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章 人口遷移
吳巡撫等一眾官員得了李景的許諾之後,馬上著手開始幫李景招募災民。
李景遠道而來賑災,災民對李景的感激之情可想而知,現在這些官員大開綠燈,准許他們到山西去,災民們自是踴躍。
但是李景也不可能把所以的災民全部遷往山西,首先平陽府暫時還容納不了這麼多人,其次也沒那麼多工作崗位提供給這麼多人。
李景打算先遷兩萬戶,也就是十萬人左右,對這兩萬戶人李景是有要求的,首先家裡必須有一名壯勞力,還得有一名青壯年婦女。
李景把這些人弄過去是要他們去做工的,要是弄一幫老弱病殘過去,那不成養活老太爺了么?
不過這種以家庭為單位的遷移,遠不是李景想象中那麼簡單。
那時並沒有計劃生育,一對夫妻只有一個孩兒,一戶家庭,成員只有五六個人。
那時的一戶人家包含的人是很多的。
以一名青年男子為例,他和父母還有兄弟再加上兄弟的子女,都是生活在一起的,這個大家庭統稱為一戶。
同時妻子這一邊還有一大家子的人,這兩家很可能就生活在一個村子里。
遷一戶總不能把親家那一戶給扔了吧,甚至他們可能自己說這就是一戶。
也就是說,這一戶很有可能是十多個人,甚至更多。
另外,這些災民當中很多男人是光棍,還有許多女人未出嫁,或者是寡婦,這些人在這個時候竟然突擊成親組成新的家庭。
還有一些沒有被選中的家庭,整日在招募處跪喊苦求,招募處的人心一軟,也不差這一戶了,一起帶上吧。
於是等把兩萬戶的人數統計出來以後,李景有些傻眼了,好傢夥,竟然有三十多萬人了。
明知道這裡面有問題,李景現在也只能硬著頭皮認了,總不能在這讓檔口查下面的人辦事不力吧?
而且從心裡說,李景還是比較認同下面的官員這麼做的,在李景想來,一名官員如果沒有一顆愛民之心,那肯定不會是一名好官。
不過也只能到此為止了,再多,平陽府那邊肯定無法安置。同時,河南府和開封府也不能讓李景把人全部弄走。
三十多萬人的大遷移,要做到面面俱到是不可能的,而且這些人並不是從一個地方出發,而是散布在各個州縣。
李景幾乎把手裡全部的部隊都派了出去才勉強維護好秩序。
另外李景還應該感謝吳巡撫和布政使司以及兩府的官員們。
要知道這麼多人遷移,不可能沒人得病,這些官員從下面各個府縣抽掉了大批郎中隨災民而行,沿路發現有人得病,隨即展開救治。
為了表示感謝,李景命人安置了十餘桌酒席,請這些人吃飯,同時拿出一萬兩銀子賞給這些官員。
見李景又從自己腰包掏銀子,吳巡撫嘆了口氣道:「李大人,這些官員拿朝廷俸祿為民做事本就是應該的,但是沒想到李大人竟然自己出錢給這些官員賞錢。」
李景笑了笑道:「這些官員也要養活家小,而且他們的俸祿都沒多少錢,大家出了這麼多力,沒有功勞還有苦勞,李某給點銀子也不過是儘儘心意。」
吳巡撫嘆了口氣,舉起酒杯敬了李景一杯。
待李景喝完酒,吳巡撫道:「李大人,前日洛陽災民鬧事,福王派人前來求救,大人為何不派兵?」
李景笑了笑道:「吳大人,這事兒可不歸李某管轄,而是大人的權責,你可別把這事兒扯到我頭上。」
吳巡撫搖搖頭笑道:「李大人,皇上派你為賑災巡察使,明令所有事關災民的事宜全由大人做主,平定災民鬧事,正是大人的許可權所在,為何推到吳某的頭上?莫非其中另有緣由不成?」
李景大笑道:「哈哈哈!吳大人說笑了,災民鬧事還能有什麼緣由,不就是被福王逼急了么?而且此事你我均已奏報皇上,是非曲直自有皇上定奪。」
吳巡撫搖搖頭,指著李景笑道:「李大人,此事吳某可是全聽李大人的,大人讓吳某如何奏報,吳某便如何奏報,此事算對得起大人了吧?為何現在還要瞞我?」
李景擺擺手,舉起酒杯笑道:「吳大人,此中原委,你我都是明白人,何必說的那麼清楚?來!李某敬大人一杯。」
吳巡撫笑著舉起酒杯一飲而盡,然後說道:「皇上的批示不日就到,想來只會斥責福王千歲幾句,大人可要做好下一步的打算。」
李景點點頭道:「我已接到消息,皇上確實並未處罰福王,不過,經過此事,福王想來應該警醒,若是真把災民逼反,沒他什麼好果子吃。」
