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逼蔣抗日
“關於出動遠征軍度過怒江的決定,是中國方麵主動做出的,基於我們必須對共同戰爭做出的貢獻考慮,而不是由於外部壓力的結果!”
——何應欽,1944年4月12日
1944年3月8日 英帕爾
冒著盟軍猛烈的空中轟炸,日軍指揮官牟田口廉也站在欽敦江畔,意氣風發的看著自己的部隊大踏步的向著英帕爾縱深前進,他情不自禁的對自己的部下們大聲宣布道:
“我大日本陸軍現已達到天下無敵的地步,太陽旗將宣告我們在印度肯定勝利的日子為期不遠了。”
不過,對此有不同看法的第31師團佐藤幸德師團長卻不以為然,他私下對部下們說道:
“諸位,今夜我們要開始橫渡欽頓江了。在此之前,我有話要對大家說明白,請好好聽著!隻要不發生奇跡,諸位的性命將會在即將發起的此次作戰中喪失。但是,不是倒在槍彈之下,你們中的大部分人將會餓死在阿拉幹山裏。請做好心理準備!”
對此渾然不覺的日軍士兵們繼續士氣高漲的向英帕爾方向走去……
他們確實勢不可擋。麵對對方的15萬優勢兵力的英印軍,隻有8.5萬的日軍迅速穿插到位,隻用了不到20天時間,就連續擊敗英軍,突破其防線,長驅直入。所有的戰略計劃都在一個接著一個的實現。
在戰場上,經驗豐富的日軍十分狡猾,他們往往不直接正麵進攻英軍,而是一般從那些戰鬥力薄弱的印度軍隊開刀,打開缺口,然後一路勢如破竹,很快占領了英帕爾地區的多個戰略要地,將英帕爾和周圍地區的守軍分割開來,並且南北夾攻的攻勢已經逐漸形成,兵臨其補給基地科希馬地區,大有一句全殲英軍,奪取其全部補給的勢頭。牟田口廉也在給南方軍的報告中稱自己勝利在望。
不過當牟田口廉也回到自己的指揮部時,參謀長小畑少將則遞交了一份十分緊急的報告——日軍各部隊的補給已經到了危險的地步,哪怕牟田口廉也將所有士兵每天的口糧配給從300千克下降到200克,卻依然無法填補補給上巨大的缺口。
雖然日軍進展神速,戰果輝煌,但是英軍撤退前都會銷毀所有帶不走的物資,導致前線能夠繳獲物資十分可憐,再加上補給線的拉長和對雨季到來後的儲備等,前線各部隊指揮官要求補給的報告一封接著一封發來。
英帕爾雖然是印緬交界處,但是大部分地區十分貧瘠,再加上戰前不少當地人逃離,連就地征調物資都做不到。
“繼續下調配給量!”
牟田口廉也中將毫不猶豫的說道:
“勝利就在眼前,我大和民族的武士們怎麽能因為這點補給上的小困難就停止前進呢?”
“長官,現在每人每天200克糧食已經是快到極限了,我們還怎麽下調?”
小畑少將吃驚地問道。
“下調到每人每天75克!”(列寧格勒圍城時,規定兒童每天糧食配給為125克)
牟田口廉也不假思索的回答。
一眾參謀吃驚的看著他,已經驚得說不出話來了。
“諸位,當年盧溝橋事變是我發動的,我也有責任結束這場戰爭,現在大日本帝國勝利在望,不能因為小小的補給問題影響天皇陛下的大計!”
