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4 曆史拐了一個彎回原地
遠處一道白色的波浪齊刷刷地向海岸湧來,好像一匹匹飛馳的駿馬,又如一條暴怒的白色巨龍。
“嘩”的一聲,重重地撞在岩石上。
如同山崩地裂,接著便粉身碎骨了,隨後潮水又無奈地退入了大海。
好一片悲壯的景象,雖然它知道自己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但它卻從遠古開始一直一刻不停地向岸上奔湧,似乎想要衝破岩石,走出寂寞而又熱鬧的海。
不知道過了多久,海又恢複了平靜,仿佛在積蓄力量,準備發起下一輪的衝擊。一壟壟的海浪依然向海邊湧來。
但卻是溫柔了許多。剛才還熱鬧非凡的海麵一下就變得安靜起來。
遠處依然是天蒼蒼、海茫茫,大海與天融合成廣闊的穹廬,早已分不清哪是天涯哪是海角了。
趙昰就這樣靜靜的站在海邊,對麵就是雷州半島,雖然看不見,但是卻能感到一陣陣的殺意。
宜倫縣距離瓊山縣雖然不進,但也不到兩百裏的路程,雖然一路翻山越嶺,三五天也就到了。
但是一路上收編臨高守衛一百五十人,收編澄邁守衛一百八十人,獨立團連同附庸軍,已經快要突破二千人的大關。
感覺到危機,鄭虎向皇帝勸諫,不能再招收附庸兵了,一旦超過獨立團將士的總數太多,將來會很難控製,趙昰也感覺到收到的忠心值,已經和新增兵源的比例有些失調,遂作罷。
至今為止,已經來到瓊山縣五天了,可是對麵依舊是一點動靜也沒有,於是趁著天氣晴朗,今日到海邊一處凸出的高地,旁邊即是白沙津,一片忙碌之色,那是民夫們正在構建阻礙蒙元人上岸的障礙。
戰爭一觸即發的樣子,鄭虎帶著侍衛在遠處放哨,而在趙昰身後跟著的,則是瓊州安撫使趙與珞。
趙與珞今年四十七歲,但是麵容宛如六十餘歲的老翁,兩鬢已經是雪白之色,眼中的血絲很重,猛地一看,幾乎快成了赤紅的眼睛,真的有些威嚴之色。
時值七月,正是金秋之色,但是瓊州地處亞熱帶,幾乎沒有冬天的天氣,此時也是十分炎熱的,也就是在海邊的樹蔭下,才能感到陣陣的涼意。
趙與珞已經失去了勸諫的心思,連著幾日來,他再不停的請求皇上移駕崖山,最壞的結果,也要向吉陽軍那邊轉移,以便隨時出海。
他的堅持,隻是為了趙家的大宋江山的一種堅持,說的壞一點,那就是盡人事而聽天命,在他內心深處,也不太看好最近的局勢,不過不敢說出了而動搖軍心罷了。
趙與珞已經做好了死的準備,就是不知道自己將會是怎麽死去,所以,他不想讓皇上也身陷險境,如果萬一有所不測,那他就算是死,也無法麵對趙家的列祖列宗,還有太祖、太宗皇帝。
但是這一切,都隨著趙昰親自派出一組將士,經由堈洲上岸,潛行如廣南西路,然後繞路往廣南東路,前往崖山求救之後,他才徹底的絕了這份勸諫的心思。
不過又在憂心其他事情,正在出神狀態下,突然聽見皇上好似在給自己說話,猛然醒悟,現在可是在伴駕,幸虧就自己與皇上兩人,若是讓外人看見,豈不是又要參自己一本。
急忙作輯道:“皇上恕罪,剛才臣想到了一些事情,所以陷入其中,還請陛下見諒。”
趙昰健趙與珞倒也坦然自認錯誤,並沒有遮遮掩掩,所以也極為欣賞這種性格的人,也不以為忤,遂再重複了一遍道:“朕覺得,阿裏海牙反應沒有這麽遲鈍,若說是夏日炎熱,北人不耐,所以不戰的話,那麽現在正值秋季,倒是進攻瓊州的好機會呢。”
趙與珞見皇上如此問,思索了一下,遂回道:“啟稟陛下,據臣所知,上月底,湖南製置司張烈良及提刑劉應龍,起兵響應崖山行朝,雷州、全州、永州與潭州屬縣之民周隆、賀十二等鹹應之,大者眾數萬,小者不下數千。估計那阿裏海牙,正在焦頭爛額的忙著剿滅,所以顧不得瓊州?”
“哦,我大宋又斥候細作在廣南西路動作?”
“啟稟陛下,無,蒙元不分青紅皂白殺戮甚重,在廣南西路幾次屠城,派出的細作無一生還。”
“那消息怎麽穿回來的?”
“因月初,張烈良和劉應龍曾經傳書給微臣,請臣響應,被臣拒絕了,隻是提供了部分軍需,沒有公開聲討.……”
聽著趙與珞的聲音越來越低,趙昰隱隱有了怒氣,這就是朕的臣子,守望不相助,怎麽能成得了大事。
冷然道:“為何?”
趙與珞額頭上的汗都滴了下來,也不知道是緊張,還是天氣炎熱,又或者是皇上的威壓太重.……
低頭深深一躬,趙與珞本就不是那種藏著掖著的人,不過這件事關係到皇上,說話的言辭,還是要斟酌的。
“臣知罪,請皇上懲戒,不過請允許臣戴罪立功,打了這場仗,阻止蒙元人上岸再行議罪!”
趙昰並沒有因為這樣而放過這件事,於是又說道:“朕沒有怪罪於愛卿,隻是問具體原因。”
趙與珞為難了一會,心一橫,喃喃低語道:“因為皇上您在瓊州啊!”
聲音雖小,但是一個字也不少的傳入道趙昰的耳朵裏,讓他頓時心裏亂了一下,雖然臉上沒有改變任何表情,但是趙昰知道,自己的心亂了。
是啊,自己怎麽沒有想到呢?
自己是皇帝,而且還小,沒有強大的自保能力。
上輩子那段曆史中,趙與珞應該參加了張烈良和劉應龍響應崖山行朝的那次舉動,更可能,就是由於如此,阿裏海牙才會殺入瓊州,車裂趙與珞等人。
而自己穿越而來,趙與珞因為自己的安危,並未響應這次行動,按照道理,阿裏海牙對於瓊州應該隻是懷柔,尋求從內部分裂,達到不費刀兵而占領瓊州。而在宜倫縣遇見的巴圖圖勒嘎,就是執行這項命令的人之一。
那樣,無論是作為皇帝的自己,還是安撫瓊州的趙與珞,可能有更多的時間經營瓊州,說不定屆時力量會更強大一些。
但是,曆史拐了一個彎,又回到了原處,自己無意的一個舉動,導致了巴圖圖嘞嘎被生擒,其他幾個據知被被派去宣慰使者的縣城,自己也按照計劃前去圍剿並搗亂,不讓其達到目的。
如此一來,阿裏海牙的怒火又要衝著瓊州而來了。
趙昰心中苦笑,都是自己找的,好好地在石碌鐵礦種田不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