頓了頓李景接道:「大人你想,現在山東登萊兩府孔有德在那鬧事兒,山西那邊紫金梁王自用,闖王高迎祥等人佔據澤州,陝西方面闖將李自成,不沾泥楊六兒等流寇盤踞在山裡,不時四處劫掠,河北八大王張獻忠,曹操羅汝才等人也不消停,皇上現在正是焦頭爛額之時,若是福王這邊再逼反了災民,我看皇上決不會輕易饒過福王。」
聽李景已經得到消息,吳巡撫頓時吃了一驚,待聽到李景對流寇的姓名如數家珍,在何處活動都清清楚楚,吳巡撫更是心驚。
這個李景可絕不是一個普通的商人,更不是一名小小的參將這麼簡單。
見吳巡撫疑惑地看著自己,李景知道吳巡撫想到了什麼,當下笑了笑道:「吳大人無需多疑,李某在山西可沒少跟流寇打仗,要是不了解一下流寇的底細,這仗可怎麼打?至於別的消息么,李某的商號遍及全國,哪裡出了什麼事情,豈能不告訴李某?」
吳巡撫笑了笑心道,就算你的商號遍及全國,可是皇宮裡的消息你如何能夠得知?怕是特意在京城安排了密探了吧?甚至有可能密探就在皇上的身邊。
不過這件事吳巡撫終究只敢猜測一下,問了,李景也不會回答,更沒膽量告密,李景連皇宮裡的消息都能提前知曉,他若告密,豈能瞞得過李景?李景得知又怎麼放過他?
而且從心裡說,雖然吳巡撫對李景的一些作為有些顧慮,但是對李景的做事風格卻是極為佩服。
作為一名讀書人,吳巡撫年輕時也是滿懷抱負,希望有朝一日能夠為國為民做一番事業,但是在做官以後,吳巡撫才發現有些事情並非自己年輕時所想那麼簡單。
有些事情其實大家都知道不對,但是卻沒人去說,沒人去做,因為說了也是白說,做了也是白做。說了做了要得罪一大幫子的人,然後連自己的官職就保不住,如果沒有官職,還談什麼理想抱負?
於是吳巡撫就想,等自己的官職大了再說。但是隨著年紀越來越大,官職越升越高,吳巡撫早已沒了當年的雄心壯志,當年那個滿懷抱負的年輕人早已被官場這個大染缸染變了顏色。
可是跟李景接觸以後,李景的膽量,李景的氣度,李景的做事風格,無一不在刺激著他。
李景做事可謂是膽大包天,卻又思路周密,你明知道這些事情就是他做的,可偏偏抓不住任何把柄,或者說他明明做了件應該被砍頭的事情,偏偏他的理由讓你沒辦法拿他。
比如說上次查辦那些官員,李景把河南這些封疆大吏們全叫在一起,然後把這些官員貪墨的證據拿給他們看,最後告訴他們,已經有災民開始造反,不殺了這些人就平不了災民暴亂,逼著這些封疆大吏同意李景殺人。
雖說李景自己說自己一力承擔,但是大家都知道,如果不保住李景他們也同樣跑不掉,畢竟李景殺人的時候,他們全部在場,而且沒有一個人去阻止。
可以說大家都坐在一條船上,一旦船翻誰也跑不掉。
比如說這次人口遷移,沒有皇上的准許,戶部的批示,擅自遷移人口,同樣是砍頭的罪名,但是李景又把河南所有的官員綁到他的船上,讓大家同意他遷移災民。
還有福王討要救災糧食,李景的部下鼓動災民鬧事包圍洛陽城,福王派人求救李景根本置之不理,然後轉告皇上,逼著皇上下旨斥責福王。
膽大妄為到如此地步,偏偏安然無恙,吳巡撫想不佩服都不行。
同時這種既刺激又舒暢的行事風格,吳巡撫以前也從來沒有體驗過。
這幾件暢快淋漓的事情做下來,吳巡撫當年的雄心好像突然被激活了一般。
而且吳巡撫發現李景做了這麼多無法無天的事情,卻沒有一件是為他自己而做,全是為了百姓,或者說是為了大明江山而做。
另外,吳巡撫發現李景敢這麼有恃無恐地去做,是因為李景擁有強大的後盾,那就是他的部下。
巡撫管軍政,吳巡撫手下也是有兵的,但是跟李景的部下相比,他手下那些兵根本就不能叫兵。
李景的部下對李景是無比狂熱的崇拜,看那些部下看李景的樣子,估計就算李景讓他們去死,他們也會毫不猶豫。
而他手下的士兵,軍餉不足,訓練不足,軍械不足,士氣不足,似乎士兵應該有的全沒有,而不該有的毛病全都有。兩相對比,那是一個天一個地,如果兩軍對陣,恐怕不等開打,他手下的兵就得四散而逃。吳巡撫也是見過世面的人,他知道,別說他手下的兵,就算遼東的精銳邊軍也沒有李景部下的那種精氣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