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嫁妝【倒V】
賈母也點了頭, 與何家的親事便算是定下來了, 賈赦心滿意足, 賈璉則有種塵埃落定的安心, 府里卻是彷彿沸水裡落了滴滾油,私底下到處議論紛紛, 都在納罕這是哪兒蹦出個守備家,竟能說動堂堂尚書出面來忽悠他們大老爺。
正所謂仆似主人形。賈母王夫人等人心裡雖虛,面兒上卻一直端著開國勛貴的體面尊榮,家裡的婢僕也都是眼睛頂在腦門上,渾不將地方上的官員放在眼裡,都這會兒了,嘴上念叨的還是老太爺在世時候府上的氣派。加上這一回並沒有寧府小蓉大爺的蹊蹺親事,賈珠的岳家是主管國子監的清貴人家, 賈蓉的親事是聖旨親賜, 可不就顯著賈璉這門親勢弱了?
這些碎嘴的老僕全不管守備官職幾品手握一地兵權, 只記得當年許多武官來門房投拜帖送賀禮求見老公爺的日子,便覺得這門親事門第低了, 對那還沒過門的璉二奶奶也存了輕視之心。
閑言碎語傳到賈璉耳朵里時, 他直接笑噴了茶,咳了好半晌。論官職, 府里也就大老爺高,可他襲的爵位雖是一品, 卻是虛職, 不能一處論, 而二老爺多少年還是五品,比著何守備還低了呢。這可真是門縫裡瞧人,忒的把人看扁了。
只是賈璉雖然覺得好笑,卻也知道這股風不狠殺一氣,這幫刁奴定會變本加厲,說不得到時候就要欺到何家人頭上,於是臉色一沉,就去尋賈赦說明其中利害,果然就得了首肯,要揪那亂嚼舌根的出來嚴懲。
還沒等管家的王夫人反應過來,賈璉把查出來領頭四處走動議論的二十幾號人先抓起來一頓板子敲下去,立時便互相攀咬起來。鬆口的人多了,即便個個都想撇清自己栽贓別人,賈璉耐著性子多問幾遍,又有旁邊立著的板子多加勸導,事情也就理清了。
先前賈璉的親事難成,府里私下傳了不少小話,王夫人又閉著眼不加約束,下人們也就愈發大膽。這回忽然說了個從未聽說的人家,自然個個好奇,前些日子跟隨賈赦的小廝長隨都被往日里說的上話的親戚覷著空兒搭話,真真不勝其煩,恨不能馬上得個離京的差事,好離這些人遠遠的。鬧來鬧去,雖說賈赦吩咐過不許亂嚼舌頭,總有耐性不好的讓人零零星星探出去隻言片語。
這些下人僕婦原就只是想聽個西洋景,得上幾句就敢出去胡唚,橫豎上頭管家的太太不理會,自然越說越離譜,又有那伶俐的揣摩到了王夫人的心意,到最後可不就把何家傳成了個破落戶。
賈璉聽完了,微微一笑,由著其餘僕從跪在地上認罪,先帶人把幾個挑頭的押著出去,領到了黑著臉被小廝們攔在外頭的幾個管事和管家媳婦面前。也不用這些二房的心腹扯著老太太和二太太的名頭高聲威嚇,直接就笑嘻嘻的開了口。
「我從六七歲上搬出東院,這麼些年都是老太太、二太太為我操持,我若是不孝敬長輩,惹長輩生氣,還能算是個人?」賈璉笑眯了一雙桃花眼,彷彿根本沒聽出來之前這些人陰陽怪氣的暗指他不孝一般,聲調十分和氣,帶著一絲兒漫不經心:「也怪我,一聽說有刁奴敗壞老太太、二太太的聲名,就急的再坐不住,拿住了先打一頓再說。這樣不知感念恩德,作耗生事的狗奴才,哪裡能留著讓長輩們生氣?這也是我的一點子孝心了。」
賈璉睜著眼說的一臉誠懇,也不管聽的人臉上掛不掛得住,一面吩咐東院的人把捆成粽子似的幾人推到前頭,一面繼續說道:「就是這幾個刁奴起的頭,仗著素日的臉面,竟然編排起老太太、二太太來了。說什麼是主子吩咐他們去大老爺跟前打聽我的親事的,這不是昧著良心攀污主子?我的事兒,若是老太太和二太太問起,那必然言無不盡的,豈能容他們這樣挑撥。原想著直接打死了賬,可又怕讓外頭不明真相的以為咱們府上沒有規矩,便還是交給各位,按家法處置為好。」