牟田口廉也高舉著雙手,自我陶醉般大聲說道……
於是,一線的日軍隻好繼續打著晃,四處搜尋著樹葉,樹皮,草根,泥鰍等東西充饑維持作戰的體力。
不過對於日軍的窘境,原本還要發動一場全麵攻勢,來“收複”緬甸的蒙巴頓並不十分清楚。眼下,英軍節節敗退,烏克魯爾陷落,英帕爾被圍,科西馬危機一係列戰場上的失利讓其和背後的丘吉爾和羅斯福都捏了把冷汗。
蒙巴頓這時也慌了神,慌忙調集部隊增援。
隻是這時候,已經是日暮的日不落帝國已經有心無力。若開一帶的部隊主力,需要起碼5天才能趕到戰場。為此,蒙巴頓不得不向史迪威求救。
胡康河穀的戰事正酣,史迪威這時候手裏的力量也十分有限。但是考慮到一旦英帕爾失守,自己的後方基地利多將無遮無攔的暴露在日軍主力麵前,而胡康河穀所有的勝利果實都將瞬間化為烏有,還是同意了增援。
他首先下令第十航空隊抽調大批運輸機前往若開,協助若開的英印第五師快速轉移到英帕爾一帶,總算是借了燃眉之急。同時,他又將新30師在利多集結,作為總預備隊歸英軍調配——一旦英軍在英帕爾失利,新30師將立即填補上去。
蒙巴頓對於史迪威的幫助十分感謝,不過他也坦言——現在從英帕爾到緬北地區實際上雙方都已經僵住了,最能打破僵局的莫過於怒江邊的11個中國師,一旦他們大舉南下,和駐印軍收複緬北,將整個緬北連成一線,便可以直接威脅日軍南方軍的大後方。
史迪威也深知此點,所以在部署完之後,立即飛往重慶,再次和蔣介石商討怒江沿線的出兵問題。
不料,剛到了重慶後,蔣介石直接劈頭蓋臉的開始指責史迪威——為什麽把美國第十航空隊那些本來應該飛躍駝峰航線運送物資的一部分飛機派給英軍輸送軍隊?為什麽沒有我的命令就調動新30師協助英軍?萬一英軍再拿他們當炮灰殿後自己逃跑怎麽辦?
史迪威頓時氣不打一處來,第十航空隊是直屬於美國陸軍的部隊,調動給誰用跟蔣介石沒關係。況且現在英帕爾地區形勢危急,而中國國內卻是一片太平,並不急於獲得這些物資。
再說如果英帕爾失守,東南亞戰局徹底戰敗,那麽日軍在南方的部隊就有可能北上威脅中國腹地,唇亡齒寒的道理他應該明白。至於新30師,史迪威早就獲得了蔣介石關於讓他指揮所有駐印中國軍隊的權利,而且他也並非放手交給英軍指揮,而是要求蒙巴頓將其作為總預備隊,直到英軍無力阻擋時再派上去(實際上,由於第十航空隊空運及時,將英軍主力第五師從若開快速運往英帕爾,新30師這個預備隊並沒有用上)
聽完史迪威的解釋,蔣介石也無話可說。
不過當史迪威再次提出關於動用怒江邊的十一個美械師強渡怒江,夾攻日軍的時候,蔣介石卻依然頑固的表示拒絕——英軍不登陸,他絕不出兵。
接著,他向史迪威明確表示,對緬北的反攻嚴重超出現在國民政府的能力。國民政府一麵麵對日本人的壓力,一麵還要麵對共產黨的“滲透”,防止其將中國的“民主”扼殺,把中國布爾什維克化,而美國提供的援助遠遠不夠,現在讓他出兵是在把中國往絕路上逼。
這讓史迪威惱火萬分——2月份他派遣的記者剛剛去過延安和共產黨的控製區,再加上其他情報,他知道共產黨軍隊的主力都在敵後作戰,哪有什麽威脅滲透國民黨的力量?
不隻是史迪威,遠在華盛頓的羅斯福也非常關注緬甸的戰事,給蔣介石的加急信一封接著一封,督促他出兵。然而蔣介石依然不為所動。
與此同時,正當史迪威在重慶和蔣介石吵得不亦樂乎的時候,鄭洞國等中國軍隊的高級軍官們卻在前線收到了那封來自委座,讓他們哭笑不得密件。
蔣介石也並非不知道英帕爾戰役的事情,於是繞過史迪威,讓鄭洞國等人立即做好準備——萬一英軍在英帕爾戰敗了,那麽駐印軍就要直接無視史迪威的任何命令,聽從蔣委員長的指揮翻越高聳的喜馬拉雅山回國,“保存”駐印軍的力量。
要是別人敢這麽說,鄭洞國等人或許會當玩笑話一笑了之。但是這位委座煞有其事的命令就讓他們難以接受了——或許是那位喜歡“地圖開疆”的委員長看地圖時,突然發現現在新一軍的位置距離喜馬拉雅山最近,而翻過喜馬拉雅山就是中國,於是給他們下了這個命令。但問題是行軍打仗怎麽可能和地圖上的完全一致?
