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七章簞食壺漿
永曆十一年三月十五日,大興軍攻佔南京!
這個消息猶如颶風一樣迅速傳遍各省,各地百姓欣喜若狂,鳴鞭舞獅歡慶之餘,還自發地向大興軍捐錢捐物,就連河南等暫時還屬於清廷統治的省份,老百姓們也悄悄地燃起香案,祈禱王師能早日前來收復失地。
鳳陽、淮安、安慶、廬州、徐州等大興軍還未到達的南直隸各州府縣民眾自發地組織起來,攻打府衙,驅逐清廷官吏,然後派人到南京恭請漢王殿下派軍入駐。
到目前為止,東虜所佔已經只有河南、山東、山西三省以及北直隸,王師北定中原已經指日可待!
大興軍入城之後,李元利已在獅子山腳中軍大營內又等了三天,直到將士們將城內清理了幾遍,確定沒有幾個漏網之魚的時候,王拙、李定國、馬騰雲、王復臣、高信、向松、劉永昌七人才到中軍大營,恭請漢王殿下入城視事!
「王爺,時間倉促,一應儀仗來不及準備,請王爺恕罪!」王拙進得帳來,先跪伏於地向李元利請罪,其餘眾將也跪在地上,靜候漢王發話。
攻下南京,天下大勢已定,接下來就看漢王是定鼎南京還是北京!
但無論如何,現在就開始行君臣之禮絕對沒錯。
「要什麼儀仗?」李元利哈哈笑道:「本王麾下數十萬將士和他們手中的鋼槍,便是本王最好的儀仗!」
李元利在長沙即漢王位時,禮部便列出了前明親王儀仗,種類多達六十,從旗鑼牌傘扇到刀斧劍戟槊,還有大幡小旗,抹金交椅,盆盆罐罐,就連水盆、香爐、痰盂都有,可以說這副儀仗往哪兒一擺,哪兒就是王爺的行宮。
當初李元利堅辭不要,但劉玄初等六部官員卻說「禮不可廢」,而且他們認為韃子入關后處處迎降也是因為禮崩樂壞的原因,雙方互相妥協之下,最終還是保持了旗鑼牌傘扇、刀斧劍戟槊以及各種幡旗,至於其它雜物,則全部棄之不用。
就連那一套儀仗,也只在即王位之時用過一次,然後便束之高閣,沒有再用過第二次。
此番攻取南京,眾將來請他入城,自然是想搞套儀仗以顯漢王威儀。但時間緊促,卻是無論如何也制不齊了。
「諸君免禮!賜座!」眾將以禮叩見,李元利自然也要以禮相待。他將身子往前一傾,雙手一抬對跪伏於下的諸將說道。
「謝殿下!」
王拙起身後,卻又拱手對李元利道:「王爺!城內百姓知曉王爺今日要進城,俱都欣喜不已。末將等出城之時,百姓們已在金川門外恭候多時了。」
「王爺,不如這就動身吧?」
「也好!有什麼事咱們進城再說!」李元利從椅子上站起身來對傳令兵道:「傳令中軍!準備入城!」
除了李元利這座大帳之外,其餘將士的營帳都早已經拆下來裝到了車上,少時自有輜重營的士卒民夫來搬運。
特勤大隊和親兵們組成的中軍,今日的任務就是擔任漢王殿下的親軍侍衛,護衛王爺入城,同時還兼職儀仗隊。
獅子山離金川門並不遠,沿護城河(金川河)一直走,經過被炸壞的鐘阜門,便到了金川門。
南京城的金川門也算是小有名氣,前明靖難之變,燕王朱棣起兵造他侄兒建文帝的反,谷王朱橞和大將李景隆便是開了金川門迎降。清軍南下之際,弘光朝廷為防備清軍進攻曾一度封閉了金川門,直到清軍進入南京后才又重開。
此刻金川門外,無數大興軍將士肩扛鋼槍,腰挎直刀,挺胸腆肚地在道路兩側站成兩排,而在這些士兵的身後,已經站滿了南京百姓,他們全都翹首以盼,焦急地等候著漢王殿下的到來。
「來了!來了!漢王爺爺來了!」
「真來了!你聽,前面已經有人轉回來喊了!」
「起鼓樂!起鼓樂!」
剎那間鼓樂喧天,無論是騎坐在大人肩膀上的垂髫小兒,還是拄著拐杖的白髮老人,此時都是滿臉興奮之色。
漢王殿下和他的親軍侍衛們慢慢出現在了眾人的視野中。
兩千將士身上均著青衣短褐,遮住了亮銀色的胸甲,腰上都束了一條牛皮帶,上面別著一排排的子彈。
每個人肩上扛著的火槍都擦得閃閃發亮,在春日暖陽下閃耀寒光。
走在最前面的是旗手,當先兩人執開路旗,其後四人執黃龍負圖旗,然後是中軍大纛及漢王認旗,最後才是各軍將旗。
春風拂面,旌旗招展!
將士們左手挎刀,右手扛槍,每個人皆是昂首挺胸、目不斜視,他們隨著鼓點踏著整齊的步伐,宛如出鞘的利劍一般散發著肅殺的氣息。
李元利也是穿著青衣短褐,只不過外面披了一件玄色大氅,胯下一匹毛色漆黑髮亮的駿馬。他的身後,王拙、李定國、馬騰雲、高信等將領也都是同樣打扮,只是大氅顏色各不相同。
眾人控制著馬匹緩步前行,離城門還有十來丈遠,卻見數十名百姓站到了路中,齊齊跪下大聲道:「草民等恭迎漢王殿下入城!恭祝漢王殿下洪福齊天!」
道路兩側的百姓也全都跪伏於地大聲高呼:「恭祝漢王殿下洪福齊天!」
「洪福齊天」這個詞普通人不敢用,怕用了折壽,你有何德何能敢與天齊?所以一般這個詞都是拿來或祝福或頌揚帝王的。
李元利心下大樂,看來這南京不愧為六朝古都,老百姓的政治眼光確實敏銳。
他跳下馬來,拱手先對跪在前面的幾十名百姓作了一個揖。這幾十人老中青都有,他們應該都是和顧炎武一樣心懷故國而不願仕清的,要不然也不敢站到李元利前面來。
這三日來大興軍於城內大索韃子,無論文武只要是東虜的官兒先抓起來再說,凡是和韃子有瓜葛的人躲都來不及,哪兒有膽在此聒噪?
南京當年舉城降清,但並非是沒有忠貞之士,只是這些人無力反抗,只得隱居各地,獨善其身。
這些人正是大興軍一直以來所褒揚的忠義之士!