賈璉說到後頭,除了他自己還是一臉的純良,對面站著的管事臉上齊齊都變了顏色,四周指著各種事圍著瞧熱鬧的僕婦也恨不能扭頭就離了這地兒,免得讓人知道自己聽見了這些話。
這樣的話,豈是能當著這麼些人說的?老太太、太太究竟會不會派人去打聽大房的事兒,都是明擺著的,只不過大家都揣著明白裝糊塗罷了。璉二爺瞧著也是個伶俐的,怎麼就突然犯糊塗戳破了這層紙?也不想想叫老太太、太太堵了心,往後他還討不討的著好。
好生欣賞了一番這些狗仗人勢的奴才的臉色,賈璉便施施然領著人走了,乾脆利索把之前凶神惡煞從府里各處抓來的下人都留給了管事們處置,過來也一聲兒沒問,真真是一絲一毫也不關心這些人的下場,讓準備了一車苦口婆心勸慰之詞的王夫人險些憋出心病來。
至於那些誣陷主子的刁奴,自然是不能留在府里當差的。周瑞家的代王夫人斥罵了他們一頓,便將人都攆了出去,另挑了忠心老實的頂缺。
等王夫人順好了這一口惡氣,便聽過來請安問好的娘家管事媽媽說起最近京城裡的新文兒。也不知從哪裡傳出來的話,借著這個月東平王府里世子堂哥有些不成體統的簡薄喪儀,很是誇了一番賈璉的友悌。
傳話的人說的繪聲繪色,將襲爵一房的賈赦賈璉父子如何容讓,如何大辦賈珠的喪事,賈璉如何事必躬親,樁樁件件說的有頭有尾,彷彿有人日夜扒在榮國府牆頭上瞧著似的。可這世家勛貴的家私本就是百姓最愛聽愛信的,這一回傳的有根有據,合情合理絲絲入扣,於榮國府那些人盡皆知的大事又相合,大家自然深信不疑,一時間賈璉人在府中門兒都不曾出,就贏得了極好的名聲。
等王家的管事在外頭聽說這事兒,早就傳的一發不可收拾了。且外頭傳的事兒件件都是真的,只是大房的心思沒那麼良善而已。別說流言向來越澄清越紛亂,就是能分辨,都是真真兒的事,難不成還要與人剖析一番大房本非自願而為?那才真是自曝其短。王子騰夫人思量許久,也只是派心腹去見一次王夫人,把話帶到,免得她還叫人蒙在鼓裡。
王夫人乍一聽說自己那苦命的珠兒竟成了大房那個小畜生的踏腳石,險些恨的直接撅過去,一張臉青白交加,唬得周瑞家的急忙去拿丸藥來伺候她吃下,來傳話的王家僕婦也慌了神。她倒是聽認得乾娘說起過大姑太太心胸不甚寬廣,便是姊妹中也愛掐尖要強的事兒,只是這麼多年大姑太太都是一副菩薩心腸,她漸漸也就把乾娘的話忘在了腦後。今兒一見,才曉得大姑太太從前那是沒遇上事兒。
好不容易等著王夫人和著水服了葯臉色好轉,那王家僕婦便借口自家太太擎等著回話,極有眼色的立刻告退,腳下生風一般離了榮國府,周瑞家的這才小心翼翼的勸說一二。
倒不是周瑞家的真有這麼忠心,實在是大房這一二年來勢洶洶,雖沒有直接搶掌家權,可大老爺並璉二爺行事全不顧二房體面,家僕里也漸漸有了二心。周瑞家的是王夫人陪房,她一家子如今也都是靠著王夫人才能在府里耀武揚威,自然與二房是一條繩兒上的。
珠大奶奶成了寡婦不能管家,寶二奶奶進門還要等上至少十年,這大房的璉二奶奶卻眼瞅著就要嫁進來,這當口上若是王夫人不保重身體有了閃失,不就白白便宜了大房?她們這些忠心二房的下人也絕不會有什麼好結果。
周瑞家的把賈璉等人的險惡用心一說,王夫人果然立即就回過味兒來,火氣一下子就消了不少,面色也不那麼駭人了。
