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第172章 醬油的美味
「阿姐,今天這紅燒肉真是太好吃了!」楊樂賢嘴裡嚼著一塊肉,含糊不清地說道,一張粉紅的小嘴上沾滿了油脂。
楊李氏也點著頭,「姐兒真是心靈手巧,用這個醬油來做東西比那大醬好多了。」
沒有污染的時代,食材都沒受到過污染,因此釀出來的醬油也特別美味。鹹味中還帶著一股鮮香。
不濃不淡的色澤把肉的顏色勾勒得特別鮮亮好看。光這賣相上就要甩出大醬做出得紅燒肉好幾條街。
不過楊涵瑤卻並不滿意,時間還是太短了。還是得等上兩個月,醬油的風味才能完全得揮發。不過她也沒用黃豆釀製過醬油,以前都是用得蠶豆,一般蠶豆3個月不到點就可以起缸,現在看來黃豆釀製的時間要長點。
「芸娘,明天去城裡時順便再帶上三百斤黃豆回來。」楊涵瑤吩咐道:「店裡以後這醬油用得多,也不知道三百斤夠不夠呢!順便看看有沒有發霉的蠶豆,如果有得話,就不用買黃豆了,帶發霉的蠶豆就行,弄個六百斤。」
柳芸娘嚇了一跳,遲疑了下問道:「姑娘,芸娘算過了。這一斤黃豆起碼能出醬油三斤……」
她頓了下又繼續說道:「想來霉蠶豆發出得醬油也不會少,六百斤霉蠶豆會不會太多了?」
楊涵瑤笑了笑說道:「我還嫌太少了呢。等下拿幾個瓶子分別裝上幾瓶,等下等襲陽來了,送她兩瓶。給大力叔,韓嬸子,里正家裡都送幾瓶去,對了,少爺的先生那裡也不能少了。」
柳芸娘點著頭,「噯,芸娘曉得了。霉蠶豆倒不難買,一些人家都是自己做大醬,一些人故意把蠶豆發了霉,然後高出那麼一兩文賣出去。」
楊涵瑤點頭,心道,誰說古人笨來著?瞧,聰明著呢!
「大姐兒過兩天咱家就得造房,這麼多蠶豆做好了擱哪啊?」楊李氏聽了楊涵瑤的話,不由擔憂地問道:「要擱到別人家去做,豈不是讓人都看見了……」
楊涵瑤忍不住想笑,這時代的人把一門手藝都看得特別重。不過她可不擔心,常年做大醬的人只要看見醬油,自己琢磨下,研究出醬油是遲早的事。
況且她手裡的法寶還有很多,比如玻璃的製造,那才是大殺器。好在前世看了不少的穿越小說,對於書里的主角那麼輕鬆造出玻璃她曾抱有懷疑態度。
因此她去查了不少的資料,現在她吃了十顆益智丸,前世得每一個小細節都記得清清楚楚,造玻璃的配方已不用去系統買了。
最讓她興奮地是,她已經打聽清楚了,宋代的焦炭煉製技術已經很成熟,且因著鍊鋼也用到了坩堝。
玻璃的熔點在一千九百度,沒有焦炭,熔點溫度達不到,而承裝玻璃溶液的東西也不是隨便怎麼都可以得。有了坩堝一切都解決了。
只可惜楊涵瑤最近實在太忙,青霉素的提煉章程還沒寫好,家裡又要蓋房,每天還要抽時間去給史文博看病,還要教方襲陽等人數理化,每五天還要去游氏商行給諸位銷售員講銷售課,時間的安排上還是比較緊湊得。
再者她不覺得游家有那個能力吃下玻璃這玩意。自己把水泥,蜂窩煤的技術交給了游家,這已讓城裡的許多大商賈眼紅了。
就連那個與自己有過幾面之緣的白玉老先生也在打聽著,對於游家把持著這兩門技術已眼紅到了極點。
雖然游家朝中有人,可這些大商賈也不是吃素得。常州近年來出得進士實在太多了,誰家裡沒幾個人在做著官?況且官商勾結,古來有之。
沒有親戚,咱有錢啊!一旦自己把玻璃這逆天玩意交給了游家,楊涵瑤有些擔心……
恐怕就算是游家也有些擔不住了吧……
所以她也想好了,等最近的事情忙完得約游老爺子見個面,成立一個常州商會。
廣發英雄帖,把晉陵,武進兩地有實力的大商賈都拉進來,成立一個商會,划拉一塊地,直接辦工廠得了。
自己能力有限,雖然最近水泥,蜂窩煤又給自己賺了不少的錢,可楊涵瑤算了一筆帳,開墾荒地建造莊園的錢是夠了,可若要再做其他,錢就有些緊巴巴得了。
說起來,要不是這坑爹的任務,楊涵瑤現在也算是腰纏萬貫的富翁了,她的財富在短短几個月從身無分文到現在的四萬貫之多,著實可以去寫本如何快速發財的書籍了。
可因著這任務,楊涵瑤總得錢賺不夠。作為一個現代人,她太明白錢能做點什麼了。
