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四章講武堂
李元利侃侃而談:「韃子本無多少兵馬,卻能在中原長驅直入,細說起來,無非就是咱們漢人不齊心,甚至還有不少敗類助紂為虐,這才讓東虜韃子撿了便宜。」
「如今李將軍顧全大局,識得大義,再加上我等軍民一心,驅除韃虜不敢說是指日可待,但最多三年,李某必兵進燕京!」
李定國略略有些慚愧,他向大興軍投誠可不是為了顧全大局,而是情況所逼,好在大家都是漢人,大興軍又是深得民心,說起來也不至於有虧名節。
「殿下所言極是,若是我們能夠齊心協力,又豈容韃子如此猖獗?」
對這個事情他是深有體會,先有孫賊嫉賢妒能與他反目成仇,後有鄭氏虛與委蛇背信棄義,要不然他哪會在廣東連續摔倒兩次?
鄭氏後來寫信辯解,說他第一次肇慶之戰時失約是因為李定國攻肇慶僅一月便兵敗退兵,即使要想援救也來不及。可這是半年前就約定好的事情,而且李定國還在給他的信中諄諄勸告萬勿「愆期」,這「救援不及」從何說起?
而第二次新會之戰失約的理由更扯,說是「風信非時」,意思就是不順風,船來不了廣東,可既然船不能渡,他們兩人的使者又是怎麼往來於海上的呢?況且就在去年八月,也就是大興軍出兵攻打清遠之時,鄭氏又派舟師南下廣東,九月攻掠揭陽、普寧、澄海三縣,這證明了舟師在秋季並不是不可以南下。
最坑人的就是,你既然不想合兵攻打廣東,那就明說啊,也免得人家勞師遠征,徒費錢糧不說,兩場敗仗打下來,李定國的南明軍基本上就廢了!
用「風信非時」來做借口,這是明顯不把自己當回事啊!李定國一想到這點,心裡一股氣就息不下來。
虧得他們還是兒女親家,做起事來竟然這麼缺德!
算了,不想了,日後與他是敵是友還得看眼前這位。李定國收回飄忽的思緒向李元利問道:「不知殿下接下來作何打算?」
「北上閩浙均是沿海地帶,沒有舟師不行,我已經命人打造舟船艦炮,等明年萬事俱備便率大軍北上!」
「沒有舟師確實不行,只不過現在鄭成功盤踞福建金廈,擁兵十萬、戰船上千,殿下一年之內,哪能造得出這許多船來與他對敵?」
李元利哈哈笑道:「鄭成功那種小木船也能稱為戰船?他那種木船,我一艘便可對付他數十條!將軍沒見過我造的戰船,等過些時日新船下水,你和我一同出海去試上一試,便知我所言非虛!」
李定國心頭小有疑惑,但一想到大興軍裝備的那些槍炮,他又覺得似乎也有可能。
過得半個時辰,陳奇策和王興率先到了漢王府,他二人馬上要進講武堂學習,因此過了年便來到廣州,這時聽漢王府派人來傳話,說是李定國來拜見漢王,請他們去赴宴陪客,便立即興沖沖地趕了過來。
他二人也曾經在李定國帳下聽令,與高文貴等人也是熟識,如今也算得上是故人重逢,兩人大步進得堂來,先拜見了李元利,然後又恭敬地向李定國行禮。
「末將見過……將軍!」李定國是南明朝廷封的晉王,但他現在投了大興軍,自然就得改了稱呼,於是二人便跟李元利一樣,暫且稱呼他為將軍。
「二位將軍免禮!」李定國笑道,「方才我還同漢王殿下說到建造戰船的事,日後二位定可大展雄風!」
陳奇策和王興自然知道新船的事,但他們也沒有親眼見過,不過只要想想長沙號就能知道這船差不了,聽說新船還裝備了最新造出來的火炮,威力遠非紅夷大炮可比,日後到了海上,確實是能夠揚眉吐氣了。
兩人「嘿嘿」笑了起來,李元利讓他們到座位上坐了說話,又過得一會,薛普、王拙等人陸續趕到,又是一番寒暄敘話,漢王府大堂頓時熱鬧起來。
李元利看看人差不多已經到齊,便吩咐湛元開席,就在這大堂之上開了幾桌,眾人把酒言歡,甚是融洽。
…………
一晃幾日過去,轉眼到了黃埔講武堂開學的日子。
黃埔講武堂仍然建在後世黃埔軍校的所在地長洲島,這是廣州東緣珠江上的一個江心島,方圓有一二十里寬闊,因為進出都得乘船,很不方便,所以島上只居住了數百戶人家,大多都靠在江上打魚為生。
講武堂佔地達五百餘畝,為了早日將它建成,大興軍調動了將近三萬人,其中包括兩萬多名清軍俘虜,歷時四個月才算竣工。
講武堂分為三個學堂,即海軍將領學堂、陸軍將領學堂和炮兵將領學堂,每個學堂內又分高級將領研修學院、中級將領學院以及基層將領學院三個分院,由李元利親自擔任講武堂總山長。
講武堂的學員百分之八十是大興軍內選拔出來的,另外百分之二十是李定國、高文貴、陳奇策、王興等原明軍或抗清義軍將領,還有少數是這次徵兵時挑選出來的文武雙全的良家子弟。
所有學員在開學前已經全部到齊,李元利也帶著親兵們搬到了島上,他也要擔任高級將領研修學院的首任總教官,而親兵們在負責李元利的安全的同時,也要兼任講武堂內的糾察隊員。
永曆十年二月初二,大興軍黃埔講武堂在黃埔校場舉行開學典禮,李元利以漢王以及黃埔講武堂總山長的身份主持這次典禮。
第一批學員就多達三千人,還邀請了廣東各州府文官以及各界代表來觀禮,儀式極為隆重、莊嚴。
李元利首先上台致詞,他沒有拿陳恭尹事先給他寫好的駢體文,而是準備即興演講。
看著下面站得整整齊齊卻鴉雀無聲的方隊,李元利和所有人一樣十分激動,他平靜了一下自己的心情,開始發表講話。
「諸君,今日是大興軍黃埔講武堂開學的日子,讓我們用轟鳴的炮聲和熱烈的掌聲來慶賀這個偉大時刻的到來!」
話音剛落,李元利將雙掌舉過頭頂連擊三次,數息之後,三十門禮炮同時鳴響!雷鳴般的禮炮聲和掌聲響遍了長洲,響遍了黃埔,響遍了廣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