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明朝大丈夫> 第六百九十九章 大明商會

第六百九十九章 大明商會

  琢磨了一會兒,李景輕輕點了點頭:「那就讓繼先負責這件事吧。不過既然是替朝廷辦事,就得以朝廷的名義,你和衡臣商議一下,給繼先弄個職務,品級暫定……從六品吧,從六品挺好,不算高,也不算低。」


  聽李景將沈繼先的品級定了下來,沈正不由有些失望。


  按照沈正的意思,只要李景同意沈繼先來辦這個差事,就跟周衡臣商議給沈繼先封個五品官,卻不想李景提前把路給堵死了。


  看了看沈正,李景笑道:「岳父,繼先經商是把好手,但是從政未必擅長,有道是過猶不及,不要想著把所有的好事都佔了,會出問題的。


  我是這麼想的,讓繼先以商人的身份從政,還得的本行,咱們成立一個商會,負責統籌全國的工商發展事宜,這個會長以後可以讓繼先擔任,但是不是現在。現在繼先還沒有那麼高的威望和能力擔任這個會長,所以我們現在不能給他定的品級太高。


  岳父,你應該明白,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品級低,盯他的人就少,等他真正干出成績,那時再提拔就順理成章了,別人也無話可說。」


  沈正聞言輕輕點了點頭。


  這時楊柳風忽道:「大帥,這個商會統籌全國的工商發展事宜,必然要經常跟商人們打交道,這其中怕是有些不妥吧?」


  李景笑道:「你怕商會替商人說話?」


  輕輕笑了笑,李景接道:「慎行,你要明白,商會本來就是替商人說話的,只有替商人說話,才能體現商會的價值。要是替朝廷說話,那就不叫商會了。


  其實,就算我們不成立商會,很多商人已經抱成團了,就像顧秉有他們搞的那個江浙商會,就是商人們自己組織成立的。


  但是朝廷成立的商會跟商人們自己成立的商會目的完全不同,商人們自己成立的商會只會考慮如何把他們的利益最大化,為了利益他們甚至會聯合起來向地方官府施壓。


  而朝廷成立商會是為了跟商人們進行溝通,平衡各方面的利益,解決官府和商人之間的一些矛盾。而且有了商會以後,朝廷就可以通過商會了解商人的需求,然後根據商人的需求制定相應的政策,說白了就是為了更好的發展工商業。」


  楊柳風聞言轉頭看向沈正道:「若是如大帥所說,這個商會的作用是非常大的,繼先要是能擔任這個商會的會長,那就是商人的領袖了。」


  沈正連連點頭。


  李景接道:「不過繼先現在還當不了這個領袖,我剛才說了,繼先的威望還不夠,這跟錢多錢少沒關係,等繼先組織商人們干幾件大事出來以後,大家對他都信服了,那時就可以擔任這個會長了。」


  楊柳風聞言笑道:「我看,這次讓繼先組織商人從察爾汗往內地運鹽就是大事。雖然朝廷對鹽監管很嚴,但是販鹽自古就是暴利,江南那些有錢人多是鹽商,如果繼先能扶持一些鹽商出來,那他馬上就會在商人中擁有極高的威望。」


  李景笑道:「其實,這是一件雙贏的好事,商人們把鹽運出來肯定能賺錢,而朝廷發賣鹽證也是一大筆收入。」


  楊柳風笑道:「恐怕收入要遠遠高於平陽府的鹽場。」


  李景點點頭:「如果鹽商能把察爾汗的鹽運出來,那咱們就可以把平陽府的鹽場停了。現在平陽府的很多工廠都缺人呢,把這些製鹽的工人解放出來,正好能解決平陽府的用工難題。」


  袁樞沉吟了一下道:「大帥,現在很多地方都缺少人力,依我看,你制定的人口政策還是暫緩推行吧。」


  李景搖搖頭:「人口政策必須執行,這是為了以後著想,雖然暫時咱們人力不足,但那是因為老百姓還捨不得他們的土地,如果讓一部分農民成為工人,那用工問題馬上就能得到解決。


  至於農民轉換成工人以後閑置下來的土地,可以賣給不出來做工的農民,農民靠人力耕種不了那麼多土地,就靠畜力進行耕種。


  總之,解決這個問題有很多辦法,唯一不能使用的就是鼓勵生育。這個問題我已經想好了,等張鰲準備的差不多了,就開始推行新的人口政策。」


  「張鰲這兩年可是夠累的,清丈土地,整理戶籍,統計人口,都是最繁瑣的事情。」袁樞嘆道。


  李景道:「所以明年開春還要繼續開恩科,我們的官員和吏員還遠遠不夠,很多人都是一個人干好幾個人的活兒。」


  袁樞輕輕點了點頭。


  雖然李景這些年每年都開科取士,不過錄取的人數還是按照原來的標準,即進士和同進士三百人,這些人經過培訓以後,朝廷會進行重點培養,不出意外的話,這些人日後大多都會成為官員。也就是說,朝廷每年固定增加的官員人數最多只有三百人。


