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大宋好官人> 第一千章:大結局

第一千章:大結局

  「沒想到你會來。」


  張正書平靜地說道,「我以為你不會來的。因為,你應該猜得到,我請你到這來,想必是有恃無恐的。」


  「朕雖然不相信你的科學,但相信你不會害朕!」趙煦很沉著,這幾天想必他也明白了很多事。


  「也是,你也猜到了,我這人比較心軟,不想做一些吃力不討好的事。當然了,今天請你來,其實是把你當做朋友一樣的。我不把你當皇帝,你也不用把我當臣民,我們坦坦白白的把話說清楚了。」張正書把茶煮好了,給趙煦斟了一杯。


  趙煦沒有動,而是頗具深意地看著張正書:「朋友?」


  「對,朋友。」


  張正書拿起茶杯,嘬了一口茶,慢條斯理地說道:「我這人沒有害朋友的想法,你大可放心。」


  趙煦也拿起茶杯,正想喝的時候,彭元量連忙阻止了:「陛下,不可!」


  趙煦不理他,慢慢地品嘗了起來。「好茶!」


  張正書點了點頭:「雨前龍井,自然是好茶。」


  「你把我叫到這來,你想說甚麼?」趙煦也是很好奇,張正書為何要用討論科學如何被朝廷掌控為由,把他叫了出來。


  張正書淡淡地笑道:「正如我寫的那封信,我是來告訴你,如何掌控科學的。」


  也許是說到趙煦心坎里去了,趙煦眼睛一亮:「哦,說說看?」


  「簡單,我退出,那就行了。」


  張正書淡淡地說道。


  趙煦一愣,不太明白:「你說甚麼?」


  「行了,你就別裝了,別以為其他路州府那邊的事我不知道,你都把技校的先生都抓起來了。我現在退出,你放了他們吧,他們什麼都不知道的。甚至,你還可以給他們一官半職,說不定就能收買人心了。」張正書把話挑明了,趙煦也沉默了。


  「那你退出,是……」


  張正書笑了,說道:「你都不放心我,我不退出還能怎麼樣?」


  趙煦心中滿滿不是滋味,他想過張正書會有很激烈的手段,但不曾想張正書居然會以這種辦法,直截了當地告訴他,你自個愛玩就玩去吧。


  「你今日叫我來,就是想說這個?」


  「對啊,朋友嘛,吃個茶,多平常的事。」張正書嘿嘿一笑道,「作為朋友,我有點心裡話想和你說。」


  張正書都做到這份上了,趙煦即便再疑心,也想聽聽張正書有什麼要說的:「你說。」


  「科學,可謂是天地間運行的真理,你是避不開的。如果你想大宋國祚延長一些,那就不要刻意打壓它,也不要過度追捧它,讓它自然發展就是了。儒家一家獨大,並不是好事。一家獨大,不意味著大一統了。人心是會變的,更別說民意,太容易受到蠱惑了。科學,是給大宋上的最後一道保險。我也知道,忠言逆耳,但這是我肺腑之言,你能聽得進就聽。」


  好整以暇地,又喝了一杯茶。張正書才繼續說道:「科學,是我的心血,我確實是不想你把它糟踐了。」


  趙煦沉默好久,也沒說什麼。


  「你我相識有八年了吧?」


  趙煦突然問道,「你覺得我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你?你是一個孤家寡人,愣是把人都推到對立面去。」張正書哈哈大笑道,「當然了,你還算一個好皇帝,起碼是及格了。只可惜,你的格局還是不夠大,看不得更遠。」


  趙煦臉色不太好看了,他滅西夏,奪回幽雲十六州,這還叫格局不大?!

  「別以為我說的是違心的話,這是實話。」張正書嘆了口氣,說道:「你也看過地球儀的,如果你的格局夠大,就不會把眼光只局限在一隅了。好了,言盡於此,今天不談國事,只談風月。」


  趙煦笑了:「果真是你的性情!」


  「如果有選擇,其實我更願意做一個混吃等死的富家翁。」


  張正書說出了心裡話,「沒事提個鳥籠,拿把摺扇,出入菁樓……嘖嘖,這日子給神仙來都不換。」


  「哈哈哈……」


  其實說開了,趙煦的心情反而好多了。


  如果沒有前面的交鋒,別人真道是兩個朋友知己在喝茶聊天。


  ……


  「小相公,我們這就走嗎?」


  身旁的人是周篷,他覺得這一切都太快了。難道,一切都沒辦法挽回了嗎?

