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科幻靈異>故宋帆影> 第九十七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 六

第九十七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 六

  淡水河岸繁華的貿易區內,有一處鬧中取靜的小院,走近這所小院,門口就能聞到一陣陣的藥草香。這裏掛著中興藥局的招牌,現在又是中興社醫藥部的臨時駐所。


  這個小院在不知不覺之間已經創造了一個奇跡,自藥局成立以來,中興社就幾乎無人因水土不服而死,一整年裏,僅僅靠一名大夫帶著幾名學徒就保障了幾千人的健康,還全麵整治了髒亂差的人居環境,清除了困擾這個時代大多數人的虱子、跳蚤、臭蟲,甚至在海州移民兩三萬人的大規模集中遷徙過程中也未發生傳染性的疫病。這其中的任何一點都是中原的王化之地都從未實現過的,但就在流求這麽一個障厲從生的海外荒島卻實現了。憑著高超的醫術,藥局在蘭生的主持下還為中興社的開拓事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改製後醫藥科的地位提升,單設為醫藥部。


  近期醫藥部的任務繁重,大量人口湧入使得防疫的壓力驟增,每個新移民都要進行常規的健康檢查,分批安排到大澡堂洗浴,用藥草除蟲,移民營地更要持續的保持清潔。經過一年的運行,中興藥局已有一套比較完善的程序,戶部撥下的幾十名事務官也多數懂一點醫理,所以雖然忙碌卻仍井然有序。


  張鏑還是第一次踏入中興藥局的大門,留下隨從,自己一人從院門入內,但見這小院內的中廳倒是頗為寬闊,迎麵是一溜長長的木櫃,櫃台後是整整齊齊排列的幾百個抽屜,抽屜麵上貼著工整的一方紙片,紙上寫著藥名。最初劉石堅為籌備中興藥局幾乎將泉州的幾家大藥房都買空了,置辦了一應家什和種類齊全的各種藥材。直到現在,中興社每月購入的大宗物品中,藥材仍舊占了很大份額。蘭生接受藥局以後,因地製宜,采集炮製了更多適於熱帶病的藥物。前廳有十幾個學徒與新來的事務官一起分揀藥物整理藥櫃,同時為病人照方抓藥。兩邊偏廂同樣熱鬧,有十幾人正忙著烹、煎,製作熟藥,或者揉製丸、散,還有人搬運著新進的幾大車藥草,分散過篩精選……


  在前廳的藥櫃兩側各有一排座椅,座椅後各有一道小門可以通後堂,後堂則安靜的多,是蘭生的診室。張鏑到時,前頭還有兩三人候診,有一名十三四歲的男孩在前廳招呼,這男孩番人打扮,見土著就用番話,見漢人來就用不太熟練的漢語。他一見張鏑等人入內,就老氣橫秋的過來指引道:“男左女右,先坐那邊候診!”


  看來張鏑是被當成前來求醫的病人了,他初次到訪,人家不認識很正常,所以解釋道:“我並不是來求診的,有事來找你們蘭生師父!”


  “有事的也不得行,更要緊的看病!”


  這番童一副例行公事的樣子,一點不給通融,不過張鏑並不生氣,反而覺得有趣,乖乖的到了左側長椅上“候診”。候診處有一張方桌,桌前是一名事務官模樣年輕男子,對求診者做一番望聞問切的初步診斷,桌上擺著的筆墨紙硯,就是用以記錄求診者的病情症狀,這種初診的方式既可以減少蘭生的判斷時間,也能通過實際問診鍛煉學徒的行醫水平,是一舉兩得的好辦法。


  候診處前隻排了兩人,很快就輪到了張鏑,那年輕的事務官一抬頭,嚇得不輕,下意識站了起來:“總理!”這名年輕的事務官是海州來的新移民,叫做鄒銘,原本家中就是開醫館的,所以被選到了醫藥部來,今日正輪到他在候診處坐堂。原先在吏部選任以後,所有事務官都聽過張鏑的現場訓話誡勉,這鄒銘當然也就認得這位中興社的最高領袖,一開始因專心問診沒有注意張鏑的到了,忽然看到頓時又驚詫又激動又緊張。

  “不要緊張,你做的很不錯,現在前頭還有病人嗎?”


  “應……應該沒有了,我看後堂已經將方子開出來了。”


  “好,那前麵領路吧,帶我去見你們部長。”


  蘭生診治過幾位病人,又在布置防疫的事,正在交代手下幾位事務官去巡診移民營地,分發藥物。


  “先將這些熏劑需派與各營,每營、每保先領二十束,夜間遍營煙熏一次,雖值秋冬,但流求奧熱,蟲蟻仍多,防蟲不可輕忽。再有這些丸劑,也都分發下去,老幼體弱者口服一丸,可防瘴氣……”


  “師父,總理來了!”鄒銘小跑著上前報告,醫藥部的人一般不稱呼蘭生的職務,而基本以師徒相稱,一方麵是蘭生對官職看的很淡,另一方麵蘭生確實是這藥局裏幾十人的師長。


  “總理來了怎麽不早報!?”蘭生一看鄒銘身後竟是張鏑親自到訪,有些責怪怠慢了。


  “哈哈哈,吾兄莫怪他,我是被你那好門童攔在候診台前了。”張鏑遠遠的招呼蘭生,先為鄒銘開解了。


  “門童?嗬嗬,定是維裏穀那小家夥!”


  “這小家夥看著伶俐,是吾兄化番為漢的成果吧。”


  “去年外出巡診,見這孩子遇險,我曾為他施過一針。”原來這番童名叫維裏穀,正是去年爬樹摔閉了氣,被蘭生無意間救下的那位。


  “我中興社番漢一體,有賴醫藥部多得眾番之心!”


  “救死扶傷,醫者本分!”


  張鏑此來,可不是閑逛,其中一個目的就是要在醫藥部試行一個醫官深入番部的製度,類似於當年的貨郎計劃,通過訓練一批基層醫官到各番部巡診以加深番人對漢人的認同,培訓方麵先從本部事務官開始,將來則可以通過禮部的辦學計劃培養醫藥人才,還可更多吸收歸化的番民子弟參與。流求番部數百,番民十幾萬,盡皆驍勇善戰,若能團結為自己的一部分,對於中興社而言意義深遠,對於獲取流求物產、增加貿易更會便利很多。


  張鏑的第二個目的是要在營、保一級設立基層醫官,因為可以預見的將來中興社必然要向流求深處擴張,營、保是最基礎的擴張單位,屆時分散各地,很可能麵臨缺醫少藥的境地,張鏑帶兵時常見士卒因為傷病而造成的損失甚至超過了敵人在戰場上殺傷造成的戰損,正是軍中醫療條件太過惡劣的原因。那麽在營、保內部培訓醫藥人員,使之具備基本的醫療自救能力也就勢在必行了。


  蘭生是超然之人,醫德和醫術都臻於至善,凡事但求隻要有利於行醫救人,而張鏑的兩個計劃正與他“治病先防病”的理論不謀而合,可以說也是他設想已久的,既然得到了總理署的支持和推動,實施起來就更順利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