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膳食娘子> 25.第25章 清明

25.第25章 清明

  再者,楊涵瑤刻得字且又用得是仿宋體,如果說蛋雕的出世讓人驚嘆地話,那蛋雕上的字體簡直就要讓那些城中的雅人讀書人瘋狂了。


  書法上能自成一家,且又有這般技藝,這些宋朝的精英們當然不會認為這是個低賤的工匠。笑話,見過能在字體上自成一家的工匠么?就算是,這也是個雅匠!

  況且許多人認為,這蛋雕是出自一個在常州隱居的大家,這蛋雕不過是大家閑來無事之作。


  這李德暉也自認是這雅人中一員,且別看他只是個教書先生,可那也算是圈子中的人。城中朋友頗多,自然是知道桑梓遠的名頭。


  可他怎麼想不到,這個桑梓遠居然是個十歲稚童?這,這怎麼可能嘛!

  他嘴唇微微張著,過了半晌,才面露不悅道:「楊家大姐兒,這撒謊是萬萬要不得的。」


  楊涵瑤無奈,福身說道:「夫子,瑤兒沒有撒謊。夫子日後可以跟城中金萬福的掌柜求證。那蛋雕,這竹筒確實是我雕得,那掌柜地親眼見過。」


  「此話當真?」李德暉見楊涵瑤說得這般信誓旦旦,臉色稍微好了點,又把目光投向楊李氏。


  楊李氏忙點頭,「確有此事。」


  「這就奇了。」李德暉摸著鬍鬚,顯然還是不信,「你是如何會這些得?」


  楊涵瑤搖著頭,露出「茫然」的眼神,「回夫子,瑤兒也不知道呢。本來瑤兒死了,後來就去了閻王殿,見了閻君,他翻了生死簿子,說我是九世轉世的大善人,陽壽未盡,是勾錯了人。說著,閻王老爺就揮了下手,我只覺得一道白光射來,等再醒來,就活了。」


  邊說著邊撓著頭,「醒來后,我就會了,我也不知道怎麼回事。」


  李德暉聽了倒吸一口冷氣。楊家小娘子死而復生的事情他也是知道的,當時只道是世間之大,無奇不有。未曾想,竟還有這番奇遇在內。


  可聖人曰:子不語怪力亂神。楊涵瑤這番話顯然給了他很大的衝擊力,他在懷疑的同時又不得不去信楊涵瑤的話。


  的確,之前這楊家小娘子痴痴傻傻得,死了又活了,活過來后,痴傻好了,說話也不結巴了。前幾日聽說還把村中那惡霸李三給整治了回,這不是得了神力,又是什麼?

  九世善人?他看著手中的竹筒,竹筒上雕刻著岩石,一顆竹子從那石縫中倔強地伸展出來,旁邊還有一首小詩:「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別地不說,光就這首詩所展現的品性便是極好得。這種品性讓人讚歎折服。


  這是一首托物言志的詩,托岩竹的堅韌頑強,言自己剛正不阿、正直不屈、鐵骨錚錚的骨氣。


  「這詩也是你作得?」


  楊涵瑤臉一紅,但還是微微點了點頭。


  生而知之!!李德暉只能用這個詞來形容楊涵瑤了!他震驚地同時,不知怎麼得有些羨慕起楊涵瑤來。若自己也死上一回,也能得到這番機緣,自己也是情願得。


  可這念頭冒出沒多久,他又忍不住自嘲來。自己這是怎麼了?他看向楊涵瑤的目光中除了複雜又多了一絲讚許。


  這詩中所表現出的品性他很欣賞。可惜了,若是個男子多好,這樣的學生他自是會好好教導。


  可又想,是女子又何妨?他忽然覺得站在他眼前的這個小姑娘,將來定是不凡。別地不說,就這一手字,已有大家風範,假以時日,必當名動天下。


  「不錯。」李德暉摸著鬍鬚,「以岩竹明志,其志可嘉。這竹筒,老夫就腆顏收下了。」


  「謝夫子!」楊涵瑤趕忙施禮,李德暉寒暄了幾句便下了逐客令。


  他雖驚奇今日之事,心裡也抱著一些懷疑。可畢竟他身份在那兒,也不好多問,只得壓下心中的懷疑。只想著日後尋個時間,倒要去那金萬福證實下這楊家小娘子的話是否屬實。


  若是真得,那他必定要更加用心教導楊家小哥。他這輩子是沒指望了,可若是楊涵瑤所言句句屬實,楊樂賢有這樣一個姐姐在家教導著,他相信,楊樂賢將來必定會有所成就,而且他也相信,楊涵瑤雖為女子,可要有了這等本事,大放光彩只是時間問題罷了。


  而到了那時,自己這個先生,那可就不同了。學生出彩,學生的姐姐也出彩,自己總算也能揚眉吐氣一回了。


  楊樂賢每個月的學費是半貫錢,楊涵瑤忍不住吐舌。雖然如今半貫錢在她眼裡不多,可她來這也生活了好多天了,知道這個時代的生活水平。


  半貫錢,常州就算是富庶之地,可對於農家人來說,這可是個不小的負擔。難怪讀書人會如此受到追捧了,一來這四書五經地的確也難搞明白;這二來么,這讀書可得是有家底的人才行。


  否則飯都沒得吃,還拿P錢去讀書。500錢,差不多可以買一石米了呢!難怪楊涵瑤說要送楊樂賢去讀書,楊李氏那麼激動了。


  楊李氏肯定是想楊樂賢此生是不能跟他爹一樣可以做個讀書人,家裡那樣,就算楊李氏想讓楊樂賢讀書,卻也沒那個能力。


  如今楊樂賢又能讀書了,可想楊李氏的心裡是多麼地高興了。沒見從先生家出來,都哼起小調子來了嗎?

