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0.第380章 碧海潮生曲
有別於這個時代的音律,和時代有著太大出入的音符在雅間內緩緩流淌著。原本的曲子里用的是西洋長笛,這會兒改成了中國的短笛,愣是將這首《海洋搖籃曲》演繹地頗具中國風。
輕快歡樂的曲調不管是演奏的人,還是傾聽者都變得身心歡愉了起來。
在演奏第一段后,蘇軾便已取過手鼓,跟著調子打起了拍子了。楊涵瑤一邊撥著琴弦,一邊心裡詫異。
不愧是名流千古的蘇軾大牛啊!我靠!這短短時間內居然已能和上拍子了!楊大姑娘不由地在內心流下兩行淚來:這是何等的才華與天賦啊!
比起她這個抄襲者,人家這才叫真功夫有木有啊?!!
音樂聲流淌在雅間內,傳到了雅間外,不少人聽到這不同於平日的曲調時,都不由自主地停下了交談與一切正在做著的事兒。豎著耳朵,仔細聆聽。
有些人甚至慢慢地起身,小心翼翼地朝著雅間走去,那樣優美又新奇的曲調是他們從未聽過得。
來這歸雲閣的都是文人墨客,既然文人墨客也意味著他們的品鑒能力要高於普通的民眾。
「這曲是何人所作?竟從未聽過……」
「還有所用樂器是甚樂器?不像琴也不像琵琶……」
「全大宋能有此才華的掰著手指都能數得過來……諸位,你們說剛剛與蘇子瞻一同進來的那位少年會不會是……」一位穿著儒士衫的男子問道。
眾人眼前一亮,紛紛想到了一種可能,臉上都帶出了幾分激動之色,「莫非是嘉寧縣主殿下?」
「呀!」眾人一陣驚呼,「一定是縣主殿下了!」
「莫吵!」一個年歲大約有三十齣頭的人阻止道:「即是縣主,可縣主不願與人相認必有其苦衷,我等賞曲便是,可不要給縣主招來不必要的麻煩。」
眾人紛紛點頭,這時雅間的音樂聲已停止,只聽見蘇軾的聲音傳來,「染真大才,讓愚兄大開眼界。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那得幾回聞啊!」
「果然是縣主!」一個嘴上才張出些嫩毛的士子臉上浮出了興奮,強忍著內心的激動,壓低聲音說道:「嘉寧縣主表字染真,號桑梓遠,果然是縣主,果然是縣主!」
「難怪東主對那位小少年如此禮遇有加,原來如此啊……」
陳佩兒身為練武之人,聽力是何等敏感,早就察覺到了門外有人。其實剛剛在演奏曲子時便聽到了門外的動靜。
儘管來人都刻意收斂了氣息,可來得不是一兩個人,陳佩兒雖還談不上是武學大師,可這點本事還是有得。
可曲子正在演奏中,她也不好停下來,只得收起了心中雜七雜八的想法,先專心地把曲子演奏完了,這才向楊涵瑤打起了眼色。
楊涵瑤收到了陳佩兒打來的眼色,看了一眼門外,微微嘆息一聲,沖著陳佩兒搖了搖頭,端起酒壺又替蘇軾兄弟添了酒,這才說道:「子瞻兄才是真有才華之人。這首曲子才聽一段便能和起拍子,染真佩服。」
蘇軾大笑,雖看到了楊涵瑤婢女使得眼色,不過見楊涵瑤也沒放在心上便也不再做多想。
「染真太謙虛了。只是染真,這曲子叫何名?」
楊涵瑤想了想,又開始鬼扯了,說道:「師尊曾跟我描繪過大海的景象以及他老人家坐船行於海上時的所見所聞以及各種感受,於是我突發奇想,根據師尊老人家的種種描繪作了這首『碧海潮生曲』。」
得!之前這位姑娘還在內心吐槽了自己的抄襲行為呢!這才眨個眼兒的功夫,又把金庸老人家的東西給抄了。
嗯,不知道黃藥師知道后,會不會過來直接吹響一首碧海潮生,把楊涵瑤這個無恥且節操掉底的傢伙給秒了?
