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明朝大丈夫> 第四百零一章 東征

第四百零一章 東征

  聽皇太極點自己的名,多爾袞轉頭看了看阿濟格和多鐸,見兩人微微搖頭,多爾袞輕嘆了口氣道:「皇上的主意是不錯,不過臣弟以為皇上忽略了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


  「哦?說來聽聽。」皇太極微笑道。


  多爾袞道:「皇上,咱們剛剛輸了一仗,兵力損失不小,由於蒙古方面已經投降明廷,咱們的兵力已經無法恢復到以前的水平,雖然以咱們大清現在的實力依然可以對付朝鮮,但是對朝鮮作戰不是一天兩天就能結束的,若是明軍趁機對咱們出手,朝鮮的兵力撤不回來,咱們剩下那點兒部隊如何能抵禦得了明軍?」


  皇太極點點頭:「十四弟所言甚是,不過你說的我也考慮過,朕已派出探子到南朝打探過,松錦一帶祖大壽和吳三桂二人並無動兵的跡象,山海關曹文詔的部隊更是刀槍入庫,馬放南山,而且現在正是冬季,南軍不耐嚴寒,就算想打,也不會在這時動手。只要咱們能在春季以前拿下朝鮮,以朕看來,完全不用擔心無兵抵禦南軍。」


  「皇上,水無常勢,兵無常形,曹文詔身經百戰,作戰經驗極其豐富,前次襲擊蒙古諸部,曹文詔在大同一線始終按兵不動,但是一旦發現機會,當即揮軍北上,一戰便將蒙古三大部落擊潰,可謂深諳用兵之道。若是我軍東征,他必不會放過這個機會,以臣弟之見,此次東征朝鮮,還是慎重為妙。」多爾袞道。


  皇太極聞言微微點了點頭:「十四弟所慮不無道理,這個曹文詔確實難纏。可是咱們現在人口不足,若是不從朝鮮方面補充人口,來年春耕恐怕就會出現問題。」


  多爾袞忙道:「糧食確實是個大問題,不過臣弟以為咱們沒有必要出動大軍東征朝鮮,只需就近擄掠人口即可。」


  皇太極搖搖頭:「十四弟,現在不征朝鮮不行啊!如果再拖一段時間,大清就會面臨太祖時期的局面,蒙古已經投降南朝,若是朝鮮重新倒向南朝,到時大清三面受敵,那時可如何抵擋?」


  多爾袞忙道:「皇上所慮極是,不過依臣弟看,照眼下的局勢只怕朝鮮很難臣服,除非換一個親近咱們的人擔任朝鮮國王。」


  皇太極聞言思索了一會兒,輕輕點了點頭:「朕記得朝鮮前國王李琿好像還沒死吧?如果咱們能扶持李琿複位的話,他必傾向於咱們大清。」


  多爾袞搖頭苦笑道:「李琿的雙眼已經瞎了,他的子嗣也被李棕殺掉了,他這一支人基本算是廢了。」


  「那還有別的人選么?」皇太極道。


  多爾袞搖搖頭:「剩下的大多威望不夠。」


  皇太極點點頭,沉吟了一會兒忽然笑道:「威望不夠怕什麼,只要有資格就行。有大清在背後支持他,難道朝鮮還有人敢再發動一次兵變不成?咱們還可以派個人到朝鮮擔任攝政,如此一來,朝鮮之事可定。」


  「皇上英明,這樣吧,既然皇上決心東征朝鮮,那這件事就交給臣弟吧。臣弟也不用多少兵馬,只要十二哥和十五弟兩旗協助即可。」多爾袞笑道。


  皇太極搖搖頭:「只帶兩萬人怕是不夠,朕再給你撥三個漢軍旗,湊足五萬人馬,希望十四弟能一戰功成。」


  「皇上放心。」多爾袞拱手道。


  猶豫了一下,多爾袞接道:「皇上,現今大清的局勢有些艱難,臣弟走之前,想給皇上提個建議。」


  「十四弟請說。」皇太極道。


  「皇上還記得天聰元年跟袁崇煥議和之事么?」多爾袞道。


  皇太極笑了笑:「自然記得,袁崇煥打仗雖然厲害,可惜戰略眼光極差,當時正是我大清困難之時,他私下跟咱們議和,這才讓咱們從容渡過那次難關。」


  說著皇太極忽然猛地一抬頭:「你是讓朕跟南朝議和?」


  多爾袞點點頭:「皇上,南朝武器犀利,咱們大清萬萬不是敵手,唯今之計只有拖延時間,然後抓緊生產槍炮,如此才能跟南朝抗衡。」


  「只怕李景不會答應跟咱們議和。」皇太極搖搖頭,輕嘆了口氣道。


  多爾袞笑了笑:「答不答應得看是什麼條件,另外咱們議和是為了拖延時間,拖得時間越長對咱們越有利,皇上何必在意李景答不答應,只要用這件事拖住他就行。」


  皇太極點點頭:「容朕仔細考慮一下,畢竟議和事關重大,而且開什麼樣的條款對咱們有利都需要仔細斟酌一番才行。呵呵,就算是假議和,咱們也應該做的像真的一樣,你說是吧?十四弟。」


