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重生之小說巨匠> 第四百八十一章 鹿鼎記,大爭議(下)

第四百八十一章 鹿鼎記,大爭議(下)

  有人在這小說連載的初期就對「韋小寶進化論」產生質疑並非信口雌黃和抱怨,而是根據他在頭幾回故事中展現出來的性格做的推斷。


  首先,韋小寶非常聰明,極為擅長隨機應變,而且反應敏捷,這一點很容易想起小時候的楊過;


  其次,小說第四回寫到韋小寶和小玄子的打架,這一章的出現讓很多讀者以為是再現華山絕頂歐陽鋒。洪七公以楊過為中間人的那次比武,看過《神鵰俠侶》的讀者自然明白那次比武對楊過的重大影響,大家順理成章地猜測這是古庸生習慣性的對老橋段改頭換面;

  最後,擁有聰敏和大好機遇的韋小寶本人對學武完全提不起興趣,而且海公公在教他招式時,他表現出的自作聰明、偷奸耍滑以及敷衍了事完全沒有展現出一位大俠年少時的氣質和潛力。


  韋小寶壓根就沒有「我要變強」的這種想法,對「武功」這種東西十分不熱衷,而且根據行文氛圍和趨勢來看,這種性格根深蒂固,屬於自覺性的行為,所以才有越來越多的讀者開始質疑《鹿鼎記》主角會不會無賴到底。


  倘若這本書由別的作者寫出來,大家肯定不會有這種擔憂,但是古庸生的話,很多人就不敢打這個包票了,作為史上公認的最強的一位武俠小說作者,為了給武俠人物畫廊再添一位經典形象,為了探索全新的武俠小說寫法。塑造一個無賴主角也不是完全不可能。


  看名家作品本來就要做好「他可能突然要搞創新」的心理準備。


  「當然,另外一種可能就是韋小寶青樓的媽被殺或者整座青樓被夷為平地,韋小寶為了報仇決心好好學武。一改身上的流里流氣。除此之外,我想不到其他可能。」


  已經有人在替古庸生思考那個逆轉的節點,當然,這話或多或少也是在建議古庸生不要冒天下之大不韙寫一個無賴主角,畢竟看武俠小說,代入一個無賴是非常困難的事情,閱讀體驗會少很多樂趣。


  金庸先生在《鹿鼎記》後記也對此表達過歉意:「武俠小說的讀者習慣於將自己代入書中的英雄。然而韋小寶是不能代入的。在這方面,剝奪了某些讀者的若干樂趣,我感到抱歉。」


  這句話同時說明了作者在創作這本小說的時候。是有意識地在風格和形式上進行了創新,「那是故意的。」


  這個世界的讀者也很快意識到古庸生的「故意」。


  《鹿鼎記》的連載一章接一章地放出,韋小寶的麻煩也是一個接一個,但是每次都是利用機智和耍無賴逃出升天。


  俗語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老讀者只須多讀幾章,就能從故事發展的脈絡和趨勢大致判斷出之後的故事走向。


  總結已經發出的故事,韋小寶的光榮事迹也頗有幾件,除了開始撒石灰粉之外,接著又殺了小桂子,跟海公公周旋,誤打誤撞結識了康熙皇帝並成為好基友,隨後陰差陽錯地殺了鰲拜成為天地會的香主。開始了黑白兩道通吃的拉風生活。


  一樁樁一件件,截止到最新連載。韋小寶做成的任何一件事都和高強的武功無關,全靠見風使舵、偷奸耍滑以及隨機應變。


  這就是本書的趨勢主角壓根不需要任何武功也能在各種錯綜複雜的勢力之間自由穿梭、應付自如。


  《多情劍客無情劍》中林仙兒把自己的身體當做武器,《鹿鼎記》中韋小寶就把這種「應變」當做武器,一種可能比真正厲害的武功還要有用的武器。


  但是,作為一本武俠小說,這種設定真的合適嗎?

  實際上,網上已經有很多讀者出發帖抱怨了,甚至有人懷疑《鹿鼎記》是古庸生請槍手創作,假借他的名字發而已,反正這種事情在文學界也成了公開的秘密。


  等小說連載到韋小寶利用救劉一舟的事情脅迫方怡的時候,論壇的反對聲浪達到第一次高峰。


  「你可以不讓韋小寶成為武林高手,一個『主角不會武功』的武俠小說已經是創新,然後他身上那些受環境影響而形成的自私自利的小毛病也能讓人接受,但是這種坑蒙拐騙的手法都施展出來未免顯得太無恥了吧?」


  「塑造韋小寶這個角色,到底要表達什麼呢,純粹地想表示怎麼寫武俠都會有人看嗎?

  那我這裡只好說聲抱歉,這種令人噁心的角色我接收不了,這本有追求的小說我也看不下去了,下本書再見吧。」


  聲討無效之後,開始有讀者棄書,韋小寶的行為著實激怒了一大批傳統的武俠愛好者。


  柳敬亭也不出面解釋,因為他知道那是浪費時間,實際上,論壇里何嘗沒有人在一遍一遍解釋?