又吃了半盞玫瑰蜜定了定神,王夫人忽而就輕蔑的笑了一聲,半搭著眼皮譏道:「這也瞧不上那也不願意,我還當他能尚個公主回來,誰想到巴巴兒找個破落戶回來,那樣的門第,到咱們家來想見老爺們一面兒還要看得空不得空呢,也不知道他們是相中了哪一點兒,真是為了巴結尚書府連幾輩子的老臉也不要了。如今才定了親事,就急著踩咱們一腳,怕不是那何家的丫頭連個正經嫁妝都沒有,才想著使下作手段吧?」
見王夫人終於不再盯著外頭的傳言,周瑞家的鬆口氣之餘連忙順著王夫人的話往下說:「可不正是如此?太太您可千萬得穩住了,定不能讓那起子小人如了意。只要您還當這個家,咱們也就有了主心骨,哪裡是個鄉下來的黃毛丫頭能算計的?」
自從王夫人搶在大嫂之前生下了聰慧伶俐的長孫賈珠,又終於能在榮國府當家理事,心心念念的一個是將來自己的兒孫能爭氣,壓住大房,另一件事就是盼著娶進門的兒媳婦能從自己手裡接過管家權,能讓大房合家都仰自家鼻息。這會兒因著賈珠早逝、賈璉姦猾,第一件事眼瞅著幾年內都沒了指望,若是再讓賈璉要娶進門的妖精壞了第二件,王夫人怕是死都不能瞑目。
可大房的太太奶奶當家乃是幾輩子傳下來的規矩,王夫人前些日子為賈珠燒香祈福之餘還縱容僕人們隨口編排那何守備之女,就是在未雨綢繆。畢竟再如何名正言順,若是那何氏使不動僕人理不好家,也沒有把祖宗留下的家業隨意給她禍害的道理,自然就要能者居之了。到時候一個新婦接不住送上門的權柄,也就只能一輩子如邢夫人那般受人轄制,而王夫人就可以安心掌家,等著寶玉的媳婦進門了。
雖說後來被賈璉那孽畜壞了事,可即便收拾不了賈璉,王夫人自認拿捏一個地方小官兒家的姑娘卻還是手拿把攥的。
下人們不敢亂說話又有何難。兩家既然都有意,那麼換了庚帖就該商議聘禮嫁妝一事。以榮國府的家底排場,便是無人貼補,只靠公中的舊例,賈璉下聘時少說要費萬把兩銀子,還不算早就備下的古董玩器。如此豐厚的聘禮,便是京中高門大族都能說道說道,那何家不過世居雲慶州的土包子,聽說又多子,怕是掏空了家底兒也湊不出副相當的陪嫁來。到時候嫁妝單子送來一瞧,不就立時漏了底兒?假的不能說,真的還能堵著大家的嘴不讓人說?便是那賈璉有通天的本事,也描補不了。
有了這麼個盼頭在前頭等著,王夫人果然慢慢就平息了心頭的火氣,又過上了如之前那般半日理事,半日念佛為賈珠祈福的日子。正在坐月子的李紈倒是也遣仍在身邊陪伴的大丫頭來送了幾次她自己強撐著為賈珠抄的一卷經,可惜王夫人壓根兒沒忘賈珠牌位前遞,直接交由粗使的丫頭點了火盆子。
可惜京中與雲慶州隔著千里路,何守備又闔家在任上,尚書夫人只能保媒,諸多事務仍舊要賈何兩家往來商議。這一來一回,即使兩家都是官身可借用朝廷驛站,仍舊耗費了不少時日。
盛夏時,王夫人依舊沒有等到心心念念的何氏的嫁妝單子,倒是等來了東平王府的喜宴帖子,和來尋幫手的東府珍大奶奶尤氏。東平王府世子長子與秦業養女秦氏的喜宴就在月底,已經遍撒帖子邀請京中高門世族。賈蓉與甄家幼女的親事則定在了初秋,甄姑娘這會兒已經由甄家四老爺親自護送著坐上了進京的官船,約莫下月初就能到了。
東平王府的帖子好說,王夫人早在秦氏親事落定的時候就與賈母商量妥當了要送的賀儀,這會兒不過把已經不時興的料子調換一番即可,尤氏那邊卻不好打發。