至於醬油么……楊涵瑤心裡也有了主意。她打算自己在這小李村弄個作坊,和里正商量下,讓村民們來幫工,反正醬油這事,一旦釀好了,基本不用去管,注意下清潔衛生就可以,不會耽誤做農活。
況且里正應該也很樂意看到這場面。自己之前的想法還是過於簡單,來了宋朝這點時日,楊涵瑤接觸各種各樣不同的人物,因著花得腦筋實在太多了,導致了她度內的陰謀論直線上漲。
如果說人與人的相處也算是一門政治學得話,那麼楊涵瑤現在這門政治藝術又上了個台階了。
這世上不是非黑即白。自己是李德仁,坐在那個位置上,恐怕對於何氏的處理也不見得會有多高明。
人治的社會,國朝賦予了宗族族長生殺大權,而族長顧及族人也是理所應當得。
這個時代把宗族看得非常重。自己一個外來人,又無權無勢,李德仁能罰何氏跪祠堂已經是很公正了。
自己心生怨恨實在沒什麼必要。這就是這個時代的遊戲規則,任憑自己本事再大也不能跳出這個框框外,必須得遵守規則。
想通了這點后,再加上這回自家要造房李德仁頗為出力,還把自己的房子空出來給楊涵瑤一家居住,可謂是殷勤到了極點。
楊涵瑤能理解他的態度。李家村這多年來,沒出幾個人物,甚至連個進士都沒出過。
上回方左卿到了楊家吃過一次飯後,李德仁的態度有了很大的轉變。不能說李德仁現實,而是現實本就是這麼殘酷得。
人,其實有時候真得是很消薄的動物。說句難聽得,有時還真是只有利益的牽扯才能把雙方的關係弄得更加牢固。
自己的老窩還在李家村,既然這個時代不能賣房,那也只能採取合作態度了。
在村裡辦個小廠子,給李德仁三成利,楊涵瑤自己拿三成,剩下得全部分給村民,這樣一來,李家村的人等於是綁在了自己的戰車上。
等自己把棉花種子從系統弄出來后,以後的紡織基地也就放在這一帶吧。不過和玻璃一樣,那個得用商會來運作,讓李德仁佔一個位置就是了。
想到這裡時,楊涵瑤說道:「芸娘,等會給里正家送醬油時,請老里正過來一趟,說有要事相商,關係著李家村百年之運。」
柳芸娘驚愕,楊李氏也愣住了,忙問道:「姐兒,你又要做什麼?你該不會是……」
楊涵瑤看了一眼楊李氏,笑著說道:「我想在村裡辦個廠子,就是大作坊,讓村裡的鄉親們一起做醬油,一起發財。」
「姐兒,你瘋了?!」楊李氏呼啦一下站了起來,「姐兒的手藝將來都是要傳給子孫得,怎麼能傳給外人?蜂窩煤與水泥也就算了,咱家無權無勢得,那玩意不找個人合作咱家也撐不起。可,可這醬油……」
楊李氏一副痛心疾首的樣子,用著一副看敗家子的目光盯著楊涵瑤,跺腳說道:「醬油這小玩意咱家總得留著吧。所謂知人知面不知心,誰知道以後游家會不會一腳踢了咱?咱總得留個安身之本吧?」
楊涵瑤忙站起來,扶著楊李氏坐下,拍著楊李氏的背說道:「親娘,你別急,你聽我說。」
「你倒是說說,世上哪有你這樣得?我爹娘在世就說過,荒年餓不死手藝人。手藝這東西可是傳家寶,輕易不得給外人。姐兒倒大方,眼皮子都不眨下,把手裡的東西都給外人了,真,真是……」
楊李氏說著,胸口劇烈起伏著,顯然激動得不行了。楊涵瑤有些無語了,以前從書上看到古人如何的固守自封,古代的工匠把自己的手藝看得跟眼珠子似得,現在看到楊李氏這態度,也就可想而知那些工匠們是如何緊張自己的手藝了。
唉!楊涵瑤無奈,正是因為大家都把手藝看得太緊,導致了許多手藝的失傳。
比如在農業上。有一種叫作耬車的東西,是一種畜力條播機。由耬架、耬斗、耬腿、耬鏟等構成。有一腿耬至七腿耬多種,以兩腿耬播種較均勻。可播大麥、小麥、大豆、高粱等。
根據史書的記載,這個耬車用一頭牛拉著耬車,耬腳在平整好的土地上開溝播種,同時進行覆蓋和鎮壓,一舉數得,省時省力,故其效率可以達到「日種一頃」。
再看看現在的農業水平……楊涵瑤望著楊李氏氣呼呼的樣子,只能無奈的嘆息了一聲,幽幽地說道:「親娘,正是因為咱家無權無勢,才更要倚重李家村,咱們的根在這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