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繼續練兵
韋昭俯身沉聲說道:“陛下!臣以為殲滅西涼,勢在必行!”
“其一,從軍事上而言,西涼去年遭遇重創,絕不能姑息放任,應該趁機滅涼!”
“其二,從朝中局勢而言,陛下初登大寶,威望比之先皇猶有不足,此時應當趁機滅涼,宣揚我大周國威,昭示陛下英明威武,從而讓天下人拜服!”
“其三,從邊軍方麵看,一旦對西涼用兵,自然是以隴右軍為主,到時候就可以名正言順削弱隴右軍實力,寧王半點推脫不得,不論寧王滅涼成功與否,隴右軍都將傷亡慘重!到時候尋機撤換寧王也在順理成章之中!”
聽到此處,蘇通不禁撫掌大笑:“子明,真乃朕之子房也!先前還有人提醒朕提防你們韋家兄弟二人,那時候朕就不信,如今看來還是朕看得準!”
麵對蘇通的稱讚,韋昭半點不敢居功,連忙謙虛幾句。
“陛下過獎了,臣不過是為陛下盡心,為大周盡心而已,這都是臣應該做的!”
一旁韋淵也隨著說道:“韋家向來擁護天子,這是為臣之本分!”
蘇通哈哈笑道:“好好好!兩位將軍說得極是,韋家世代效忠天子,這些朕也是看在眼裏的,日後朕還得多多仰仗兩位愛卿相助了!”
之前在蘇通眼裏,他就覺得韋家向來是站在先皇那邊的,和其餘高門並不合群,如今更堅定了他的想法,隻要韋家忠於皇室,那就足夠信任。
“敢不盡命!”
蘇通接著說道:“如今朕打算讓莊王蘇宇統領天雄軍、豹韜衛等大軍出征寧州匪亂,你們兩位有何建議?”
韋淵沉吟少許,開口說道:“兵貴神速,寧州地界靠近榆寧鎮範圍,一旦不能抓住反賊主力決戰,他們逃竄到北境之後,還得需要榆寧鎮協同剿匪,到時候就麻煩了!”
蘇通點點頭看向韋昭,“子明,你覺得呢?”
韋昭稍加思索,沉聲說道:“臣以為此次北征應當注意,殺伐為輔,攻心為上!”
“寧州一帶匪亂,說白了還是去年大旱讓許多莊戶收成不好,再加上去年北境大戰對寧州一帶擾亂頗多,流民四起,這才被有心之人鑽了空子……”
“臣以為,此番北征應該區別對待,敵人首惡者嚴懲不貸,假借康王之名行事者,進行通緝誅殺……但對於尋常流民從賊之人,應該通告公文,招降納叛,不予追究!”
“這樣一來,叛軍形勢自然就能瓦解不少,剩下的人頑抗之人也會容易對付……如此不但可以減少大軍傷亡,盡早平叛,還能彰顯天子威儀和愛民之心!”
“好!”蘇通撫掌大笑:“韋子明真運籌帷幄之輩也!就連先前朕召見莊王,詢問他如何製敵,他也是和你思路相近,但沒你說得這般透徹!”
“先前朕隻知道我大周出現了一位善於格物商賈之術的奇才,現在才發現韋二郎還是難得將才!不如此番你就隨著莊王一同北上平叛如何?”
韋昭心中一凜,特麽地又給自己玩坑了。
“臣韋昭謹遵陛下旨意!”
半響之後。
韋昭和韋淵在禦花園中停留許久後,告退出宮。
剛離開蘇通所處的地方不遠,一個身穿粉色襖裙的女孩翩翩然追了上來。
“韋家哥哥!韋家哥哥!”
悅耳的聲音傳入韋昭耳中,順著聲音看過去,正是元秀公主蘇明月。
片刻之後,蘇明月如同小旋風一般跑到了韋昭身前。
“韋昭見過七殿下!”
蘇明月大口喘著粗氣,“我好久沒見到你啦!我這些日子都出不了宮……我告訴你,是大皇兄……”
“小七!不在後宮待著,到這裏亂跑什麽?這不是衝撞了韋將軍嘛!”
蘇通幽幽地在蘇明月身後說道,一步步走了過來。
蘇明月鼻子抽動,眼圈一紅,伸手牽住韋昭的手,在韋昭手掌寫下一個字:救。
韋昭看著眼前快要哭了的七公主,心中也是頗為無奈。
此時韋淵已經走出幾步遠,蘇通還在幾步遠的後麵,隻有韋昭看得到蘇明月寫的字。
此時韋昭心裏大致明白了,這段時間這位小公主一直被蘇通囚禁在皇宮中,她那天晚上怕是見到了可怕的一幕,所以才不能隨意走動。
現在蘇明月讓韋昭救她……這卻是不好動手的。
這時,蘇通已經走到兩人麵前,看到蘇明月牽著的韋昭的手,先是看了看蘇明月,旋即笑道:“子明這是?小七你這成何體統!”
蘇明月放下韋昭的手,深深地看了他一眼,轉身離開了。
原地蘇通看向韋昭笑道:“方才明月對子明如何,朕已經看在了眼裏,不如朕這就賜婚於你二人如何……”
韋昭臉色大變,又特麽是這一套,身體吃不消的!
如今韋昭和陸家小姐的婚事按流程已經走到最後一步,就差定下日子,舉行大婚了。
不過是國喪耽擱,不然這時候韋昭已經可以謀劃怎麽把陸婉凝抱進洞房了。
這時候蘇通給他賜婚,這特麽不是搗亂嘛。
“陛下恕罪!先前臣已和陸家小姐訂婚,此事還望陛下收回成命!”
蘇通一愣,哈哈笑道:“這倒也是,險些忘了,那就不提此事了!不過……朕這皇妹怕是不好交代啊!”
韋昭大呼心痛,方才蘇明月在他手上寫字,不過是一時衝動之舉,被看到了卻不好解釋。
又是一番折騰之後,韋昭才勉強找了借口離開皇宮。
~~~~~~
遠在蘭州城的軍中,也深受著朝局動蕩影響。
隴右都督府中,寧王蘇羨和趙秀已經接到長安城中發生動亂的密報許久了。
之後朝廷公文和通告才姍姍來遲,將先皇殯天、新皇登基的消息傳來,這讓戍守在隴右的蘇羨心中一沉,雖然人不在長安城中,但憑借著他在長安城中留下的人手打探的消息,和朝廷公文,他就大致猜得出發生了什麽。
父皇駕崩……必然是被殺害的。
康王謀逆……十有八九是被栽贓的。
事實了然,但蘇羨也是無能為力,畢竟長安城中能夠獲得諸多高門承認支持的人,也就隻有肅王蘇通,即便是他發動的宮變。
經過數日消沉之後,蘇羨再次召集隴右軍統領將官出現在都督府中。
“隴右軍第二輪練兵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