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八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強軍修內政 四
中興社有兩大利器,一是銃炮,二是船艦,正符合“禦敵以水、克敵以火”的意思。銃炮自不必論,是中興社維持軍力領先的一寶。而船艦則堪稱中興社賴以生存的基礎,因為流求、呂宋兩大基地都孤懸海外,通過船隻才能充分發揮大海的優勢。
張鏑起家於海上,向來倚重水師之力,但在過去,船隊有些參差不齊,如果隻從賬麵上看的話,足有船隻幾千艘,卻多而不精。船隻的來源很雜,多數是從慶元港口搜羅的民用小船,再就是中小型的商貿船,像樣點的也就是少數幾艘三千料以上的福船、廣船,後來還算運氣好,趕在大宋朝廷倒台前趁著二次勤王的機會弄到了幾十艘戰船,沒全都便宜了韃子。接著海州、慶元兩次大戰又繳獲元軍戰船若幹,這些戰船也多是宋船形製,估計先是被元軍繳獲,接著又落到了中興社手上。
張鏑回流求不久,就對水師船隊做了整編,經統計,現有五千料以上巨艦十餘艘,三千料及以上大船四五十艘,一兩千料的中等船隻二百餘艘,千料以下民船、商船上千,其餘舢板、漁船及各種雜類小船不計其數。
整編之後,以最好的船隻軍用,次一級的船隻商用,最後一級民用。軍用船隻以五千料以上大船為旗艦,二三千料的大中型船為主力,千料及以下船隻為附翼。
旗艦共五艘,每艘裝載艦炮四十八門,且都是二千斤以上大炮,甚至還有工部新造的四千斤重的鑄鐵重炮。
二三千料主力船型也各配備千斤以上艦炮三四十門。千料以下戰船也大多配齊各型火炮,以虎威、振威、蟾式炮為主。
除了水師,貿易部也是船隻需求的大頭。實際上,水師用船還不算多,因為要保證軍隊精強,中興水師不能擴編太多,還是五千人左右的規模。反倒是貿易部的海貿船隊擴張極為迅速,軍用以外的千料以上海船幾乎都被貿易部搜羅一空。現今南至爪哇,北至高麗、倭國,西至天竺、蒲甘,無不留下中興社商隊往來貿易的船隻身影。
隨著商路越來越長,開拓區域越來越廣,貿易船隊可能麵臨的形勢也越發複雜。故而商隊的防禦力也逐次增強,張鏑對此大力支持,不惜將珍貴的火器大量的給商隊裝備,因為海貿商隊就是他的錢袋子,舍小錢為大錢,哪能不大方點呢。
一般最大型的五千料大商船至少裝備千斤以上大炮十幾門,中小型商船也裝備不少虎威、振威、蟾式炮及軍隊換代下來的碗口銃、盞口銃等雜類銃炮,還有各種刀劍弓弩等冷兵器補充。
海上凶險,搏擊風浪不容易,自然利潤也極為豐厚。這個時代最不缺乏的就是重利輕死之徒,隻要有船,就有的是冒險者。在慶元、在泉州、在廣州,乃至安南、真臘、三佛齊,隻要商隊一靠岸,找個地頭蛇傳個消息,或者在當地低檔的飯館酒肆裏稍作宣傳,立時就會有源源不斷的廉價水手前來應募。每次中興社的條件都開的很豐厚,除了按時月結的薪水,走完一趟貨,船員們還有一定比例的利潤提成,每個船員還都可以攜帶一定重量的私貨,靠港後自行售賣,收獲歸自己。這對於那些衣食無著的人們是多麽大的吸引力,所以盡管中興社的貿易船隊不斷擴張,卻總能迅速的補充船員,早期跟隨中興社的老船員們很多都已經做了管理者,負責管船管人管貨就行了。
每有商隊出洋,往往是三五成群,以大海船先導,中小型船跟隨,有一支小型軍隊的規模,火力上更是一般的小海盜想都不敢想的。商路周邊的海盜水匪基本上都被打怕了,看到中興社的旗號就遠遠的避開。基本上,隻要不是碰上了大規模的元軍水師,中興社的商隊幾乎可以縱橫海洋。
對張鏑而言,如果僅僅為了自保,占島稱王,憑現有的水師戰力就已是足夠,但為了將來進取,則又必須同樣重視陸軍的建設。
陸軍方麵,其實也毫不遜色。
