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回到古代當賢聖> 第301章 大漢戰略忽悠局局長蕭文

第301章 大漢戰略忽悠局局長蕭文

  第301章 大漢戰略忽悠局局長蕭文


  雖然蕭文所處的這個時空交匯的世界,與原本那個世界有很大的不同,但是蕭文卻不管這麼多。


  此時的他,最想做的事情,就是通過誇大阿拉伯帝國在西邊對大唐的威脅,來讓大唐與其他華夏國家聯合起來。


  這也是作為炎黃子孫,蕭文覺得自己最應該做的事情。


  不過實際上,阿拉伯帝國對於大唐的威脅也並非空穴來風。


  在歷史上的公元751年,大唐就與大食,也就是阿拉伯帝國發生過一場載入史冊的怛羅斯之戰。


  雖然怛羅斯的具體位置已經無從得知,但可以確定的是,它應在蔥嶺(今帕米爾高原)以西、吉爾吉斯斯坦與哈薩克的相鄰邊境、塔拉茲地區。


  歷史上的唐天寶十年(751年7月-8月),唐朝安西都護府的軍隊與阿拉伯帝國的穆斯林、中亞諸國聯軍在這個地方相遇,併發生了戰爭。


  唐太宗、唐高宗時期,突厥汗國、薛延陀汗國、西域諸國、西突厥汗國先後被唐朝所滅,唐朝擴張並且開始統治河套、漠南、西域、漠北、安南等地。伊吾(哈密)、鄯善、高昌、焉耆、龜茲、疏勒、于闐等西域小國或被迫投降於唐朝、或被武力滅國。


  唐朝從此建立了以安西都護府、北庭都護府為核心的西域統治體系內。


  與此同時,中東的阿拉伯人也在迅速崛起,從阿拉伯半島開始,經過戰爭擴張成一個橫跨歐亞非三大洲的空前大帝國,向西佔領了整個北非和西班牙,向東則吞併了整個西亞和大半個中亞,控制了地中海南岸的整個地區。阿拉伯帝國成為唐朝之外影響中亞的另一力量。


  八世紀初,阿拉伯帝國在東方的最高長官哈賈吉·本·優素福應許他的兩個大將——穆罕默德和古太白·伊本·穆斯林,誰首先踏上中國的領土,就任命誰做中國的長官。


  於是前者征服了印度的邊疆地區,屠殺、趕走了大量非穆斯林。


  後者則征服了塔立甘、舒曼、塔哈斯坦、布哈拉等大片中亞地區,但誰都沒能跨過中國的國界。


  開元三年(715年),阿拉伯聯合吐蕃進攻中亞錫爾河的國家拔汗那,被唐軍擊敗。


  阿拉伯帝國由於地理上的巨大優勢,在中亞有著很強的影響力。


  原本,中亞諸國原本大多信奉佛教、祆教(拜火教)等或自己的傳統宗教,對伊斯蘭文化的東進感到不安,於是不少國家向唐朝求援。可以說,雙方雖然沒有直接衝突,但是唐食兩國的矛盾,由來已久。


