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明朝大丈夫> 第七百三十六章 來處和去處

第七百三十六章 來處和去處

  幾個丫鬟心裡都清楚,李景就是為她們遮風擋雨的大樹,沒有李景,她們就會成為任人宰割的羔羊。在李府生活了這麼多年,她們怎能忍受任人欺凌的生活,與其任人欺凌,還不如一死了之。


  對於幾個妾室和丫鬟的心思,李景是明白的,但是在這件事上,李景也是有心無力。畢竟妾室沒有人權在中國已經傳承了上千年,在人們的心裡,這種觀念已經根深蒂固,這不是李景頒幾道政令就能馬上糾正過來的。


  正因為李景明白這些人的心思,因此才帶著大家一起離京。


  李景離京不久,便聽聞朱由檢下旨封李安國為中興王世子,並授李興國開平侯爵位,隨後楊柳風將李安國調任順天府擔任府尹。


  聽聞這個消息,李景輕輕搖了搖頭,知道兩人定是迫於壓力,才違背自己的命令,破格晉封兩個兒子。


  不過李景終究沒有開聲,李景很清楚,他既然已經把權力交給了楊柳風,就不能橫加干涉,否則就會降低楊柳風的威信。


  ……


  李景等人要去的地方是武當山,原因很簡單,因為沈瑩和朱徽媃等人都認為李景是練功出了問題,一致要求李景到武當山詢問一下雲陽子真人。


  李景倒是覺得腦海中那個召喚的聲音跟練功應該沒什麼關係。


  李景是不相信鬼神的,但是他莫名其妙地來到大明,若說不是鬼神的力量也解釋不通,畢竟在後世的時候,他還沒聽說哪個國家掌握了轉移時空的科技,也沒聽說哪裡有什麼時空通道,可以把人送到古代。


  而且在李景看來,即便後世有這樣的科技,估計也沒人敢使用這樣的技術,若是有這樣的時空通道,想來也沒人敢嘗試利用時空通道回到古代。


  要知道,如果有人通過時空通道回到前朝的話,那麼後世的世界肯定要受到影響,哪怕這個人在前朝一事無成,後世都要受到影響,這就是人們常說的蝴蝶效應,會引起一連串的反應。


  如果這個人在前朝結婚生子,那影響就更大了,首先,跟他成親的這個女人原本應該跟別的男人成親生子的。可是由於這個人的出現,原來的孩子就不存在了,然後這個孩子的後代也不存在了,再然後這個孩子的後代的後代也不存在了。也就是說從這個人在前朝結婚生子的那一刻,後世就要消失一大批人。


  而消失的人當中很可能就有研究時空科技或者是使用時空科技的人,甚至連傳送到前朝的人可能都要消失。


  若是這個人到了前朝以後再干點殺人放火的勾當,比如說李景這樣的,後果無疑會更嚴重。基本上可以肯定的是,一旦有人穿越到前朝,並且在前朝生存下來,那麼後世必定會發生驚天動地的變化。


  能研究出這樣科技的人不會不明白這麼淺顯的道理,因此,就算後世有人研究出這樣的科技,也沒人敢利用這樣的科技把人送到前朝,除非這個人瘋了。


  所以李景雖然不相信這世上有鬼神,這時也只能認為是鬼神之力把他送到明朝,因為只有鬼神才不會在乎後世的變化和人們的死活。


  當然,李景心中還是有一些希冀的,李景來自後世,而這個聲音是召喚他回去,那是不是意味著他可以回到後世?


  雖然李景對後世的世界已經沒有留戀,可是他在大明這些年做了這麼多的事情,如果有機會,他還是想看看他做的事情對後世影響有多大,想親眼看看後世是不是還是原來的那個歷史。


  只是這些話李景是不能跟沈瑩等人說的,既然不能說,那就只能依從沈瑩等人的意見到武當山。同時,李景也想看看在途中能不能發現什麼線索。


  李景等人離京以後,一路輕車簡從,歷時數月,途經數省,終於到達湖北武當山。


  武當山道教自嘉靖朝以後便逐漸式微,再不復當年盛況,不過自從李景成為雲陽子的徒弟的消息傳出以後,武當山信徒大增,數年間便重新成為道教的聖地。


  武當山主峰為天柱峰,峰頂因建有一座金殿亦稱金頂,金殿之下建有大岳太和宮,可以說,來到武當山若是沒到大岳太和宮便算不得來過武當山。


  李景等人到達武當山的時候正是夏季,山中遊客信徒絡繹不絕,待李景等人登上天柱峰進了太和宮的朝聖殿,只見上香問卜之人不計其數。


  李景自沒興趣上香問卜,倒是沈瑩等人卻一臉虔誠,定要尋簽打卦,問個吉凶。


  對於妻妾的心思李景自然知曉,當下也不阻攔,命幾名侍衛保護好夫人,自帶著兩名侍衛到金殿拜見雲陽子真人去了。


  明朝時期,香客信徒以及普通的在山道人想上金頂是絕不允許的,他們只能遠遠地看著高高在上的金殿仰望膜拜。


  李景自然不知道這個規矩,帶著侍衛施施然而上。毫無疑問,剛出太和宮便被人攔了下來。


  見有人阻攔李景上金頂,侍衛大怒,在這些侍衛的眼中,普天之下還有李景去不得的地方么?

