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章 豁然開朗
「你不是有個厲害的師傅嗎?如今天下大局,你不妨問一問他。」天聖道姑看著謝禕。
「我先前給師傅去信,他還在閉關之中。他說若天下亂局將起,他會出關。只是後來一直也沒收到他的信,不知他如今如何了。」謝禕嘆息。她也許久沒和洛懷瑾聯繫了。
洛懷瑾若還在閉關的話,她也不好總去攪擾。
「其實如今事情也還沒到最糟的時候,你也不必如此憂心。漠北和懷戎正在對峙之中,漠北未必就是懷戎的對手,不妨觀望再說。你和阿啟若實在不放心,也可以主動出兵漠北。」
「如今朝臣們各有主張,也是一時沒有個決定,我心裡也很亂。」謝禕苦笑。
一個漠北王便讓她亂了心神,也不知道素昧蒙面的蕭崇是個什麼樣子。
「你一向想的通透,這一次是怎麼了?」天聖道姑笑起來。
「大抵我也有怕的事吧!」謝禕笑笑。
「你且放寬了心吧!朝中大事還有阿啟呢!你何必想太多。若真有一日漠北和祁國對上了,你再憂慮也來得及。」
天聖道姑帶著謝禕在道觀中走走,道觀中倒是十分清靜,沒什麼香客,就連道觀中的道姑也是很少的。
寒風瑟瑟,更是在寂靜中顯出幾分蕭索來。
遠遠的便看到悅悅和蘇珹在玩耍,兩個孩子樂呵呵的。
「到底小孩子招人喜歡。」天聖道姑笑著說道,「他們什麼都不懂,也不會煩憂今後會如何。」
「是啊!年幼的時候,真是最純粹的時候了。」謝禕感慨著。難怪很多人都會懷念童年,想想那個年紀真的很令人懷念啊!
什麼都不必操心,即便是偶爾煩憂的,也不過都是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不值一提。
每日里都能開開心心的,著實是很不錯。
只是那樣單純的時光,過來了就再也回不去了。「其實今後的事,是誰都無法預料的。即便能看破,可若是說破,便會有所更改。我們能做的,不是去憂慮今後如何,而是珍惜當下。」天聖道姑看著謝禕,「好好的和自己在乎的人過日子,不要給自己留下
遺憾。
「若真有浩劫,我們都要殞命,至少到那個時候,心裡沒有遺憾才是最好的。」
對於過去的一些事,她已然追悔莫及,只恨自己在能珍惜的時候沒有好好珍惜。等到想要珍惜的時候,為時已晚。
人年輕的時候,真的是很容易犯錯啊!
歲月流逝,心裡才漸漸懂得什麼是自己最在乎的。可你的在乎,別人還能等。
「大抵是上了年歲,我總想起一些過去的事。心裡還真的是有很多遺憾,你們還年輕,就不要給自己留遺憾了。」
「我知道了。」謝禕點著頭,抱起了沖她跑過來的悅悅。無論什麼時候,她都會努力的去保護她所在乎的人。若最終還是力所不及,那便都是命吧!
若是一切的災難還沒有降臨,她便滿心憂慮,反倒是最壞的開始。
她忽然豁然開朗,「聽道長一席話,猶如醍醐灌頂。」
「其實人啊!都是勸別人的時候能說會道的,反倒是自己容易鑽了牛角尖。漠北王此人我和大巫師都會留意,你們暫且別著急。他縱然天縱英才,能常人所不能,可阿啟也不差啊!實在不必如此懼怕他。」
「娘,我困了。」悅悅趴在謝禕的懷裡,奶聲奶氣的說道。
「那就睡吧!」謝禕輕輕拍著悅悅的背脊。早上出門的早,這孩子還真是有些睏倦了。
謝禕一行在道觀里簡單吃了一頓素齋,便告辭了天聖道姑和梁氏下山。臨別之際,梁氏倒是抱了梁卓好一會兒,就是捨不得放手。
「這孩子養的這樣好,多虧了王妃的照拂。」梁氏含著淚給謝禕行禮。
若不是攝政王妃將孩子收養在王府,孩子哪裡能過的這樣好。養在攝政王府的孩子,輕易也不會被人聯想到誠郡王的身上去。
即便是孩子的相貌漸漸長開,會有些像皇族的人,也只會有人懷疑是不是攝政王的孩子。這個孩子在攝政王府是最為安全的。
「我是看著他長到這樣大的,也是有感情的,你就放心吧!這孩子養在我身邊,我始終都會保護好他的。倒是看到誠郡王老太妃和世子來了,他們到這裡來,沒事嗎?」謝禕問道。
她到道觀來,還可以說是探望天聖道姑,畢竟她和梁氏並不熟悉,也沒人會聯想到梁卓和梁氏的關係。
倒是誠郡王老太妃帶著軒轅平來這裡,軒轅平還是個孩子,若是回去后不小心說漏了什麼,可別給梁氏帶來災難才好。
「母親說他們很小心,平兒也是聽話的孩子,想來不會有事的。」梁氏抹著眼淚,「可憐我和兩個孩子到底是沒有緣分,都不能好好的照顧他們。」
「你先保重自己的身子,等今後,總有你們母子相聚的時候。」「我已經不求和家人相聚了。」梁氏搖頭,「只求他們都能好好的,希望誠郡王和郡王妃能善待他們。我已經和母親說了,讓他不要帶著平兒來了。雖說郡王妃還年輕,會有自己的孩子,必然不會想要將平兒
當成她的孩子。
「可平兒若和我親近,只怕是在郡王府里的日子也要更不好過的。我雖然給她騰出了位置,可平兒卻還有世子之位,只怕宇文家早晚是不能容平兒。不過能讓平兒再過幾年太平日子總是好的。」
謝禕嘆息,「你能想得這樣明白也好,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都是我這個做娘的無能,竟是連保護自己的孩子都做不到的。」梁氏說著便苦笑連連。
「你也不要這樣想,實事逼人,也是無可奈何的事。」謝禕拍了拍梁氏的肩膀。說起來,她心裡還真覺得有那麼點對不住梁氏。
本來當初宇文芮要算計的是阿啟,卻沒想到一朝棋錯,算計到了誠郡王,才會有後面的種種。
雖說不是阿啟的罪過,可梁氏的一部分苦難總是因阿啟而起。也正是因此,她也總想著能幫梁氏的地方便多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