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調教大宋> 第699章 膽怯的文彥博

第699章 膽怯的文彥博

  感謝「獨孤克金」的五萬飄紅,並成為《調教大宋》第四十位盟主。 更新最快


  好久不見,一來就破費,多不好意思?

  啥時候還來?

  對不起,我暴露了。


  與此同時,觀瀾的休政殿中,趙禎與文彥博這對君臣也在進行著一場談話。
……

  「陛下!」


  文扒皮恭敬一禮,先開了口,「事態有些,超出想像……」


  「哦?」


  趙禎心下一顫。文彥博在京中徹查三司疑賬,此時急急地趕回來,又說出這樣的話,讓他怎能不驚?


  「如何?」


  只見文彥博深吸一口氣,凝重開口:「事情遠比臣等想象的嚴重得多!」


  「經過包希仁幾天突審,到案的十幾位嫌疑使吏已經招認,那筆抵稅糧款確實有問題。」


  趙禎聞之點頭,這是在他意料之中的。他現在關心的是,到底怎麼個嚴重法。


  文彥博也不停頓,把現已查明的部分和盤托出。一件瞞天過海的驚天大案,也就展現在了趙禎面前。
……

  此事說來簡單,就是一百二十萬石抵稅糧在災年出庫,所得差價被相關人等侵吞。數目大概是多少,大伙兒一看賬,再結合當年的實情,也都能猜出個大概。


  真正觸目驚心的,不是數目,不是結果,而是過程和涉案人員。


  文彥博查案的過程中,據一個當年開封常平倉的小吏交代,這筆糧不是被偷偷運出常平倉,在外地神不知鬼不覺地被販賣的。而是,在開封大水,槽運阻斷,糧價最最貴的當口,就在常平倉中,大搖大擺地被開封糧商竟價買走了。


  糧商買走之後,是直接運到開封城中,高價售出。


  而從開封府到朝廷,當時竟無一人得知此事。


  這還不是讓文彥博膽寒的,他膽寒的是涉案人數。


  具體有多少人,文扒皮都不用說了,他只與趙禎說了一點。


  常平倉歸三司的屯田司掌管,賬目出入歸三司的支度司。


  這個案子從屯田使和支度使封頂,往下排,屯田、支度兩司下面的賬房使吏、常平倉值守、禁軍城防、開封府、市政司,隨便抓出一個下獄,絕不會是冤枉的。


  這代表什麼?

  代表著,除了三司財相、政事堂的相公,還有趙禎這個皇帝,只要和這筆抵稅糧沾邊兒的人,就沒有人不知道這個事兒,就沒有人沒參與這個事兒的。


  趙禎都有點慌了,他想過此事涉案的官吏應當不少,可是從沒想過會是這麼的「不少」。


  「真有這麼嚴重?」


  文彥博凝重道:「回稟陛下,單這一案涉案的官員中,有從三品要臣一人、正四品三人、從四品屬官十一人、正五品到從六品官四十七人、正七品以下屬官八十四人、吏員兩百五十四人、武職將官十三人、商籍民戶二十三人。」


  「共四百三十三人!貪沒銀錢兩百二十萬貫。」


  「其中,有一百一十萬貫贓銀被這四百三十三人以不同數額瓜分。余之一半一百多萬銀款,則是下落不明!」


  「.……」


  四百三十三人!趙禎怔怔地坐了好久也沒反過味兒來。


  四百多人,就瞞了他這個皇帝。


  猛的回過神來,瞪著文彥博,「那一百萬貫去了哪裡!?」


  文彥博苦笑,「陛下,這還用問嗎?」


  「.……」


  「!!!」


  「這還用問嗎?」趙禎癱坐在龍椅之上,心如刀絞。


  咬牙切齒地恨恨出聲:

  「爾等怎敢如此!?」


  「查!」一聲爆喝。「徹徹底底地查!」


  「把大郎給你的那張紙上的爛賬,給我細細地查!」


  「一筆賬就四百多朝臣涉案,一百多萬貫的進賬。朕倒要看看,他們到底貪了多少,到底結了多大的一個黨?」


  趙禎越說越是氣憤,不由得站了起來,在殿上來回踱步。


  「也不用大郎使什麼瘋招了,只這一件,朕就絕不能再姑息養奸,朕要親自辦了他們!」


  「陛下!」


  文彥博長揖到地,高呼聖駕。


  「不能再查了啊!」


  他回來面聖,就是因為查不下去了,也不敢再查下去了。


  一筆賬就四百多人陷進去了,三司從上到下一大半兒的官吏涉案。


  要是再查下去,文彥博都不敢想,會是怎樣的滔天巨浪。


  他不是膽小,也非縱容貪官。最最要命的是,這事和汝南王府扯上了關係,那麼就肯定不止這一件。那一家拉下水的官員使吏,也肯定不止四百多。


  有多少?文彥博不知道。


  但是,可以肯定的,這些貪官污吏之中,絕不會全部都是那一家人的簇擁。否則的話,趙禎也就不用折騰了,直接把皇位拱手讓出去就行了。


  當然,這裡面像賈昌朝那種,和那一家人在一條船上的肯定不少,不然這事他們也幹不成。


  但是,相當一部分則是一時起意,貪了這麼一筆。至於是忠君,還是忠汝南王府,倒還談不上。


  可是,要是把那張爛賬都查了,會挖出多少與那家結為一黨的惡臣,文彥博算不出來,趙禎也肯定接受不了。


  這其中又有多少抱著貪一筆心態的小人,文彥博更算不出來。


  到時候,查完了,辦是不辦?


  就演算法不責眾,官家放過了這波人.……可是經此一嚇,為求自保,就勢倒向那一家,也不是沒有可能。


  那這個朝廷就真成了那一家的朝廷,趙禎也就真得把皇位讓出去了。


  大宋朝不是沒出現過這樣的局面,太祖最大的敗筆就是要遷都,徹底把在開封有既得利益的朝臣推向了太宗一邊。最後弟承兄位,成就了太宗一脈。


  原本歷史軌跡中,趙禎也犯了同樣的錯誤。


  慶曆新政又把一波人推到了懸崖邊上,最後在立儲的問題上,是選了一個懸疑最小的,還是正中下懷讓那一家人得利的,更是成了千古迷案,誰也說不清楚。


  現在……

  撲通一聲,趙禎砸回龍椅,剛剛一時氣憤難當,說出那番話。可是經文彥博一提醒,趙禎哪裡想不明白這其中的厲害?


  真的不能再查了。


  不說別的,只這一案,要是公事公辦,嚴懲貧徒,那三司就得徹底癱瘓,幹活兒的都被抓進去了!……

  最快更新無錯小說閱讀,請訪問 請收藏本站閱讀最新小說!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