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九章 秦良玉
李景搖搖頭,對王承恩苦笑道:「皇上怎麼說,你就怎麼擬旨吧。
「是!」王承恩忙道。
說完王承恩從書櫃中取出四張空白聖旨,按照朱由檢所說書寫下來,然後又按照原文謄寫一遍,留作存檔。(註:聖旨都是一式兩份,一份發給受旨人,一份留檔以備查閱。)
待王承恩寫完,李景和朱由檢已經吃得差不多了。
對小五招招手,李景說道:「給袁先生的旨意,還有盒子里那尊犀角杯,派人六百里加急送到平陽府,另一道著人送到徐府。」
小五聞聽從王承恩手中接過聖旨和犀角杯,出門喚過幾名侍衛,低聲吩咐了幾句,然後將聖旨和盒子交於其中一名侍衛,那侍衛接過,也不遲疑,打了聲招呼,幾名侍衛急忙出宮而去。
見李景讓侍衛傳旨,而朱由檢居然不過問,到這時,秦可綱終於知道數月前他接到的內閣的命令都是真的,皇帝已經不再干預政務了。
實際上,秦可綱這次進京的目的有兩個,一個是想看看皇帝是不是真的不再理政,以後應該聽誰的話。
現在秦可綱已經知道朝廷里到底是誰說了算,應該聽從誰的命令了。
秦可綱的另一個目的是回京述職。
秦可綱任期已滿,雲南那破地方他實在是不想待了,他準備打點一下,看能不能調回京城,就算回不了京,到別的地方任地方官也行。
現在看來,這個目的肯定是無望了。通過剛才李景的問話,秦可綱便知要是還想繼續做官,只能繼續留在雲南,然後按照李景的吩咐去做。
只是李景難道真的要對緬甸用兵?
秦可綱能看出李景剛才問話時是非常認真的,但是對緬甸用兵可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而自己提出的建議應該是最切合實際的,可是看李景的樣子,好像對這個提議並不滿意。
秦可綱琢磨著李景的話,想了半天,還是覺得自己提的建議沒有問題。
李景放下筷子,端起茶杯飲了口茶,見秦可綱一臉沉思的表情,李景笑了笑道:「還在想我剛才的話是吧?看你的樣子應該是沒想明白。」
秦可綱急忙抱拳道:「請國公爺指點迷津。」
李景摩挲著茶杯,沉吟了一會兒說道:「首先,就像剛才小五說的那樣,你得明白我出兵緬甸的目的是什麼。
那我的目的是什麼呢?很簡單,收復失地,復我大明疆土。
緬甸以前乃是我大明所治,因大明國力衰竭無力南顧,這幫人才趁勢而起。
他隆王還有他那些祖輩是個什麼東西?安敢占我大明疆土,立國稱王?
我出兵緬甸,就是要滅了這個國家,把緬甸重新納入大明的版圖。
好了,你們知道我的目的是什麼,那就應該想想如何才能徹底把緬甸納入大明的版圖。
難道說還像以前那樣任命當地的部族首領為宣慰使?等他們實力強大了以後接著反咱們?
不說別的,就說雲南的車裡宣慰使,他連咱們大明的政令都聽不進去,何況離朝廷更遠的緬甸?
那怎麼辦?
首先,不能再讓他們掌握軍權,而且名字也得改了。什麼宣慰使,不用,就是府縣,屬於咱們大明的府縣。那些首領最多只能當地方官,想擁兵自重,門兒都沒有,不聽話就給我宰了。」
見秦可綱有些不以為然,李景笑道:「你是不是想說那老百姓不聽話怎麼辦?咱們不能連老百姓也殺吧?嘿嘿,我還就是這麼想的,首領不聽話就殺首領,老百姓不聽話就殺老百姓,直到殺到他們聽話為止。要是把那裡的人都殺光了,我就從大明移民過去。」
笑了笑,李景接道:「其實我知道靠殺人是解決不了問題的,而且那也不是治國之道。軍事打壓只是輔助手段,要讓他們心甘情願地歸屬於大明,還得靠德化教育以及開明寬仁的制度。讓那些緬甸人明白,歸屬於大明以後,他們生活得更好。能吃飽,能穿暖,能娶上老婆,能生娃。」
「國公爺,要做到您說的那樣,那隨軍而行的還要帶上大量的官員才行,那這一戰的費用,咱們大明怕是要承受不起。」王承恩忽然介面說道。
李景搖搖頭笑道:「你們是不是都以為像緬甸這樣的地方,應該很貧瘠,用老百姓的話說,就是兔子都不拉屎的地方。是吧?」
聽李景說的粗俗,朱由檢等人不由同時笑了起來。
笑了一會兒,李景接道:「其實緬甸這個地方很富,那裡盛產黃金、珠寶、玉石,尤其緬甸出產的翡翠,價值堪比咱們大明的和田玉。宮中有以前在緬甸任職的官員的奏章,上面對這些都有記載。皇上,我說的沒錯吧?」
