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0.第450章 滿堂朝臣只談錢
其實在「炎黃」號剛剛下水時,因著是多帆船,與中國傳統的單帆軟帆船不同,楊涵瑤就建議過,起碼要訓練半年以上才可出航。
但急切想擺脫真宗皇帝戰勝國給戰敗國賠款,送歲幣的窘境,大宋上到帝王,下到群臣很想快到找點澳洲,來緩解這種尷尬。
因此艦隊的訓練僅僅只用了兩個月便出發前往去尋找澳洲了,這也就導致了為何傷亡如此巨大的原因。
這還是在楊涵瑤開了金手指的狀況下。要知道船隊上所使用的藥品全是從系統買出來得,甚至有治療瘧疾的青蒿素,以及與船隊隨行的還有商會培養的航海專家。
可饒是如此,面對陌生的航程,陌生的海上氣候變化,若不是秦台這個人素來冷靜,這支艦隊全軍覆沒都有可能。
所以現在能找到澳洲,還有一千多人回來,已是不幸中的萬幸了。
富弼把楊涵瑤的信看完,臉就白了。楊涵瑤雖然說得隱晦,可言辭間已隱隱指出了這個問題,也就是朝臣與君王的急切,導致如此眾多的人員傷亡。
面對這樣大的傷害,如果處理不當很有可能會引來民間以及士林的非議。為了應對這種尷尬,應該採取隆重的歡迎儀式,如果有必要,天子若能親自迎接這些「海歸」將士的話,能極大鼓舞士氣不說,也能堵上一部分人的嘴。
富弼想了想,剛要說話,哪知有人搶先了一步。張日弁已搶先一步,拿著笏板,沉聲說道:「臣啟萬歲……」
趙禎眼皮一跳,來了!果然……趙禎心頭湧起一陣煩躁,原本很開心的事,可現在卻因人員傷亡巨大……而且這些人的離世與自己有著脫不開的干係。
雖說貴為天子,為天子開疆拓土犧牲了乃是巨大的榮幸。可仁慈的趙禎之所以死後能得到這麼一個謚號,就是因此這是一個心底很仁厚的帝王。
現在知道因著自己的錯誤導致了這麼多人的死亡,雖是找到了澳洲,可這心裡也頗不是滋味。
「臣啟奏萬歲……」韓琦一看張日弁站了出來,忙一步搶先說道:「出航澳洲犧牲的將士臣民乃我大宋有功之人,是為天子開疆拓土的大功臣,更是我華夏一族的人民英雄。臣伏請萬歲,能將這些忠烈之士之名鐫刻於大宋皇家人民英雄紀念碑上,並將他們葬於皇家烈士陵園,以供後世萬代敬仰!」
「臣附議!」富弼也忙跳了出來,雖然對民眾語焉不詳,只說澳洲有許多的礦產。可他們心裡可是清楚的,那裡盛產黃金,而且剛剛楊涵瑤的信里也證實了這一點。
對於國朝來說,這樣一個無主之地又盛產黃金,不去將它取來,豈非傻了?倒不是富弼,韓琦不夠仁慈,藐視人命。
而是作為宰相,他們得站在大局出發,考慮得不是一個人,甚至是一州一縣的問題。作為宰相,他們得為整個國家著想。如果澳洲得以順利開發,關係地可不僅僅只是眼前國庫能迅速豐盈,還關係著子孫後代。
誰也不是傻瓜,特別是韓琦,富弼,司馬光,包拯,歐陽修,胡宿這樣的有識之士。本就學問不差,在看過世界地圖以後,看了看大宋的地盤,著實心焦。
又對著那地圖,把大唐的區域畫了畫,對比了下,更是泄氣。大唐的版圖尚且看起來那麼小,何況大宋乎?
這特么也太打擊人了……一直以為中原乃是世界中心,可尼瑪搞了半天,屁個世界中心!就算把大唐的版圖拿出來,和世界一比,簡直小得可憐。
現在有了這地圖,既然東南亞,澳洲,美洲都沒有文明開花,我等身為聖人門徒自然是要去傳播文明得。
正所謂天與不取,反受其咎。事情已到了這個地步了,而且現在分析一下,也是他們準備工作做得不足,才導致如此巨大的傷亡。
現在航線已明了,又有了這回出航的經驗,那麼下回出航應該就不大可能會發生這樣的事情了。
總之……一句話,澳洲已經發現,也發現了巨大的金礦,國家和民間已經投了這麼多錢下去,要放棄那已是不可能得了!
就算天子肯,民間百姓也不會答應得。因為老百姓也投了錢,若因這個終止開發澳洲,朝廷出爾反爾,讓百姓如何看待?朝廷還有何威信?
