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章 夜襲澎湖
鄭芝龍要的是大勝而不是慘勝。
另外,鄭芝龍選擇夜間作戰還有一個心思,那就是一旦奇襲得手,生擒大量的官軍,他就有了跟李景對話的籌碼。
鄭芝龍做了這麼多年的朝廷命官,說心裡話,他是真的不想重新過回海盜的生活。如果能夠留一絲餘地,鄭芝龍也不想做的太絕。
天色終於暗了下來,此時鄭芝龍的船隊距離澎湖主島不足十里,借著月光,已能隱隱看清島上的輪廓。
鄭芝龍放下千里鏡,對身邊的一名親兵吩咐道:「換旗!」
親兵得令,疾步走到桅杆處,命令旗手換旗。
旗手接令也不遲疑,迅速降下朝廷的旗幟,然後換上一面海盜旗。
隨著鄭芝龍的旗艦換上海盜旗,旁邊的船隻見了,紛紛撤下朝廷的旗幟換上海盜旗。
實際上,換旗也算是一個命令,換上海盜旗,就意味著進攻即將開始。
鄭芝龍此次進攻澎湖,共動用了大小船隻三百多艘,士兵一萬四千餘人。
這麼多船要想在登陸的時候全部發揮作用,就不能按照海戰的模式列陣,必須一字排開,這樣才能最大限度的發揮船多的優勢。
如果是白天的話,鄭芝龍是絕不敢這樣做的,因為一旦被敵方艦隊發現,只需搶佔上風頭,那己方這些船隻列成一排,相互不能支援,下場將會是很慘的。
不過現在鄭芝龍並不擔心這個問題,鄭芝龍一路順風而來,並未發現任何船隻,而到了夜間,能見度下降,自己看不到敵船,敵船也不可能發現他。
而且鄭芝龍判斷,就算朝廷的水師發現他的艦隊,也不會跟他死拼,因為朝廷的水師就那麼多船,要是打光了,水師就等於覆滅了,因為造船可不是一天兩天就能造出來的。
鄭芝龍的判斷不錯,孫傳庭確實不願跟他死拼。
鄭芝龍要進攻澎湖島,孫傳庭提前就知道了這個消息。
孫傳庭能知道這個消息,是因為有人跟他報信,報信的不是別人,正是李國助和鍾斌。
本來李國助和鍾斌準備直接反水,不過當孫傳庭得知鄭芝龍的計劃之後,當即阻止了兩人反水的提議。
因為,孫傳庭並不怕鄭芝龍跟他打陸戰。
別看鄭芝龍的兵力是他的數倍,可要說陸戰,鄭芝龍的戰鬥力能比得過當年的高迎祥?
當年孫傳庭麾下不過萬餘人,但黑水峪一役,愣是消滅了高迎祥數萬大軍,連高迎祥本人都被他生擒活捉。
現在孫傳庭手中的兵力雖沒有當年那麼多,但是戰力卻遠比當年為強,武器更是遠勝當年。
對於孫傳庭來說,在島上設伏,最大的難題是判斷鄭芝龍會從哪個方向進攻。
如果是以前,孫傳庭肯定是判斷不出的,但是執掌水師一年,孫傳庭已經知道在海戰作戰最關鍵要看風向,順風作戰跟逆風作戰效果絕對是不同的。
鄭芝龍海戰經驗豐富,當然比孫傳庭更明白這個道理,因此鄭芝龍肯定會從順風的方向而來。
既然可以判定鄭芝龍的進攻方向,剩下的就是判斷鄭芝龍的進攻點。
這一點也不算很難,因為澎湖乃是島嶼,四周海礁林立,鄭芝龍唯有選擇沒有海礁或者海礁較少的地點進行攻擊。
孫傳庭雖然對澎湖不是很熟,但島上對四周環境熟悉的人可不少,隨便一問,便知道澎湖四周的地理環境。
掌握了澎湖周邊的地形之後,孫傳庭接下來要做的就是判明風向了。
風向是最好判斷的,因為澎湖的地理特徵就是多風,而且風力很大,只需站在海邊便可判明風向。
在辨明風向之後,孫傳庭經過認真觀察,選好了埋伏地點。
並且為了謹慎起見,孫傳庭安排的伏兵距離海邊有四里左右路程。
孫傳庭盤算的很好,這個距離,正好是重炮的最佳射程,鄭芝龍的火炮雖然也能打到這個距離,不過打這麼遠,實心炮彈基本沒有什麼傷害。
這就是李景的部隊跟別的部隊真正的差距,李景所部列裝的火炮使用的炮彈是炸彈,遠非當時的開花彈可比,更不是那些使用實心炮彈的火炮所能及。
而當時海戰,船上列裝的火炮大多為實心彈,為的是能擊穿敵方船隻的側舷或甲板,開花彈是不可能打沉船隻的。
孫傳庭把一切都計算好了,下面的人也根據他的安排埋伏妥當,可惜孫傳庭忘記了一件事,那就是大海有漲潮有退潮。
鄭芝龍帶領船隻趕到澎湖的時候正是退潮的時候。退潮以後,船隻便夠不到火炮的攻擊距離。
