瑾菡說道:「郎君,要不要過去吃茶?」
張正書猶豫了一下,才說道:「去吧,也看看廣州的茶樓,與汴京的有什麼不同。」
事實上,還真的挺不同的。
廣州的茶樓里,小廝說的都是方言,幸好有張正書在,雞同鴨講了一番之後,總算是要了一壺茶過來。
坐在茶樓上,看著摩肩接踵的行人,張正書也是感慨。
數百年的滄海桑田,真的變化太多了。之前他沒到過前一世生活過的地方,所以沒有這種感覺。但是到了廣州城之後,張正書卻覺得這種感覺很是奇怪。
稍作歇息之後,張正書他們又走馬觀花逛了一遍不算大的廣州城,才在傍晚時分找了一間客舍住下了。
不得不說,這時候的廣州城比起汴梁城來,還是差點的。不管是城市規模,還是基礎設施,就好像後世三線城市和一線城市的對比一樣。不過,張正書卻也覺得可以了。要知道,廣州城可不是什麼京都,也不算一貫以來的大城市。不過是借著海貿之利,才發展起來的。
在不聲不響之中發展到了這個規模,已經很不錯了。
要是假以時日,廣州城必定會朝著一流城市發展開去的,這就是海港城市的優勢,是內陸城市無法比擬的。
但是,在正史上廣州的發展幾經停滯,元朝就不用說了,廣州城都被蒙古人打爛了;到了明末,才總算是恢復了元氣。再到清朝,因為閉關鎖國,廣州空有港口,卻只能閉塞落後著,讓人憋屈。
張正書也是看中了廣州的海運便利,才在廣州下船的。
而他派來廣南東路的人,也是在廣州附近。算了算,大概是在端州到廣州一帶。到時候種了糧食,能順著西江到珠江,再到廣州港口裝上船。水運,是張正書最看重的。廣州這麼好的港口,就不能浪費了。至於為何不在福建路這麼做,張正書只能說「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福建,不是種地的好地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