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求取【倒V】
暗中努力了這幾年, 終於等到了這一天, 賈璉心裡除了塵埃落定的安寧, 反生出了幾分對自身的不滿來。歡喜了一炷香的功夫, 他便凝神走到書案前提筆疾書,請六王爺楊垣派到他身邊衛護的私兵儘快送去京中。
因為賈璉身上只有個秀才的功名, 又不願捐些虛職出仕毀了林海的苦心教導,他明面兒上始終沒有一官半職。即便這兩年私底下功勞不算小,王府里交好的幕僚卻也暗中透過話兒,怕是那些事不能拿出來論功行賞。
有人勸賈璉先捐個官兒徐徐圖之,畢竟雖說捐官兒易受排揎,多半一生鬱郁不得志,可賈璉上頭有人看顧,自然無後顧之憂。到時候有了實績, 別的不說, 榮國府里一上讓爵的摺子, 主子必定不會虧了從龍之臣。歷來勛貴之家,立身的根本原就不是官位, 而是可傳子孫後代的爵位。若是等著賈璉自己三年一回的科考, 先不說一輩子不得中的老秀才,便是隔上十年八年的中了, 主子心裡還剩幾分情分都不可知。便是六王爺楊垣,也曾在信中隱晦提及此事, 擔憂賈璉少年心性, 被一時傲氣誤了前程。
賈璉此次所寫, 便是自己心底對此事的想法。並非是旁人誤會的少年意氣,也絕非以為自己稍有建樹便能天下無敵,而是經歷一世浮華落魄又歷練過後,掂量清楚自身的本領而對自己生出的些許期許。
他沒有想過苦讀至進士及第,那時間太久把握也太小,便是楊垣乃明主,他也不想堵人心。賈璉心裡想的是來年秋闈得中,獲一個舉人身份,便可以正大光明候補。到時候不止安排起來方便,與同僚們相處也不至於太受排斥,能免去多少是非。不然就是上頭再有人維護,也防不住身邊的暗箭軟刀,小鬼難纏。
除此之外,賈璉心裡也還記掛著平安州的安穩。他之前與楊垣在此地多年培養的其他幾名心腹並何家一同謀取了八王爺手下開採的銀礦,又苦心經營數年,如今初見成效,賈璉著實不放心就這麼一走了之。
須知原本新帝登基之後朝局就極易動蕩,這次又是三朝未有的禪位,上皇的人手還把持著朝政,幾位有心大統的王爺也賊心不死,還不知要生多少事端。為了鞏固帝位,震懾宵小,從外地的心腹里挑選人手進京勢在必行,可這樣一來各地州府就可能生出變故。
覬覦銀礦之人從賈璉來到平安州時起就不曾斷過。領兵鎮守一事賈璉不甚懂得,但是如何打發這些宵小之輩他這一二年也算練得得心應手。一靜制一動,總不會如前世一般,在上皇崩殂后,楊垣才能大動干戈,把私下勾連封號忠順的五王爺的一干平安州官員緝拿回京問罪。
挑揀著把前世發生過的往事混在自己的推測中,賈璉這封言辭懇切的信果然引得剛剛登基為帝的楊垣深思良久。
楊垣雖自信在手腕能力與心性上都強過諸兄弟,卻也以為怎麼也要多等上七八年,等到他父皇駕鶴之後才能達成心愿,沒想到一場錯漏百出的宮變就令兒時起便只能仰望的男人萌生了退意,九州至尊之位就這麼輕飄飄落在了他身上。
只是帝位來的太早太容易,他培植的勢力卻還不足以撐起朝堂天下,這四海真正的主人仍舊是宣稱要頤養天年的上皇,廢立只在一念之間,心懷野心的人在暗處中對他的撕咬也只會愈發瘋狂,他成了明處的靶子,唯有先自保再圖天下。
冷靜下來之後,楊垣對於賈璉沒有急著進京領賞,反而自請留在平安州的請求自然心生讚歎,不僅回信時近乎明示許諾賈璉大好前程,還在登基后第一次封賞群臣時點名厚賞了一等將軍賈赦。
外頭人不明就裡,只當是看在已故榮國公賈代善的顏面上,加上楊垣對其餘老臣及開國勛貴都有所賞賜,上皇等人只當新君敬老念舊,心裡要麼歡喜熨帖,要麼暗笑新君不過是個馬屁精,榮國府又在朝中無人,倒沒有什麼人去尋榮國府的晦氣。
外頭不曾泛起什麼波瀾,寧榮二府內倒是著實稀罕了幾日。
大開中門跪迎聖上御賜的物件兒,這是賈氏一族十幾年不曾有過的榮耀,御前大太監夏守忠笑眯眯來榮國府傳旨時,連東府里的賈珍賈蓉父子都正了衣冠跑來一同聆聽聖訓。可謂人人喜氣盈腮,連往來僕役都與有榮焉,賈母等深知家事的主子更是笑的眉眼舒暢,彷彿被天家厭棄的日子已成過眼雲煙,好日子就在眼前。
心心念念終於等來這一天,便是清高自許的賈政也不免在接完旨後主動與夏守忠攀談,好為家族再出些氣力,可惜已然一步登天的御前總管太監不是什麼人的面子都給。夏守忠不過對著賈政賈珍等人露出個假笑,就與激動的話音兒都有些飄的賈赦一問一答,和和氣氣的陪這位會養兒子的大老爺說了會兒話,才領著小太監們回宮復命。
別說賈赦還算知情識趣,就是個棒槌,瞧在同是主子心腹的賈璉的面子上,夏守忠也定會給這位大老爺好生做臉。日後賈璉回京,也好繼續一起為主子分憂不是?
當然夏守忠一向信奉做好事兒得讓人知曉才好照著報恩的路,沒多久遠在平安州的賈璉就得了信兒,比賈赦親筆書寫的家書還更詳盡的講述了當日之事。聞弦歌而知雅意,他自然得了賈璉好大一份心意。
一晃兩年,等平安州這邊隱患盡去,賈璉自覺才學夠了火候,才命心腹護衛奉密信於御前,自己也去信告知賈赦,動身回京參加秋闈。他本有意回金陵應試,但是楊垣與上皇在今科考官人選上多有角力,江南一帶都是上皇心腹,考量再三,還是改在京中。
賈璉動身之前,與他在平安州共事多年的何守備長子何泗安親自登門,替其父轉交信物並信件,想為家中幼子何汣安求取賈璉之妹。
自從何姑娘芳魂早逝,這位備受家中寵愛的小少爺何汣安自認害死了姊姊,大病一場后便在家悟道,做起了居家修士,直到去年才忽而頓悟,又披上鎧甲,開始追隨父兄習武練兵。
這樣的妹婿人選,饒是賈璉一向與何泗安相處和睦,也不由著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