  「這是一本極具反諷意義的小說,大家真的以為韋小寶是一個一無是處的人嗎?不,絕對不是,韋小寶不僅不是一無所長,而且還是一個全身都是本領的人。


  他的本領可以說每個人都有,只不過大多數人因為諸多束縛,不敢、不屑、也不會做而已,但是韋小寶卻都做了,沒臉沒皮,無所顧忌,不以為錯,所以他成功了。


  這就是赤果果的反諷,對一切虛偽矯飾進行嘲諷,突破一切清規戒律,要什麼就去爭取什麼,這是徹底解放個性。


  從某種角度來說,《水滸傳》中的魯智深也是這種人,他和韋小寶的區別在於,一個鬥武力,一個鬥智力,大家能接受武力解決一切,接收不了用智慧解決難題?」


  這番論斷雖然存在一些偷換概念的問題,但是類比是有一定道理的。所以接著出現了一批持同樣觀點的網友。


  「市面擺出那麼多「成功學」、「厚黑學」、「職場寶典」大家都看得不亦樂乎,偏偏對這部寓教於樂,集厚黑、職場、成功等元素於一體的傑作如此排斥是何道理?


  將踏入社會、初入職場、混官場、準備追女孩的朋友們都應該讀一讀《鹿鼎記》。都應該學習一下韋小寶精神!」


  這種刻意拉仇恨的捧殺帖自然是被口水淹沒的命運。


  「所以,古庸生寫《鹿鼎記》是為了倡導韋小寶式的成功學嗎?這麼說,之前有人批評把武俠列入教科書真是做對了,不然後果不堪設想!」


  接著,「韋小寶價值觀」成為論壇討論的主流話題。


  這時,常有道等人終於感覺到風向不大對勁,由著這個話題繼續下去。用不了多久,古庸生就會成為「帶壞社會風氣」、「教壞兒童的」不良作者。


  常有道立即開大號去論壇發言:「小說人物都需要一個成長過程,這是起碼的文藝邏輯。英雄也沒有從出生就是英雄的。


  而且,我想請大家看書的時候能仔細一點,韋小寶雖然有這樣那樣的毛病,但是他是一個講義氣的人。一個為朋友兩肋插刀的人。這個為了利益能插朋友兩刀的時代,這種正能量大家都沒看到嗎?」


  常有道的回應等於官方確定了「韋小寶會成長為大英雄」,一時間,大家都放下心,表示「有逆轉就好」。


  對此,柳敬亭也始料未及,看來老常也認為韋小寶在最後會變成一個完美的英雄人物,他有這種判斷無可厚非。因為平時和柳敬亭一起討論文學,兩人對「藝術角色開場到最後必有變化」這個規律一致認同。


  意思是說。一部藝術作品在塑造人物的時候,不能一成不變,不論是故事本身還是作品中的角色,在故事結局的時候,都會發生某種轉變,完成心靈上的一次洗禮和救贖啊、尋找到真正的自我啊、跳出某個困擾自己許久的難題啊等等。


  總之,一個成功的藝術形象,一定是隨著故事的推進而慢慢改變的。


  同理,韋小寶自然也會改變,只是,常有道沒想到的是,韋小寶的轉變,還是基於他現在固有的認知,他沒有成為郭靖那種名滿天下、為國為民的大俠,他也沒有成為諸葛亮那樣足智多謀、為國為民的宰相,他尤其沒有成為楊過那種痴情專一的浪子。


  韋小寶的改變在於他最後既不願意做香主,也不願意做大官,而是帶著老婆孩子和巨額財富隱居去也。


  所以,常有道的解釋隨著連載的繼續迅速垮棚,而且,看到韋小寶一個接一個地收美女,而且每次都還有細緻的心理描寫,那種洋洋得意、卑鄙無恥再次激怒讀者,另一波讀者反彈高.潮不可抑制地爆發。


  「所以古庸生也終於不能免俗地開后.宮了嗎,《鹿鼎記》算是徹底地廢掉了吧?」


  「不要跟我說什麼塑造人物、形式創新,韋小寶壓根就是古庸生自我意識的一種投射,充分地暴露了古庸生的大男子主義傾向,以及對一夫多妻渴望的陰暗心態,令人遺憾且失望。」


  「在我棄書之前,容我吐槽一下本書的章節名,老子一個都沒讀懂!牽強做做故作高深,再見!」


  ……


  儘管讀者反彈強烈,但是雜誌的銷量並沒有出現明顯的下滑,可見大多數讀者還是在抱著希望等待奇迹發生。


  基於這種情況,柳敬亭只好再次決定提前完本《鹿鼎記》,在這之前,他把後記內容貼到博客算是對爭議的回應:


  「《鹿鼎記》已經不太像武俠小說,毋寧說是歷史小說……《鹿鼎記》和以前的武俠小說完全不同,那是故意的。一個作者不應當總是重複自己的風格與形式,要儘可能的嘗試一些新的創造……


  小說的主角不一定是「好人」小說的主要任務之一是創造人物;好人、壞人、有缺點的好人、有優點的壞人等等,都可以寫……《水滸傳》中寫李逵濫殺無辜,輸錢就去搶,是為了塑造人物,絕不是鼓勵大家去模仿他的行為。


  《阿q正傳》寫精神勝利法,絕不是鼓勵大家都學習精神勝利法……


  在這裡我要鄭重地給年紀小的讀者們說一句:這部小說中的韋小寶重視義氣,那是好的品德,可以學習,至於其餘的各種行為,千萬不要照學。切記!

  最後跟大家做個通知,對我個人來說,武俠小說寫到這裡,後面可寫的也不多了,因此我想大家知道,只武俠小說而言,《鹿鼎記》將是我推出的倒數第二部武俠作品,等下本書完結之後,『古庸生』將正式從武俠界封筆!」


  這個消息一出,立即在整個文壇掀起駭天巨浪。(未完待續……)……

  R752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