雖然這次人員傷亡巨大,可能會在民間,士林引起一些雖言碎語。但后終止澳洲開發所帶來的後果相比,毛毛雨了……
「官家……不僅如此,還要請縣主與其學生為這些烈士畫遺像,將他們的遺物供養在人民英雄紀念堂,讓後世子孫看一看這些先烈們是付出了什麼樣的代價,才為他們找到了如此巨大的生養休息之地……」
富弼說得有些煽情,甚至眼角還隱隱有些淚光。富弼到底是個忠厚人,這番表現雖有自己的政治目的,可卻也有著幾分真情在內。
「官家!」張日弁一看正副宰相這樣,暗中咬牙,這明顯是來攪局得。想把水攪渾了,好叫自己後面的話說不出來!
好哇!難道富弼與韓琦也投股了?不然咋這樣著急?再看看朝堂諸人,一個個眼觀鼻,鼻觀口,口觀心得,彷彿老僧入定了般。
張日弁心中一堵,一口悶氣悶在心中,這些傢伙什麼意思?看看那些平日跟自己要好的人,當自己目光投去時,竟紛紛別過頭,頓時氣得火冒三丈。
這些假道學!!張日弁在心中暗罵,又把目光投向包拯,帶著一絲希翼,可包拯只是直直地站在那兒,一副面無表情的樣子。
張日弁頓時黑天暗地,難道素來以公正廉明的包拯也變節了嗎?
包拯的忠直毋庸置疑,只是包拯是從地方小官員做起得,比起那些喜歡夸夸其談的官員,他更加務實。
雖然這次出航傷亡巨大,可包拯可是澳洲開發事件中的核心官員。自然知道的內幕比較多,也知道拿下澳洲對於大宋,對於華夏子孫的意義。
他看得比較遠,而且剛剛富弼已經把信給他看了下。對於楊涵瑤能隱晦指出帝王的過錯,他心裡很滿意。其實之前包拯聽了楊涵瑤的話,也提出過意義,只是他對航海之事不熟,其他幾位同僚又全鼎力支持天子,包拯又看著那樣的巨艦,想想也可能真是楊涵瑤太過杞人憂天了。
畢竟楊涵瑤做事細微謹慎他們都是知道得。這丫頭不是頭一天這樣了,做什麼事兒,若無完全把握,那是不會出手的。
事到如今,包拯不是在想後面的事兒了,他有些自責。因為楊涵瑤跟天子提出意見后,見天子和幾位大臣都不甚在意,她私下找過自己,希望自己能替她說幾句話,規勸天子不要冒然出航。
可自己卻還把她喝斥了一頓,說她這是要做什麼?結黨營私嗎?現在看來,楊涵瑤的意見是正確得,想起那小傢伙委屈地樣子,包拯心頭就一陣陣難受。
特別是千萬傷亡幾個字,像把巨錘一直在他心坎敲打著。這是自己身為臣子的失責啊!更是身為長輩的不慈……
想著馬上就要進京的楊涵瑤,包拯決定這回要找她好好談談。那丫頭給自己的感覺一直不簡單,好像真是從世外來的高人一般,預測分析事件之準確,簡直不像這個世間之人。
順帶著,他應該給楊涵瑤賠個不是,是他錯了……
至於其他朝臣,甚至是被那些平日口號喊得震天響的衛道士們全都把嘴巴閉得緊緊得,甚至有些人心裡還帶著一些埋怨,這個張日弁又出來找事,就沒見過這樣固執的人……
之前反對開發澳洲,現在他們可都往裡投了不少錢,買了不少股,現在說退出?那不是要傾家蕩產了?
張日弁絕望地望著趙禎,哪知天子根本不理他,完全把他當成了空氣,一大群人,天子,朝臣已經開始在商量怎麼迎接那些歸航的人了……
「朕決定了,要出城三里迎接他們……」趙禎面色肅穆地說道,「這些都是大宋的好兒郎,他們為了朕,為了大宋,為了咱們的子孫後代付出了如此巨大的代價,朕若不以國士待之,豈非讓人寒心?也有失君主的仁德啊!」
「官家聖明!」朝臣紛紛拜服,很顯然趙禎的話等於是給他們吃了一顆定心丸,太好了!
聽官家這意思,是不會終止澳洲開發之事了……
至於張日弁以及他的幾個門徒,則自動被這些節操掉光的朝臣們給屏蔽了……
留下張日弁一人傻乎乎地站在那兒,已經開始轉閱起嘉寧縣主的信來,當看到出航的人在澳洲找到了大金礦,大銅礦時,所有人的呼吸都急促了起來,紛紛討論了起來,要如何繼續,持續地,深入地開發澳洲……
看著滿堂朝臣,以及近在眼前的天子在這大殿上「恬不知恥」地大談黃白之物,張日弁絕望了……
聖人要哭了,這些傢伙,這些傢伙……張日弁胸口劇烈起伏著,鼻子里呼出一團團熱氣,臉也憋得通紅,就像一頭即將暴走的公牛。
道德淪喪,道德淪喪啊!張日弁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