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9.第869章 印石
泰陽縣,確如方誌義所說,方小福他們是第二天中午才到這裡,直接到福緣食樓和十二個管事會合,大家一起吃了飯,稍事休整之後就繼續出發。
十二個管事都是後來招聘的,知道在他們前面不少人都被放出去當掌柜了,對此次京城之行雖然有些忐忑,卻有更多的期待。
只是半路東家換人,還是一群少年和一個小姑娘,讓他們心裡又再次忐忑起來,甚至多過期待。
按之前方誌義的計劃,率他們進京是先把京城的食樓開起來,看情況安排掌柜,其他人將跟著他在回程時逐步增開食樓。
讓他們先上京,也是給他們最好的實踐機會,能者居之,這道理他們懂。可如今換了這些人,計劃還是原來的計劃嗎?
一路上感覺出這些人心中的疑惑和不安,方小福卻不說破,只是有空兒的時候就跟他們講一些自己開食樓的經營理念。
算是給他們再鞏固一下自家的特色和營銷思路,讓他們以後在自己的崗位上能更好的把握、運用。
她隻字不提具體的開鋪計劃,也不說人員安排,那些人也只得閉緊了嘴巴,不敢多問。不管有多少情緒都只能吞進肚子里。
問,就表示情緒外泄,表示實力火候欠缺。忍,他們只能忍,就如忍著這一路抖如篩糠的瘋狂趕路。
他們有十二人,本來就分坐了兩輛大馬車,這並不擁擠,可這速度……他們還能保持平穩的坐姿都算能耐了。
大東家居然都不聞不問,讓他們心裡涼嗖嗖的。隊伍就這麼一路狂奔到徐霍州的徐新縣,終於停了下來。
聽到說能歇一天的時候,十二個人差點激動得抱頭大哭。
當然,在大東家面前,他們也不好太顯山露水,在分配房間之後立刻奔回房間,關起門來再哭不遲。
看著十二個大叔表情詭異地說回房梳洗然後腳步打顫地離開時的樣子,方小福差點爆笑出來。
這些人忍到現在還沒抱怨,還記得自己的形象,表現非常不錯。
自泰陽縣離開,他們又穿過了徐岳縣連續急奔了三天來到這裡,在最好的客棧包了三樓整層的尊字房,泡個舒服的熱水澡再大吃一頓,然後美美地睡個飽覺。
第一晚,大家就只做這件事情了,沒人想著出門去逛,沒人想著串門閑聊。
就是傍晚進城之前趕上來的徐嘉寒,也沒了找樂子的心思,只想把自己扔到床上好好睡一覺。這一路追趕,他算是真正體會到他爹的日夜兼程是個什麼滋味了。
第二天清晨,方小福他們一夜好睡才能恢復精神,兄弟三個照常起床讀書,她也起床趕稿。因著連日趕路,他們的跑步已經沒有辦法繼續了。
不過大家也不煩惱,這麼辛苦的他們何需跑步來鍛煉身體?每天不是趕車就是騎馬,活動量已經很大了。
一直到天色大亮,他們才收拾了下,出門吃早餐,然後和大家一起出門去閑逛。
當然,家書依舊要寄的,每到一處落腳,第二天早上他們都會寄家書回去報平安。
如今來到了這邊休整,給文浩天和趙君睿的信也要寄出去,告知他們的行程計劃,讓京城方面也有個安排不是?
一路經過了這麼多大縣城、小鎮子,他們都只有吃飯、睡覺兩件事,剩下的全是趕路,根本就沒停留下來參觀遊玩過。
現在終於可以有點遊歷的意思了,少年郎們都很高興。不料方小福又說,既然現在把徐新縣逛過了,咱們回程的時候就不在這兒停留了。
有這重複停留的空閑,他們還不如在京城裡多呆一天呢。畢竟是一國繁華之都,天下之首,天子腳下。可不比這種縣城更有看頭?
大家一聽覺得很對,於是剛生起的惆悵便又消彌無蹤了。方小福卻問十二個管事:「你們有誰想留在這裡開食樓的?」
十二人面面相覷,一時竟沒人敢開口回答。方小福見狀也不催問,呵呵笑著便轉身繼續向前逛。
「我想看過帝都繁華之後再決定。」突然,一名管事聲音不大但很堅定地說道。
有一人帶頭,其他人也紛紛開口附和。方小福回頭看了一眼最先說話的那人,便笑著點了點頭。
「我預計會在京城開兩間鋪子,實際情況如何,我還不敢確定,畢竟計劃趕不上變化,咱們去了京城可都要打起精神,興許早起就有商機砸你頭上了。」
「……」
在大家錯愕無語之時,方小福哈哈笑著追上兄弟們的腳步,和方子湛手拉手往前走。
到了徐新縣幾乎就是青陽縣八月的天氣了,沒有來時路上的冷,也沒有下雨天遇到的寒,微微拂過的風裡只有舒服的涼爽,並不覺得冷。
他們也換了薄一些的秋衫,都在慶幸沒有按家鄉的天氣來決定這邊的深秋氣溫,不然怕還要熱著了。
只有方小福有些無奈地嘆了口氣。她可是把回程可能下雪的冬衣都準備上了。
這萬一走在路上突然颳起了北風,沒有飄雪也可能下起了大雨,這氣溫可是能驟然下降,除了老天爺誰也控制不住的。
那時他們不是就能直接添衣了嘛。
反正她是不承認自己可能做了多餘事情的,畢竟還有兩個半月,誰知道那時是什麼樣子?
他們在街上逛了一上午,不但去如意齋觀察了一下手袋和初冬款衣飾的銷售情況,還去了石玩鋪子,方小福讓他們每人挑塊石頭,回頭自己刻章玩兒。
她知道古代讀書人都是書法家,都有自己的私印,但她卻沒見過兄弟們有這東西,或許只有二哥有吧,大哥、三哥、子維他們肯定是沒有的。
看他們鑒賞時都不說話,她便猜測一二,在她如此提議后,他們還要找二哥和徐表哥拿主意,就知道他們實在沒有經驗了。
其他兄弟們也是,就是私塾子弟陸雲逸,雖然有兩塊小印,卻也是沒經驗的。因為是他爹生前送的嘛。
大家拿了印石並不急著鐫刻,而是拿回去收入自己的包袱,等回青陽縣了再慢慢研究。雖然青陽縣也有得賣,可這是遠離青陽縣的地方買的,就有不同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