朱由檢點點頭。
「嘿嘿,只要咱們能找到一座玉礦,所有的費用都出來了,要是再拿下一座金礦,那咱們就穩賺不賠,出征的費用算得了什麼。佔領緬甸,其實無論怎麼算咱們都是不虧的。」李景笑道。
頓了頓,李景接道:「但是秦大人剛才說的確是實情,大軍遠征,道路難行的話,必然費時費力。
好在我們不是現在就要對緬甸用兵,這幾年我們的主要作戰目標是女真人和蒙古人,緬甸方面只是做準備工作。
秦可綱,你回到雲南以後我要你做兩件事:第一件,全力修葺從車裡至緬甸的道路,另外每隔一百里建一座倉庫,用以存放糧食,麻布,藥品等物資。第二件,派人到緬甸勘察地形民情,此事事關重大,你當盡心儘力而為,這件事做好了,日後征討緬甸,我記你首功。」
秦可綱聞言猶豫了一下說道:「國公爺,單憑下官一人之力,怕是做不了這許多事情,另外,我也指揮不動當地的部族民眾,能不能給車裡宣慰司派一個能鎮得住場的人,只要這人能給下官撐腰,下官必定完成國公爺交辦之事。」
李景點點頭,沉吟了一會兒道:「說的有理,做這麼大的事情,確實應該安排個能鎮得住場的人,只是這個人選卻是不好抉擇。
按說黔國公沐天波應該是個合適的人選,沐家時代鎮守西南,沐天波籍祖上之蔭,在各土司心目中素有威望。可惜沐天波在軍事方面的能力不行,讓他坐鎮,一旦出現變故,猶豫不決是要壞了大事的。」
輕輕敲擊著桌面,李景心裡算盤著還有沒有合適的人選。
其實李景心目中最合適的人選乃是高奇,因為對緬甸作戰並不需要使用什麼陰謀詭計,也不需要猛打猛拼,只需要穩紮穩打,佔領一地,消化一地。這就要求指揮作戰的將領越穩越好,無疑這種作戰方式最適合高奇的風格。
不過高奇的級別太高,而且高奇現在正在中原地區坐鎮指揮圍剿流寇事宜,雲南那邊很長一段時間都是做準備工作,高奇完全沒有必要這麼早就到雲南坐鎮。
其次的人選則是張楚,張楚跟隨高奇多年,做事極穩,深得李景和高奇的器重。在高奇不能前往的情況下,張楚無疑是最合適的人選。
但是張楚率軍到雲南坐鎮,還要面臨一個最大的問題。
那就是濟世軍的成員大多是河南人和山西人,到了雲南,恐怕一時半會兒適應不了西南地區的濕熱環境,更難適合西南地區的高原反應。要是一個個病體怏怏地,哪裡還有什麼威懾力?別說給秦可綱鎮場,不被人笑話就不錯了。
也就是說提前讓張楚帶兵到雲南適應環境是可以的,但是在沒適應環境之前,不能給他布置太多的任務。
見李景眉頭緊皺,顯然是想不出合適的人選,朱由檢心裡微微一動:「李兄,我給你推薦個人選如何?」
「誰?」李景疑惑道。
「石砫宣撫使,鎮東將軍秦良玉,你覺得如何?」朱由檢說道。
聽朱由檢推薦秦良玉,李景不由輕輕點了點頭。
崇禎年間,真正能讓李景佩服的名將並不多,但是秦良玉無疑是其中一位。
秦良玉是歷史中少有的文武雙全的女子(歷史中唯一封侯的女將軍,也是二十四史中唯一單獨作傳的女子),從小受父親教育,能文善武。
秦良玉之父秦葵曾對她感嘆說:「可惜孩兒你是女流,否則,日後定能封侯奪冠。」
而秦良玉則慨言:「倘使女兒得掌兵權,定不輸平陽公主(唐朝李淵之女)和冼夫人(少數民族首領)。」
秦良玉成人後,嫁與石砫土司馬千乘。
萬曆二十七年,播州土司楊應龍造反,馬千乘率三千石砫兵從征,隨後秦良玉又帶五百人前往助戰,並於鄧坎大敗賊軍。時任總督李化龍大為驚嘆,命人打造一枚銀牌,上鐫「女中丈夫」,贈與秦良玉。
隨後秦良玉夫婦配合官軍作戰,連戰連捷,楊應龍早投無路之下,自刎而死。
戰後論功,秦良玉和馬千乘夫婦被評為「南川路第一功」。萬曆四十一年,馬千乘病死獄中,秦良玉接替丈夫出任石跓土司,薩爾滸之戰,秦良玉派兄弟二人率領數千精兵赴遼作戰,兄弟二人於渾河與女真人血戰,殺敵數千,令女真人為之膽寒。不過由於眾寡懸殊,其兄力戰死於陣中,其弟浴血突圍,所部兩千白桿兵戰死。後來,永寧土司奢崇明造反,秦良玉率部征剿叛軍,平定叛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