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不變的原則
深夜。
皇宮之中,巡防的禁軍不斷來回巡查著,大小宮殿點上了一盞盞燈籠,將皇宮照得璀璨無雙。
景陽宮中,這個時辰還留在宮內的自然就是被留到最後的衛仙洲了。
“衛仙洲叩見陛下,北境戰事已了,臣複命!”
衛仙洲一進殿內,拜叩於地。
蘇弘起身走到衛仙洲麵前,將他輕輕扶起,“衛公辛勞了!此次北境戰事凶險萬分,還好有你在,朕才得以安心啊。”
蘇弘說的這話倒真不是什麽場麵話,衛仙洲在當今大周諸將中,能力是首屈一指的。
況且衛仙洲一心為國,毫無私心,是蘇弘從青年時期就並肩作戰的摯友,自然是對他十分放心的。
“此番北境戰事已結束,接下來就是整頓禁軍了,你以為如何?”
衛仙洲沉聲說道:“時機剛剛好,西涼、燕國、突勒此時都沒有餘力再次進犯,長安城中翻不起什麽浪花來,沒有外敵糾纏,陛下整頓禁軍應當是沒什麽阻礙的。”
這就是先前衛仙洲力主開戰,速戰速決,拚著老命南征北戰,力圖畢其功於一役,將周邊強敵擊退打疼的緣由。
隻要外麵這些人不敢輕動,就算大周國內那幾大高門心有不甘,也做不出什麽大事來。
怕就怕,內外串聯,顛覆大周皇權。
如今,這種擔憂已經可以基本放心了,這得益於多年來大周攢下的底子,和衛仙洲殫精竭慮在西線、北線的奮戰。
總而言之,按照蘇弘和衛仙洲之前謀劃,外患緩解之後,便是處理內憂的時候了。
蘇弘點點頭,“想要廢除禁軍十六衛,還不是那麽簡單,朕能輕易繞開那幾家直接撤換一批將領,但真要直接將他們碗給砸了……”
“朕打算先拿陸家開刀,你看如何?”
蘇弘悠然說道:“武烈帝當年曾經說過,什麽黨爭宮變,都是下下之策,隻要將敵人搞得少少的,朋友搞得多多的,很多時候就用不著爭搶,動用刀兵……”
衛仙洲隨著點頭附和:“不錯,將所有矛頭,直接對準陸家的話,想來左家、喬家、趙家、秦家他們都是樂見其成的。”
這些年陸家仗著前幾位皇帝信任,長久把持著河東軍,在軍中可謂是勢力根深蒂固。
再加上陸家把持著河東解州鹽池,大發其財,在大周朝堂之上可謂是如日中天。
從河東軍到榆寧軍,從禁軍到政事堂,從鹽業到酒樓……
陸家儼然有超越喬家成為大周第一高門的架勢,相對而言,喬家並未掌握邊軍,也沒有那麽有錢,顯得極為低調。
所以此時,很多時候,阻礙其它幾大高門擴充勢力的往往不是天子,而是既得利益的陸家!
蘇弘微微笑道:“那麽……此番北境殺虎口之戰的事情,就讓方勝來背鍋好了,陸文雙麽,調到河東軍好了。”
方勝是夏州刺史,身處前線,且是邊軍高層,勉強夠為這件事負責了。
至於肅王和康王,哪一個也不能放到台前,就算處置,也得是蘇弘自己處置,否則就是天下人的笑柄,皇族的臉麵無從安置。
但方勝乃是左都督陸文雙的心腹……隻要皇帝願意,陸文雙也逃不了幹係,也得乖乖離任接受審問。
衛仙洲說道:“拿下陸文雙,陸家那邊如何安置一下比較好?”
“陸琨在河東鎮編練數萬私軍!這等叛逆之舉,難不成朕還替他兜著?”
蘇弘冷笑一聲:“陸琨編練私軍,念在陸家一心為國,將陸琨貶謫為河東軍左都督,河東軍大都督就讓陸文雙去接任……”
陸琨訓練的平燕衛,雖說也沒可以隱瞞,飛龍衛的諜網也有滲透,蘇弘一直都知道,沒有責怪……但借口不就是這時候用的麽。
“至於宗鋒,殞命沙場,追拜柱國將軍,封侯!你看如何?”
衛仙洲頷首說道:“這樣一來,名義上是對陸琨做了懲戒,但河東軍還在陸家手中,輕輕拿掉陸文雙的榆寧鎮左都督,陸家吃了暗虧,也說不得什麽。”
陸文雙在北境跟腳不算深,心腹夏州刺史方勝,還和出賣邊軍扯上了關係,不對他追責已經算是很給陸家麵子了。
陸文榮肯定會接受……不然不論是徹查陸文雙,還是徹查河東軍,都不是陸家想看到的。
衛仙洲微微皺眉說道:“這樣一來,禁軍十六衛的事情……”
“撤掉喬玉明,明日起你接任禁軍大都督……兵部尚書給趙子嘉做……趙子嘉的榆寧大都督之職就交給他弟弟趙子武來做,如何?”
“趙子武本來是靈州鎮右都督,他騰出來的位置就交給左寶文接任……左家還有何話可說?”
這是蘇弘這些天,盯著禁軍和邊軍的名單,一一琢磨出來的。
趙家在戰事中表現尚可,沒什麽把柄,讓趙子嘉接任兵部尚書,甚至進入政事堂,而榆寧鎮邊軍交給他弟弟,還在趙家手中,他是不會有什麽話說的。
趙子嘉這些年一心索求的,不就是同時在朝中、邊軍占據高位,相互策應麽?
給趙子嘉兵部尚書,讓趙子武接任榆寧鎮,對趙子嘉來說是穩賺不賠的。
而將左夢橋的兒子左寶文安置到靈州鎮右都督,從一個衛府將軍到右都督是升遷……而且,做一個有名無實的禁軍衛府將軍,哪有做一個邊軍右都督來得更好?
對左家來說,這樣也將勢力伸展到了邊軍,何樂不為?
趙家、左家、喬家、呂家這些人都沒話說,至於陸家剩下在禁軍十六衛中的人……那就是隨便蘇弘如何安置了,陸家還能說什麽?
衛仙洲點點頭,笑道:“這樣一來,借著戰事結束後敘功追責的時機,將邊軍都督們一一調動,基本讓各家說不出什麽,安置了各家的人,禁軍十六衛廢除也就沒阻力了。”
“那陛下是打算明日見過趙子嘉之後,就對禁軍下手?陛下打算在朝會上商議此事,還是在政事堂會議中議定此事?”
蘇弘淡淡說道:“朝會也不過是一鍋粥,還是看這幾個人的意思,還是政事堂吧,安靜些好!方相和鄭廷堯是朕的人,喬國老想必會告訴喬玉山怎麽做……”
“將左寶文安置在靈州任上,想來左夢橋那般圓滑之人,不會再阻礙此事,至於陸文榮……朕不處置陸琨和陸文雙,已經是寬宏大量了,他還能說什麽?”
衛仙洲點點頭,“臣明白了,那明日臣就上疏請辭兵部尚書!”
短短半個時辰,衛仙洲和蘇弘就商議定了這般大事。
實際上為了降低內耗阻礙,蘇弘已經充分考慮到了各家的需求。
利益交換,自古不變的原則。
至於直接損失了榆寧鎮左都督和禁軍幾個衛府將軍的陸家……抱歉,大家都沒意見,你陸家提出反對的話,合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