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才女謝道韞
謝道韞,歷史中著名的才女,陳郡陽夏(今河南省太康縣)人,東晉安西大將軍謝奕之女,東晉名相謝安的侄女。關於謝道韞,人們最為熟知的是「詠絮」的故事。
《世說新語·言語》第七十一條記載:「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風起。』」公大笑樂。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謝家是個書香仕宦大家,大人與兒孫輩聚在一起討論文義是常有的事。這不正遇上下大雪,謝安便乘機考問子侄:「這雪下得紛紛揚揚,爾等看用什麼比喻才好呢?」謝朗搶著回答:「我看象是空中在撒鹽。」大家看,這個比喻雖說不上十分地道,但還得過去,用之比「米雪」就未為不可。畢竟,謝朗也是謝家公子,父輩都文采翩然,他耳濡目染,想是文思也不錯。《續晉陽秋》說他「文義艷發,名亞於玄」。謝玄就是著名的淝水之戰的東晉方面的副總指揮(總指揮是他叔父謝安),說謝朗「名亞於玄」,即含有僅次於謝玄的意思。再說,當時謝朗究竟年歲幾何史書無明確記載,但估計不超過十歲,因此我們不能對謝朗的這個比喻不以為然。但是謝朗倒霉就倒霉在他有一個聰明絕頂的妹妹,一下子使他相形見絀。謝道韞把雪花比作在空中飄飛的柳絮,可謂文采斐然。
從此謝道韞「詠雪」的故事便流傳開來,「詠絮」一詞也成為才女的代稱。《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給他筆下的心愛人物林黛玉的判詞有一句是「堪憐詠絮才」,就是借用這個典故來說明林黛玉的才氣不凡。
謝道韞生逢崇尚風神氣度、「竹林七賢」之遺風尚在的東晉,出身於名流世家,加之自身又才華橫溢,因此行事瀟洒不羈,頗類男子。《世說新語·賢媛》第三十條記載:「謝遏絕重其姊,張玄常稱其妹,欲以敵之。有濟尼者,並游張、謝二家,人問其優劣,答曰:『王夫人神情散朗,故有林下風氣;顧家婦清心玉映,自是閨房之秀。』」「神情散朗」、「有林下風氣」可謂道出了謝道韞的個性氣質。「林下」指魏晉交接時期的「竹林七賢」,他們向以行為曠達著稱。這則小故事用烘雲托月的對比方法寫出了謝道韞的與眾不同。記載中的謝遏就是謝玄,很看重他的姐姐道韞,張玄則稱道他的妹妹,張玄的意思是說,謝遏(謝玄小字),你的姐姐是不錯嘛,可是我的妹妹也不差呀,與你姐並列應該不算降低你姐姐的身份吧。兩個男人互相標榜自家姐妹,說不準還有一場唇槍舌劍呢。有個叫濟尼的尼姑,和謝、張兩家都有交往。人們就讓濟尼比較一下道韞和張玄妹的優劣。濟尼就說:「王夫人(指謝道韞,她嫁於王凝之,關於王凝之,我們將在下面介紹)神情閑雅,大有竹林名士的風氣,顧家媳婦(指張玄妹,她嫁於顧家)心境清純,像一塊美玉,自然是婦女中的佼佼者了。」人家這濟尼也是聰明得很呢,不直接說誰優誰劣,只是說出了這兩個人的特點而已。話中所含的意思由聽者自己去咂摸吧。根據當時東晉風氣,聰明人一下子就可以聽出,濟尼更欣賞道韞。張玄妹是婦女中的優秀者,當然是很好的了,但人家謝道韞更勝一籌,堪與男子比肩。不知道張玄聽了濟尼的這番評論,心中是什麼滋味,不管他服不服,反正濟尼的評論一直在後世流傳,也算是給謝道韞下了一個「千古定評」。
