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重生於康熙末年> 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回訪(下)

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回訪(下)

  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回訪(下)


  雖說對眼前這個舒赫德印象頗佳,可在富查家門外,也不是敘話的地方。


  一番見禮后,舒赫得便知禮告退。


  曹顒帶著天佑,隨著傅清,進了富查府。


  前院的地轉縫裡還有紅色的鞭炮紙屑,空氣中煙花的味味道似乎未散盡。


  可甬道兩側侍立的下人小廝,行走間悄然無聲,多帶了幾分小心,偌大的府里,一片靜寂。


  曹顒眯了眯眼,隨著傅清進了客廳奉茶,倒沒有不知趣地提什麼親自到李榮保病榻前「探病」的話。


  兩家雖有了往來,可還沒到那個地步。


  傅清見狀,暗暗鬆了一口氣。以曹顒的身份親自探疾,若是真開口提出要見李榮保,他這個當兒子的還真是為難。


  同前幾日相比,傅清清減不少,臉色也有些晦暗,眼底青灰,難掩疲憊。


  可是接人待客,他卻絲毫不顯焦躁,穩穩噹噹的。


  曹顒心裡暗暗點頭。


  他不喜歡性子輕浮的人,像傅清這樣老成寡言的,倒是對了他的性子。富查家能興盛五代,風光一百多年,不是沒有原因的。


  天佑則覺得傅清太刻板無趣了些,而且這傅清面相也太過「老成」。許是隨著李榮保在塞外幾年添了風霜的緣故,二十二歲的傅清,看起來比實際年齡略大。


  他絕對不承認,自己隱隱地羨慕傅清的「老成」。兩人都是長兄,傅清看著比他更可靠威嚴一些。


  曹顒前來,不過是表個態度。


  聯姻之事自然也提也不提的,只是問了幾句李榮保的病情,對傅清又勸勉了幾句,曹顒便推辭有事從富查府出來。


  傅清親自送出大門,目送曹家父子騎馬漸遠,才轉身回府。


  腳步卻是飛快,在下人、小廝的驚詫目光中,他奔到客廳。


  客廳里,已經多了一個藍衣老人,站在一個几案前,手中拿著的正是曹顒帶來的錦緞禮盒。


  錦盒已經打開,裡面是一隻小兒臂粗的人蔘。


  傅清面上露出幾分驚喜:「二伯所料不差,曹尚書上門造訪,送的果然是人蔘!」


  那老人摸索著人蔘,道:「果然是難得的好參,憑著這隻人蔘,興許能讓你阿瑪挺到皇子福晉回門。」說到這裡,關上錦盒,遞給傅清:「收好了,每日切上幾片熬湯。」


  傅清雙手接過,帶了幾分疑惑道:「既曉得曹尚書家有好參,為何二伯不讓侄兒早點去求?」


  這些日子,富查家通過各種渠道,也採買了不少人蔘。


  李榮保這大半個月,全賴人蔘吊命。


  可這幾日,人蔘的功效越來越不顯,李榮保已經昏睡兩天。


  馬齊搖搖頭,道:「這樣的人蔘,京里不獨曹家有。皇宮內藥房,幾家富裕的王府,當都有幾隻。若是緊要的親朋故舊,私下裡求了,曹家多半也不會束手旁觀;可富查家與曹家,還沒到那個情分。冒然上門,不僅得罪曹家,還使得富查家跌份。」


  畢竟,在外人眼中,富查家是八旗大姓,他們這一支又是經歷四朝的顯貴人家,家底應當不比包衣出身的曹家弱。


  而這百年人蔘,委實是救命保命的好東西。


  富查家上門求取,曹家看在四阿哥的面子上,多半不會拒絕,可心裡也不會痛快。


  有了這個先例,往後別人上門討要,曹家怎麼辦?

  而曹顒作為「探病」禮,親自送來,能彰顯對富查家的友善。即便事情傳出去,有人去曹府求人蔘,曹家也能說只有一隻,送了富查家,自家也不擔干係。


  想到這裡,傅清道:「曹尚書貌似忠厚,真沒想到,行事卻如此圓滑。」


  馬齊伸出手來,捻著鬍鬚道:「京里權貴如雲,若非如此,他怎麼能年紀輕輕就身居高位。貌似忠厚,內里卻滑不溜手。曹家不單曹顒如此,他父祖二人,也是這個做派。往後四房還要靠你支撐門戶,什麼時候你將曹顒這兩手揣摩得差不多,也就能挑起家裡的大梁了。」


