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大宋好官人> 第七百七十七章:新聞署

第七百七十七章:新聞署

  這說明了什麼?

  說明了皇帝本人就是最終的司法解釋啊!

  趙煦說某個臣子有罪,他就有罪!至於是貶官還是流放,就看趙煦的心情了。至於御史台這個擁有重大疑難案件以及詔獄的審判權,同時也是法定上訴機關的存在,並不會阻礙趙煦的意志。換句話說,那些貪官可以買通御史台,可以誘導輿論轉向,致使御史台和皇帝打對台。但是,皇帝不鬆口,這些個貪官就在詔獄待一輩子吧!

  瞧瞧,這就是皇帝的權力。


  別以為宋朝的皇帝比唐朝的皇帝權力小多了,其實因為宰相分權了之後,宋朝皇帝的權力是進一步加強的。別的不說,軍事權、審判權、財政權,這三個大權幾乎都被皇帝掌控了,還有誰能跟皇帝扳手腕的?一個都沒!別看御史台「鐵骨錚錚」、「剛正不屈」,但御史台每一次和皇帝打對台,都是以失敗告終的。


  為何?


  這都是皇帝要臉面,不會輕易展露實力,免得說他「聖心獨、裁」,不聽諫言了。以前,趙煦是沒有露過肌肉,大抵上是因為文官們的反抗都很激烈。雖然趙煦也很強勢,愣是把一大批文官都貶官了。但是,這種影響到現在都沒消除,趙煦也是有點後悔的。


  人就是這樣,總是會覺得年少輕狂了,如果當時再徐徐圖之可能會更好。皇帝也是人,趙煦也有這樣的想法,所以現在他決定把這把尚方寶劍按住,只把劍柄露出來威脅文官:你們誰贊成,誰反對?


  相信,能做到這等高官的都不是傻子,趙煦都把威脅說了一清二楚了,他們也只能捏著鼻子認了。


  唯獨蔡京冷眼旁觀,心道:「好一招以退為進,怕也是那個商賈子的計謀罷!官家自以為拿捏住了《京華報》的命脈,殊不知,這是他故意送上門的。今後官家固然可以讓《京華報》按照他的心思來刊登新聞,但那商賈子卻是佔了最大的便宜,等同被朝廷招安了。即便沒有官身,卻勝似有官身。哼,一個在江湖的御史台么?真箇是好計謀,好計謀!」


  不得不說,蔡京對權謀的觸覺是頂級的,趙煦怎麼出招,他都能第一時間明白這一招的用意。


  可惜的是,蔡京如今已經「身敗名裂」,失去了先手,也奈何不了這個陽謀了。不然的話,蔡京絕不可能讓這等衙門出現的。


  蔡京太清楚了,若是給平頭百姓掌控了彈劾權,那麼他們這些官,還做得有什麼樂趣可言?


  只是看得出來的文官,都不敢作聲;那些愣頭青一樣的文官,或者是肥頭豬腦的貪官,又偏偏瞧不出這一招的狠毒之處。蔡京也是暗自著急,卻無可奈何。好在,這也不是完全的壞事情。要知道,當事情擺在檯面上,就完全是雙刃劍的。這大抵上就是「我能往,寇亦能往」的意思,你能建立報社,我也能建立報社啊?

  說實話,做官,特別是在大宋做官,誰沒有些把柄的?

  只是有的官把自身的把柄藏得很好,而有的官把柄握在別的官手中罷了。


  也就是說,只要是能爭權奪利的東西,都能變成黨爭的一部分。甚至蔡京已經在盤算著,怎麼利用報紙重新掌控權力了。不得不說,蔡京的思維確實並非常人能及的,他的洞察力也是出類拔萃的。


  正如蔡京預料的一樣,很多官員都選擇了閉嘴不言。唯有一些趙煦的親信開口,稱頌這是仁政。


  趙煦點了點頭,很滿意這個結果。


  在趙煦看來,這不是威逼利誘,而是在為自己掌控百官而必須做的事情罷了。


  「既然諸卿沒有異議,那麼這個新的衙門,叫甚麼名堂好呢?」


  趙煦掃視了一下周圍,發現這些文官都好像啞巴了一樣,趙煦覺得不爽,開始點名了:「安卿,你認為這新衙門,叫甚麼名堂好?」


  因人設崗的事,在宋朝並不算少見。而因事設崗,好像也不少。御史中丞安惇冷不防被問道,只能硬著頭皮端著朝笏出列道:「陛下,臣認為用『報署』,似乎符合此衙門……」


  「嗯,還算不錯。」趙煦點了點頭,覺得還是滿意的。「李侍郎,你認為呢?」


  中書侍郎李清臣被這麼一問,也有點傻眼了,他向來少急智,只能附和說道:「陛下,臣也認為『報署』這名稱不錯!」


  趙煦不太高興了,報署報署的,一點都不大氣。


  「朕倒也有個意屬的名字,叫『新聞署』如何?」趙煦定了定神說道,「『新聞署』主管報社一事,只有取得朝廷頒發的許可,方可興辦報社。且報社必須受到『新聞署』管理,對報道的新聞負責。一旦有誣陷、捏造之事,輕則罰款,重則停刊整頓,甚至取消報刊號。報社社長也要下獄上刑,受到懲戒。


  『新聞署』也要整理出新聞規範,定期召集各大報社社長學習,該如何報道事實。同時,朝廷要求報社報道之事,報社不得推卻。沒有證據之事,不可報道!」


  這就等於定下基調了,文武百官一聽,好像還算不錯?於是乎,也就接受了這個新衙門。


  其實大家都知道,這就是等於招安那些報社、小報了。有管理,總是好過沒有管理的。而且,有了衙門之後,報紙產生的稅收,也有了可查找的途徑。這就等於間接促進了稅收,充實了國庫。怎麼說都好,也是一項有益之舉。這時候的宋朝,雖然貪官污吏不少。但能做到京官五品以上的,大多也還有「致君堯舜上」的報復,也就都通過了,沒人反對。


  趙煦點了點頭,很滿意這個結果。能這麼順利達成這個新衙門,他也很意外,本來還以為要經過一番周折才行的。「那接下來,就該諸卿議論一番,這個『新聞署』要設在哪個衙門之下了……」


  這時候,就是六部、大理寺、樞密院爭權奪利的時候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