寧榮二府同出一脈,如今敬大太太隨夫避居城外道觀,言明不會回來看長孫成親,籌辦喜事的大事就落在了尤氏這個繼室夫人頭上。可尤氏出身極低,又不得賈珍寵愛,在寧國府說話並不算好使,她自己心裡也清楚,因此萬事不肯出頭,成親時要用的各色東西才剛開始準備,就求到了王夫人面前。
於情於理,王夫人都不好推辭此事,不然不旦不像眾人口中傳頌的那個活菩薩一般的二太太,尤氏若是辦事出了差錯,丟的也是整個賈氏宗族的臉面。更兼這樁親事還是聖旨所賜,一丁點兒差錯都能讓人揪住大做文章。萬一有那黑了心肝的說他們兩府「怨望」,那才真是渾身長滿嘴也說不清楚了。
因此即便王夫人心裡一百個懶怠插手這樣費力不討好還沒甚油水可撈的事兒,還是耐著性子含笑應了尤氏所求。從甄家來京時的安置、甄氏嫁妝的鋪陳,到喜宴當日的帖子、何處宴客,一樣樣與尤氏商議妥當了,又每隔兩日親自坐車去寧國府幫著料理,沒多久就累了個人仰馬翻,連東平王府的熱鬧都無暇打聽,只聽說那秦氏過門后就極得家中長輩疼愛、夫婿敬重,日子分外和美。
等王夫人同尤氏將諸事都料理妥當,賈珍也出面與陪伴侄女上京完婚的甄家四老爺將外頭的事兒商議完,也就到了甄氏曬妝的日子。寧國府里尤氏一大早又親自盯著婆子丫頭把賈蓉婚後居住的兩進院子並旁邊單給甄氏存嫁妝的小院兒打掃一新不說,原本總有些皮笑肉不笑的王夫人也一大早笑容滿面的過來等甄家送嫁妝過來,瞧著倒比尤氏這便宜婆婆更上心些。
甄家這些年在金陵可謂是炙手可熱,良田商鋪無算,雖然許嫁的甄氏只是家中庶女,為了聖旨賜婚的體面,置辦的陪嫁比起嫡出的姊妹也不差什麼。宮裡甄賢妃就賞賜了白玉觀音像一座、翡翠如意一對、金玉寶石頭面十套並綾羅綢緞十數匹,樣樣扎著宮中的金黃綢帶,尊貴又體面。此外甄家還陪嫁了江南及通州附近的田莊沃土百餘畝、兩地商鋪八間、古玩字畫六箱、衣料等物件十大箱、壓箱銀若干、並一整套按著賈蓉院子尺寸打造的檀木傢具,一同浩浩蕩蕩搬進了寧國府。
尤氏早就見過便宜兒媳的嫁妝,雖說親眼所見仍免不了嫉妒的眼睛都有些挪不開,倒也不失大家太太的體面,王夫人卻笑的很有幾分意味深長,她今兒除周瑞家的之外帶在身邊的另一個婆子眼睛更是滴溜溜轉個不停,顯然已經被小蓉大奶奶的嫁妝閃花了眼。
尤氏自己出身不顯,常常被人拿來取笑,瞧見這樣不規矩的下人自然倍覺丟臉,總覺得那婆子沒出息的德行已經被甄家的管家媳婦看在了眼裡,心裡不定怎麼笑話她這個當家奶奶約束不住下人,連帶著在未來媳婦那裡也沒了威嚴。可她底氣不足,也沒那個膽子越過王夫人呵斥榮國府的下人,只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心裡鬱郁。
還是甄家人走了,王夫人也含笑坐車回府,才有個娘家哥哥在榮國府那邊伺候的丫頭湊了過來,偷偷透了今兒那眼生婆子的底兒。原來那媳婦年輕時候就是兩府家生子兒里有名的碎嘴子,還因為愛挑唆事兒被婆婆吆喝著她男人打了好多頓,這一二年才少挨了些,卻是因為她男人出了大紕漏,叫西府里璉二爺打斷了腿攆回家,打不動她了。
王夫人竟將這樣的禍頭子提拔到身邊服侍,尤氏不免大吃一驚,心裡也是驚疑不定,足足琢磨了小半日也不得頭緒。後來還是聽說榮國府里下人議論紛紛,將蓉兒媳婦的陪嫁誇了個天上有地上無,又有人引著去猜測沒過門的璉二奶奶的嫁妝能不能有這一半,尤氏才慢慢品出味道來,嘆息幾句便只做不知,只安心理順寧國府這一攤子事兒,準備等甄氏入門滿一月就交管家權。