但這還不是孫傳庭最鬱悶的地方,最令孫傳庭鬱悶的是,當鄭芝龍命令士兵登陸,孫傳庭下令火炮攻擊之時,意外發生了,因為很多炮彈發射以後居然沒有爆炸。
說實話,當鄭芝龍發現島上開始開炮的時候,真的嚇了一跳,他沒有想到島上居然有了防備。
敵軍有了防備,那麼這次偷襲就變成了強攻,而強攻可不是鄭芝龍想看到的局面,因為鄭芝龍聽說過李景部隊的火炮的厲害的,冒著強大的炮火強行攻擊,必會受到重大損失。
可是當看到無數炮彈從島上飛出,落地后卻沒有出現他相像東方眾的爆炸時,鄭芝龍不由大喜。
大喜之後,鄭芝龍做出了一個令他後來無比後悔的決定,鄭芝龍命令士兵繼續攻擊。
如果從岸邊到敵軍的防線只有幾百米的話,那麼鄭芝龍這次攻擊可能真的就奏效了,因為在鄭芝龍驚喜的同時,島上防守的士兵們都在發獃。
這些士兵不明白為什麼平時訓練都好好的大炮,突然間不好用了,居然有這麼多的炮彈沒有爆炸。
要知道,當武器突然不好用的時候,士兵難免會發獃。
心急之下,很多士兵又進行了第二輪炮擊,可當第二輪炮擊過後還是同樣的效果的時候,士兵們的信心有些動搖了。
這時,主將和軍官的作用就彰顯出來。
這一戰,在前線主持防務的主將正是剛被孫猛提拔的澎湖守備林士傑。
林士傑臨時被授予澎湖守備之職,深知這是孫猛對他的看重,現在鄭芝龍夜襲澎湖,便是考驗他的時候。
眼見重炮突然啞火,林士傑當即下令停止炮擊,然後命令士兵迅速架設攜帶型火炮。
林士傑不相信連攜帶型火炮也失去了作用。
如果攜帶型火炮也失去了作用,那就只能用步槍跟敵人交戰了,而夜間作戰,哪怕是有月光,士兵的能見度依然不高,效果肯定是大打折扣。
林士傑已經做好了跟鄭芝龍的部隊短兵相接的準備。
隨著林士傑的命令下達,士兵們終於警醒過來,現在敵人正在進攻,可不是發獃的時候。
林士傑的命令下得可謂及時,在士兵們發獃的時候,鄭芝龍的部隊已經衝上了岸,並且迅速向前突進。
如果林士傑反應再晚一些,恐怕真的就要短兵相接了。
但一切只是如果而已,當大量的敵軍進入射程,攜帶型火炮開始發威,衝進射程的鄭芝龍所部被成片的炸翻。
看到眼前的場景,鄭芝龍迅速從驚喜變成驚愕。
一般來說,紀律嚴明的軍隊在主將沒有下令撤退的時候,士兵要是擅自撤退,肯定要被就地正法。
但鄭芝龍的部隊的骨幹大多是海盜出身,雖然後來成了正規軍,但是軍紀對他們來說根本不知何物。
這些傢伙打順風仗肯定是勇往直前,哪怕是跟對手旗鼓相當,他們也會死拼到底,畢竟能幹海盜的大多還是有勇氣的。
可是像這樣一邊倒的仗這些人根本就沒打過,這些人雖然不怕死,卻也不想白白送死,因此不能鄭芝龍下令,這幫人便潮水般的退了下來。
看到士兵紛紛後撤,鄭芝龍這才想起讓士兵吹響撤退的號角。
但是就這一個衝鋒,至少有數百人倒在了敵軍的炮火之下。
聽著前面受傷的士兵不住的呼號,鄭芝龍的臉頰一陣抽搐。
鄭芝龍也算曆經多次惡戰,但是像這樣連敵人的面都沒看到,幾百個兄弟就沒了,這樣的仗他還真沒打過。
看著島上的炮聲漸稀,鄭芝龍終於緩過勁來,隨即做出了另一個令他後悔的決定。
他下令士兵把船上的火炮拆下來。
鄭芝龍忘了一件事,從船上拆火炮不難,難得是如何在泥濘的海灘上把這些火炮搬運到岸邊。
另外鄭芝龍不知道的是,剛才岸上發射的炮彈之所以沒有爆炸是因為剛退潮的海灘非常鬆軟,達不到引爆炮彈的撞擊力。
鄭芝龍沒有像明白,但是林士傑想明白了。
林士傑雖然沒參加過實戰,但是沒少訓練火炮的運用。他知道,火炮雖然經常會出現故障,但絕不可能這麼多的火炮同時出現故障,肯定是有什麼原因造成的。
而能造成這個原因的只能是炮彈的落點是海灘,鬆軟的海灘令炮彈無法引爆。
想明此節,林士傑當即下令重炮部隊後撤。
鄭芝龍這邊拆卸火炮,林士傑那邊也才拆卸火炮,兩人同時動作,鄭芝龍這邊海灘泥濘,費勁周折才把火炮推上岸。林士傑那邊也不好受,海島能有什麼好地形,搬運火炮也不是那麼容易的,搬運到指定地點以後,還要考慮射擊的角度,以及前面有沒有障礙等一系列問題。因此,鄭芝龍和林士傑幾乎用了同樣的時間把火炮準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