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清譽
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清譽
這天溫泉莊子的晚飯,因除了密太妃,只有曹顒一家人在,所以男女也沒有分席,大家圍著圓桌團座。
因初瑜是壽星,大家入席后,少不得先賀壽。
李氏與密太妃是長輩,說的多是富貴平安的老話;孩子們花樣就多了,從天佑開始,連著恆生、天慧、天寶四個,都大禮跪了,滿心愛敬地為母親祝壽。
長生也捧著溫好的酒,親自遞到長嫂跟前,亦是滿嘴吉祥話。
看著李氏與初瑜婆媳相合,孩子們孝順懂事,密太妃羨慕不已。
貝勒府那邊,規矩是不錯,卻少了熱乎氣。
庄王府那邊情形如何,密太妃並不知曉的,可那邊有已經成親的庶長子,嫡子嫡女又年幼,十六福晉即便再心寬,也要小心掂量。
曹顒沒妾,家中沒有庶出,自然也能夫妻同心。
初瑜也看著幾個孩子,臉上掩不住的慈愛。
明年這個時候,天佑與恆生都娶了媳婦,天慧的親事也差不多訂下。她是既盼著兒女成家立業,又是滿心捨不得。
她清晰地記得自己及笄那邊的生辰,那是她在娘家過的最後一個生辰,如今一轉眼,過了將近二十年。
初瑜只覺得眼圈發熱,忙低下頭用帕子按了按眼睛。
曹顒坐在妻子身邊,見她愛吃的一道什錦丸子擺的有些遠,就夾了一顆放在妻子前面的小碟上。
初瑜抬起頭來,雙眼彎彎,看著丈夫眼睛里能溫柔的出水來。
等到飯後,夫妻兩個說話。
初瑜不放心的,唯有府中家務。
曹顒卻只關心妻子身體,仔細打量妻子一番后,道:「看著氣色倒是比早先好些,看來這溫泉莊子還來對。趁著這機會,在這邊好好歇歇。」
自打生下天寶,初瑜就有些氣血不調的小癥狀,每到秋冬就重些。請太醫看了,並無大礙,在吃藥調理。除了月事時腹痛,臉色也有些暗淡。
初瑜遲疑著低聲道:「老太太與孩子們還罷,我哪裡好出來那麼久?原想著明兒就隨老爺回去。」
「年前家裡又沒大事,哪裡就那麼多可操心的。臘八之前,總還能抽出些日子。臘八后……太妃也得回城,你侍奉老太太一道回去就是。」曹顒道。
初瑜猶豫,還想要再說。
曹顒已經一錘定音:「就這麼說定,我也沒泡夠溫泉。往後休沐時,我便再來,路上雖奔波些,可泡一泡池子也解了乏。」
初瑜曉得丈夫如此安排,都是為了自己,不願逆了其好意,便點點頭應下。
曹顒見妻子聽勸,心中暗暗鬆了口氣。
不是他杞人憂天,這個年代的人平均壽命本就不長,初瑜生母淳王側福晉四十齣頭就病故,弘曙兄弟幾個的身體也不算太康健,誰曉得是否有什麼遺傳基因。
他還盼著與妻子相扶到老,可不想早早就成了鰥夫……
*
外頭,兔苑裡。
天佑與恆生出去遛彎,天寶本也眼巴巴地想要跟著,可寒冬時節,兩人哪裡敢帶天寶在外頭待著,便央了長生帶著天寶到兔苑看兔子。
所謂兔苑,不過是莊子西北角一處矮舍,裡面養了幾籠兔子。
陪著過來的小廝叫何山,是莊子管事的兒子,年紀十三、四歲,看著很是機靈。
他的曾祖父就是何茂財,早年就替曹家打理溫泉莊子的老管事,已經故去。
康熙四十八年,曹顒整合昌平莊子時,感念何茂財忠義,曾劃出七頃地贈與何家。
同高門大戶比起來,七頃地或許不值一提,可擱在尋常百姓家,就是不菲的家產。佃出去,每年的租銀也能有二、三百兩。
何茂財卻不肯忘本,依舊叫子孫在曹家當差。
可他兒子身子不好,去得早,直到他孫子長大,曹顒覺得是個穩重妥當的,才又將這邊的莊子交給其打理。
何山雖住在昌平,沒有進曹府當差,可他常隨著他老子進城往曹府送菜送花,也給長生與天寶請過安,所以幾人還算相熟。
見天寶瞧著兔子稀罕,何山就四下眺望,尋了一隻才出生沒幾日的幼兔,開了兔籠取了,放在天寶手中。
天寶接著,捧在在懷裡,用手撥拉兔子耳朵。
「七叔,為什麼祖母不帶六弟過來?六弟最喜歡兔子,上回他養的一對兔子死了,他還傷心了好幾天。若是看到小兔子,指定歡喜。」天寶看著兔子,想起天豫,問道。
長生挑挑眉,想著怎麼回答小侄子的疑問。
不只天寶惦記天豫,長生原本也想著能帶天陽過來。
可是聽說春華不來,李氏與初瑜婆媳都默契地沒有提起帶東府孩子過來之事。
東府曹項這房,共有子女三人,綠菊所出庶長子天陽,堂兄弟排行第四;春華所出的兩個,嫡子天豫為長,排行第六,嫡女為幼,叔伯排行第四。
