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劫法場
第230章 劫法場
李慶來到匠造營后,下令讓工匠再造一百副紙甲,
上次濟水之戰時,紙甲總共才造出了五十副,全都給了秦明統率的騎兵隊,效果竟出奇的好。
騎兵的防禦性一直是個大問題,而若是披了太多鐵甲護具,速度肯定會降下來,只能作為重騎兵來使。
既想要速度,又要提高防護,基本是不可能的。
但紙甲卻輕便之極,防禦性也不低,正好完美的解決了這個問題。
上次一戰,二百騎兵發起了數輪衝鋒,是導致祝家莊五千莊客最終大潰的重要原因之一,卻只死傷了五人,這紙甲在其中起的作用相當不小。
就在李慶這裡一邊應付著來自州府的瑣事,一邊積蓄底蘊時,江州地界卻終於發生了一件極為轟動的大事!
戴宗從梁山返回江州后,並沒有像原著那樣試圖用假信騙知府將人押解東京,甚至都沒先回府衙,而是四處聯絡了幾天。
待算著梁山眾人也差不多該到時,戴宗才去府衙跟那知府說家書半道上被人偷了,他並沒有去東京傳信到,之後再沒多說什麼。
蔡九知府與黃文炳都是人精似的人物,當下便起了疑心,
於是為了避免夜長夢多,兩人當下一合計,打算將宋江問斬后,再他的頭顱送往東京,如此既穩妥,功勞也少不了。
只是定下計策時,剛好是七月十五日中元之節,
中元節又稱鬼節,按世俗的說話,從這時算起往後五天都是陰氣大盛,不可行刑,否則會招禍上身。
於是一直到了七月二十日這天,才終於下令讓獄官親自做了監斬官,押著宋江到了市曹十字路口,團團棒圍住,準備行刑。
戴宗等人雖已決定要劫法場救宋江,但為了保密,根本沒與宋江通風報信過,故而宋江這時完全不知,
這時,江州前來觀刑人,真是壓肩疊背,何止三五千人。
此時的宋江,心中一時間可謂是五味雜陳,仰天暗暗嘆道:
「早知如此的命苦,當初權且住在梁山泊也罷!誰想直斷送在這裡!」
他實在是不甘心啊!
宋江其實自小便有抱負,想要干出一番事業來,但奈何讀書時連個秀才都考不上,後來習武多年,拳腳功夫也是稀疏平常,
倒是平時仗著家裡有財,常接濟過往的好漢,竟闖下了「山東及時雨」的偌大名聲,可謂無心栽柳柳成蔭。
只是這名聲,似乎也沒太大的用處,並不能幫他實現抱負,改變困窘?
宋江那天為何會在潯陽樓上題反詩?
只因扈家莊之戰的消息,終於傳到了江州,
宋江聽了后,羨慕妒忌恨一時湧上心頭,心情頓時十分的煩躁和鬱悶,
於是他便在潯陽樓上喝了半天酒,直喝得酩酊大醉,一時忘了形,這才稀里糊塗的寫下了那兩首反詩。
這時,法場中間,人分開處,有人上前來報了一聲「午時三刻已到!」
午時三刻是陽氣最重之時,這時最適合砍頭!
監斬官便扔下令牌,喊道:「斬!」
兩邊的刀棒劊子聽后,便去開了宋江肩上的枷鎖,行刑之人執定法刀在手,嘴裡喊了一口酒,噴在刀上,開了鋒,便要殺人。
宋江仰頭死死的直視著烈日祈禱:
「若上蒼再給我一次活命的機會,定要轟轟烈烈的走上一遭,光宗耀祖,必不再如此渾渾噩噩的度日。」
其實就在監斬官那聲「斬」字落下時,人群中一個弄蛇耍雜之人,便「不小心」打翻了蛇籠,引起了一片驚嚇和混亂。
等到那行刑之人往法刀上噴酒時,只見十字路口茶坊樓上跳下了一個虎形黑大漢,脫得赤條條的,兩隻手握兩把板斧,大吼一聲,卻似半天起個霹靂,手起斧落,已是砍翻了兩個行刑的劊子手,接著便望監斬官馬前砍了過來。
宋江愣了半響,終於認出了是「黑旋風」李逵。
緊接著四周一陣銅鑼聲響,原本看起來人畜無害的觀刑之人,紛紛抽出了朴刀長槍來,一併吶喊著往宋江這邊奔來。
為首的兩個宋江一眼就認了出來,分明便是遠在梁山的晁蓋,花榮!
宋江見此,知道自己此番總算是不用死了……
晁蓋、花榮、戴宗等人劫了法場后,領著宋江先出到城外的白龍神廟稍作休整,
然後由張橫、李俊組織船隻,搭乘眾人渡過了潯陽江,直來到了揭陽鎮穆春、穆弘兄弟莊上,才稍微鬆了一口氣。
江州是座大城,城內有兵馬七千餘,若走得慢些,被官兵堵在城內,後果將不堪設想。
本來宋江既已救出,接下來便該儘快離開這個是非之地,返回梁山泊才對,
但是宋江卻憤憤不平的道:
「只恨黃文炳那廝,搜根剔齒,幾番唆毒要害於我,這冤讎如何不報!
還請眾位好漢,再作個天大人情,隨我去打了無為軍,殺得黃文炳那廝,也與宋江消了這口無窮之恨,那時再回梁山去,如何?」
所為「無為軍」,並不是一支軍隊,而是地名。
這時的地方規制,最上一級的是「路」,路下面則是州、府還有軍,
州與府一般差不太多,「軍」的設置則跟「寨」類似,都是設在險要的地方,
只是軍地盤比「寨」大,不過又比州府小,一般多的下轄三兩個縣,小的「軍」則僅有一縣之地。
這無為軍就在就緊挨著江州,實力還是有些的,故而晁蓋不太願意節外生枝,因此勸他不如先回山寨,聚起大隊人馬後,再來報仇。
不過宋江顯然不是這麼好糊弄的,
他知道若是回了梁山,兩地相隔得山長水遠,這仇是這輩子也別想報了,執意要留下殺了黃文炳出氣。
花榮、戴宗則附和起宋江的意見來,並提出方案,先去無為軍中打聽清楚虛實,可有無漏洞可以智取。
晁蓋無奈,只好答應了下來。
同時,晁蓋的心裡也莫名的升起些許不安。
自從做了梁山之主后,他向來是說一不二的,但現在他的意見與宋江相背後,竟不得不屈從了宋江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