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水滸有天庭> 第四一三章 大勢已改

第四一三章 大勢已改

  「豈不知鳳鳴岐山,兆應真命之主。今武王德配堯、舜,仁合天心;況成湯旺氣黯然,此一傳而盡。賢弟反問,卻是為何?」


  申公豹道:「你說成湯旺氣已盡,我如今下山,保成湯,扶紂王。子牙,你要扶周,我和你掣肘。」


  後來的事情,便是顯而易見了,有元始天尊鎮壓,小小的申公豹不過螳臂當車而已,最終不過身死道消,結局:肉身填了北海眼。


  要說申公豹一表堂堂,絕不是電視劇中反派的模子刻出來的那樣:長相猥瑣,語言粗鄙,舉動失宜,這種一貫恪守尊奉的反派審美邏輯。


  真實的申公豹在昆崙山修道的年數比姜子牙要長,自稱「數千年道行」,而姜尚才四十年,卻屈居其下喊他師兄。


  你說申公豹不嫉恨姜子牙嫉恨誰?


  道家的高人們喜好逞強,自尊自貴,這歷來的習氣,申公豹能夠代表一大批道教人物。在申公豹的性格特質中,喜歡炫耀自己的強大,自然對後來居上的姜尚始終耿耿於懷。


  申公豹心中不平之處,無外乎他申公豹本是異類,修成人身時,卻在姜尚學道昆崙山之後。由是姜尚不過區區七十歲,而壽逾千載的申公豹卻屈居師弟。


  論能力,論道法,論掌故,論交遊,申公豹都比姜尚強大。或許你可以容忍你的師兄比你蠢笨,對於申公豹而言卻是萬萬不能。


  於是封神榜事件成了導火線,申公豹要拿姜尚發泄憤怒和怨氣。當然,這正是由於姜尚並不比他強,或者說申公豹覺得他比姜尚強,人們總是喜歡欺負弱者,有誰聽過弱者誰去欺負強者的?


  申公豹敢拿南極仙翁出氣嗎?要知道,自己臉面朝後的怪相,正是拜仙翁所賜!

  不過申公豹以一己之力,想要戰勝代表崑崙元始天尊派系的世間代表姜尚,不過是螳臂當車!站錯了隊,結局自然難免不堪:肉身填了北海眼,真靈化作一道清風徑往封神台。


  說了這麼多,申公豹見姜子牙被生擒,封神軌跡改變,姜子牙一敗塗地,心情是多麼愉悅啊!還記得那句話嗎?申公豹說:

  「你說成湯旺氣已盡,我如今下山,保成湯,扶紂王。子牙,你要扶周,我和你掣肘。」


  現在回頭看看,趙公明、孔宣拿了一眾闡教高人,申公豹捉了姜子牙,西岐大營群龍無首,即將崩潰,大軍的存在不過任人宰割!


  你還說成湯旺氣已盡?風水輪流轉,天命在大商啊!姜子牙,你還能主持封神榜嗎?不能的話,就讓申公豹代勞吧,也對得起你們二人斗得你死我活了!


  到此,劫營可謂功德圓滿,孔宣、趙公明聯手,天下我有啊!不僅如此,連對方的統軍元帥也被生擒了,迴轉商軍陣營,李陵、聞仲得到消息,立刻再次劫營。


  不過與先前只寥寥一小隊「特種兵」模式不同,這次是大軍出動。


  先前趙公明等人劫營天晚,此時再來一次,時間已經到三更時分,李陵將麾下盡皆調出,四面攻營,一聲信炮,三軍吶喊,鼓聲大振,殺聲齊起。


  道是:


  征雲籠四野,殺氣鎖長空;

  天昏地暗交兵,霧慘雲愁殺。


  初時戰鬥,燈籠火把相迎;

  次后交攻,劍戟刀亂刺。


  離宮不明,左右軍卒亂奔;

  坎地無光,前後將兵不正。


  昏昏沉沉月朦朧,不辨誰家宇宙;


  渺渺漫漫燈慘淡,難分那個乾坤。


  征雲緊護,拚命士卒往來相持;

  戰鼓忙敲,舍死將軍紛紛對敵。


  東西混戰,劍戟交加;

  南北相持,旌旗掩映。


  狼煙火炮似雷聲,霹靂驚天;


  虎節旗如閃電,翻騰上下。


  搖旗小校,夤夜裡戰戰兢兢;


  擂鼓兒郎,如履冰俱難措手。


  最後是:


  商卒勇猛,周卒奔逃;只見滔滔流血深坑滿,疊疊橫數里平。


  此番大戰大商勝利,可謂一勞永逸,西岐滅亡已成定局。不過,不得不說的是,事實上封神軌跡早已經面目全非,這一戰原本是沒有的!