  只不過這場戰爭的真正導火索,卻是在天寶九年(750年)。


  那你是,大唐安西四鎮節度使高仙芝以石國「無番臣禮」為由,征討石國。


  石國請求投降,高仙芝允諾。


  不久高仙芝違背承諾,擄走石國國王及其部眾,格殺老人與小孩,搜取財物開始的。


  在這次滅國戰爭之後,也就是天寶十年(751年)正月,高仙芝入朝,將被俘的幾位國王獻於玄宗面前。


  因為滅國之功,高仙芝被授予右羽林大將軍,並將石國國王斬首。


  此時高仙芝達到了征戰生涯的最高峰。


  而另一邊,僥倖逃脫的石國王子遂向黑衣大食(阿拉伯阿拔斯王朝)求救。


  於是回到中亞的高仙芝先發制人,主動進攻大食。


  高仙芝率領大唐聯軍長途奔襲,深入七百餘里,最後在怛羅斯與大食軍隊遭遇。


  怛羅斯城是石國的第二大據點,根據《新唐書·石國傳》記載:「怛羅斯城,石國常分兵以鎮之。」


  並且,距離怛羅斯城不遠的撒馬爾罕,在當時就是是大食兵聚集的據點。


  這也是高仙芝與大食在此相遇的重要原因。


  因為高仙芝並不知大食的意圖。而且唐在蔥嶺以西的屬國分散部署,一時很難集結。


  為了阻止大食的東進,以攻為守,遠征大食,以此作為動態防禦,對於深諳兵法的高仙芝來說似乎成為可行手段。


  可以說,怛羅斯之戰本身的勝敗在高仙芝看來並不重要。哪怕他當時手下那三萬軍隊全軍覆沒於大食,但只要他們能夠爭取到時間,讓大唐在中亞各國部署的其他軍隊,那樣的話,大食無論再怎麼努力,他們也無法打敗已經集結完畢的大唐軍隊——畢竟就像宋在屬於它的時代,有著世界第一的經濟,軍事實力卻弱得一匹一樣。


  阿拉伯帝國雖然是世界歷史上第二富裕的帝國,但他們的軍事實力也無法與大唐相提並論。


  天寶十年(751年)四月,高仙芝率領三萬大唐軍隊,從安西出發。


  在翻過帕米爾高原(蔥嶺),越過沙漠,經過了三個月的長途跋涉之後,高仙芝在七月份到達了阿拉伯人控制下的怛邏斯,並且開始圍攻怛邏斯城。


  由於阿拉伯人早就在準備對安西四鎮的攻擊,在接到高仙芝進攻的消息之後立即組織了十餘萬的大軍趕往怛羅斯城,雙方在怛邏斯河兩岸、今天的奧李-阿塔(Aulie-Ata今江布爾)附近展開了決戰。


  在高仙芝的指揮之下唐軍驍勇善戰,靠著步兵的強弓勁弩,唐軍曾經佔有很大的優勢,唐騎兵一度完全壓制了阿拉伯騎兵。


  但是由於阿拉伯聯軍數量極多,高仙芝無法取得最後的勝利。史載戰鬥持續了五日,第五日傍晚,葛邏祿(Qarluq)番兵突然反叛,從背後包圍唐步兵,並且斷絕了他們與騎兵的聯繫。


  阿巴斯(應該是阿拔斯,不過因為作者是《王國風雲》玩家,而在這款遊戲的漢化補丁里,黑衣大食被翻譯成阿巴斯,所以作者出於習慣,沿用這個非主流翻譯)王朝聯軍乘唐軍發生混亂的機會,出動重騎兵主力突擊唐步兵。


  高仙芝受到阿拉伯與葛邏祿部兩面夾擊,無力支撐,終潰不成軍。


  高仙芝、副將李嗣業和別將段秀實收攏殘部,向安西方向敗退,途中恰逢大唐聯軍的拔汗那兵也潰逃至此,兵馬車輛擁擠堵塞道路。


  李嗣業恐阿拉伯追兵將及,殺死百餘名拔汗那軍士才得以率先通過。


  戰後,三萬人的唐安西軍,最後只剩數千名人。


  這場戰役,以阿拉伯帝國慘勝告終。


  這是阿拉伯與大唐幾次邊境衝突中唯一一次打勝安西軍。之後的戰爭中,因為大唐軍隊已經對這個西邊這個和自己體量屬於同一水平的國家有了防範,倒沒有再被他們打敗。


  此戰對唐朝、阿拉伯雙方的疆域幾乎沒有影響。戰後,唐朝仍然控制西域,不過卻沒有繼續向西擴張——當然,這也是有封建時代國家控制領土範圍有限的原因存在。


  當時的人想必也知道,如果大唐軍隊繼續向西擴張,那他們首先要面對的,不是阿拉伯帝國的奮起反抗,而是安西都護府的叛變,分裂。


  當然,這些事情都只是蕭文所知道的一些情況。這個世界上,可沒有第二個人知道這場尚未發生的戰爭。


  但是,蕭文在看到王玄策對於這個擋住大唐發財的阿拉伯帝國感興趣之後,他還是添油加醋地給王玄策推銷起阿拉伯威脅論。


  一時之間,這個大唐的外交官,已經有了聯漢,乃至於聯夏滅食的想法。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