  瞪著山門前值守之人,侍衛冷冷說道:「混賬!你狗眼瞎了!知不知道你眼前之人是誰?莫說區區一個武當山金殿,便是皇宮大內,我家大帥也是隨意出入。」


  說完,侍衛將腰牌一亮,厲聲斥道:「給老子滾開!」


  李景輕輕嘆了口氣,知道侍衛們不明白自己為什麼辭職,心裡都憋著一口氣,現在被人阻攔,這股火便發作起來。


  輕輕拍了拍侍衛的肩頭,李景微笑著對守山之人道:「你去通報雲陽子真人,便說徒兒李景來拜見他老人家。」


  那守山之人聞言大驚,支支吾吾地說道:「你……你說你叫李景?是……是雲陽子真人的徒弟?那不是當朝……當朝內閣首輔大人?」


  侍衛聞言,冷聲說道:「還算你有點見識!」


  那守山之人聞言慌忙跪倒在地:「小人有眼無珠,不知大帥駕到,小人罪該萬死!」


  一邊說一邊砰砰磕頭。


  李景擺擺手笑道:「起來吧,我已經不是什麼首輔大人了,我現在就是一個普通百姓。好了,你們這裡不讓上,那我就不上了,勞煩你通報雲陽子真人一聲。」


  那守山之人忙道:「這裡不許別人上,又怎能不許大人上?大人請隨小人上山。」


  李景搖搖頭:「還是不要壞了規矩。」


  那守山之人忙道:「規矩也是人定的不是?而且大帥難得來一次武當山,若是不上金頂看看,豈不是白來一趟武當山?」


  李景仰頭看了看峰頂的金殿,輕輕點了點頭道:「算你說的有理,那就上去吧。」


  那守山之人急忙側身讓過道路,伸手引道:「大人請!」


  李景笑了笑,在守山之人帶領下,緩步登上金頂。


  雲陽子其實並不是武當道觀的住持,但是由於他是李景的師傅,因此在武當山的地位異常尊崇,否則的話,他也沒資格在金頂修行。


  在守山之人帶領下,李景緩步走進金殿,看著足踏玄武的真武大帝的金身,李景默默端詳了一會兒,終於躬身行了一禮,然後慢慢說道:「真武大帝,你莫要怪我怠慢於你,你若真的有靈,便不該讓我大明遭受那麼多的磨難,不該讓大明的子民遭受那麼多的痛苦。


  我雖是一介凡人,但是我做的事情卻是你這個神仙沒有做到或者說沒有做好的,是我將頻臨崩潰的大明挽救了回來,是我重現了大明昔日的榮光。


  如今大明疆域之遼闊遠過前朝,積累的財富更是不計其數。真武大帝,我雖不是神仙,但是自信便是神仙也不過如此吧。」


  說完,李景默默注視著真武大帝,過了一會兒,李景俯身取過三炷香來點燃,然後手持信香,在真武大帝金身前恭恭敬敬地鞠了三躬。


  把信香插入香爐中,看著裊裊的青煙,李景嘆了口氣道:「真武大帝,我可能要離開這個世界了,雖然走之前我把所有的事情都交代好了,不過我的心中依然牽挂著這個國家。


  真武大帝,我想拜託你一件事,我希望你以後能好生地庇護這個國家,莫要愧對大明子民對你的信仰。」


  李景話音剛落,忽覺面前的真武大帝像似乎發出一道金光,待李景定睛再看,卻與剛才無異。


  李景正疑惑是不是自己看錯了,忽聽殿後有人說道:「真的是濟民?」


  李景抬眼一看,正是雲陽子真人。


  沖雲陽子躬身行了一禮,李景笑道:「師父安好,徒兒有禮了。」


  雲陽子急忙拉住李景的手臂道:「來,隨我到後殿。」


  李景笑了笑,跟著雲陽子來到後殿。


  在蒲團上坐定,雲陽子問道:「濟民,為師聽聞你已經辭去了一切職務,不知所為何故啊?」


  李景笑道:「累了,想歇一歇。」


  雲陽子搖搖頭:「怕不是這麼簡單吧?」


  李景笑了笑:「是身體的原因。」


  雲陽子聞言大驚,一把抓住李景的手腕,手指搭在李景的腕部,閉目診起脈來。


  過了一會兒,雲陽子疑惑道:「濟民的身體非但無恙,反而比數年前要好得多,怎麼說是身體的原因?」


  李景輕輕點了點自己的頭部,將自己聽到腦海有聲音之事慢慢說了一遍。


  雲陽子聞言沉默良久,然後緩緩道:「濟民,為師聽聞先賢大德能夠天人感應,濟民的情況想必也是如此了。」


  李景苦笑道:「關鍵是徒兒不知如何回應啊!」


  雲陽子笑道:「天道便是人心,你既已感應,又何須回應?便如佛家所說,從來處來,往去處去,這來處,去處,便是人心。」


  李景聞言不由喃喃重複道:「從來處來,到去處去?」


  過了一會兒,李景忽然起身道:「多謝師父指點,徒兒明白了。」


  雲陽子笑道:「既然明白,那便不忙走,跟為師盤桓幾日吧?」


  李景搖搖頭笑道:「師父,我此行攜妻帶妾,可是一大家子的人,可別玷污了你這清凈之地。」


  雲陽子笑道:「人倫亦是天道,如何能說玷污二字?」


  李景笑著擺了擺手,起身向雲陽子辭行。


  待下了金殿,與沈瑩等人會齊,一行人隨即下山。


  下了山後,一行人轉而向北,直奔河南方向。


  過了月余,李景等人抵達林縣,在林縣沈家老宅住了一日,次日帶著沈瑩等人到西山祭拜了陳老漢,隨後李景帶著沈瑩等人來到他當年初到大明之地。


  就在眾人疑惑李景為何帶她們來這個窮鄉僻壤之時,突然一道閃電劃破天空,接著一聲驚雷在眾人頭上炸響,隨即天空驟然暗了下來。


  李景一驚,下意識地將沈瑩和朱徽媃攬在懷中。


  二十年前,似乎他來到大明那一幕又重現了……像又好像是不像,李景抬頭看了看天,忽然想起雲陽子說的話:從來處來,往去處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