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六章:第十七代朝鮮國王
就在朝鮮王都群臣就是否出兵一事爭議不決時,門外一名衛兵忽然跑進來,這衛兵身穿紅衣外掛黃飾,上殿後便直接半跪高喊:
「啟稟王上諸大人,明軍已至城下,張名振請王上與諸大人城頭一敘,還,還有……」
說來也是奇怪,這衛兵聲音本就不大,但卻陰差陽錯的蓋過了殿上爭執不休的群臣。
時至此刻,根本沒人再顧得上追究這衛兵失禮之罪,便是連金自點也被這聲音給嚇了一跳,群臣各自面面相覷,繼而便是陷入到伊始般的沉默中。
衛兵猶豫半晌,見這些大人物們沒有一個人吭聲,只好裝著膽子繼續說道,「沈器遠和林慶業的漢山城叛軍也在城外,他們,他們已經與明軍合為一處了!」
「什麼,這這這,這明軍難道會飛不成?」金自點終於發出了一聲驚嘆。
金自點這聲驚嘆不是為明軍與林慶業、沈器遠這幫叛徒合兵,卻是為了明軍如此迅速就登陸直逼王都而來所發。
按他之前的估計,明軍與東江軍合兵之後,由鐵山登陸南下,至少還要經過數道防備嚴密的關卡和城所,便是沒有這些城關的阻攔,他們也要在五日之後才能抵達。
五日的時間,集全朝之力,難道還擋不住區區一支偏師登岸的明軍?要知道,明軍可不是大清百戰百勝的八旗!
然而事實有的時候就是這般造化弄人,朝鮮王都還在就戰降之策懸而未決的時候,張名振所率領的聯軍就已經兵臨城下了。
訓練大將具仁垕低下去的眼眸逐漸深沉,作為武人,他自然知道大明擁有這麼一支水師,意味著什麼。
群臣啞口無聲,寂靜得可怕,亦如崇禎剛剛穿越而來時的大明朝堂翻版,到了這個時候,金自點不敢再託大,躬身出列道:
「事到如今,還請王上一語定策。」
李倧總算找到機會說話,見群臣一個個發抖的樣子,呵呵冷笑了幾聲,「到這個時候了,你們還爭不爭了,啊?」
「到這個時候,你們總算是想起來了,我才是朝鮮的王!」話喊到這裡,李倧也是精疲力竭的軟倒在鐵王座之下,「可都到這個時候了,一切都來的太晚了.……」
……
李倧率領朝鮮王都的文武群臣,亦步亦趨的登上北城樓,透過高大的角樓,還沒登到頂,他便是見到了一縷如同熾陽般的旗角。
下意識伸出手擋住刺眼的光束,向前幾步來到頂上,李倧和身後的金自點、具仁垕等文武大臣均是驚愕得目瞪口呆,更有甚者,居然在雙腿止不住的打顫。
此刻,在朝鮮王都城的正南面,象徵大明的金色玄鳥旗幟正獵獵作響,密密麻麻的明軍將士列成數個方陣,直持續到不遠處的河畔岸邊。
忽然間,他們舉起手中被摩擦成鋥亮銀色的鐵質刀槍,身披神色甲胄,發出讓整個朝鮮王都為之戰慄的吶喊。
「大明必勝!」
「大明必勝!」
「皇上萬歲萬萬歲!!」
聽這個聲音,往昔黃台吉率領八旗馬隊兵臨城下時的那一幕仍歷歷在目。
李倧被喊聲所嚇,一不小心雙腿發軟,還好有金自點機靈的上前扶,才沒有失去仍作為王的那最後一絲威嚴。
李倧回頭看了一眼金自點,後者也是愧疚的低下頭。
明軍左右兩側,是當年反正的功臣沈器遠與林慶業兩人,他們各自領著南漢山城一帶的朝鮮軍,遙遙一看,人數竟也不少。