有賴於三級兵製的實施,中興社現在是真正意義上的全民皆兵,從十六歲到六十歲,不論男女,隻要還拿得動刀槍就算作民勇的一員,四五十萬百姓中,除去剩下的老弱病殘,可以編練民勇三十萬。民勇不需要太多訓練,隻需要參加農閑時的集訓和每年兩次的會操。不到最後關頭,民勇是不需要上戰場的。之所以要堅持定期訓練,是居安思危,讓他們永遠保持軍事優先的備戰氛圍,萬一到了緊急時刻,中興社也可快速的武裝起大量的後備兵力。
從三十萬民勇之中,擇其精壯,編為材勇,材勇之數也將近十萬,每一堡寨一兩千百姓就有數百材勇。材勇可以算常備軍,類似於隋唐時的府兵,寓兵於民,平時生產,三日一操練,編製與兵器都比照正軍,戰時正兵不足時可直接召集上陣。
正軍是真正的脫產軍隊,也是中興社武裝力量的主力。在張鏑精兵策略之下,至今也沒有擴編太多,總數保持在三萬餘人,不過優勝劣汰,士卒更加精強。
在流求經過整編,中興社的軍隊結構更加完善。編製上,以十名士兵組成一什,由什長帶領。五什為一都,設正副都將。三都為一隊,由正副隊將帶領。普通的一個戰鬥隊一般是一百五十人上下,刀盾、槍矛、弓弩手各自約占三分之一。隊以上是營,由正副營將統領。一個營就可以看做一個比較基本的戰鬥單位了,能夠獨立開展一些中小規模的戰鬥。每個營除了包括三個戰鬥隊,還配有兩個火器隊,火器隊的人數稍少,大約每隊包含兩個都,在百人上下。所以一個營的兵力組成基本上是三個戰鬥隊每隊一百五十餘人,共四百五十餘人,加兩個火器隊,每隊百人共二百餘人,合計一營在六百餘人,滿編營如果加上指揮、後勤、文職人員,總人數不下七百。
營的編製還有幾種特殊形式,一種是分散在中原各地的獨立營,因為離中興社後方太遠,不便直接指揮,一般就地開展敵後鬥爭,與本部軍隊有一定差別。另一種是材勇營,一個保幾百戶人家視青壯人數不同,選拔材勇三四百到五六百之間,一般同一保的材勇編為一營,由保長兼任材勇營營正。材勇營與正軍營類似,根據人數編列兩三個戰鬥隊,不過火器隊略少,往往一隊都不到,裝備也相對落後些,火銃很少,還在用正兵早就淘汰的火竹筒,火炮就更加罕見了。還有台員、澎湖、望鄉石、太平城等地本來有少量駐軍是算在正軍裏麵的,現在也都就近編入當地材勇營中。另外,在各地礦山、港口、建設工地還有一些由過去的戰俘組成的勞工營和苦力營,一般不算做軍事力量。
營以上基本用三三製,也即三個營為一旅,但一旅之下除三個基本營,還增加了一個炮營。炮營的人數稍少,三四百人左右。一般一個三四百人規模的炮營會裝備五十門左右的蟾式炮,十門左右的振威炮,三五門虎威炮。
合計一旅之眾包括三個基本營、一個炮營,共兩千五六百人,各式兵甲器械齊全,並有大小炮數十門,戰力已經比較可觀了。
旅之上為師,一個師有三個旅,外加少量騎兵,總人數八千左右。常規師騎兵很少,一兩百騎而已,顯得特別精貴,主要是用來偵查、聯絡、護衛主將,輕易不安排上場廝殺。
中興社目前總共就三個常規師,分別由褚世堯、何紹基、李奇三員大將任一、二、三師師長。此外還有一個中興水師,以陳閔任師長。一個騎兵師,由武部元首胡隸親自兼任師長。
騎兵師有些名不其實,因為中興社總共隻有不到兩千匹馬,還要分出數百匹給三個常規師,實際可用的隻有一千餘戰馬。這些馬大部分都是之前的戰鬥俘獲,最多時曾有三千餘,但因作戰傷亡及浮海運輸、生病損失等,如今減少了三成以上,而又難以補充。因為流求等地本不產馬,隻能冒著很大風險,花大價錢向北方的敵人控製區買馬,可行性不高。所以堂堂一個騎兵師,號稱有五千人馬,但實際卻是五千個人一千匹馬,平均一個騎兵五天才能輪到一次騎馬的機會,每次還不能超過半個時辰,免得金貴的馬屁累瘦了真人小姐姐在線服務,幫你找書陪你聊天,請微/信/搜/索熱度網文或rdww444等你來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