  傅清猶豫了一下:「侄兒的親事,二伯也屬意曹家嗎?侄兒聽額娘的意思,是想要訂下舒穆祿家的表妹。」


  「胡鬧!」馬齊聞言,不由皺眉:「失母長女,怎能為長媳?」


  雖說有這樣的老話,可不過是怕沒有母親的教導,女子行事有所缺陷,做不好為人媳婦的本份。


  傅清口中的「表妹」,正是舒赫德的胞妹,今年十六歲的舒穆祿家孫小姐。因孝期,沒有參加上屆大選。等到雍正七年下一次選秀,舒穆祿氏又逾歲。


  因此,舒穆祿家已經給舒穆祿氏報了逾歲,不參加下次選秀,只等明年除服,就可以由本家自主婚配。


  在富查氏三夫人眼中,兩家門當戶對,又是親上加親,正好不過。


  而侄女十四歲喪母,在這之前,為了候選出嫁,該學的都學的差不多了,並非像其他年幼喪母女子那樣缺少長輩教導,實沒什麼可挑剔的。


  可是不管是馬齊,還是李榮保,都不同意這門親事。


  傅清既想要順著父親心意,又不願惹母親生氣,這些日子除了病榻前侍疾,也為自己的親事心煩……


  *

  離開富查家的曹家父子,也正在說起富查家與舒穆祿家的淵源。


  這幾日曹家與富查家「結親」流言紛紛,他們父子對富查家也格外關注了些。


  「聽說富查家三夫人相中的媳婦就是舒穆祿家的孫小姐,說不定兩家親上加親。」天佑說道。


  曹顒聞言,笑著搖搖頭,道:「若是富查家沒出皇子福晉,親上加親也不稀奇,可既出了個皇子福晉,這兩家的親事怕是不成的。」


  天佑疑惑:「這是為何?論起來,兩家不僅是姻親,還門當戶對,都是上三旗的勛貴人家。徐大學士又在朝,娶了他的嫡孫女,對傅清出仕也有助益。」


  「從大清立國開始,出了皇后的勛貴不是一、兩家,除了佟家,又有哪家在朝堂上發展了?佟家得了『佟半朝』的威名,一門兩公,現下如何?以皇上的心性,怎麼會允許出現第二個佟家?」曹顒道。


  天佑補了侍衛,在世人眼中,就不算孩子了。


  父子二人難得有這般閑暇的功夫,曹顒也樂意多教導兒子幾句。


  「如此說來,富查家只會在軍中發展?想的也是,除了馬齊之外,富查家老一輩本就是都在軍中。可既為皇子姻親,富查家行事還要顧念四阿哥那邊,與文臣家結親,更容易在朝堂上添助力……舒穆祿家是相府,不缺權勢,既是不合適,多半是人才凋零的緣故……舒赫德父親早逝,兩個庶出的叔叔都平庸不堪,一個在六品主事任上熬著,另外一個都沒有補實缺。到了第三代,也只有舒赫德一個拿得出手。舒赫德年少,又無親兄弟為臂膀。大學士若故去,相府後勁不足,也就敗落了。」聽了父親的指點,天佑分析道。


  見兒子這會兒功夫,就想的通透,曹顒欣慰地點點頭。


  天佑卻是想到另一處:「父親,舒赫德上無雙親,雖有沒分家的叔嬸,可因是庶出,身份也壓不過他這個長房嫡孫。說起來,倒是妹婿的好人選。」


  曹顒聽了,明白兒子話中之意。


  沒有公婆需要侍奉,只有隔輩的祖輩,也侍奉不了幾年。庶叔庶嬸,即便不分家,也沒有多少分量。


  而以舒赫德的才學,再加上祖父相府餘蔭,出人頭地也只是時日而已。


  而舒穆祿家人才凋零,雖沒有富查家潑天富貴,可也不會處在風口浪尖站錯了隊,或者被戀慕權勢的親族連累。


  只是沒有親族重任,也就沒有親族約束,一切都在舒赫德一念之間。


  想到女兒明年及笄,這個舒赫德明年除孝,好像也有些緣分。


  曹顒笑了笑,道:「不急,再等等看……」


  因皇上將景陽宮指給四阿哥用的緣故,曹顒這幾日很是留意關於宗室的八卦。


  無非是這家添了小阿哥,那家老太妃過壽,倒是沒有什麼特別的。


  直到見了十六阿哥,曹顒才得到些內幕消息。


  就在四阿哥大婚當日,皇上呵斥了鎮國公允裪,罵他昏厥無能,不能約束下人。


  曹顒聽十六阿哥的轉述時,心裡還頗為緊張,擔心是為了曹家與富查家流言之事。


  畢竟,十二爺與十二福晉此舉,有為富查家鑽營,為四阿哥拉攏人之嫌,使得曹家的處境變得微妙。


  身為帝王,厭煩這種小動作也不稀奇。


  結果卻是與曹家無干係,是因為鎮國公府下人出入理郡王府的緣故。


  原來朝鮮這幾日有使臣到,皇上見了他們,想起前些日子的「嫡皇孫」的流言,許是心裡不痛快。


  可要是同弘皙計較,又失了氣度,十二爺就做了替死鬼。


  曹顒聽了,不免有些幸災樂禍之嫌。


  這個十二福晉,不知是不是這兩年壓抑的日子久了,因堂妹大婚之事,最近是過於活躍,打發下人,在各王府亂串。


  若非如此,也不會將曹家與富查家的八卦傳的這般迅速。


  家有賢妻,夫無橫禍,古人誠不我欺。


  雍正用這種方法,點出四阿哥的儲君身份,也算是給心懷鬼胎的宗室以警戒……


  *

  0點前了,嗷嗷。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