  說實話,周篷並不想走。


  「你要是不想走,就留在這裡吧。」張正書也不勉強,「我只覺得,你在汴京城能做的事,遠不及在海外的大展拳腳。至於你父母,不是早就安頓好了嗎?」


  周篷也點了點頭,沒有再說什麼。


  「走吧,沒什麼好留戀的了。」張正書也不是一個果斷的人,但事到臨頭,不果斷也不行了。至於張家裡的人,願意走的就走,不願意走的就留下吧。張正書給了趙煦這麼一個大禮包,諒他也不會為難他們。


  如今,京華報社裡面,除了家僕以外,就沒什麼人了。


  來到後花園,找到那一片假山,掀開地底,露出一條地道來。


  鑽進去再出來,已經是汴河邊上。鑽入一艘小漁船,待得黎明之後城門開了,護城河的柵欄打開,小漁船順利地出了汴梁城。


  張正書隔著窗帘,再看了看這汴梁城,心中悵然若失。汴梁城的樓榭房舍在陽光下,那黛瓦瓷磚也好似閃爍著金光。靜謐的晨曦里,公雞司晨的啼音打破了沉寂,陣陣悠揚的梵聲自大相國寺飄來,提醒著還在衾窩中的人們,一天之計已然開始,須臾,裊裊炊煙拌著慵懶的空氣彌散。


  汴河兩邊也開始喧鬧了起來,為張正書他們提供了很好的庇護。


  小漁船並不快,慢慢地除了汴梁城的視界后,張正書才協同周篷,在來財的接應下,登上了一艘停靠在一旁的載貨客船。然後,再往前面到了陳留城,又換了一艘客船,輾轉了好幾艘船,換了幾個交通工具,五日後張正書才算是在青州出了海。一路直奔流求而去,張正書知道,此去怕是經年都回不來了。


  又三日,到了流求。張正書才發現,最先在岸上迎接他的,居然是鄭月娥!

  「你怎麼來了?你不應該來的……」


  張正書心中發苦,這都什麼事啊!

  「小官人,你說呢?」


  鄭月娥笑了,二十芳華,如夏花般絢爛。


  ……


  汴梁城,皇宮大內里。


  其實趙煦早就知道張正書跑路了,但他卻沒有下令去追。


  也許那一次喝茶,他也明白了,這是朋友間的道別。


  「也許,確實是我把所有人都推到了對立面去,我始終還是一個孤家寡人……」


  ……


  宋政和五年,金國建立,遼金大戰爆發,趙煦病逝於開封,太子趙瑁繼位。


  其後再十年,按照張正書的紀年法,是公元1127年,金國打敗了遼國,遼國被耶律大石帶到中亞,成立了西遼。隨後,金兵南侵宋朝。因為有幽雲十六州,金兵久攻不下,和宋朝成了世仇。而後,大宋因為武備荒廢,被金國有機可乘,突破了幽雲十六州一路打到了大名府。若不是有「天險之城」,宋朝算是亡了。


  就在金兵席捲的時候,一支神秘水師出現,用火炮、火槍打得金兵抱頭鼠竄,再也不敢南犯。


  待得宋朝與這支神秘水師聯繫,才知道是漢人在海外建立的國家,國號為「明」。其國百姓人人識字,朝廷以宰相責任製為總領,衙門細分得不行。國內百姓,一半是漢人,一半是歸化的土著。國土遍布整個南洋,包括什麼「澳州」,據說堪比大宋國土。甚至,還派出了探險隊,與萬里之外的美洲聯繫了,幫助當地人建立了國家。


  這一個「明國」,科技實力驚人,且農業穩定,人民生活富足,安居樂業。不僅習儒家文化,還有法家、墨家、道家……諸子百家在明國之中地位皆平等。但百姓最信奉的,還是科學之道。


  其建國太祖,乃是張正書。


  國君為虛君,立憲治國,以法為準。國君大多不理政事,但手握兵權,內閣、法院、朝會三權分立,互相制衡。


  因為宋明兩國乃是同根同源,宋明簽訂了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五項基本原則。甚至在其後宋朝遭遇亡國之危時,往往是明國出手相助。當然了,兩國也有過摩擦的時候,但由於明國實力太強,又極為「講道理」,宋朝都是理虧的一方。


  宋朝百姓都嚮往如此國度,明國還專門推出了移民政策。


  也許是有這麼一個強鄰,刺激到了宋朝,宋朝也在反思國中政策,慢慢地向明國學習。


  待得過了五百年,宋明兩國已經相差無幾了,但互相競爭還是存在的。


  此時,大航海時代來臨,宋明兩國紛爭再起。只是由於西方諸國咄咄逼人,逼迫兩國聯手對敵,最後贏得了世界話語權。世界中心,一是在東京汴梁,一是在南京新家坡城……


  至此,世界進入三極模式,一是宋,二是明,三是西方。互有通往,但又互相競爭。人類進入了發展快車道,一項項偉大的發明層出不窮。


  只是後來研究史學時,學者才發現原來明國太祖張正書,早就規劃好方向,雖不中亦不遠矣。學術界有一個荒謬的說法,張太祖的一生,像極了一個穿越者,一生都開了掛!

  (全書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