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六五章 全盤掌控,攝魂董卓、劉協
當洛陽城三足鼎立的時候,曹操瞅准了董卓會在洛陽長久的霸權下去,因此投入董卓帳下,先控制一下節奏,再看看下一步怎麼走。
其實董卓就是漢朝國之將亡出現的妖孽之一,此人既然篡奪大權,不想著積攢人品,居然還干出各種敗人品的事,弄得大街小巷,社會各界人士都對他有切齒的仇恨。
而董卓自己則擺出一副我是流氓我怕誰的姿態,任意妄為,不可一世。很多人都想弄死董卓,校尉伍孚甚至還付諸行動,只不過手藝不行,打不過董卓而失敗。
但是在那個時代,誰能弄死董卓,誰就是下一任國家柱石,因此想殺董卓的人不計其數。
回說四世三公的太傅老袁附和董卓廢立之事,董卓滿意的點點頭,完全忽視了其他文武百官的意見,直接大喝道:
「敢有阻大議者,以軍法從事!」
文武百官被嚇的一個激靈,齊刷刷點頭遵命。
吃完飯之後,董卓想起袁紹,問心腹周毖、伍瓊道:
「袁紹這小子,聽說辭職跑出洛陽了,未防禍患不如派人把他抓回來?」
「太尉,袁紹是氣哼哼走的,要是派人抓他,他估計會生出更大禍患來。他們老袁家好幾輩子都是當大官的,各地培植的心腹肯定不能少了,袁紹要真划拉一批人起來造反,還真不太好辦。
「咱們這一時半會也抽不出來手去收拾他,不如就算了,乾脆大人你饒了他,再順便給他封個官,他一看大人沒通緝他,心裡一高興,肯定就沒事了。」周毖答道。
「袁紹一天就樂意攛掇事,實際上啥大事也幹不成,不足為例,就隨便給他封個官,讓其他地方的官員都看看,大人你這胸懷多寬廣。」伍瓊也道。
這倆人一個說袁紹要是造反就得挺凶,一個說袁紹啥也不是,不足為慮。不過不管怎麼說吧,倆人都覺得這會都覺得眼下沒工夫對付袁紹,給他封了官得了。
董卓把廢皇帝這個大事剛敲定,心情也好,就聽了他倆的話,給袁紹封了個渤海太守。
當然廢皇帝也不是張口就來的,還是需要正式場合走完步驟。於是九月初一,董卓讓漢少帝劉辯在嘉德殿坐朝,文武百官全都來。
李陵已經收到消息,知道該來的總會來,便遙控指揮著皇帝劉辯上朝,董卓看人來的差不多了,把劍一拔,耀武揚威說道:
「今天是個大日子,我打算把皇帝廢了!」
《三國演義》中也有對此事的刻畫:
李儒讀策曰:「孝靈皇帝,早棄臣民;皇帝承嗣,海內側望。而帝天資輕佻,威儀不恪,居喪慢惰:否德既彰,有忝大位。
「皇太后教無母儀,統政荒亂。永樂太后暴崩,眾論惑焉。三綱之道,天地之紀,毋乃有闕?
「陳留王協,聖德偉懋,規矩肅然;居喪哀戚,言不以邪;休聲美譽,天下所聞,宜承洪業,為萬世統。茲廢皇帝為弘農王,皇太后還政,請奉陳留王為皇帝,應天順人,以慰生靈之望。」
李儒讀策畢,卓叱左右扶帝下殿,解其璽綬,北面長跪,稱臣聽命。
又呼太後去服候敕。帝、后皆號哭,群臣無不悲慘。
李陵通過附在劉辯身上的一縷心神看著這一切,這時見階下一大臣,憤怒高叫道:「賊臣董卓,敢為欺天之謀,吾當以頸血濺之!」
更是「揮手中象簡,直擊董卓」。
「每個朝代都有忠臣啊!」李陵如是想道,這個人他要保。
雖然這個人在三國演義中就是個有台詞的龍套,並不出名,架不住他「忠心」啊,至少袁紹那廝要是被董卓殺,他眼睛眨都不眨。
而且要是董卓不殺袁紹,李陵甚至主動殺了他!
回說董卓被他「揮手中象簡直擊」頓時大怒,喝武士拿下!到這時李陵才知道,這人是尚書丁管。
《三國演義》也有詳述:
董卓命牽出斬之,管罵不絕口,至死神色不變。
後人有詩嘆之曰:「董賊潛懷廢立圖,漢家宗社委丘墟。滿朝臣宰皆囊括,惟有丁公是丈夫。」
「該是時候動手了!」李陵借著廢帝劉辯之眼,看到這一切,十分高興,「寧死不屈」大丈夫,人才!更可況還官居尚書,有氣節的高官,更值得擁有啊!
於是李陵發威了,當場施展攝魂之術,在董卓、李儒、甚至呂布三人靈魂上打下靈魂烙印,不發動則已,與平時無兩樣,只要一發動,李陵就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意志,指揮他們辦事,是為活傀儡。
「李儒,且去悄悄救下丁尚書,與廢帝劉辯一起幽禁宮內!」李陵通過心意指揮道。
除此之外,並沒有生出其他波瀾,就這樣董卓廢了漢少帝劉辯,又讓陳留王坐上了龍椅,文武百官一塊磕頭,恭喜新皇帝上位。等到零碎的事都忙活完了,董卓讓人把何太后、劉辯帶到了永安宮。
他感覺這宮殿的名頭也好,你們幾個就永遠在這安安穩穩的呆著吧,雖然封你了個弘農王,可你也不用惦記著上弘農去當王了,這個四方小院就是你永遠的家了。
董卓當然不知道,這小小的宮殿當然關不住劉辯,因為劉辯不是曾經的劉辯了,而是李陵一絲心神控制著呢!
不過李陵並沒有打草驚蛇,而是選擇等劉辯廢了之後,劉協成了新皇帝,再攝魂了劉協這位獻帝。要說這劉協也可憐,他爹早沒了,娘也沒了,奶也沒了,孤零零一個,不僅被李陵打下靈魂烙印,成了活傀儡,雖然身為皇帝尊貴無比,實際上卻是被董卓架空了。
當然,正是因為劉協啥也沒有,董卓這才徹底放心,他這司空即太尉也不幹了,又自己封了個相國。其實相國這個官職,老早就沒有了,不過東漢末年這朝廷也亂,官員也亂,官職就更亂了,董卓當時別說給自己封個相國,就封個相地球,相宇宙啥的也沒人能說出來啥。
從這以後,董卓去見皇帝,小太監只敢喊「相國大人到」、「宣相國大人」。沒一個敢喊「董卓來了!」「宣董卓上殿!」沒人敢直呼董卓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