參加過第一次遠征的廖耀湘和孫立人都是吃過這個虧的,上一次委座看地圖的時候,覺得胡康河穀野人山距離中國很近,結果近5萬精銳官兵死在這場撤退的路上。而喜馬拉雅山——他們有絕對的把握——一個都走不出去。
“孫上校!”
孫立人按照美國人的稱呼習慣問道:“委座這個密令,你是知道的吧!”
作為特使的軍統上校孫世忠點了點頭,臉上依然是麵無表情。
“三位長官,委座的命令必須嚴格執行!我就是來監督執行情況的!”
“你沒帶過兵吧!”
一旁的廖耀湘有些壓不住住火說道:
“喜馬拉雅山是沒有鬼子,但是你知道喜馬拉雅山地區的平均海拔,平均溫度嗎?你知道這裏的平均溫度嗎?東南亞冬季氣溫20度左右,這裏沒有準備任何能夠禦寒的衣物,你讓我們上喜馬拉雅山,那裏常年溫度接近0度,弟兄們現在都是單衣,你是準備把我們都凍死嗎?還有,我們在胡康河穀,受過叢林戰訓練,樹皮草根我們還能堅持一段,上了喜馬拉雅山,你讓我們沿途吃什麽?石頭嗎?新一軍2萬5000多弟兄靠什麽翻過喜馬拉雅山?我們還沒考慮過高原反應對弟兄們的影響!”
“還有,你應該知道,我們兩個師是重裝師,在胡康河穀打得鬼子節節敗退,全軍士氣高漲,照這個速度,我們攻破孟拱,占領密支那,奪回騰衝直接打回怒江回國用不了多少時間,弟兄們也有能力打敗鬼子,一路殺回去,美國佬也支持我們。這時候放著大路不走,反而要丟掉所有重裝備上山,還TMD是喜馬拉雅山,你們究竟怕鬼子怕到什麽地步?”
孫立人也在一旁憤怒的質問道。
“眼下中印公路已經修建到了孟關,如果我們撤走,那麽這條公路將前功盡棄,甚至為日軍進攻印度所用,長驅直入,攻占阿薩姆邦,到時候一旦日軍占領那裏的機場,我們就連那些空運的物資都無法保證。一旦日軍占領印度,揮師北上,雲南就會從我軍腹地變成前線。”
鄭洞國也在一旁提醒。
孫世忠的臉色有些變了,變得有些扭曲和猙獰,他衝著三人用低沉的聲音說道:“長官,委座的命令,必須嚴格執行!委座的意思是,印度這邊,自然有英國人操心,我們不用管!運輸的事情,有美國人操心,我們也不用管。我們隻要在危急時刻把隊伍帶回去就行,別再給英國人當炮灰了!”
“你!”
孫立人和廖耀湘正欲發作,鄭洞國急忙攔住了他們。然後對孫世忠說道:
“委座的命令,我們自然會執行,但是你也要知道,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我們會派人去喜馬拉雅山尋找回國的路,但是能不能找到,這個就不敢保證了!”
“我會盡責監督的!”
孫世忠的臉色稍微好了一點,他衝著三人敬了個禮,然後就走了出去,剩下三位將領在這裏一臉的無奈。
“這樣吧,你們兩個師抽調點偵查人員,軍部再抽一點,別影響部隊戰鬥力就行,到北邊以搜查日軍殘部為名去找路吧!”
