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明朝大丈夫> 第一百四十章 發行紙幣

第一百四十章 發行紙幣

  想了想孫猛笑道:「大哥,我把衛所所有的虎蹲炮都弄上山,你給大清配備二十門新式火炮吧?最好再把大清手下那幫兄弟的武器換成咱們的新式火槍。


  李景想了想道:「這個不急,等他們到了五道嶺以後再做安排吧!」


  孫猛點點頭,知道自己有些心急,這些新式武器就算在山上也只有正兵才能配備,怎能輕易外傳?


  經過一年多的時間,當初李景設計的遂發槍在趙雙喜等人努力的鑽研下,又向前邁進了一步,以前的前裝槍完全被后裝所取代。


  其實大明王朝在幾年以後也開始使用遂發槍,單從遂發槍這個槍械技術來看,李景並沒有領先這個時代幾年。


  即便是前裝改成后裝,也不過是加快了少許射擊的速度。


  可是當李景設計的機械設備製造出來以後,更加先進的武器出現了,這就是可以發射子彈的遂發槍。


  關於子彈的製造理念實際上完全來自炮彈。


  當初李景把炮彈的子銃變成了炮彈殼,使火炮的技戰性能得到了提高,於是在製造火槍時,趙雙喜等人就在考慮火槍是不是也可以用子銃來發射彈藥。


  但是製造火槍的子銃跟炮彈的子銃其實是不一樣的,炮彈的體積比子彈大得多,即便某些地方出現瑕疵,也可以人工修理改進。


  可是火槍的內徑比炮筒要小的多,子銃相應地還要小一些,這麼小的東西,靠手工大量生產完全是不可能的。


  不過當刨床,銑床,車床,鑽床這些設備出現以後,這些困惑匠人們已久的難題便不成其為問題,當初匠人們費盡心力才能做出來的部件已經變得輕而易舉。


  雖然最初製造出來的設備還十分簡陋,生產出來的子彈殼經常會不符合規格,但無疑,隨著設備越來越精密,彈殼也會越來越規範。


  不過這時的子彈還得靠人工來完成最後的組裝。


  因為設備簡陋,只能加工彈殼和彈頭,彈殼後面火帽的安裝,火藥的填入和最後彈頭的安裝全都要依靠人工來完成。


  不過這完全難不住勤勞的紅山嶺居民們,這些人住在紅山嶺,除了農耕時節需要忙碌,剩下的時間基本只做兩件事,一件是縫製衣服,一件是做鞋。


  現在多了一件,安裝子彈。


  而且所有的工作都是有報酬的,雖然報酬不高,但紅山嶺居民的積極性卻很高,反正也是閑著,能多掙一分就是一分。


  可惜的是彈殼和彈頭的生產量上不去,因為所有這些設備的動力全部來自水庫,而由於天旱,紅山嶺這裡的降雨量少了許多,水庫裡面的存水已經不多了,李景下令,不到灌溉的時候,絕不許放水。


  這樣一來,槍械的製造就被嚴重製約,尤其是子彈的製造。


  制約子彈的生產,不僅僅是設備的原因,還有資源方面的原因。


  紅山嶺周圍沒有礦產,即便有,李景和手下這幫人不會勘探,也不知道在哪裡,因此生產子彈和炮彈的銅和鉛全部需要從外面購買。


  但是鉛和銅並不是那麼容易就能買到的,因為大明王朝的銅的產量本身就低。


  最後李景無奈,只能用銀子兌換銅錢,把銅錢融化了來加工子彈。


  而景記錢莊正好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但是沒過多久,李景就發現另一個問題,由於大量的銅錢被融化了,老百姓買東西竟然沒有銅錢了。


  李景雖然不懂經濟,但是也知道,老百姓要是沒有貨幣購買東西,產生的後果是極其嚴重的,最明顯的一點就是錢貴物賤,最後無數家庭將會因此而破產。


  紅山嶺的老百姓雖然比以前富裕了,可也沒富裕到拿銀子出去買東西不用找零兒!找零兒總得只用銅錢吧?