  或者說有這樣的一戰,卻是反過來的,是姜子牙黑夜劫營商軍。當時是聞仲領軍:


  姜子牙督前軍沖開七層圈子,一聲吶喊,殺進大轅門;聞太師忙上了黑麒麟,提鞭衝來,大呼曰:「姜尚!今番與你是個雌雄!」


  燈球火把照耀如同白日,黃昏殺,黑夜交兵,慘慘陰風,咚咚戰鼓。


  是時聞太師正征戰之間,被楊戩燒了糧草,軍兵一亂,勢不可解,只見火焰衝天,金蛇亂舞,周軍鑼鳴鼓響,只殺得鬼哭神愁。


  大兵已敗聞太師無力回天!且戰且走,不意前有伏兵,再次損兵折將,奪路而走。


  聞太師行至絕龍嶺,雲中子攔住去路,拿燃燈道人的紫金缽盂一罩,渾如一蓋蓋定,就跟法海收白娘子一樣,聞太師冷不防被攝入毫光之中。


  聞太師掙扎不下,那缽盂在空中如陀螺般飛轉,把他撞得七葷八素,九霄烈冠撞落塵埃,青絲髮俱披下,太師大叫一聲,跌將下來。


  雲中子在外面發雷,四處有霹靂之聲,火勢兇猛,可憐聞太師為國捐軀,一道靈魂往封神台來,有清福神,用百靈來引。


  好吧,李陵穿越時空,附身紂王,來就是改變歷史的!不過是周人歪曲的歷史,還是真正的歷史,歸根結底,他要的是大商帝國鼎立天下!


  李陵坐鎮商軍大營,等聞仲、鄧九公等人得勝迴轉,龍顏大悅:

  「有勞諸公了,姜子牙大軍一滅,西岐不過苟延殘喘而已,來日當不費吹灰之力擒滅!」


  此言可謂雄心高漲啊,大有掃蕩乾坤的蕩氣迴腸!

  他可是忘不了《封神演義》中紂王最後摘星樓自「焚」的結局,與明末崇禎皇帝梅山掛歪脖子樹上吊何其相似,英雄末路啊!

  甚至與霸王項羽類似,後者一片大好之下形勢急轉,落得烏江自刎英雄氣短!紂王也是如此,東征之後得勝歸來,正是意氣風發之時,結果讓西岐投機取巧,摘星樓前放火自殺,最後還慘遭污衊:


  「今陛下沈湎酒色,弗敬上天;謂宗廟不足祀,社稷不足守,動曰我有民有臣。遠君子,親小人,敗倫喪德,極古今未有之惡,罪之一也。


  「皇後為萬國母儀,未聞有失德,陛下乃聽信妲己之讒言,斷恩絕害。剜剔其目,炮烙其手,致皇后死於非命,廢元配而妄立妖妃,縱淫敗度,大壞彝倫,罪之二也。


  「太子為國之儲,或承祧宗社,乃萬民所仰望者也;輕信讒言,命晁雷、晁田,封賜尚方,立刻賜死。輕棄國本,不顧嗣胤,忘祖絕宗,得罪宗社,罪之三也。


  「大臣乃國之枝幹;陛下乃播棄荼毒之,炮烙殺戮之,因奴幽辱之,如杜元銑、梅伯、商容、膠鬲、微

  子、箕子、比干是也。諸君子不過去君之非,引君於道。而遭此慘毒;廢股肱而昵此罪人,

  君臣之道絕矣,罪之四也。


  「信者人之大本,又為天子,號召四方者也,不得以一字增損。今陛下聽妲己之陰謀,宵小之奸計,誑詐諸侯入朝,將東伯侯姜桓楚、南伯侯鄂崇禹,不分皂白,碎醢其屍,身首異處,失信於天下,四維不張,罪之五也。


  「法者非一己之私,刑者乃持平之用,未有過用之者也。今陛下悉聽妲己慘惡之言,造炮烙阻忠諫之口,設蠆盆吞宮人之肉;冤魂啼號於白晝,毒焰遮蔽於青天,天地傷心,人神共憤,罪之六也。


  「天地之生財有數,豈得妄用奢靡,窮財之力,擁為己有,竭民之生?今陛下惟污池台榭是崇,酒池肉林是用,殘宮人之命,造鹿台廣施土木;積天下之財,窮民物之力。又縱崇侯虎剝削貧民,有錢者三丁免抽,無錢者獨子赴役;民生日促,頹薄成風,皆陛下貪剝有以唱之,罪之七也。


  「廉恥者,乃風頑懲鈍之防,況人君為萬民之主者。今陛下聽妲己狐媚之言,誑賈氏上摘星樓,


  君欺臣妻,致貞婦死節。西宮黃貴妃直諫,反遭摜下摘星樓,死於非命,三綱已絕,廉恥全

  無,罪之八也。


  「舉錯乃人君之大禮,豈得妄自施為?今陛下以玩賞之娛。殘虐生命。朝涉之脛,以驗民生之老少;刳剔孕婦之胎,試反背之陰陽,庶民何辜,遭此荼毒?罪之九也。


  「人君之宴樂有常,未聞流連忘返。今陛下夤夜暗納妖婦喜媚,共妲己在鹿台,日夜宣淫,酗酒肆樂,信妲己以黃男割炙腎命以作羹,絕萬姓之嗣脈,殘忍慘毒,極今古之冤,罪之十也。」


  史書總是勝利者書寫的,敗了是個人都能在你身上吐一口,甚至拉屎撒尿!


  「摘星樓前的『往事』將一去不返了!」李陵心下暗道。


  那是血淋淋而又屈辱的一幕啊,化身紂王的他想起就不寒而慄。


  「來呀,把姜子牙的封神榜拿過來!趙仙師、孔總兵兩位,還請把你們二人混元金斗、五色神光世界中的俘虜放出來吧!」李陵意氣風發說道。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