  又過了兩日,這日天未亮楊涵瑤就醒了。聽到院中有動靜,心裡奇怪,便起身走到院里去,聲響越來越大,只見楊李氏拿著大鐵鍋,正在院落中拿著個鏟子在刮著。


  心裡奇怪,忙上前問道:「親娘,你在做什麼?鍋子怎麼了?」


  楊李氏噓了一聲,壓低聲音說道:「姐兒怎麼忘了?明日就清明了,今個兒要刮鍋子。」


  「清明?」楊涵瑤愣了愣,清明了嗎?她想起自己的身世來,自己年紀輕輕,飛來橫禍,眨眼間來到了這宋朝。


  雖說有楊李氏的愛護,弟弟的崇拜,可想起在二十一世紀的父母,自己這般去了,不知該如何傷心呢!清明時節雨紛紛,二十一世紀的父母,弟弟在這天兒會去自己的墓前看自己嗎?


  會得,一定會得!只是一想到家人在自己墳墓前哭得撕心裂肺的樣子,她的眼淚就忍不住落了下來。


  「姐兒怎麼哭了?」楊李氏一瞧楊涵瑤呆愣愣地站在那兒,待著待著就哭了起來,忙放下鍋子,過來安慰:「可是想你嗲嗲(爹)和姆媽了(娘)?」


  楊涵瑤點著頭,楊李氏也是眼眶一紅。祖孫倆忍不住抱在一起哭了起來,一個是傷心自己兒子兒媳走得早,一個是在挂念著前世的父母,那哭得好叫一個傷心。


  人生三大慘事,莫不是幼年失父,中年喪妻,老來喪子。而這一老一小,就佔了其中兩件慘事。楊涵瑤前世父母雖在,可她重生一回,離著父母這樣遠,跟失去已是沒差別。


  祖孫倆哭得傷心,就連還在屋裡睡著的楊樂賢也被鬧醒了。赤著腳跑到院落里一看,見阿姐和親娘抱著哭呢,他也不知道怎麼了。只覺得親人哭得這樣凄慘,也傷心了起來。


  上前抱著家裡人嗚嗚地哭了起來。過了許久,楊李氏才擦了眼淚,抽噎著說道:「好了,好了。哥兒,姐兒,不哭,不哭了。仔細著眼睛。你們爹娘在天有靈,知道你們孝順。咱不哭了哈!」


  「嗯,嗚,親娘。」姐弟倆抽噎著回答。


  楊李氏見著楊樂賢赤著腳,忙抱起他送回了屋裡,幫他穿好衣服,回到院里,見著楊涵瑤仍看著那鍋在發獃,上前拍了拍楊涵瑤,勉強擠出笑說道:「好了,姐兒,不難過了。親娘還在,親娘以後會好好疼你得。」


  「噯!」楊涵瑤回過神,用力點頭,「我也要好好孝順親娘。」


  祖孫倆對望著,彼此的話語讓對方的心裡都溫暖了不少。或許,人類之所以能統治這個世界,在這大千萬物中脫穎而出,靠得就是互相鼓勵與扶持。


  無論在什麼樣的困境中,無論冬夜裡是怎樣的黑暗,他們總能找到彼此,相互溫暖,堅持著走過困境。


  親情,愛情,友情,無論是哪一種情,都是這世上最為偉大的力量。它們的存在創造了人類豐富的世界,促進著人類在無數困難前不斷翻越前進!

  「來,幫親娘刮鍋子吧。」


  「噯。」楊涵瑤擦了擦眼淚,又好奇地問道:「親娘,幹嘛要刮鍋子啊?」


  「姐兒不知道嗎?」


  楊涵瑤搖著頭,又說道:「明個兒是清明,那今天就是寒食了。」


  楊李氏刮著鍋子,說道:「現在這清明寒食都一起過了。不過自我跟著你爺爺來到這常州,這常州的人就有在清明前一日刮鍋子的習慣,說是為了安慰河中的小鬼。」


  「河中的小鬼?」楊涵瑤頭一次聽到這樣的說法,心中的不快散了去,注意力轉移到了這上面來。


  「就是落水鬼呢!」楊李氏小聲地說著,「落在水裡淹死的人,閻王爺要「落水鬼」摸田螺,要摸滿三斗三升才可以重新投人生。可是那亇斗是無底斗,天一亮就摸阿摸,可是老摸不滿。」


  「再者,「落水鬼」在水裡,怎麼會曉得天亮?它只有聽到刮鍋子的聲音才能確定時間的。這方的人為了可憐「落水鬼」,到了清明前一天,天不亮就要起來刮鍋子。」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