  「皇上聖明。」多爾袞笑道。


  皇太極深深看了多爾袞一眼,對范文程招了招手,起身往殿後走去。


  見皇太極離去,多爾袞對阿濟格和多鐸微微點了點頭,兩人意會,待諸臣離開,方才緩緩出了宮殿。


  「十四弟,有什麼話說么?」阿濟格問道。


  多爾袞點點頭:「十二哥,十五弟,你二人回去后,馬上開始準備出征事宜,東征朝鮮事關我大清的命運,不可輕忽。」


  「此話怎講?」阿濟格驚道。


  多爾袞回眼看了看崇政殿,輕輕搖了搖頭,嘆道:「如果我所料不差,來年開春,南朝必對我大清用兵,咱們大清人口匱乏,若是不能以最短的時間打退南朝的進攻,必須依靠朝鮮的人口補充兵源。」


  「有這麼嚴重?」阿濟格疑惑道。


  多爾袞看了阿濟格一眼:「你在李景的手裡已經吃過兩次敗仗,難道還不知道這人的厲害?你不要以為那仗是曹文詔打的,我告訴你,真正的指揮其實是李景。大同之戰,曹文詔是大同總兵,李景不過是山西參將,可是曹文詔指揮的是李景的兵馬跟咱們打仗。


  北京一戰,看似朱由檢御駕親征,實際上還是李景在指揮作戰。誰能想到李景在北京岌岌可危的時候,還會在獨石口預留了兩萬大軍埋伏,當時你撤兵要是再晚兩天,就會被吳三桂帶兵堵住去路,那時我十萬大軍全得葬送在關內。好在你應對及時,提前帶兵從喜峰口逃了回來。


  李景用兵之狠,實是我平生僅見。跟這樣的人作戰,決不能露出任何破綻,否則必會遭到他致命的攻擊。」


  「十四哥,要我說,你無論是用兵打仗還是治國都比那個人強,可惜卻只能做那個人的臣子。」多鐸忽道。


  「休要胡說,皇上雄才大略,我如何能跟他相比?十五弟,以後不要說這樣的話。」多爾袞瞪了多鐸一眼道。


  「我說的是實情,父皇打下的基業,你看看讓他弄成什麼樣子?蒙古丟了不說,現在連跟南朝抗衡的能力都沒有了,照這樣下去,大清早晚要亡在他手裡。」多鐸反駁道。


  多爾袞聞言斥道:「你懂什麼?我告訴你,南朝有李景這樣的人,換誰當了大清的皇帝都沒用,哪怕父皇在世也不行。


  十五弟,你要知道,有些東西不是靠謀略和作戰勇猛能彌補的,濟世軍所用的武器實在是比我們強大的太多,咱們現在只有抓緊時間造槍鑄炮,用南朝的武器跟南朝抗衡,否則,被滅是早晚的事兒。


  而皇上很早就看出這一點,因此在十二哥打了敗仗以後,並沒有怪罪十二哥,而是馬上命孔有德開始鑄炮,另外,皇上非常清楚朝鮮對大清意味著什麼,因此才準備東征。


  至於議和,你以為皇上想不到么?可是那能由皇上來提嗎?如果皇上提出議和,咱們大清的臉面還要不要?」


  「那皇上今天問話的時候,你開始什麼都不說,直到皇上問起你,你才回答?」多鐸接問道。


  「你以為朝堂上那些人都是傻瓜?很多人都明白其中的厲害關係,都明白皇上的提議是對的,但是大家都怕南朝趁咱們東征時,向咱們發起進攻。一旦出現這種情形,誰贊成皇上東征的提議,就會被當成替罪羊。」多爾袞說道。


  「那你幹嘛還說。」多鐸疑惑道。


  「廢話,所有人都不吱聲,我要是也不說話,皇上寒心不寒心?這麼多兄弟都不能替他分憂,你讓他怎麼看咱們這些兄弟。」多爾袞斥道。


  頓了頓,多爾袞接道:「但是要是傾舉國之力東征,實在是太過冒險,因此我才請纓咱們三個兄弟出征,把大部分兵力留下看守門戶。


  皇上知道我明白他的心思,也知道僅靠三旗的兵力不足以東征,這才又撥了三個漢軍旗給我們。


  十五弟啊,皇上其實是很重情義的,你以後可千萬不要胡亂猜測於他。尤其咱們大清現在情勢危急,我們兄弟更要抱成一團。不然的話,皇上要是坐不住位子,你我兄弟難道能獨善其身?」


  多鐸聞聽點了點頭:「我知道了。」


  多爾袞輕輕拍了拍多鐸的肩頭,三人緩步往宮外走去。


  沒走多久,忽聽身後一人叫道:「十四爺留步,皇上請您回宮議事。」


  多爾袞聞言急忙停下腳步,對阿濟格和多鐸說道:「十二哥和十五弟先回吧,記住我說的話。」


  阿濟格和多鐸重重點了點頭。待二人離去,多爾袞轉身隨內侍往宮內走去。到了宮中,卻見除了范文程,赫舍里索尼也在。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