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大周柱國> 第12章 以人為本

第12章 以人為本

  長安城平康坊,梁國公府。


  夜色已深,清涼的夜風吹拂著,皎潔的月光投到院中。


  後院樹下,一個須發霜白、身著淺色常服的老人悠閑地躺在藤椅之上。


  “父親。”喬玉山從前院過來,躬身行禮道。


  老人正是當今太尉、梁國公、柱國大將軍——年近八十的喬奕然!

  論資曆喬奕然是當今朝堂之上首屈一指的存在,所獲榮譽封賞數不勝數,子孫多人在軍中朝中擔任要職。


  “今日陸文榮透露說韋家二郎有毒鹽礦製鹽之法,還和寧王殿下一同經營。”喬玉山簡略地將白日裏的事情講了一遍。


  “嗯,不錯,他陸家想做什麽就隨他們去,咱們不摻和就是了。”喬奕然閉著眼睛慢慢說道,隨後加了一句:“那韋家的小子倒是有些機靈。”


  “父親的意思是,接近一下?”


  “不用。”喬奕然笑道:“順其自然吧,喬家做好自己的事,不用刻意接近誰依仗誰。”


  喬奕然慢慢睜開眼睛看著喬玉山說道:“你記著,喬家若真要依仗誰,那也是皇帝!”


  喬玉山趕忙點頭:“父親教導的是,還有今日朝上議論督軍隴西的皇子人選,父親以為寧王如何?”


  “選寧王?你怎麽想的?”喬奕然興致大起,笑著問道。


  “今日陸文榮將韋家和寧王的關係吐露給我,除了想試探喬家對石鹽礦的態度,還有就是想讓喬家幫他們一起排除掉寧王這個督軍人選。”


  喬玉山仔細分析道:“陸家此舉可以防止寧王得勢,借機對韋家下手,畢竟寧王聲望若是起來了,陸家就越發難辦了。”


  “嗯,繼續。”喬奕然點點頭。


  “玉山以為,寧王和韋家的動作,陛下肯定是知道的,那就說明陛下並不反感寧王,若是此時我們喬家推上一把,自然都會落在陛下和寧王眼中。”


  “此番推舉肅王的話,於我喬家並無益處,對肅王來說尚有風險;若是推舉寧王,於我喬家而言有利無害。畢竟陸家、左家他們顧忌當年冉氏之亂,我喬家卻沒有這種顧慮。”


  聽完喬玉山所言,喬奕然笑道:“不錯,你們兄弟幾個就數你會琢磨。”


  “那玉山明日就在政事堂中,保舉寧王督軍了。”喬玉山躬身說道。


  “嗯。”喬奕然重新閉上眼睛,躺回藤椅上。


  喬玉山轉身離開,少頃之後來到胞兄喬玉貴院中。


  喬玉山要和喬玉貴商量一下,統一意見,再連夜將喬家的意思散出去。


  喬玉貴時任禮部尚書,雖然比起喬玉山所任中書侍郎來說差了些,但依舊是站在大周頂層的一小撮人之一。


  “兄長。”喬玉山上前施禮,隨後將自己的分析和打算告訴了喬玉貴。


  喬玉貴輕皺了下眉頭:“既然你和父親已經決定了,就不必問我的意見了,到時候自然支持你就是了。”


  見喬玉貴臉色和語氣有些不對,喬玉山笑笑說道:“兄長的意見自然是要聽的。”


  喬玉貴歎息一聲說道:“外麵人人都知道喬家是我大周最大的高門,可到底高在哪了?”


  “我喬家既不掌邊鎮兵權,又不經營鹽鐵之業,就連收並土地都做得不多,也就是我們兄弟幾人任職朝中,才顯得出喬家聲望。”


  喬玉貴頓了頓,悵然說道:“幾十年後,咱們兄弟幾個都被擠下來後,就下一輩的那些孩子,能指望誰?不趁現在掌權積攢些家業,到時候連地都不夠他們分的!”


  喬玉貴說完之後,小院之中短暫的陷入沉默。


  喬玉山看著眼前的大兄,不禁長歎一聲。


  “兄長,其他人不理解父親就算了,你也不理解麽?”


  “我大周開國以來,看似高門眾多,可哪有真正的世家門第!”喬玉山一字一句說道:“南朝有朱張顧陸;關東燕國有王盧李鄭,我大周呢?”


  “我梁國喬氏遷到關中才多少年?他陸家號稱渭南陸氏,實際上遷過來比我們喬家還晚!要說在關中名望,河東呂氏、杜陵杜氏、杜陵韋氏,還有當朝皇族武功蘇氏,哪個不比我們有底蘊!”


  “父親常說,比起鹽鐵商賈之術,土地莊園更靠得住;比起土地家奴來,家傳經學更靠得住;比起家傳經學來,人更靠得住!”


  “我喬家比莊園比不過,比販鹽家財比不過,比經書傳家也一般,但我喬家的門生故吏絕對是大周高門之中最多的!”


  喬玉山靜靜地看著喬玉貴:“大兄!你擔任禮部尚書有些時間了,應該能理解,對於門生遍布的喬家來說,科舉算什麽?大周又算什麽!這才是真正能留給子孫的啊。”


  喬玉山一股腦把話說出來後,周圍靜得針落可聞。


  喬玉貴愣在原地,久久說不出話,其實很多話之前父親都說過,但沒有玉山今日說得更直接。


  是啊,土地家財積聚得快,散得也快。


  經書傳家也不是一兩代的積累能做到,況且自從前朝科舉出現後,指望經學振興家門也愈發困難了。


  隻要朝中有著喬家的門生故吏,就是頭豬也有機會爬上去!

  良久之後,喬玉貴說道:“玉山你說的是,為兄明白了。”


  “如今我喬家支持寧王的話……”


  “不是支持寧王,是支持陛下!多押一份賭注罷了。”


  兄弟二人相視而笑。


  ~~~~~~

  翌日下午,寧王府後花園中。


  蘇羨、韋昭、呂琦、賀若雲幾個聚在涼亭之中,石桌上擺滿了酒菜。


  昨天傍晚眾人從韋府離去時,就約好了今天從國子監出來後在寧王府上相聚。


  “本來打算先請教子明兵法的,不過今天上午宮中傳出消息說,政事堂擬定推舉本王督軍隴西,主持對西涼戰事。”寧王抿了一口酒說道。


  雖說蘇羨之前就依據朝廷邸報,推斷出周圍邊境早晚會有戰事,少不得自己也會督軍出征,但沒料到也得這麽快,這麽直接。


  剛得知這個消息的時候,蘇羨是吃了一驚的,沒想到政事堂中大量官員直接推選自己,尤其是喬家帶頭的一派。


  “這種提議,父皇通常不會駁回,旨意最晚明天就會下來,你們怎麽看?”


  ……呂琦、賀若雲、韋昭向來都是不問政事、各有所好的人,對朝中情況也都所知甚淺,一時間誰也沒說話。


  韋昭有些懵,莫非寧王對這結果有些意外?結合自己印象中從不觸及朝政的寧王形象,這裏麵水很深啊,希望不要影響到韋家吧。


  看到三人反應,蘇羨笑了出來。


  “好了,你們還是陪本王一起學兵法吧。”


  PS:隻有一章,後續碼完又刪掉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