「碧海潮生曲?」蘇軾與蘇轍呢喃著,外面的人也紛紛壓低聲音說道:「碧海潮生曲?這就是曲名啊!」
楊涵瑤笑著點點頭。事實證明,一個人的節操一旦掉底后,什麼不好意思,什麼難為情那都已成過眼雲煙,只剩浮雲……
只見沒節操的楊大姑娘鬼扯道:「師尊形容著的大海著實讓人嚮往。浩淼無垠,萬里無波,遠處潮水緩緩推近,漸近漸快,隨即又洪濤洶湧,白浪連山。」
「而潮水中魚躍鯨浮,海面上風嘯鷗飛,忽而冰山飄至,忽而海如沸,極盡變幻之能事。」
「而潮退後水平如鏡,而海底卻也許又是另外一番風貌,許是暗流湍急,於無聲處隱伏兇險,可謂是『秋風起,海波興,幾度潮來聽玉簫』,端得是人間一大美景,奇景。」
「大海竟是這樣美嗎?」門外的一群文人墨客聽著楊涵瑤的形容,回味著剛剛那首碧海潮生曲,心中不由地浮出了一些畫面,也生出了一些嚮往。
「聽聞令師雲遊四海,到過極西之地,見過各種風土人情,此生若也能如此,也不枉此生啊!」蘇轍感嘆著。
「哈哈!」蘇軾大笑了起來,「若能如此那真是不枉此生了!不過眼下雖未能領略大海之風貌,可能聞得染真所作碧海潮生曲也應浮一大白!」
蘇軾說著便朝著楊涵瑤,方襲陽舉起酒杯,楊涵瑤與方襲陽抿嘴一笑,舉起酒杯,方襲陽說道:「子瞻兄說得不錯!此生能與染真相識,自當浮一大白!」
幾人紛紛笑了起來,舉起酒杯一同將杯中酒飲盡,蘇轍又感嘆道:「葡萄美酒夜光杯,染真這葡萄美酒當真是人間極致美酒,這色澤,這味道,端得是美艷動人,氣鬱芬芳吶!」
說完又舉了舉手中的玻璃酒盞,笑道:「雖不是夜光杯,可這玻璃酒盞透明如水,滑潤如玉,亦不下夜光杯。酒好,杯好,曲好,人更好!當浮幾大白才是!」
外面的人聽著這話忍不住咽起了口水。乖乖,這裡面的場景光這麼想想都惹人垂涎吶!
玻璃做得酒盞里盛放著縣主特製的葡萄美酒……還有這等好曲做伴……雖都是文人墨客,可美酒,好曲卻是他們難以抗拒的東西。
楊涵瑤聽著門外的聲響越來越大,沖著蘇家兄弟露出無奈的笑來,「佩兒,把車上的美酒與門外諸位哥哥分享了吧。」
「是,先生!」
外面的人一聽這話,臉都紅了。畢竟聽牆根可不是什麼光彩的事兒。大家又自持是有身份的人,做出這等事來,實在顯得不夠君子。
可人家縣主說了這話,顯然已是知道了自己這夥人的所作所為,一時羞愧,可也不得不硬著頭皮在外門作揖道:「多謝先生美意……」
這才紛紛挪開腳步,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過了一會兒,又聽到雅間那邊有聲響傳來,只見穿著淡雅的少年走了出來,雖說是男兒裝扮,可大家還是覺得這位應該就是縣主身邊那位叫作「佩兒」的婢女了。
紛紛都站了起來,佩兒見此也不多說話,叫上了店裡的夥計把車上的兩壇葡萄酒給搬到了歸雲閣內,然後作揖道:「我家先生說了,獨樂樂不如眾樂樂,些許薄酒,還望諸位莫要嫌棄。」
「啊!」眾人紛紛作揖行禮道:「還請這位姑……不,小哥替我等謝過先生美意……」
陳佩兒點了下頭,便又回到了雅間去。
等陳佩兒一走,這下歸雲閣大廳里算是炸開鍋了。雖然大家的聲音並不大,可剛剛聽到蘇家兄弟對這葡萄酒的評價,又想起了坊間種種傳聞后,個個都顯得神情激動,有些急不可耐了。
酒上的封泥被拍了去,一股葡萄的清香之氣溢滿了整個大廳,一個青年陶醉的聞著那味道,不由感嘆道:「光聞這味兒,就知是好酒。」
兩壇葡萄酒看著多,可要分到每一桌上,那還真不夠看得。更何況剛剛鬧出這麼大的動靜,其他雅間里的人也被驚動了。
這麼一分,在場的人也就是每人分到了一小盞,可就這點也足以讓大家感激了。心裡都不約而同地想著:「這嘉寧縣主行事果然不同於尋常女子,就如同她的詩詞文章一般。端得是豪邁大氣,果有晉魏之風。」
「呀,這葡萄酒的色澤!」一個看起來就是富家子弟的人喊道:「端得是透明鮮艷啊!」
雖說宋朝的釀酒業很發達,可在果酒的釀造上這工藝一直沒有提高。與其說沒有提高,不如說是沒人去專註於此道,其釀造工藝還十分的原始。
也就是這葡萄酒被前朝的詩人給捧了一下,這才有人稍微去專註下,可其技藝卻並沒有多少提高,哪能和楊涵瑤所採用的工藝相比?
當然,楊大姑娘也不是什麼葡萄酒的釀造大師。托她愛DIY以及後世度娘的偉大,後世之人在家自釀葡萄酒也不是什麼新鮮事了。
身為DIY達人的楊大姑娘會釀造葡萄酒也不是什麼稀奇事兒。她這手藝在後世的家庭釀造葡萄酒中也未必是頂級的,可若拿到這宋代來說得話,那她絕對稱得上是葡萄酒釀造大師了。
「這酒若放到玻璃酒盞中,那又該是個什麼光景啊……」那富家子已開始浮想聯翩,心中充滿了憧憬,同時還暗暗握了下拳頭,暗道:「不行,一定要想法子弄一對玻璃酒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