但他們的軍容相比中心地帶明軍就是天差地別,無論陣勢還是兵械的精良上,都完全不是所能相比的對手。
在這些明軍的激勵下,便是被王都軍打得節節敗退的所謂「叛軍」,也是士氣高漲,他們用各種語言喊著明軍高喊出來的口號,聽在李倧這裡,卻是格外的刺耳。
「本王——」
李倧強自抖起精神,正要說些什麼,卻不想被城下陣前一員頂盔披甲的明將毫不留情的打斷。
這員明將看了看李倧和他身後那幫朝鮮文武的樣子,心中已知又被聖上說中,他策馬上前幾步,伸出手將一份金黃色捲軸鋪開在半空當中。
「我,張名振,大明之天津海防總兵官,謹代我大明皇帝,宣讀廢立詔書!」
「奉天承運皇帝,制曰:
聖仁廣運,凡天覆地載,莫不尊親帝命。溥將暨海隅日出,罔不率俾。昔我皇祖,誕育多方。龜紐龍章,遠賜八道之域;貞珉大篆,榮施鎮國漢山。
李倧背主棄義,不知尊於中國,背棄宗主之義,朕承應天命而惠庶民,念爾朝鮮,世稱恭順。
茲撤銷李倧第十六任朝鮮國王封號,收回誥命,扁為庶人,令李倧一支,全族遷往登萊,以我大國軀體深化教養之。
自即日起,冊封李淏為爾朝鮮國第十七任國王,望爾國仍能固藩衛於天朝,勠力滅虜。欽哉!」
「萬歲!」
「萬萬歲!」
詔書讀完,城外的無數中朝官兵紛紛舉起刀槍高呼萬歲,城頭上的李倧雖然已經有了些心理準備,但還是雙腿一軟,坐在了地上。
這次金自點沒有扶住他,因為這個時候的他,已經和一眾不知所措的群臣自階梯滾落下去,這一幕,引得不少城內朝鮮百姓忍俊不禁。
看著王都大開的城門,沈器遠和林慶業相視一笑,「總算是等到了這一天,我就知道,大明不會被區區建虜所打倒!」
聽見前者的話,林慶業也是拍了拍他的肩膀,「走,咱們去將這個好消息,告訴全朝鮮的百姓!」
「咱們,又是大明的臣民了!」
……
消息傳出,朝鮮八道舉國歡騰。
無數人都是奔走在大街小巷,將這個消息口口相傳,不少人家更是燃放爆竹爭相慶賀,這一天的夜晚,被照亮得如同白晝。
有些仍不明所以,渾渾噩噩之人可能會問,做誰的奴才不是做,你們有什麼好高興的?
再次成為大明朝廷治下的光榮子民,和蠻清統治下的螻蟻、蛆蟲,那根本就不是兩碼事。
大明對待朝鮮,歷來都是恩德倍厚,這不僅僅體現在宗主國和番邦之間,便是其它方面,也是聯繫緊密。
早自永樂年間開始,朝鮮便每年都在向大明南北兩京輸送優秀的學子。
他們學成歸來,就搖身一變成了滿腹經綸的學者,在朝鮮國內擁有不俗的名聲,他們四處傳播漢人的先進文化,這使得更多的朝鮮人更加嚮往強盛而又遙遠的天朝。
現在朝鮮國內,從城防建設,再到普普通通的民房和衣食穿著,無不透露著濃濃的漢家異域風味。
朝鮮得到大明的原諒,重新成為中原王朝的番邦,那是很多地方小國羨慕都羨慕不及的。
畢竟,這位宗主不會隨意干涉你的內政,除此之外,他還可以在你遭受日本侵略即將亡國之時,調派數路大軍,不惜糜餉數百萬前來救援。
當年萬曆援朝的那份情,無數朝鮮人民心中至今依舊感懷,對很多朝鮮人來說,替大明作戰,和被迫與建虜從征,那是截然不同的兩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