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六八章 作死路上的董卓
不過也有許多論者認為,「胡笳」詩的內容與蔡琰的身世不盡相符;從東漢末年到唐代幾百年的時間不見著錄、論述和徵引;風格體裁與漢末不合等等,因而不會是蔡琰作品。
總的來看,目前確定「胡笳」詩真偽的根據不夠充足,因而這一問題尚無法作出定論。
所以真正令李陵與後世比較惋惜的最大可能是沒有五言《悲憤詩》了!
五言《悲憤詩》是現實主義的敘事作品,作者以質樸無華而又入木三分的筆觸,為漢末社會鐫刻了一幅觸目驚心的圖畫。
掩卷深思,詩中所描繪的田園荒蕪,白骨露野,人聲斷絕,豺狼號叫的中原大地,以及作者孤苦零丁,雖生無依的困境,無不是漢末社會現實的寫照。
「漢季失權柄,董卓亂天常,志欲圖篡弒,先害諸賢良。逼迫遷舊邦,擁主以自彊。海內興義師,欲共討不祥。卓眾來東下,金甲耀日光。平土人脆弱,來兵皆胡羌。獵野圍城邑,所向悉破亡。斬截無孑遺,屍骸相撐拒。馬邊懸男頭,馬後載婦女。」
這些詩句就是東漢末年形象的歷史。
曹操曾寫過《薤露》、《蒿里》這兩篇著名的「詩史」,詩中寫到董卓作亂情景是:「賊臣持國柄,殺主滅宇京。盪覆帝基業,宗廟以燔喪。播越西遷移,號泣而且行。」等等。
蔡琰此詩與之相比,基本內容是一致的,而在描寫的具體生動上則有過之無不及。
這首五言詩除了人們公認的在內容方面的深刻現實意義外,在表現形式方面也很有特色。一般的敘事詩容易流於對故事情節的平鋪直敘,而這首詩卻把敘事、對話、細節描寫、心理刻畫有機地結合起來,寫得有聲有色。
例如第二段寫到南匈奴的感受:「處所多霜雪,胡風春夏起。翩翩吹我衣,肅肅入我耳。感時念父母,哀嘆無終已。有客從外來,聞之常歡喜。迎問其消息,輒復非鄉里。」
這裡前四句寫景,寫出了邊地荒寒特色。后六句寫思鄉心情,把她身置異域、感念父母的心理刻畫得很微妙:她每當聞說有「客」來,就很高興地去迎問故鄉消息,但來者往往非鄉里之人,結果總是使她失望。
就在這一喜一悲的轉換之間,襯出她深厚急切的思鄉心情。又如同段中寫她被接回漢朝,與親子及難友分別情景:
「……見此崩五內,恍惚生狂痴。號泣手撫摩,當發復回疑。兼有同時輩,相送告離別。慕我獨得歸,哀叫聲摧裂。馬為立踟躕,車為不轉轍。觀者皆歔欷,行路亦嗚咽。」
前八句把母子、難友間在永別之際的痛苦,淋離盡致地作了渲染,寫出了一種令人不忍目睹的凄慘場面。而在對當事者作了這些感人至深的描寫后,接著又轉寫旁觀者,從他們的「歔欷」、「嗚咽」反應,來反襯場面的悲慘凄楚。
詩篇還寫到馬和車,似乎它們也被感動了,以致「立踟躕」、「不轉轍」,這真可謂是絕妙之筆。這一節里既飽含著真摯充沛的感情,又顯示了高超巧妙的藝術手段。
蔡琰主要生活在建安年間,五言《悲憤詩》當作於建安十三年以後。在所有建安作家中,具有蔡琰這樣悲慘身世的可以說絕無僅有;而這篇《悲憤詩》,在建安文學中也可以說是一塊無雙之璧。
郭老於1959年所作話劇《蔡文姬》中,曾借曹丕之口說:「屈原、司馬遷、蔡文姬,他們的文字是用生命在寫,而我們的文字只是用筆墨在寫」,這裡道出了蔡琰作品之所以如此感人的奧秘。
卻說少帝劉辯與何太后困於永安宮中,衣服飲食,漸漸少缺,少帝淚不曾干。一日,偶見雙燕飛於庭中,也吟詩一首,他也是在用生命寫詩啊。
嫩草綠凝煙,裊裊雙飛燕。洛水一條青,陌上人稱羨。
遠望碧雲深,是吾舊宮殿。何人仗忠義,泄我心中怨!
這詩前半段還行,說啥外面天也好,景也好,倆燕子飛的這個痛快啊,這不會飛的人瞅著都羨慕。
後半段就完了,說抬頭往遠處一看,就能看見我當初呆的宮殿,現在也回不去了,說誰能忠義無雙,給我出了這口怨氣呢?
別看他娘仨飯都要吃不上了,董卓卻一直都派人監視他們呢,今天這監視的人一聽,誒,有收穫,趕忙把詩給董卓送去了。
然後便是《三國演義》中發生的事了:
卓曰:「怨望作詩,殺之有名矣。」
遂命李儒帶武士十人,入宮弒帝。
帝與后正在樓上,宮女報李儒至,帝大驚。儒以鴆酒奉帝,帝問何故。
儒曰:「春日融和,董相國特上壽酒。」
太后曰:「既雲壽酒,汝可先飲。」
儒怒曰:「汝不飲耶?」
呼左右持短刀白練於前曰:「壽酒不飲,可領此二物!」
「救還是不救?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李陵得知這一切的時候,有些猶豫。
說來劉辯、何太后與董卓、李儒的關係,那都是李陵的活傀儡啊,所以說他們是同根生,自己人何必為難自己人呢?
只是當李陵不發動命令的時候,他們都不知曉他們是活傀儡而已!
救劉辯反而不如不救他,因為劉辯死了,可以成全董卓「弒帝」惡名,掀起軒然大波。
「天神救我!」劉辯這時候叫道。
這話,嚇了李儒等人一跳。當時李陵可是現身過,直接告知他是天神,並面對面給劉辯刻下靈魂烙印的。因為李陵與唐姬暗生情愫,告知劉辯后,他更是直接把唐姬獻給了李陵,讓二人在宮內比翼雙飛。
「也罷!」李陵嘆一口氣,這個人情還是還了吧,於是直接對李儒命令道:
「放過他們吧,直接對外董卓說二人已死即可。」
這樣既救了劉辯、何太后,又給董卓添了一筆賬。
殺死廢帝與何太后之後,董卓可是更加囂張跋扈,連曾經的皇帝都殺了,還有什麼他不敢幹的,繼把持朝政、廢立之事之後,再次多了一個夜宿宮廷,雖然名義上不是皇帝,實際上皇宮已經成了他的後花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