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大周柱國> 第66章 今非昔比

第66章 今非昔比

  皇宮之中,景陽殿外。


  群臣走出殿外之後各自去往辦理政務之處。


  喬玉山稍稍落後幾步,走在陸文榮身旁說道:“待會兒我還得去禮部過問栗楊封侯之事,陸相認為封個什麽侯好呢?”


  陸文榮微微一愣,旋即笑道:“喬相此言何意?如何封侯,自有章程,豈是隨意定下的?”


  先前在景陽殿中,喬玉山就留意到陸文榮在議論栗楊封侯之事上不甚積極,基本就能猜到他的心思。


  喬玉山說道:“那陸相怎麽看栗楊封侯之事?”


  怎麽看,還能怎麽看?

  陸文榮冷笑道:“喬相,此處隻有你我二人,你既然問出此話,我也不說假話。”


  “栗楊坐鎮隴右多年,功勳卓著,算起來封侯是自然是應該的,但我憂心的是,日後怕是寒門封侯之事就越來越多了!”


  喬家也好,陸家也好,都是當今大周一流高門,所以陸文榮在喬玉山麵前說起這般話,也不避諱。


  喬玉山有些不大認同:“陸相慎言哪!方才在殿中我就留意到,陸相對栗都督封侯之事不甚上心,所以為兄和你同僚多年,也是提醒你,門第之念莫要太看重了!”


  聽到喬玉山的話,陸文榮意味深長地看向他:“喬兄此言,就是喬家的意思了吧?”


  “前些年陛下要將武烈帝創設的科舉製度辦起來,喬家沒怎麽阻攔,之後陛下創設鹽鐵司,天下鹽鐵轉運之利盡歸於一家,喬家也沒說沒什麽,這兩年陛下暗中整頓豹韜衛、龍林衛,兩衛兵甲精良,喬兄主事政事堂,也沒動靜……”


  喬玉山側頭看了眼周圍,輕聲說道:“文榮!科舉也好,鹽鐵司也好都是國之大事,兩衛也是擔負著護衛宮城重任,難道身為人臣隻顧自家利益嗎?”


  “喬兄此言差矣!”陸文榮正色說道:“武烈帝開創科舉,數年而亡;漢孝武帝鹽鐵官營,與民爭利,窮兵黷武,漢室衰微;喬兄難道不見前人之鑒嗎?”


  “鹽鐵官營,朝廷必然就會有餘力,一旦國庫充盈,就免不了開疆擴土,如同漢武帝一般窮兵黷武!”


  放屁!喬玉山心中暗罵一聲,不就是陛下創設鹽鐵司擠壓了你陸家河東鹽池的利益了嗎?

  陸文榮接著說道:“喬兄大約心中會說我陸家鼠目寸光,隻看一家之利益!”


  “但可不止如此!”陸文榮沉聲說道:“開創科舉之時,你喬家沒有說話;創設鹽鐵司之時,你喬家還是沒有反對;如今陛下大力扶植寒門官吏將領,你喬家還是如此……”


  “文榮此言過了!栗楊封侯本是應當,哪來的大力扶植……”


  陸文榮斷然說道:“喬兄莫言自欺!科舉開創以來,朝中寒門不是越來越多了嗎?如今隴右戰事正酣,加上北境突勒虎視,戰事一開,寒門將領晉身必然不少!”


  喬玉山剛準備反駁,陸文榮揮手打斷,繼續說道:

  “這些年來一樁樁一件件,喬家態度一直如此……等到陛下丈量天下田畝,造冊登記各家莊戶田奴之時,你喬家也跑不了!”


  陸文榮的意思很明白,陸家不過是涉及鹽運之利,早一些和朝廷有些衝突。


  但像喬家這種以土地為主的大家族,瞞報土地麵積,隱瞞人口必然不少,等到天子騰出手來,對付他們也是早晚!

  喬玉山麵色微變:“文榮低聲!你我相交莫逆,說一說也就罷了,莫要妄自揣度天子聖意!”


  陸文榮說得不錯,皇帝蘇弘這些年一步步整頓,將權力集中在朝廷,各家也是有目共睹,陸文榮言語雖過,也不算妄言。


  “喬兄不妨回府細細思量,當年後漢光武帝整頓天下莊田之事,猶在眼前啊!”


  陸文榮留下一句話,大步向前走了。


  就算陛下真的開始整頓莊田,查明戶口又怎麽樣?真以為就憑喬左趙陸幾家就能左右?

  喬玉山微微笑了笑,陸文榮所言不假,可是今非昔比,陸家還是這麽固執,一旦走錯一步,就有傾覆之厄了。


  如今的關中諸多高門,表麵上看起來風光無限,喬左趙陸也是一流門第,但實際上比得了光武之世的大族嗎?

  比得了山東崔盧李鄭嗎,比得了江南朱張顧陸嗎?那些門第才是真正數百年家傳不墮!


