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篡唐> 第十七章 決戰玄武門(四)

第十七章 決戰玄武門(四)

  正是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時候。


  北風呼嘯。雪花紛紛揚揚的飄下,落在皇城的宮殿上,地面上,很快便成了白茫茫一片。


  薛仁越匆匆走下宮城,在一座偏殿外停下腳步。


  他看看左右無人,上前輕輕叩響門扉。


  大門吱紐一聲開啟,一個雄魁的身影映入薛仁越的眼帘。


  「王爺在嗎?」


  「還沒睡,正在看書。」


  薛仁越和開門的漢子似乎很熟,兩人做了簡短的交流之後,薛仁越拖下白色的雪氅,邁步走進殿內。


  偏殿的面積不算太大,八根粗大的柱子,將整座大殿分成三個部分。


  正中央的大殿通道,被燭火照映,格外清晰。可是在兩側的暗影處,影影憧憧,站立著數百名軍士。


  正中央一張長案後面,端坐一個青年。


  黑甲罩身,正津津有味的坐在那裡看書……


  「王爺!」


  青年放下手中的書卷,抬起頭來。


  就著燭火的光亮,一張頗為清秀的面容。卻正是李言慶。


  他微微一笑,「仁越,可是陛下醒了?」


  薛仁越點點頭,「剛從甘lou殿得到消息,陛下已經醒了。」


  李言慶一臉輕鬆之色,只是那雙如星辰般璀璨的眸子,不自覺的半眯縫起來,流lou出一抹森冷之意。


  「陛下,還是選擇了趙王,對嗎?」


  薛仁越沒有回答。


  但沒有回答的回答,在這個時候,卻是最好的回答。


  李言慶嘆了口氣,緩緩起身。雙手撐在案子上,身體半傾,凝視薛仁越半晌后,突然問道:「仁越,你現在後悔,還來得及!」


  薛仁越聞聽,卻笑了!

  「王爺這話從何說起?


  當年家父病逝時,曾叮囑我與大兄前去投奔王爺……只因為那時候大兄猶豫,所以沒有成行。


  趙王雖收留我兄弟,但卻又處處提防。


  甚至連那侯君集,如今都在我兄弟之上……


  武德六年時,王爺派人秘密與我兄弟聯繫。也就是從那時候起,我與大兄已決意歸附王爺。


  事實上,大兄對王爺素來敬重。


  今日也正是我兄弟,為王爺建立功業之時……」


  李言慶的臉上。綻lou出一抹燦爛的笑容。


  「我與仁杲也算是總角之交。當年他贈我白龍,如今又助我成事,這份情意,本王牢記心中。


  仁越,你且去準備。


  另外通知田豐,就說他兄弟一家如今甚好。他的侄兒,現已是一方縣令,日後榮華富貴,只在他一念之間。」


  薛仁越cha手躬身,而後退出偏殿。


  從廊柱後面,緩緩走出兩個壯漢。


  兩個壯漢的年紀,都在四旬左右,看上去格外雄壯。


  李言慶笑了笑,沉聲道:「程知節,秦叔寶……本王答應你們的事情,已經做到了!


  一會兒趙王勢必會從玄武門進入宮中,我要你二人一定要死守延嘉殿,盯住甘lou門……其他的事情,本王自會處置。這天亮以前,想必會有個了結,到時候你們何去何從。就自行決斷。」


  這兩個四旬壯漢,正是天策府大將秦瓊和程咬金。


  李世民在承天門外遇險,程咬金率先覺察到情況不妙。他是個有眼色的人,一見事有蹊蹺,立刻就趕奔東宮,與秦瓊匯合后,逃離長安。按照他們當時的想法,是準備去潼關,和盛師彥匯合。至於日後的打算,在當時兩個人都沒有考慮清楚。只是不等他們抵達潼關,姚懿就已經佔領了潼關,盛師彥更是未做任何抵抗,便歸順了李言慶……


  隨後,姚懿兵發渭南。


  薛仁杲率部看似支援,實際上卻早已經投kao了李言慶。


  畢竟,薛仁杲和李言慶的關係很密切。早在李言慶還居住於洛陽竹園精舍的時候,他和薛仁杲就成了朋友。此後李言慶和薛仁杲多有來往……薛舉病逝的時候,曾叮囑薛仁杲兄弟投奔李言慶。卻不成想兩兄弟還沒有出關中,就發生了李言慶在滎陽郡易幟的消息。


  那種情況下,薛仁杲自然不敢去找李言慶。


  隨後正逢李軌造反,李玄霸率部出征武威,薛仁杲兄弟於是就隱姓埋名,投kao在李玄霸帳下。


  只是,二人在李玄霸帳下並不得意。


  李玄霸看似重視二人,卻又處處對二人提防。


  按道理說,薛仁杲和薛仁越立下的戰功,足以令他二人超過梁師泰的地位。


  但梁師泰卻始終是趙王府的第一武將,甚至比他們更晚歸附李玄霸的侯君集,也爬到了他兄弟的頭上。


  在這種鬱郁不得志的情況下。李言慶的一封書信,突然出現在兩人的面前。


  時李言慶尚在嶺南,不過在書信中,對二人的處境做出了一個分析。畢竟薛仁杲有過自封為王的經歷,李玄霸哪怕是看重他,也不可能對他兄弟完全信任。李言慶在信中說,讓他們暫時忍耐一下。不出三載,關中必有事由發生,到時他希望薛仁杲兄弟能站在他的一邊。