不帶天豫的原因,自然是因為孩子年歲小,也怕春華惦記,李氏婆媳不願多事。
至於沒提帶天佑,也有思量。
長生還就這個問題,問過李氏。
李氏回答得苦口婆心,她是這樣說的:「長生,你要記得,天陽與天豫雖不同母,卻是一父所出的親兄弟。在你們小一輩中,也本當他們兄弟兩個最親近。因年齡緣故,你同天陽、你侄兒同天豫往來的親近些,卻也是疏不間親。天豫還小,你四嫂是不放心離了眼跟前的;天豫既不能帶,那自然也不好厚此薄彼地帶著天陽。往後你們相伴著長大,也要記得這點。你們叔侄作伴是作伴,可你心裡最親近的當是你哥哥一家,天陽最親近的應該是他弟弟妹妹。若是遠***疏亂了,即便是自家血脈,也容易出是非。」
聽李氏講了這許多,長生若有所得。
無非是嫡庶兩字鬧的,若是天陽也是嫡出,年歲也大了,伯祖母帶出來幾日,又哪裡有那麼些顧忌。
而且,李氏提醒他遠***疏,並非是擔心長生同長兄一房疏遠,而是提醒他不要讓天陽依賴西府。
那樣的話,春華作為嫡母處境尷尬,也影響四房一家和睦。
雖說長生心裡抱怨母親與嫂子想的太多,可是也沒有多事非要帶著天陽。
在他看來,四哥本身就是庶出,聽說小時也吃過苦頭;要是四嫂真慢待庶長子,那別說旁人,四哥就不能答應。
說不定憐惜天陽身份,四哥還要偏疼些。
他卻不知道,翰林院是最講究規矩禮教的地方。此時的曹項,正坐在家中,手中拿著的天陽的功課。
納母婢為妾,婚前生子,這兩條在世人眼中並不少見。
可對於講究禮儀道德的士人來說,這兩條都是德行有虧。
曹家在京行事素來低調,曹項又放過兩次外任,在京里的交際往來不多,所以相關家中私事並不為外人所知。
他現在是從四品翰林侍讀學士,想要再升,就要升三品京堂,或者外放一任地方官,等到再調回翰林院,就得是升掌院學士。
不管是三品京堂,還是外放地方,仕途大好的情形下,都會越來越受矚目。等到那時,不用政敵尋釁,就有御史在瞪大眼睛盯著,終究是瞞不住。
曹項腦子裡想到這些,看著天陽心情就有些複雜。
若說他不後悔當年的年少輕狂,那是自欺欺人;可要是因此遷怒綠菊母子,他又不是那樣喪良心的人。
他掃了眼門口,妻子現在就帶著天豫在東屋,空出西屋來給他指點天陽功課。
看著現下的天陽,將全部心思都放在功課上,曹項就想起少時的自己。
當年他父親早逝,嫡母不慈,受了不少臉色,使得他滿心憤怨,一心要考科舉,好早日掙脫這個家。
他想著自己本是曹家最不受寵的庶子,早早自立,離了這個家,也省的嫡母礙眼,大家才是真省心。
他執意綠菊為妾,也是因感念綠菊對他的溫柔照顧。
對於一個心存憤怨的少年來說,那種溫柔使得他心存感激。
等到他第一次外放,長了見識,才知曉自己先前所謂脫離家族的打算是何其幼稚。
等到第二次外放,見過了官場上的爾虞我詐,聽多了內宅陰私,他才曉得曹家給予他的庇護比他想象的要多;嫡母兆佳氏雖性子刻薄、說話尖酸,可心腸並不是十分壞。
他無病無災地長大,飲食起居並不比幾個兄弟差多少,所受的無非是嫡母的臉色與難聽話,還有家中下人若有若無的慢待。
同那些輕則傷筋動骨,重則壞了名聲、斷送了性命的手段相比,兆佳氏這點臉色還真不算什麼。
當初他太敏感,不明白同樣是父親的兒子,為何還嫡庶有別,才會覺得看嫡母的臉色那般難以忍受。
可他是曉得妻子的,妻子性情敦厚,從不與人紅臉,待綠菊母子也極寬和。
這般想著,曹項看著天陽的目光就帶了審視。
天陽小小年紀,就失了跳脫,全部心思都放在功課上,到底是為了什麼?
莫非,也像他當年一樣,因庶出身份敏感自卑,存了怨恨?
天陽仰頭看著父親,正期待在父親口中得到肯定與稱讚。
迎來的卻是板著的臉,還有難解的目光,天陽不由咽了一口氣,心裡惴惴不安。
曹項見兒子唬得臉都白了,難以掩飾地慌張,有些不忍,緩和了深色,道:「比前些日子長進,還需再努力。」
天陽聽到肯定的話,眼睛放光,使勁地點了點頭。
曹項又問了兩句功課,打發天陽下去。
他坐在小書房裡,聽著天陽去東屋辭別嫡母,又隱隱聽到妻子溫柔的聲音……
*
嘎嘎,早早吃藥,早早睡覺,感冒好了,大吉大利。^_^。
咳,曹項當年,算不算青春期叛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