  應該說,當初沈繼先的建議幫了李景的大忙。


  當初沈繼先跟李景要了紅山嶺所有生意和店鋪的經營權,正是沈繼先獨家經營幫李景解決了銅錢不夠用這個難題。


  在得知沒有銅錢可用以後,李景在山上開設了一家錢莊,發行了紙幣。


  因為山上只有沈繼先獨家在經營各種店鋪,李景完全不用擔心商家不接受紙幣這個問題。


  李景拿出十萬兩銀子做儲備金,發行了跟十萬兩銀子等額的紙幣。


  紅山嶺的老百姓拿著銀子到李景的錢莊兌換成紙幣,然後用紙幣就可以在紅山嶺的店鋪買到各種生活用品。


  等沈繼先需要進貨時,就拿著紙幣到錢莊換成銀子,然後出山進貨。


  相對來說,紙幣比銀子和銅錢方便的多,最起碼一點,拿著輕快,一串銅錢至少也得好幾斤,可拿跟一串銅錢等值的紙幣卻只有幾錢。


  最關鍵的是紅山嶺的老百姓們相信李景,跟李景認識已經兩年多了,老百姓知道李景決不會騙他們。


  再加上沈繼先的店鋪在推波助瀾,讓老百姓們最好拿紙幣來買東西,李景的紙幣很快就在紅山嶺推廣開來。


  到最後,就連給士兵們發餉用的都是紙幣。


  原因很簡單,用紙幣一樣能買到東西,士兵們幹嘛出力揣銀子,不小心掉了找誰去?反正需要出山買東西的話,隨時都可以在紅山嶺的錢莊換成銀子。


  就算出山時忘記了兌換銀子也不要緊,城裡還有景記錢莊,到那裡同樣也可以兌換。


  有人說,大部分的成功者都是運氣好,碰到了好機會,這句話雖然不完全正確,可有時確實是這樣,不過,能把握住機會的人,也是需要能力的。


  杜老九在淇縣是個小角色,他只是一家小雜貨鋪的小老闆。


  雜貨鋪的生意只夠維持他一家年吃年用,因此杜老九手裡並沒有多少錢,他做夢都想碰到發財的機會。


  不過杜老九知道,如果他整天窩在雜貨鋪當中,他是永遠不可能發財的,於是他每天都在淇縣轉悠,希望能碰到什麼機會。


  可惜機會並不是那麼容易遇到的,杜老九轉了幾年還是老樣子,為此淇縣的人已經不再叫他杜老九,而是叫他杜老轉。


  但是杜老轉這些年並沒有白轉,這幾年他一直在用心觀察,可以說,對淇縣的了解,恐怕縣太爺都沒有他清楚。


  杜老九轉了幾年突然發現一個問題,淇縣的人好像越來越窮,尤其最近這一兩年,老百姓窮得連買東西的錢都沒有了。


  起初杜老九並沒有太在意這個問題,窮人多是正常的,要是富人多才不正常。


  但是沒過多久杜老九就發現事情好像不太對,因為淇縣的老百姓並不是窮得房無一間地無一壟,這些人並不都是貧農,相反很多人家的土地還不少。


  對這個發現杜老九很奇怪,這些人怎麼會沒錢?直到有一天,他那看店鋪的老婆告訴他,左鄰右舍想用東西跟他換油鹽醬醋時,他才明白過來,淇縣的人窮不是說他們生產不出糧食和各種物資,而是大家手裡沒有用來交易用的銅錢。


  杜老九雖然發現了這個問題,但是這個問題顯然不是他一個雜貨鋪的老闆能解決的。


  直到有一天他看到一個人在錢莊兌換銀錢。


  杜老九清楚地看到兌換銀錢的那個人拿出一疊紙,最後卻只兌換了五兩銀子和一小部分銅錢。


  杜老九很奇怪,他知道在淇縣開的這家景記錢莊是做什麼生意的,也知道在裡面進出的都是些什麼人。


  可眼前進行兌換的這個人顯然並不是商人,拿得也不是那種錢莊兌換的憑票,倒有些像早已不被老百姓認可的大明寶鈔。


  等那人兌換完出門,杜老九急忙把他攔住,詢問他是用什麼兌換的銀錢。


  那人倒也實誠,當下便把紅山嶺景記錢莊發行錢鈔的事情說了一遍。


  聽說景記錢莊自行發行錢鈔,杜老九大吃一驚,聽說有人私鑄銅錢,可從沒聽說還有人私發錢鈔,這可是謀逆的大罪。


  不過杜老九隨即想到,這種只在山裡使用的錢鈔,官府決不會吃飽了撐的去追究。


  猛然間杜老九想起一事,現在淇縣境內正缺銅錢,這種紙鈔能夠流通的話,那不是馬上就能改變淇縣無錢可用的困境嗎?

  如果自己能把這件事運作起來,那麼以後淇縣的各家店鋪還不得把自己當祖宗一樣供著?

  不過杜老九深知,要想讓錢鈔流通,前提必須是能夠隨時兌換,這需要錢莊擁有足夠的現銀做保證,而且還得擁有絕對的信譽,只要錢莊能做到這兩點,那麼錢鈔流通就有了保證。


  好在杜老九知道景記錢莊雖然成立的時間不算太長,但是信譽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現在只看錢莊能不能擁有足夠的現銀,能不能提供足夠老百姓使用的紙鈔。


  聽杜老九問景記錢莊儲備了多少現銀,櫃檯的夥計們笑了。


  櫃檯的夥計告訴杜老九,像杜老九家那樣的小雜貨鋪,景記錢莊隨時隨地就可以開個幾萬家。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