鄭洞國首先說道。
“軍座,您不會真的要……”
孫立人問道。
“做個樣子,別落人口實就行了!到時候意思意思,就說沒找到通路,這又不是我們的錯!再說委座的想法一天三變,沒準明天就放棄這個計劃了。”
鄭洞國一臉無奈的說道,不過他又想到了什麽,一本正經的向孫立人和廖耀湘問道:
“如果英帕爾戰役失敗了,委座真的讓咱們翻越喜馬拉雅山回國,你們打算怎麽做?”
孫立人和廖耀湘對視了一眼,雖然兩人背景,派係完全不同,但是同樣參加過第一次遠征的經曆讓他們做出了相同的回答:
“我們寧可打回去,絕不上山!”
鄭洞國滿意的點了點頭,雖然他處於長期被史迪威架空的狀態,但是整個遠征軍的現狀他還是清楚的。以現在這些中國軍隊的戰鬥力,就算是英軍輸了,他們背靠美軍後勤,也能不落下風的和鬼子主力決戰。哪怕最後全部戰死在這裏,也不會重蹈第一次遠征的覆轍。
不過一想到這道奇葩的似乎要避免日軍的損失而讓中國最精銳部隊去自殺的命令,三人又不得不歎了口氣,為這場戰鬥的未來開始有些擔憂了……
1944年4月9日
當孟關地區的中國軍隊和日軍都在緊張的修整時,英帕爾地區的日軍再次發動了最後的進攻,這一次,他們占領了戰略要地謝阿姆山口,直逼英軍最後的補給基地。整個英帕爾戰役最危急的時刻到了。
當羅斯福用最強硬的語氣要求其出兵的親筆信再次送到蔣介石那裏時,蔣介石卻突然“病了”,把軍政要務交給何應欽“打理”。當然,有著“何婆婆”之稱的何應欽則玩起了太極,表示出兵必須由蔣委員長的命令才行,仿佛從來就沒有和日軍作戰這回事兒。這推三阻四的態度徹底將史迪威和羅斯福和美國陸軍參謀長馬歇爾都激怒了
4月10日 昆明機場
天空中萬裏無雲,本該每天降落在這裏運送物資的美國飛機卻一架都看不到蹤影。機場的地勤人員們無所事事的在這裏走來走去,一臉的懵逼。而指揮官們一個勁的呼叫卻沒有任何回應,他們心急如焚的向上級報告。
接到報告的何應欽也嚇呆了,不過沒等他召史迪威詢問,史迪威就自己走了過來,還帶著一份來自美國陸軍部的“通知”:
由於蔣介石不打算對緬北地區發動反攻,因此,美國軍方沒有義務在為此對國民政府提供任何物資援助,所有物資,將全部轉為為駐印軍和在緬甸作戰的部隊提供。同時和中國航空公司的租借合同也取消,所有飛機將轉為提供給英軍。
這下何應欽頓時慌了,急忙報告給蔣介石。參謀長林蔚急忙召見史迪威留在重慶的參謀長赫恩將軍,請求在物資供應上能不能“再考慮一下”。
4月11日昆明機場上空依然萬裏無雲,沒有一架飛機飛來。
1944年4月12日
何應欽緊急召見史迪威和羅斯福特使赫恩將軍,並且表示中方根據“自己的意願”決定發動緬北的反擊。並且當著他們的麵,在下令反擊的命令書上蓋上了參謀總長兼軍政部長的大印。並且當著史迪威的麵給遠征軍Y部隊總司令衛立煌打電話,通知他反攻的命令,這才算是將這件事情塵埃落定。
史迪威立即通知了馬歇爾,後者則立即同意恢複對華空運,於是,滿載著物資的美國運輸及再次出現在昆明機場的上空。
使出了吃奶的力氣後,史迪威終於促成了中國軍隊產鉗攻勢的另一路。
不過對於正在前線的司令官衛立煌來說,他現在可是頭都大了——怒江邊這11個師的遠征軍,雖然早在去年就開始部署,但是實際上根本沒做什麽準備,甚至連前敵司令部都沒有設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