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膳食娘子> 612.第612章 呂惠卿

612.第612章 呂惠卿

  「西風烈,


  長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

  馬蹄聲碎,


  喇叭聲咽。


  雄關漫道真如鐵,

  而今邁步從頭越。


  從頭越,

  蒼山如海,


  殘陽如血。」


  「好,好,好呀!」趙曙感嘆著,「這等豪邁健勁,若是不知此乃皇妹所抒,朕定會此詞出自男子之手!好一個從頭越,好一個嘉寧郡主!」


  諸位大臣也紛紛點頭,就在這時又有人稟報,「報!郡主第三首詞已出!」


  「快呈上!」


  「當年萬里覓封侯,


  匹馬戍延州。


  關河夢斷何處,


  塵暗舊貂裘。


  胡未滅,

  鬢先秋


  淚空流。


  此生誰料,


  心在天山,


  身老陳州。」


  此詞一出,滿堂頓時寂靜了下來,韓琦,歐陽修等人臉上露出一絲糾結與慚愧,這是在說狄青呢!

  而這事他們幾個當年都有份參他,這才使得他壯志未酬,鬱郁不振,終老陳州。


  「狄將軍啊!」整個殿堂內陷入了一陣詭異的寂靜,落針可聞。可就在這時,一聲突兀的聲音打破了這寂靜,只見一中年官員哭喪道:「狄將軍壯志未酬,今有郡主寫詞悼念,而我大宋一掃百年國恥,狄將軍在天有靈,雖死也無憾了!」


  王安石一聽這聲音,眉頭皺了起來,吉甫這是在搞什麼?當年狄青的事他也是略有所聞,不過是文武之爭罷了。


  再說,當年參與此事的人還有好幾個站在這朝堂上,吉甫這般作為所謂何意?

  王安石有些難以理解呂惠卿的所作所為,畢竟是他舉薦之人,難免要多上心幾分,見他此番作為,著實有些不解。


  老王一向都是陽謀,對於陰謀家的那套自然是拎不清,不過很顯然,他一手提拔的呂大人乃是個中翹楚,很顯然懂得什麼叫作政治投機。


  他這麼一哭喊,一些對於當年之事頗為不忿而又是才有資格上朝的官員們也紛紛哭了起來。


  方左卿看著這些人,心裡冷笑,這官場如戰場,今個兒真是有意思了,你方唱罷我登場,不過這個呂惠卿可真是個人精。


  狄青是被現在的宰相和幾個大臣聯合參下得,但說到底還是仁宗爺做了決定將他罷免得。


  如今濮儀之爭才過去沒多久,新天子既然要立威,自然是要袒護著狄青地。呂惠卿這招使可真好,雖然得罪了丞相和幾位大臣,卻得到了帝王的心,更是附和了郡主,他倒真是好算計……


  此人心思陰沉,又是如此善於經營,看來這人得提防著點……方左卿暗自思量著,打定了主意,以後要離這呂惠卿遠一點。


  包拯眯起雙眼,掃了呂惠卿一眼,露出一絲冷笑。對於這種善於投機倒把的小人他向來都是不屑得。為人臣者就要有為人臣者的樣子,這樣迎合天子,豈是忠良所為?

  他又看了看王安石,見王安石眉頭深鎖,無奈地嘆息了一聲。王介甫倒是君子,只是為人過於耿直,少了些心思,提拔這樣一個人上位,以後指不定會受這人牽連,被反咬一口也沒準呢!

  若楊涵瑤知道包拯此時的心思,定然會豎起大拇指讚歎道:「包大人,你真相了!」


  可不是嘛!歷史上的呂惠卿就是狠狠地坑了他的好上司王安石一把,不僅把王安石的相位奪去,更是逼得神宗下旨將王安石趕回了老家,最後新法全部廢除,心灰意冷的王安石在感嘆了一聲「何至於此」后,第二日便在江寧(南京)自己所築的竹屋內含恨而終。


  死的時候,身邊一個人都沒有,真是悲慘至極了。


  而韓琦等人則是沉著臉,陰惻惻地望著呂惠卿,如果沒記錯地話,這人乃是王安石提拔出來得,哼!


  同朝為官,除非政見不合,否則說話都會留三分情面,這個呂惠卿真是狗膽,居然一分情面也不留,這樣討好天子,逆臣一個!

  韓琦與富弼,還有歐陽修等大臣給呂惠卿頭上打了個一個大大叉后,也懶得理他,四品小官,才勉強夠上朝的資格,左右不過是個摧眉折腰的跳樑小丑,理他作甚?

  不過坐在龍椅上的趙曙顯然和韓琦等人的想法不一樣,他露出一絲滿意的神色,「這位是……」


  「啊……」呂惠卿臉上閃過一絲尷尬,畢竟是才有資格上朝,天子不記得自己也是情有可原,可就這麼直愣愣地問出來,讓一向自詡有管仲之才的呂惠卿還是有點受傷的感覺。


  「臣,大理寺給事中呂惠卿拜見吾皇,吾皇萬歲!」


  「哦,原來是呂愛卿。呂愛卿聽了郡主所作詩詞便嚎啕大哭,可是與狄將軍有何淵源啊?」


  「回官家,臣與狄將軍無任何淵源,只是仰慕狄將軍的威名已久。狄將軍之威武,之遺憾都令臣感到欽佩與惋惜。我等男兒,雖是讀書人,可也應效仿孔聖人,君子六藝,如今只剩夸夸其談,郡主剛剛為狄將軍所作之詞豪邁之至,郡主為女子尚且如此,我等男兒若無作為豈不慚愧?」


  「生為男子,當頭頂天,腳踏地,提三尺劍,帶吳鉤,斬酋首,精忠報國才是!」


  「嘆狄將軍壯志未酬,亦嘆當年楊無敵身陷囹圄卻不忘報君恩……啊,官家恕罪,郡主這幾首詞寫得實在太好了,臣內心激動,一時語無倫次了,這,這……」


  「愛卿何罪之有?」趙曙臉上帶著溫和的笑,「雖是語無倫次,可句句在朕心,甚合朕意。」


  「謝官家!」呂惠卿高呼了一聲,然後又振振有詞道:「官家,臣官位雖小,但有道是位卑不敢忘國憂,臣無才無德,唯有家中祖傳玉佩一枚,臣已將他換成銀兩,臣願捐出,給邊關將士添些肉食,以表臣對這些將士的仰慕之心。」


  「好好好!」趙曙開心了,「愛卿忠心為國,一片忠君愛國之心可昭日月,區區一大理寺給事中著實委屈你了!呂惠卿!」


  「臣在!」


  「上前聽封!」


  「啊?!」呂惠卿一副誠惶誠恐地模樣,嘴裡說著「臣何德何能」之類的話,人卻已跪倒在地,「臣,臣謝官家厚恩!」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