  而大周喬左趙陸幾家也不過是前唐武烈帝之後,趁著關中戰火浩劫一空,隨著大周開國而興的。


  真正論起在關中底層的影響,比當今皇室武功蘇氏差得遠,甚至比起韋家、杜家也有所不如。


  當下喬玉山也不再多想,作為多年好友,同朝為官,言語之間點到為止,再多勸說就算了,各家自有各家事。


  ~~~~~

  大燕都城,鄴城宮城大殿之上。


  大殿之中,群臣侍立,燕國皇帝薑無期坐在寶座之上。


  左側一旁玉座上斜靠著一個身著薄紗綠裙的貌美女子,膚若凝脂,腰隻一握。


  舉止投足間幾多柔情,眉眼含笑,風情無限,說是絕世國色不至於,但一顰一笑足以勾人心魄。


  正是當今燕國玉貴妃,馮玉燕。


  薑無期歪過頭去,湊到馮玉燕跟前,馮玉燕眉眼含笑,將口中含著著葡萄送到燕帝口中。


  燕帝薑無期笑道:“方才議事到哪裏了?”


  “啟稟陛下,方才議定清河王擔任大理寺卿……”


  薑無期微微點頭:“嗯對,清河王,就他了!”


  清河王薑長風出列說道:“臣弟謝陛下隆恩!”


  “不用急著謝朕!你啊,上任之後,多抓一些貪官汙吏!抄他們的家!”薑無期環視群臣笑道:“治國嘛!就得從吏治做起,若是這朝堂之上的愛卿們都不幹淨了,那朕靠誰治國!”


  “嘻嘻!長風你得好好幹啊!揪不出幾個禍害來,朕就抄你的家!”


  薑無期聲音不算大,但此時空曠的大殿中寂靜非常,一時間燕帝的話在群臣耳畔回響。


  “臣弟必定竭力盡責,為陛下分憂!”


  清河王俯身朗聲說道。


  薑無期笑笑,接著說道:“還有什麽事來著,昨日說是周國使臣到了?”


  殿中禮部大臣奏道:“周國使臣杜玉門,兩日前已到,各部衙門已經接見過,隻待陛下決定了。”


  “杜玉門何在?上殿來回話!”


  片刻之後,周國使臣杜玉門走上殿來。


  杜玉門出身杜陵杜氏,雖說杜氏在大周身居高位者沒幾個,但勝在家傳悠遠,在長安也算得上是門第不低。


  此時杜玉門手持符節,不卑不亢,步履穩重,緩步上前。


  “外臣杜玉門覲見燕國皇帝,杜玉門奉大周皇帝旨意,出使燕國商議聯軍抗擊突勒之事!”


  杜玉門手持符節,躬身行禮,朗聲說道。


  薑無期微微眯了眯眼,笑道:“抗擊突勒?此為何事?”


  兵部尚書婁玉昭適時站了出來,躬身奏道:“啟稟陛下,自前唐武烈帝之後,中原國家共同抵禦草原胡族,已有多年……”


  “荒唐!前唐的事,朕的大燕不管這些!”


  薑無期雖然看起來荒嬉無度,但並不蠢,抗擊突勒那是要打仗的,打仗得花錢!


  朕連翻修一下洛陽舊宮都舍不得,哪來的錢!


  婁玉昭遲疑了一下,輕聲說道:“陛下,這些年草原胡族沒有南下,但我大燕開國初期,也曾多次和周國聯手擊退草原胡族……”


  “哦,是有舊事在前啊!”薑無期貌若恍然,笑道:“倒是朕忘了,那周國此番是想出擊突勒?”


  杜玉門麵容平靜,沉聲說道:“前段時日,突勒大軍雲集,隱隱有南犯之勢,故此我大周天子派遣我出使貴國,知會燕國一聲,日後北境戰事,也好相互照應。”


  薑無期歪頭笑笑:“婁玉昭,北境近來什麽情況?”


  “北境近來卻是發現突勒斥候蹤跡頻繁,前些時日隱隱有部落向周國方向聚集,不過,尚未有戰事出現。”


  薑無期輕歎一聲:“胡族也是不讓朕省心啊!”


  “既然有前事借鑒,周國皇帝誠意十足,那朕自然也不會反對此事!”薑無期看向婁玉昭:“至於北境邊軍調派,就委任愛卿多上心了!”


  “臣明白了。”婁玉昭躬身說道。


  忽然一旁站出一人:“陛下,臣以為此事不妥!”


  車騎將軍馮仁傑,玉貴妃馮玉燕堂兄。


  “哦?馮愛卿意下如何?”


  “突勒大舉南下,我燕國自當盡心抵禦。”馮仁傑看向杜玉門說道:“但如今是突勒隻是虎視周國,並未侵犯我大燕……”


  “若有戰事,我大燕出兵助戰,也不過是援救敵國,沒有半分好處!”


  是的,周國,燕國平分北方,向來敵對,開國前期大戰無數,恨不得滅掉對方。


  杜玉門眉頭輕皺,出聲道:“馮大人此言何意?共同抵禦草原胡族,並非一時之策,而是數十年來共識!”


  “你我兩國交兵不假,但在抵禦胡族一事上,含糊不得!同為漢人王朝,唇亡齒寒的道理,馮大人應該明白!”


  同為漢人的王朝才鬥得凶啊……一旁婁玉昭心中歎息,聽得出來,杜玉門所言唇亡齒寒對著馮仁傑說,卻是講給燕帝聽的。


  馮仁傑嘿嘿一笑:“杜大人且聽我一言!”


  “若是突勒侵犯一國,另一國援救也在情理之中……”


  “但未被侵犯的一國出兵助戰,軍費可是耗費糜多啊!”


  寶座之上薑無期嘴角微微勾起。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