不是尤氏不想把管家權捏在手裡,而是她向來很有自知之明。之前婆母離京前親自教了她管家理事,又幫著她敲打了一番府里的管事們,這些老僕也多的是陽奉陰違的,這會兒又來了個出身顯赫的兒媳婦,顯然不是她這個繼婆婆壓制的住的,與其到時候惹人厭煩,不如自己知情識趣一點兒,還能留點香火情。
尤氏放權放的痛快,早就在娘家摩拳擦掌演練過多回的甄氏也不扭捏,大大方方就接了過去,雷厲風行的在各處安插了不少娘家帶來的陪房親信,對府里的老人也是恩威並施、賞罰分明,不出月余就把寧國府上下理的清清爽爽,眾人無不交口稱讚,連賈珍都因為僕役日益機靈懂事而贊了兒媳一回。至於新婚燕爾的賈蓉,早就讓容貌嬌俏又有手腕的甄氏捏在了手心裡。
甄氏容貌心機皆是上乘,順順利利就收服了寧國府一干人等。等後來她察覺了那兩個所謂的婆母娘家妹妹尤二姐尤三姐與公公賈珍和相公賈蓉的那點子不能言說的齷齪曖昧之後,很是施展了一番雷霆手段,才叫賈珍父子醒過神來,明白了如今寧國府里到底是誰當家,卻畏於宮內賢妃、金陵甄家之勢,兼甄氏也給尤二姐並尤三姐各尋了清白殷實人家嫁了,並不曾害了人命,連當面對峙的膽子都沒有,含含混混就過去了。
賈蓉的親事一張羅完,何守備一家也沒讓翹首以待的王夫人等太久,很快就有何家的管事押著幾輛大車到府上送上自家姑娘的嫁妝單子並給賈家各位主子的節禮。
何家管事到的那日,兩府里不少小子都偷偷湊過去瞧鄉下小官兒送來的東西。雖然東西都叫箱子裝著瞧不真切,但何家運貨的車子那車轍的深度卻是人人都瞧見了的,很是有幾分份量,便是比著姑太太前些日子特意送來給璉二爺成親添的東西,似乎也差不了什麼,不由便讓一眾下人轉了口風,覺著何家怕是個土財主。
也有那堅決不信何家能有什麼家底兒的,硬著脖子說東西貴精不貴多,便是分量一樣,林家送來都是古董字畫,價值連城,誰知道何家是不是隨便拿什麼鄉下玩意糊弄人了。結果這話沒說多久,就有老太太房裡的人傳出真真兒的話來,道是那何家好大的手筆,送了好些難得的野山參和上等的皮毛香料給老太太,闊氣的不得了,羞的先前說話那人再不敢開口。
原本在賈母身邊笑著湊趣看何家節禮的王夫人這會兒也叫何家堵的不輕。
那陣子她忙著幫襯尤氏,大房乾脆繞過了她,直接就同老太太定了給何家的聘禮,粗略一算公中至少出了兩萬兩的東西,大房那邊據說還有個單子,單列些私下貼補的東西,鬼鬼祟祟不肯叫人知道,這會兒何家的嫁妝單子到了,王夫人自然要好好聽聽。
誰知這些鄉下人一點兒規矩不懂,節禮竟然只送了老太太一份並大房四個主子的,叫王夫人在旁邊都掛不住臉上的笑意,偏那何家管事媳婦還口口聲聲誇讚她們姑娘的孝順,一點廉恥都沒有。
王夫人強忍了半晌,何家管事媳婦吹完了他們給老太太的心意,便珍而重之的捧上了個兩掌寬的匣子,上頭倒是素素凈凈全無雕飾,道是老爺太太給姑娘的陪嫁單子,請親家過目,若有什麼不妥當也可再商議。
一旁伺候的賴大媳婦早就與王夫人是一條心了,她聽完就搶在別的丫頭婆子前頭接過了匣子,回身時裝作不經意的一個趔趄,原本就沒扣嚴的匣子登時就開了,裡頭的紙張直接飛了出來,骨碌碌在路上滾開來,粗一看竟有三尺余長,上頭密密寫著一列列小字。
賈璉手裡正巧拿著盞熱茶,一眼瞧過去差點全潑在自個兒衣服上。
即便早知道何守備是個妙人兒,卻萬萬沒想到竟能妙到這份兒上,瞧瞧二嬸娘那臉色,真箇兒沒眼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