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大宋好官人> 第九百三十八章:不情不願

第九百三十八章:不情不願

  最後,曾瑾菡還是在張家莊住了下來,張正書也下定了決心,要把污染大的作坊,統統搬離出李縣。


  沒辦法,不搬離也不行了,李縣的工錢最近升得太快,也漲得太高,張正書歷來要求一個作坊一本賬的,這都差點出現虧損了。不管是為了環境著想,還是為了利潤著想,張正書都要做出改變了。當然了,這些作坊搬離了李縣,也給其他地方帶去了工作機會。如果當地官員不願意的話,只能說他們是不懂治理地方的。


  張正書辦妥了這些事後,又搖身一變成了甩手掌柜,除了三天兩頭到李縣處理一下必要的事務,他都是能偷懶則偷懶。後來覺得這樣不是事,甚至上奏疏向趙煦請假了。


  趙煦當然不會批准了,當即就駁了回來。這滿朝文武誰家沒有個生孩子的時候,也沒見別人撂擔子不幹啊?

  更關鍵的是,趙煦還不能把張正書雪藏了,這小子太會偷懶了,要想他幹活還得哄著。要是撤掉他的實職,給他放飛一段時間,說不定他都不想鳥趙煦了。有聖旨又怎麼樣,抱病在家,拒不接受任命,皇帝也拿他沒辦法!趙煦也鬱悶啊,這是一個官員該有的態度嗎?

  可問題是,張正書把李縣治理得蒸蒸日上,哪怕是換誰來,都未必比張正書做得更好了。趙煦是這麼想的,但他卻想得差了,換誰都不好使,如果還用舊觀念來治理李縣的話。


  這事成了笑話,但也給了滿朝文官把柄,就此瘋狂地攻擊張正書。


  可以說,托張正書的福氣,很多原本受到彈劾的官員,比如曾布,現在小日子都過得有滋有味的。無他,幾乎所有的火力,都被張正書吸引過去了,他們在後面看笑話,這日子能過得不好嗎?

  文官對自己的彈劾,對於張正書來說根本就是不痛不癢,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留他們去吧。


  反正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來過李縣的,有哪一個敢昧著良心說張正書的壞話?

  時間一晃而過,又是一年春節快到了。


  張正書也趁著曾瑾菡懷孕的時候,把李師師接進了家門。雙喜臨門的是,李師師也懷上了!


  這下可不得了了,張根富更是笑得見牙不見眼,本來他臉上的肉就把眼珠子遮住了大半,現在好了,剩下的小半都不見了。


  張家的人,一個個如履薄冰一樣,做什麼事都小心翼翼的。沒辦法,現在曾瑾菡和李師師,就是張家最為寶貴的人了,她們理應受到這樣的待遇。而且張正書發話了,要一視同仁,不能因為哪個是妻,哪個是妾就區別待遇。有了張正書發話,家裡一些不和諧的聲音全都壓了下去。


  沒辦法,張正書這會做官了,在家裡的話語權是要比張根富更大的。當然了,張根富一說話,張正書也得聽。不過,張根富這便宜老爹做得真不錯,張正書想做什麼,都是笑呵呵支持的,從不會打壓張正書的積極性。這樣的教育方式,有好有壞,因為張根富太寵溺張正書了,俗語有云,「慣子如殺子」,是很有道理的。如果這樣慣著孩子,孩子還沒走上邪道,只能說這孩子是有貴人相助,樹立了正確的人生觀。


  當然了,凡事有好的一面,也有壞的一面,張根富寵溺兒子,才有了今日的張正書。別的不說,富二代的容錯率實在比尋常人大得多。好比張根富有錢,任由張正書去揮霍,他也能有底氣讓這個家敗不了。尋常人,哪裡有這個底氣?

  也正是張根富的默默支持,才有張家現在的這個局面,不得不說真的是「一啄一飲,自有命數」。


  張家陷入了狂喜之中,而趙煦卻陷入了深深的憂慮之中。


  無他,遼國最近的動靜,讓趙煦有點摸不著頭腦了,使臣的語氣是一次比一次重,甚至好幾次都差點到了全面的邊緣。


  眼瞅著就到元正日大朝了,那會才是真正的考驗。


  拖著吧,還能怎麼辦?

  心煩氣亂的趙煦,找來了彭元量,問道:「朕欲前往李縣,你以為如何?」他早就聽說李縣不同以往,甚至很多發明連汴梁城都沒有。靜極思動的趙煦,就想去往李縣看一看了。


  彭元量卻大驚失色,他是知道現在開封府形勢的,絕不容樂觀。


  「陛下,不可啊!這去李縣路程遙遠,路上耽擱太長時候。若是想看李縣,何不遣畫師到李縣,臨摹下來?何必親臨玉趾,冒這等風險呢?」彭元量是真的急了,這汴梁城中不知道潛入了多少暗探,一旦趙煦的行蹤被人摸清了,那後果不堪設想!這就是皇帝的悲哀了,連自己的國家都無法巡視。如果一定要巡視的話,肯定像歷史上楊廣、乾隆那樣鋪張浪費的,對於國庫吃緊的大宋來說,是不理智的事。


  趙煦也知道,像他正式出行的話,起碼要有禁軍護衛左右,然後文武百官陪同。前前後後,沒有個兩萬人都不能走出這皇宮大內。嘆息了一聲,趙煦無奈地說道:「也罷,讓畫師去李縣罷!」


  彭元量擦了擦額頭上的冷汗,這是一點都不掩飾的。


  看了他的動作,趙煦也笑了:「你這人,有這麼多人想害朕嗎?」


  「陛下,此乃非常之時,還是小心為好。」彭元量小心翼翼地說道。


  趙煦也知道這事,擺了擺手說道:「你去把姓張的叫來,朕想見見他了。」


  「當下么?」彭元量也有點吃驚了,這都傍晚了。


  「明日罷!」


  ……


  就這麼,張正書不情不願地再次跑了一趟汴梁城。


  不得不說,汴梁城的改變是真的挺大的。且不說這硬底化水泥路已經鋪設到張家莊了,就連汴梁城中的建築,都有一小部分換成了鋼筋混凝土建築。要不是大部分還是磚木結構的建築,張正書真懷疑這是回到了後世的小縣城。當然了,汴梁城還是很有宋朝風韻的,比如那商卒走販沿街的叫賣聲,這是後世不多見的場景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