謝道韞批評起他的弟弟謝玄來毫不留情。《世說新語·賢媛》二十八條記載:「王江州夫人語謝遏曰:「汝何以都不復進?為是塵務經心,天分有限?」謝道韞對謝玄說:「你是怎麼搞的,學問一點兒也沒長進,是一心注意塵雜俗事,還是你的天分有限?」這批評夠不留情面的吧,想那謝玄乃是東晉一代名將,南征北戰,叱吒風雲,卻被姐姐說成是沉溺於時俗之中,要不就是天分一般,領悟力有限。哎,攤上這麼個不同尋常的姐姐,再怎麼優秀在她眼中也不過是俗物一般。
道韞說起他的丈夫來更是言語尖刻。《世說新語·賢媛》二十六條記載:「王凝之謝夫人既往王氏,大薄凝之。既還謝家,意大不說。太傅慰釋曰:「王郎,逸少之子,人才亦不惡,汝何以恨乃爾?」答曰:「一門叔父,則有阿大、中郎;群從兄弟,則有封、胡遏、末。不意天壤之中,乃有王郎!」,道韞嫁到王家之後,非常輕視凝之,回到娘家,心理不痛快,謝安見狀趕緊撫慰他這個寶貝兒侄女,對她說:「王郎是逸少(指王羲之)的兒子,人才也可以,你還有什麼不滿意的?」道韞抱怨道:「我的叔父裡頭,有謝尚、謝萬這樣的人物,兄弟裡頭有謝韶、謝朗、謝玄、謝淵這樣的人材,想不到天地之間,竟有王羲之這種人。」
看看,幾乎把王凝之貶得一文不值。說到這裡,咱們得把王凝之這個人交代一下。王凝之是東晉著名書法家王羲之的二兒子,出身於士族大家,也是文採風liu,而且善於草書、隸書,人也忠厚老實。王家世代崇信五斗米道(五斗米道是道教最早的一個派別,由張道陵於東漢順帝時期創立,凡入道者須出五斗米,故得此名。其道以老子為教主,基本經典是《道德經》和張道陵所編《老子想爾注》,以長生成仙為其最高目標),凝之尤甚。叛賊孫恩攻入會稽(今浙江紹興)的時候,王凝之這位會稽長官竟對老百姓和眾官吏說:「咱們沒必要防備,我已請了道神,道神已經允諾派遣鬼兵相助,孫賊自會不攻而破。」看看,王凝之對五斗米道的崇拜到了什麼地步,大敵當前,不組織官兵百姓抵抗,竟寄希望於虛無縹緲的鬼神,真是無藥可救了。結果怎樣呢?孫恩不費一兵一卒就攻入了會稽,而王凝之也沒能取得他所信賴的鬼神的佑護,被孫恩殺害,還且還連累了他的子女。說起來,這王凝之的死實在是令人可嘆又可氣,難怪,無論他怎麼好,謝家才女就是看不上他。現在我們再回頭來看看道韞評價其夫君的話,實在是尖刻得可以。謝家的子弟個個優秀,王凝之與之相比,一個天上,一個地下,不可同日而語。可憐我們這位好歹也是出身名門世家的王家二公子被他的妻子說得一無是處。不過,也多虧道韞出生於東晉,若是她生在後來的明清時代,不被治以對夫「大不敬」罪才怪呢。但是我們得補充幾句,雖然謝道韞對其夫大不滿意,但是她嫁入王家之後,還是極盡恪守婦道的,得到了王家人的稱讚。再說俗話說「嫁雞隨雞,嫁狗隨狗」,那時不時興離婚,不像現在,女子對丈夫不滿,可以炒他的魷魚。丈夫據守會稽,道韞當然跟隨,不幸遇上個不爭氣不抗敵的丈夫,只有儘力自保了。孫恩賊軍攻入會稽時,她神色自若毫不驚慌,當聽說丈夫及子女都已被殺后,便組織起一支婢女隊伍拚命抵抗,並手刃數敵。咱們可以想見一個文弱女子率眾殺敵的風姿,其神勇,尤令我們後人欽佩不已。但是臨時組織的隊伍怎能抵抗如狼似虎的孫恩叛軍,最終道韞被敵人俘虜。當時,她的小外孫劉濤年僅幾歲,孫恩連個小孩子也不放過,欲殺之。道韞義正詞嚴地說道:「這是我們王家的事,與外家有什麼關係呢?如果非殺不可,那就先殺我吧。」孫恩雖然殘忍無道,但面對道韞的凜凜正氣,終於答應不殺劉濤,並釋放了謝道韞,自此,道韞寡居在會稽。道韞身為女子,在遭敵後能鎮靜自如、奮勇殺敵,並敢於為保護他人而甘願受戮,其風度我想不少男子也自嘆不如吧。