  果然,在武德七年,發生了楊文干之亂……


  薛仁杲兄弟本以為李言慶所說的事由,指的就是楊文干之亂。


  可是當他兄弟隨李玄霸抵達長安后,卻發現這情況,絕非他們想象中的那麼簡單……


  對李言慶,薛仁杲從小就很佩服。


  不過以前他佩服的是李言慶的狠辣和勇武,而現在,他則佩服的則是李言慶的算無遺策。


  其實,姚懿攻打渭南,只是一個幌子。


  真正的目的,就是要薛仁杲出來,然後設法領李言慶混入長安。


  秦瓊和程咬金的出現,說穿了也只是一個意外而已。李言慶之所以會帶他二人一起行動,則是希望藉由二人之手。來獲取天策府殘餘力量的支持。畢竟,李世民雖然死了,可天策府的力量尚存。李玄霸也不敢輕易大開殺戒,所以在朱雀門之變發生以後,只殺死了王通等一干謀臣。秦王妃溫氏一脈,李玄霸並沒有去祭起屠刀。畢竟溫氏一族是大唐開國元勛,是山西豪族……而溫家三兄弟在士林中享有清譽,令李玄霸投鼠忌器。


  從這一點上來說,李玄霸比歷史上的李世民要溫柔許多。。


  至少他沒有去霸佔李元吉的老婆,也沒有強令太子妃和李建成劃清干係……


  當然,這也許和李玄霸還沒有獲得正統之名的一個作秀。但不管怎麼說。李玄霸對女色方面,還算是保持著幾分克制。而不是像李世民那樣,殺了李元吉之後,就急不可耐的把弟媳婦納入自己的後宮之中。不過,李建成也好,李世民也罷,家眷都被李玄霸囚禁了起來……


  ——————————————————————————


  李玄霸的心情算不上太好。


  薛仁杲馳援渭南,不成想在渭水河畔遭遇姚懿的伏擊,五千精兵幾乎損失殆盡,最後只好帶著一部分殘兵敗將逃回長安。


  可是李玄霸沒辦法責怪薛仁杲……


  薛仁杲只是一員戰將,而不是一名智將。


  事實上,他麾下四大將中,除了侯君集之外,包括梁師泰在內,都是善於衝鋒陷陣,而不知運籌帷幄的主兒。可惜,侯君集現在駐守馮翊,以保證長安城側翼不受任何襲擾。


  而姚懿又是個足智多謀的主兒!

  早在大業末年,他就追隨李言慶建立赫赫戰功。


  只因為他是李言慶的人,所以歸唐之後一直備受壓制。當時李世民執掌尚書省,而都畿道大行台屈突通又是李世民的人。李言慶在去了嶺南之後,李世民拉攏未果,於是對姚懿進行了強力打壓。四年過去,姚懿一直呆在熊州總管的位子上,沒有任何變化。


  而現在,姚懿終於找到了發泄的機會……


  一個姚懿,李玄霸或許還不會畏懼。可是姚懿背後,還有一個李言慶,李玄霸就不免感到憂慮。


  朱雀門事變之後,天下振蕩。


  并州刺史李藝蠢蠢欲動,幽州總管徐世績,遼東撫慰使杜如晦,幾乎是在第一時間做出了回應。


  最讓李玄霸感到窩心的,還是江南西道總管李道玄,公開表明了支持李言慶討伐長安的態度。這樣一來,也使得李言慶再無後顧之憂。而後舒州總管蘇定方,衢州總管謝映登。洪州刺史房玄齡、荊州總管竇軌,似乎都表示了對李言慶的支持,李玄霸如何不慌。


  他手中最大的一張牌,就是李淵。


  可如果李淵不吐口,李玄霸勢必無法名正言順的平息混亂……


  在薛仁杲敗回長安之後,李玄霸旋即下令,命薛仁杲和梁師泰加強對長安城的防衛。


  同時李玄霸也急不可待的等著李淵的回應!


  在李玄霸看來,李淵最終肯定會支持自己……


  但究竟是什麼時候才會吐口呢?莫非真的要等到李言慶兵臨城下,李淵才會點頭嗎?

  懷著這焦慮的心情,李玄霸這兩天都沒有休息好。


  好不容易躺下來,宮中突然傳來消息:陛下已經清醒,命趙王即刻進宮面聖。


  宇文士及一直待在李玄霸的身邊,接到消息后,就立刻將剛剛睡下的李玄霸從夢中喚醒。


  「恭喜千歲,賀喜千歲!」


  宇文士及興奮的說道:「陛下主動召見千歲,看起來是已經做出了決斷,千歲可高枕無憂了!」


  李玄霸本來有些昏沉沉的腦袋,在這時候也清醒了許多!

  是啊,父皇在這個時候召見自己,豈不是說明他已經決定了,要力挺自己嗎?


  想到這裡,李玄霸頓時興奮起來。


  「來人,備馬,孤立刻進宮!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