  另外還有一些是不固定的,這些人就是秋考時考中的舉人,舉人的人數會多一些,大概有幾千人。


  但是舉人不一定能成為官員,舉人如果不想繼續參加會考並且想入仕的話,只能先從吏員做起,然後靠政績予以晉陞官員。


  至於秀才也可以入仕,但是這些人晉陞的機會就要小很多,這幾年秀才出身的晉陞為官員的人數極少,能得到晉陞的都是工作成績出色,或者有重大貢獻。


  這幾年,大明每年亡故和退休的官員大約有幾百人,基本上跟提拔晉陞的人數相當。


  但是大明以前的官員數量是不夠的,因此這兩年雖然每年都開科取士,但最終朝廷的官員數量還是不夠用。


  其實要解決這個問題很簡單,那就是突擊提拔一批舉人和秀才為官。不過李景並不願那樣做,那樣做就意味著考中秀才和舉人就可以做官了,那誰還願意花費時間去學更多的知識?

  長此以往,大明的官員素質就會下降。李景寧可把本來是官員做的事交給吏員去做,也不願降低官員的標準。


  至於最終解決官員數量不夠的問題,李景已經想好了,那就是以後錄取秀才和舉人還有進士要限制年齡,即超過四十歲就不錄取了,通過限制年齡,使官員年輕化。


  年輕人只要不犯錯誤,不被罷官免職,就能多干一些年,幾年之內,官員退休的數量便會減少,慢慢地就可以補上官員的缺口。


  李景正要跟袁樞商議來年開春開科的事宜,小九匆匆來報,鄭森在外面求見。


  聽聞鄭森求見,李景先是一怔,隨即大喜,當即命人將鄭森帶進來。


  少頃,鄭森進來,見了李景,鄭森跪地磕了三個頭:「卑職鄭森見過大帥。」


  李景見了不悅道:「早就下了免跪令了,你怎麼還跪?」


  鄭森忙道:「卑職不同於別人,在大帥面前,卑職既是下屬,又是晚輩,晚輩見了長輩自然應該磕頭。」


  聽了鄭森的解釋,李景不由笑了起來:「好小子,你這麼說這個頭我還真的受了,不然的話,你爹會以為我把他當外人了。不過你既然給我磕了三個頭,那在場的諸位大人你也要磕頭了,這些人可都是你的長輩。」


  鄭森忙道:「正該如此。」


  說著轉向沈正等人,每人都恭恭敬敬地磕了三個頭。


  眾人見了都捋著鬍鬚微笑,心中俱道:這小子真會做人,比他老子可強多了。


  待鄭森磕完頭,李景笑道:「好了,起來吧,估計腦袋都磕腫了。說說吧,伽利略先生帶回來了么?」


  鄭森聞言忙道:「回大帥,卑職有辱使命,伽利略先生沒有接回來。」


  「怎麼?是教廷不放人還是是伽利略先生病重坐不了船?」李景問道。


  鄭森忙道:「不瞞大帥,兩個原因都有,卑職到了羅馬以後把大帥的手信交給教皇,不過教皇不肯放人,說伽利略先生傳播的乃是異端邪說,不能任他離開教會的監管。」


  「恩?教皇不肯放人?那你是如何做的?」李景問道。


  鄭森忙道:「卑職秉承大帥所命,向教皇發出武力威脅。」


  李景聞言笑道:「想必教皇並沒把你這點軍隊和艦船放在眼裡吧?」


  鄭森忙道:「是!」


  「那你打了么?」李景接問道。


  鄭森正色道:「卑職是大帥的兵,這次遠渡重洋更代表了大明,那老小子不聽大帥的招呼,那就是不把大帥放在眼裡,不把大明放在眼裡,卑職自然要教訓教訓他們。」


  李景聞言大笑:「好!好樣的!這才是我大明的軍人!不管你這一仗打的如何,就沖你這份膽識,就值得嘉獎。」


  鄭森忙道:「卑職不敢受獎,不瞞大帥,這次對羅馬教廷作戰,卑職損失了七百多名兄弟,還損失了四十多艘戰艦。」「損失了七百多兄弟?四十多艘戰艦?你這仗怎麼打的?」李景驚問道。鄭森忙道:「回大帥,卑職跟教皇沒有談攏,便回去召集部隊向羅馬教廷宣戰,卑職率領兩千士兵一路進攻,直打到羅馬,打得教廷軍節節敗退,教皇眼見抵擋不住,只好跟卑職求和,允許卑職把伽利略先生帶走。」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