道韞寡居會稽時,會稽太守劉柳素聞其名,登門與道韞談論義理。道韞也不拒絕,不施粉黛,素衣素服,坦然與劉柳相見,兩人相談甚歡。道韞風采高邁,談吐不凡,與劉柳說及家事,回想抗敵之時,夫與子皆遭害,不禁言辭慷慨,涕淚流漣。后又談及義理,道韞侃侃而談,立意高遠,從容不迫。劉柳對道韞的風采心服口服。道韞也說:「親人都已亡去,遇到這個士人,聽到他的話語,真是使人心胸大開啊。」道韞與劉柳可謂是惺惺相惜,相互嘆服,一時被傳為佳話。
謝道韞丈夫與子女俱死於叛軍之手,晚年的她當是孤獨的。據《太平廣記》引《幽冥錄》載,兒子死後,謝夫人悲痛欲絕,哭了六年。忽有一天兩個兒子一塊兒回來了,都披枷戴鎖,他們勸母親說:「你不必傷痛,割捨我們吧,兒子是因為有罪才被陰府抓去,以後為我們祈禱請福就行了。」道韞從此不再傷悲,而是經常祭告神靈以求為兩個兒子贖罪。這種記載當為作者杜撰。兒死後,母親思念兒子是常有的事,以至於因思念過甚而神思恍惚也是可能的,因此上述所記或許是道韞的幻覺,也可能這是她夢中事,醒來告以他人,才有好事者當作奇聞異事記載下來。不管怎麼說,白髮人送黑髮人總為人生一大痛,謝氏遭此喪子之痛,不能不令我們為這一代才女之不幸痛心流涕。
謝道韞出現於東晉不是偶然的,而是有著外部和內部的各種原因。首先,整個魏晉時期是士人精神思想得到極大解放的時期,漢朝時的經學思想在魏晉受到了不小的衝擊,整個社會出現了一種崇尚個性自由的風潮,隨之人們的婦女觀也較先前的漢朝有了很大的進步,婦女允許有一定的自由和個性,而且人們對這種個性也頗為欣賞,否則,身為皇族成員的劉義慶不可能把道韞的某些言行記入他的《世說新語·賢媛》中。多虧了《世說新語》,謝道韞的言行和別人對她的評價才得以流傳下來。看一下《晉書·烈女》中對謝道韞的記載就會發現,《晉書》有不少就取材於《世說新語》。當然,作為史書的《晉書》直接取了不少作為軼事小說的《世說新語》中的材料,這一點,使《晉書》的真實性受到了後人的詬病。其中的某些記載與歷史可能有點兒出入,但大體不差。再說了,那些標榜為「正史」的史書所記就與真實的歷史相符嗎?話題扯得有點兒遠了,再回頭說謝才女。外部大環境如上所寫,有這樣的大環境才有這樣的道韞,這是道韞的一大幸。其二大幸就是道韞出身於士族大家,士族大家為保持自己的家族地位,很重視對子女的教育,因此謝家多才俊之士,道韞從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打下了紮實的童子功。道韞的第三大幸就是嫁入王家。王家與謝家比毫不遜色,王、謝兩家珠聯璧合,這自然孕育了身為人婦的道韞的脫俗超凡的氣質。最後,謝道韞之所以成為謝道韞,也與她自身的好學聰慧密不可分,若是自身不學或是天分有限,任外部環境再好也是枉然。綜上所述,四個因素才造就了一個獨一無二的謝道韞,應該說她是極為幸運的。後世的才女如李清照也是幸運的,但李清照所生活的朝代缺少道韞所生活的那個時代崇尚風度氣質的風氣,因此,清照的個人魅力是遜於道韞的。宋明清時代,理學盛行,婦女的思想個性受到禁錮,在這種社會大環境下,謝道韞式才女的出現是很難的。倒是那些不受時俗左右的風塵女子如李師師、馬湘蘭、柳如是給後人留下了他們的事迹和名字。
道韞又是不幸的,喪夫喪子的遭遇也是常人難以忍受的,她的晚景當是凄涼的,這與李清照遭逢時亂、中年喪夫、晚年生活孤獨困頓何其相似!
道韞多才多藝,自是寫了不少優質作品,所著的詩賦頌誄當時是很受人歡迎的,但現在僅存的作品只有古詩《登山》和《擬嵇中散詠松》兩首和《論語贊》,這對後人來說,不能不說是個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